上编:联俄容共的必要性与必然性,是实现孙中山理想从蓝图到现实的第一步。
近十几年来,有一种繆论甚嚣尘上,这些人认为当年孙中山联俄容共是引狼入室致使中国赤
化的罪魁祸首!
那么中华民国之父孙中山先生的联俄容共之战略 ,到底是引狼入室致使中国赤化的罪魁祸
首?还是成功的权宜之计?首先我们要以史实为依据,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展开述评,而不是
先有结论再找依据!这就是所谓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也是研究历史和弄清事实真相的论
据基础。孙中山为什么要联俄容共呢?首先在陈炯明事变后,孙遭到一生中最重大的失败和
打击,孙及其国民党面临着边缘化以及政治上出局的可能。不联俄、没苏援,国民党就有消
失或解体的可能性,这是从孙及其国民党的角度看。(当时舆论普遍认为,中山病危将导致
民党的解体,张作霖即向日本记者提到,孙中山一旦逝世“国民党必因之分裂而消灭”(《盛京
时报》1925年 2月 9日);《香港华字日报》亦评论称:“此后国民党或不免有孙存与存、孙
亡与亡之慨也。”)
各位读者朋友,写到这里,大家就会想到。那么我的史实依据在哪里呢? 好!读者诸君请看:
1922年底,身在上海的孙中山经过多方联络,发动了驱逐陈炯明的战争。驻广东西江一带
的粤军、驻广西一带的滇军、桂军等各军联合组成西路讨贼军加入这场"讨陈"战争。1923
年 1月 15日,西路讨贼军将陈炯明逐出广州。一时间,广州及附近一带地区各路军队云集,
据粗略统计,仅西路讨贼军桂军和滇军。各类经改编后冠以"中央直辖军",及当时尚在福建
的东路讨贼军粤军许崇智部就有 10万余人,还不包括各种名目的"民军"。
为了防止军队各自划地为牢,孙中山还未回到广州,就以大元帅的名义下令划分各军的
防区:沈鸿英的桂军调往肇庆,防守西江一带﹔杨希闵的滇军驻防北江地区﹔刘震寰的桂军
防守东江、石龙和东莞。命令虽早已下达,但各军却置若罔闻。他们"借口饷项无着,将该 就地税收自行截收,以充伙食。一军作俑,他军效尤,于是全省收入,为军队截收殆尽,丝 毫不归省库"。特别是占据了广州及广九、广三、粤汉铁路沿线富庶之地的滇、桂军,截取 当地税收,更不愿调往指定防区。
各军最初所截取的地方收入大致如下:滇、桂军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广州、佛山一带的税
收,其中滇军约截收 319万元﹔桂军约 10万元﹔部分粤军(许崇智部尚在福建)截取西江地
区及江门等地的税源,约 109万元。其它各军约 100万元﹔海军 37万元。由于军队私自截
留税收,导致广东的财政税收体系受到严重冲击,各项主要税收均锐减。
虽然军队截收了大部分税收,但在围剿陈炯明的东江之战中,各军"仍未轻易用也,每一次
调动,必要求发积饷若干,每打一仗,必要求奖金若干"。为了换得他们执行命令,孙中山
经常只能依靠金钱来稳定军心。1923年 9月初,滇军一部获得小胜,即要孙中山发 30万元才肯继续前进。类似事件一再发生,甚至 11月石龙大溃败后,滇桂联军总司令杨希闵还 表示要孙中山发 10万元作奖励才能组织反攻。孙中山十分愤慨,但又无可奈何,最后还不 得不满足他的要求。对此,孙中山自己心里很清楚。他曾经说过:"因为战事要靠军人,而 现在一般军人多是不明主义者。彼等不是为主义而战争,而是为个人升官发财而战争。"
9-11月间,孙中山要么在东江前线亲自督师,要幺返回广州想尽办法筹集军饷并亲携
往前线,以便发给将士,组织进攻。如 11月 2日,孙中山在大元帅府的紧急筹饷会议上筹
得 48万元,次日他就携款赶往石龙。几天后款即用罄,孙中山又赶回广州筹款,以实现给
士兵每冲锋一次发 20元的承诺。即使这样,仍无法满足滇桂军的胃口。在战事危急时,孙 中山就算下达"不听命令即执行军法"的死令,他们也置若罔闻,"不顾而去"。但孙中山仍不 能对这些骄兵悍将执行军法,几天后还不得不下令嘉奖以示慰抚。
然而,孙中山的命令如一纸空文,各种名目的稽查队、巡缉队、侦察队非但没减少,反而越
来越多,扰民、害民之事频繁发生。各种投诉不断涌进大元帅府。甚至在孙中山的眼皮底下,
这类现象也毫不收敛。如 1923年底,孙中山刚下令所有军队移驻广州市郊外,不得占住民
居。不久,大批军队就以筹款名义,从东江战场涌入广州,大北、南岸一带的民居多被占据,
滋生不少纠纷。1924年 8月,驻广州的滇、湘、桂军总司令部宣布成立"滇湘桂战时军需处 "。该机构一成立,便不顾大元帅府的禁令,宣布对剧院、渡船、汽车、冥钱、棒香等征收 一系列新税。
由于整治不法军人的效果微乎其微,1924年 2月 14日,孙中山在各军政要人的会议上不
禁愤愤地说:"迭次战事,滇军肆意索饷,致我罗掘俱穷,复卖公产,弄到民沸腾,集矢于我"。
到 1924年 8、9月间,促使孙中山下决心再次北伐,由经济危机引致的社会矛盾激化是一
很重要的原因。他一度对广东革命根据地失去信心并打算放弃广东,希望通过北伐,为革命
另辟一新天地。他在写给蒋介石的信中说:"广东一地,现陷于可致吾人于死之因有三,即:
英国之压迫﹔东江敌人之反攻﹔客军(指入粤的滇、桂联军)贪横,造出种种罪孽"。"有此三
死因,则此地不能一刻再居,伐﹔将广州还给广州人民、建立自治政府﹔取消所有新增加的
捐税。这当中包含了他对广东人民的许多内疚和无奈。[1](以上史料来源【1924年广东商团
事变新探】2001.3期《浙江社会科学》温小鸿)
以上就是当时陈炯明事变后的中国革命和孙中山大元帅府的艰难处境,孙及国民党可以说在
夹缝中生存,这是中国国民党最艰辛的时期。没有孙先生的联俄战略来打开这极其艰难困境
的一个缺口。那个风雨飘摇中的大元帅府是经不起内有滇桂军杨希闵、刘震寰,外有吴佩孚、
唐继尧、陆荣廷等等军阀势力的内外夹击的!果不其然,孙先生刚一逝世。1925年 6月 3 日,滇军杨希闵、桂军刘震寰,就发动叛乱,占领了广州市内各机关。后被大元帅府平叛。
这就是当时孙文为什么要联俄容共的艰难处境及其复杂时局。
那我们再从整个中国的前程既民主宪政的角度看,联俄容共究竟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呢?这才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所在!大家都知道,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凡事有利必有弊。那
联俄是利大还是弊大呢?让我们去看看当年的历史事实,一切让史实去说话嘛!
从短期来看,联俄使国民党迅速崛起,统一中国。国府清党,苏俄的投资打了水瓢,中共几
乎遭到灭顶之灾,若不是国民党内讧,ccp早已成为历史名词。中期呢,中共败退延安时, 只不过区区二万多人马,且缺衣少药,"白区"的特务工作也全面崩溃。共党再次面临灭顶 之灾!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白区损失百分百,苏区损失了百分之九十。[2](毛泽东《关于人的认识问题》《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第 393页)
可惜的是,由于张学良这个无脑愤青、花花公子,被中共利用发动所谓西安事变,致使剿匪
大业功亏一篑!再者,由于联俄,建立了黄埔军校,奠定了抗战乃至抗俄基础,这是孙文一 生中最伟大的具体贡献。在抗战中牺牲的黄埔将领及其中央军占了大多数,各期黄埔军校生 一毕业,都直接开赴抗日前线参战。抗战八年,200多名黄埔教官和学生担任师长以上职务, 指挥全国 2/3的抗日之师,至抗战胜利时,共有 3.7万黄埔毕业生,其中有 2万多黄埔军校 生牺牲在抗日战场。(3)(《黄埔军校学生会官网》2015.5.13)其中少将以上阵亡将领就达 100多人,如:黄梅兴(黄埔一期,中将,1937年淞沪抗战中阵亡),蔡炳炎(黄埔一期, 中将,1937年南京保卫战中阵亡),刘国用(黄埔四期,少将,1937年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戴安澜(黄埔三期,中将,1942年在印缅抗战中阵亡)等。当时部队里的基层军官大多是 黄埔毕业的,新招收的学生离校后也都分派到作战部队。作战环境极其艰苦残酷,伤亡很大。
抗战胜利后,黄埔军校毕业生幸存者仅一万一千多人。咱们先且看看国军的对手日本人是怎
么评价黄埔军人的,后期侵华日军总司令、日本第 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中将于 11月 14(1939年)向上级提出“关于迅速解决日华事变作战方面的意见”。其要点如下,敌军抗日势 力之中枢,既不在于中国 4亿民众,亦不在于政府要人之意志,更不在于包括若千地方杂 牌军在内之 200万抗日敌军,而只在于以蒋介石为中心、以黄埔军官学校系统的青年军官 为主体的中央直系军的抗日意志。只要该军存在,迅速和平解决有如缘木求鱼。[4](日本 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大本营陆军部》上册第 519页)
冈村承认日本在战前低估了以蒋介石为中心的黄埔军人的抗战意志力,黄埔中央军无疑是抗
战的中流砥柱与核心!
我们再来看看国军杂牌系统以张学良的东北军与冯玉祥的西北军在抗战中的战斗力,投日将
领中,冯玉祥西北军最多 46人,张学良东北军 其次11人,国军嫡系中央军最少,2人。叶蓬
1939年 中央军 武汉警备司令(中将) 在香港投汪精卫。
贺凯宪 1944年 9月 中央军 第一战区 陈又新军所属第二旅旅长率所部在河南投
敌。(5)(《党史研究与教学》2000年第 5期(总第 155期),作者:王侃 杨树标,原题为:《论 1939—1945年国民政府军将领投敌之原因》)
中央军中方先觉部投敌,那是在坚决抗战弹尽粮绝后为了衡阳军民生命安全,不作无谓牺牲 而被迫这样做的,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后来又反正过来了。所以统计图上说黄埔中央军有 8 人投日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只有 2人。
当然有人会觉得这是不是有双重标准?但是我只想说,如果西北军 46人投日将领中,只有 两人是主动投日,其他的都是坚持抗战弹尽粮绝后而被迫投降的。我仍然会说西北军好样的, 甚至可以说西北军是抗战的中坚力量。但是事实是这样的吗?当然不是。事实胜过雄辩啊!以
下是国军各派系投敌人数统计图:
西北军和东北军都是北洋系统的地方军阀,他们的战斗力在原北洋军中也是佼佼者。他们的
抗战表现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一盘散沙的北洋军阀,如果没有中国国民党、国民革命军的北 伐来统一中国,难道叫四分五裂的北洋政府去领导抗战?其后果如何?实在是不堪设想啊!
而国府之所以能北伐成功,当然主要是孙中山创立的以黄埔军校为核心的国民革命军之功。
但是也毋须讳言,黄埔的创立与联俄和苏援息息相关,北伐的最后实现和成功当然也是孙中 山的联俄政策的结果。
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和细节,很少有人注意到。在国民党地方派系中,和国民党渊源越深的地方实力派如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桂系,阎锡山为首的晋绥军已经粤军系统,他们投 日的几率要远低于前述的西北军和东北军。而且后来他们投共的几率和西北、东北系统相比 也大致相同。同时其国军化也比其它地方派系深入。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间接证明了 民族民主主义者政党:中国国民党才是抗日以及反共抗俄的中流砥柱和主力军。
当然有些人还有着匪夷所思的逻辑,认为即使中国亡于日本也远比被共党赤化好。他们据此
认为孙中山联俄容共是引狼入室,是中国赤化的罪魁。好嘛!就按你们这些所谓的逻辑来推 理吗!关于中国为什么会被赤化?有一条至关重要,就是与日本侵华一样苏俄的赤化输出是 它的既定方针和国策,不因国民党的联俄与否。共产国际的成立基础就是以输出共产革命和 赤化全球为目标,它在援助广东国民党的同时又大力援助北方军阀冯玉祥就是一大明证。这 一点在本文的下一段会給大家详细说明。可以这么说以黄埔为中心的中国国民党的战斗力在 亚洲是仅次于日本的,没有了中国国民党,以北洋政府为主导的四分五裂的中国,请问大家, 北洋政府能抵御苏俄的赤化吗?关于国民革命军的战斗力,以黄埔军人为主体的国军在抗战 中的表现有目共睹,那么在剿共战争中他们的表现又如何呢?大家可以看到在剿共战争中, 由于后来剿共遭到失败,虽然有相当多的国军将领投降了中共政权。(有意思的是,和投日 一样,投共将领也是西北军和东北军为最多)但是黄埔将领投共的只有张治中、卫立煌、郑 洞国、陈明仁、曾泽生、唐生明等寥寥无几,而张治中、卫立煌是黄埔教官并非黄埔出身。 唐生明,国军中的湘系军阀唐生智之弟,实际上也是湘军将领。纯黄埔出身的更是微乎其微。
李玉贞说:黄埔军校最重要的就是精神教育,绝大多数的黄埔军人都是坚定的三民主义者。
(参见:李玉贞《国民党与共产国际》)忠于三民主义、先总理和蒋校长是黄埔军人最鲜明的
特征。你们说孙先生的联俄容共是不是成功滴!
最后再说说远期,的确,这才是最重要的。众所周知,国府最后败退台湾!国府为什么会失
去大陆,无疑国民党内讧是其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国际因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
是无可否认的事实。由于日本入侵,大大削弱了国民党的实力和统治基础。更重要的是战后
苏俄的大力颠覆,大举支援中共,而美国最后放弃中国既采取绥靖政策。终于使国民党兵败
大陆,苏俄终于赤化了中国!这是战后的远期后果,看起来天崩地裂非常严重。但造成 49
巨变这一空前未有之悲剧的核心无疑是国际因素,国府的失败是国际国内的大环境使然!在
抗战后的国共内战中国际环境的确是主导因素,当然国民党自身也有重要责任。这也是不可
推卸的!但即使如此,还没有造成最严重后果,中华民国政府迁台,为中华民族保存了文化
血脉。这也是唯一可以欣慰的!所以说即使从远期来说,孙先生的联俄也是成功的,因为中 华民国政府迫迁台湾,核心是国际因素是属于不可抗力!试想没有孙中山的联俄容共,中国
就很有可能在抗战前就赤化,如果大陆赤化了,台湾终究也会沉沦,早就和大陆一样祖国山
河一片红了!!!
现在再说说联俄容共的弊端。的确,联俄有其负面效应,这也无需否认,但任何事都是有利
必有弊,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关键要看利大还是弊大,而孙的联俄容共事实已经证明了是
个成功的战略。孙的联俄容共的负面效应就是让中共从此登上历史舞台和造成国民党党内短
时期的思想混乱及由此引起的党内分歧与一定程度上的分裂。这也是他被人诟病攻击的地
方!但是孙没有联俄,中共就不能发展了嘛?大错特错也,前已说过苏俄的共产革命输出和
赤化全球是他的既定国策和方针,它在援助孙中山国民党的同时又大力援助冯玉祥。事实证
明苏俄及其中国党徒他们的颠覆渗透力以及他们的战斗力都非常的强悍,可以说令人不寒而
栗。从这点来说,中国很不幸,作为它的邻居,在非常时期,被毛子颠覆某种程度上就是我
们国族的宿命啊!现在笔者就此具体论述一下苏俄和共产国际所谓的输出革命以及它的颠覆
力量,与它怎样多头下注,在援助国民党的同时又大力援助北方军阀冯玉祥的历史事实嘛!
共产国际又名第三国际,是列宁于 1919年 3月建立的国际共产党组织,以共产国际大会为
最高机关,各国共产党是它的分部与下属机构。它的任务和目标是输出共产革命,在全世界
推翻所谓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实行所谓的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国际行动纲领》里面是
如此狂妄的写着,摘要如下:人类的全部文化已遭摧残,人类本身也处于完全毁灭的威胁之
中,只有一种力量能够拯救人类,那就是无产阶级。旧的资本主义“秩序”已不复存在,也无
法继续存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终结果就是混乱,这种混乱只有最大的阶级,生产者阶
级,也就是工人阶级才能克服。工人阶级必须建立真正的秩序——共产主义秩序。工人阶级
必须推翻资本统治,消灭战争的根源,打破国界,把整个世界变成一个自力更生的合作的社
会,实现各族人民的自由和友好。…………
无产阶级必须夺取政权来挫败资产阶级的这个新的大阴谋,反击阶级敌人,并利用政权作为
改造社会经济的杠杆。全世界无产阶级最后胜利之日,将是人类解放的真正历史开始之时。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就是消灭资产阶级政权。资产阶级手中最强有力的政权工具是资产阶级
国家机器,也就是由资产阶级和地主出身的军官指挥的资本主义军队、警察、宪兵、狱吏、
法官、神甫和官吏等等。夺取国家政权,这绝不只是更换内阁成员,而是消灭敌对的国家机
器,由无产阶级掌握实际权力,解除资产阶级、反革命军官和白卫队的武装而把无产阶级、
革命士兵和工人赤卫队武装起来;撤换所有资产阶级的法官而组织无产阶级的法庭;消灭反
动官吏的统治而建立无产阶级的新的管理机关。无产阶级的胜利系于粉碎敌人的政权而建立
无产阶级的政权,也就是说,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而建立无产阶级的国家机器[6](《国
际共产主义运动文献》之【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文献】〈共产国际行动纲领〉) 现在来看看苏俄指导扶持下的中共党徒的卑鄙而又可怕的渗透颠覆力。民间抗日力量赵侗游 击队如何被中国共产党渗透颠覆的悲惨遭遇,赵侗本人也死于非命,被共党所杀害。
赵侗的平西游击队在北平郊外屡次给日军制造大麻烦的同时,内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
种变化的起因,游击队内的中共干部们有相当多的回忆:“早在“七七”事变前,中共北平地下
组织就曾进行部署,要求共产党员、民先队员凡有条件参加武装斗争的,都应随时准备拿起
枪来,到农村去开展游击战争。当时,东北大学、东北中学经组织批准参加武装斗争的一些
同志,热情很高,但没有一支枪、一粒子弹,也没有军事斗争经验。他们曾多次派人出城去
联络抗日的部队,都没有成功。当党组织了解到赵同等组织抗日武装受挫的情况后,就决定
以这支武装为基础,在平西建立党领导下的抗日军队。八月初,党组织派东北中学的共产党
员阎铁和徐明两人化装成卖菜的小贩混出西直门,由联络员带领,进入赵侗等领导的游击队
了解情况。不久,又派在东北军学兵队受过军事训练的杜伯华、王文、包乾、丁丁(今名冷
拙)等进入游击队。当党组织接到阎、徐、杜等的报告后,决定继续派遣党员、民先队员和
青年学生参加这个部队,并派汪之力同志负责这支部队党的领导。当时共产党组织在这支部
队中还是秘密的,只能以东北旅平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和东北救亡总会的名义,经张希尧介
绍和赵同、高鹏接头,参加部队工作。汪之力于八月十日同中共北平市委学委派的三名党员
史进前、张如三和尉迟修职一起出德胜门,在西郊冷泉坞见到了赵同和高鹏。赵安排汪之力
做宣传工作。从此,党的工作在部队中开始建立起来。”(梁湘汉、赵庚奇,《平西抗日游击
队历史略》) 赵侗似乎并没有察觉中共党员正有计划地进入自己的游击队,赵老太太在后方接受媒体采访
时虽然多次提到学生青年纷纷加入游击队,但并无一字提及共产党。
赵侗的这支部队,在 1938年初已基本蜕变为中共的部队。其具体过程专题限于篇幅不再赘
述,简而言之就是采用了内部消化的模式,正如游击队里的中共骨干王建中所回忆的那样:
“党的任务是把这支抗日游击队组建好,争取上层,抓住基层。争取团结上层,由汪之力去
做,总队和大队的领导,尽量由党员去担任,这就抓住了基层。北平地下党输送的党员、民
先队员和青年学生,在这个复杂的才成立的队伍中,自然成了骨干,赵同也只得依靠这批人。
所以,党员和青年学生基本上抓住营连两级,这是最重要的胜利。”
共产党员掌握了军队基层干部之后,整个部队的去向已经不由赵侗决定。据王建中回忆:“赵
同等人主张上太原,找到国民政府和正规军;党内坚决反对,要去找八路军。那时平型关战
役已经打过,消息已传遍各乡。继而侦知八路军到察南蔚县,太原已失守。党的主张得到了
胜利,到了八路军的根据地后,赵侗的地位也受到了威胁。
赵侗死后,关于其死于何人之手的问题,国内舆论立即就出现了争论。今天,这个争论已经
可以终结了,因为已经有多位当事人的回忆录证实:赵侗确实是死于八路军之手。
聂荣臻回忆录里说:“赵侗这个人很狂妄,一直想要脱离游击队,他同国民党的关系拉得
很紧。聂荣臻多次做过赵侗的工作,但是赵侗总有二心。他本人后来还带了 10来个人逃跑,
后来跑到重庆,国民党政府好不容易在敌后找到这样一个一心投靠他们的人物,于是大肆吹
嘘他,又是给他下“委任状”,又是给他配电台、密码和各种新式武器,派他回华北来,同共
产党争地盘,搞摩擦,破坏我党建立的敌后根据地。1940年初,他回来的时候,走到石家
庄以北的一个地方,正好碰上从冀中回晋西北的一二〇师部队,就在那里打了一仗,战斗中
把他连同他带的队伍全部消灭了。”
亲自参与伏击赵侗的八路军老干部萧锋回忆说:(“1939年 12月)26日晨,天下着细雨,
赵侗带领各级伪官员,其中有 25名妇女,……向北直奔牛城、陈庄方向而来。我 3营 9时
许得到侦察员密报,即分 4路向孙家庄合围。120师 358旅的骑兵团从下邵村的百马石合
围过来,协助我团执行围歼任务。10时许,赵侗一伙正在孙家庄吃饭,见情况不妙扔下饭
碗向桑家庄、宅里、陈庄方向逃窜。我们千把人打这 300人跟玩似的,战斗不到半小时,
这帮伪官员一听枪响吓得屁滚尿流,跪地求饶。对这些民族败类、汉奸、卖国贼,我 5团
指战员只能斩钉截铁,用刺刀做出公正的判决。赵侗以下 345名伪官员全部被歼灭。”萧锋并
亲自绘制了一幅《全歼赵侗匪帮》的示意图。(7)(以上史料来源,湛旭斌《被遗忘的中国
游击队之母赵老太太|人物志》腾讯短史记 2016.4.16)
国难当头,这样一支赤胆忠心民间的爱国武装力量就这样被中共卑鄙无耻、无所不用其极的
融化消灭掉,想来真的是不寒而栗!不过反过来看,客观的说共党的“革命”技术手段的确是
相当高超,它能成功确实有其过人之处,不仅仅是苏俄颠覆扶持的结果!军阀和民间武装之
所以容易被中共所渗透乃至颠覆,就是没有比较坚定的信仰和组织。国民党虽然也被共党一
定程度所渗透,但它毕竟是执政党,拥有较强的政治资源与组织力量及军事实力。最重要的
是国民党及其国府有着坚定的信仰,那就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内忧外患,敌人众多而党
内又有分裂现象的情况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保持着对共产党的绝对优势。要是没
有太多的偶然性与不可抗力之国际因素,如西安事变、日本入侵、苏俄蓄意颠覆等。中国国
民党是完全可以剿灭掉共党的,可惜国民党生不逢时也!
前面说了苏俄的赤色革命输出及其中共党徒卑鄙无耻的渗透颠覆术这两点,现在来说说苏俄的多头下注,苏俄是如何援助北方军阀冯玉祥的。
1925年 3月-1926年 7月,苏维埃俄国通过决议,援助冯玉祥军火和顾问。其中武
器弹药有:步枪 38828支、日本步枪 17029支、德国子弹 1200万发、7.6毫米口径
步枪子弹 4620万发、大炮 48门、山炮 12门、机枪 230挺、手榴弹一万多枚,还有
军用器材、药品等。同时苏俄、共产国际又向冯军派遣了大量俄国顾问和中共党员。
到了 10月底,苏俄又援助冯军有 3500支步枪、1150万发子弹、3驾飞机以及火焰喷射器
等。[8](苏•普里马科夫《冯玉祥与国民军-一个志愿兵的札记》第 10页)
9月 23、28日,俄共(布)中央确定送给冯玉祥部国民一军价值 3,486,596卢布的军火, 飞机 10架;国民二军价值 701,789卢布军火,飞机 10架;国民三军 3,082,795卢布
的军火;另调拨价值 741,000卢布的毒气弹供冯调拨使用。[9](温施特里赫和博尔特诺夫
斯基給斯大林的书面报告〈1925年 9月 30日〉《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
动〈1920-1925〉》第 696-701页)
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中国委员会更是多次讨论了进一步向冯玉祥的国民军提供 2000多万
卢布大规模援助计划的可能性。其援助速度之快,力度之大,已明显超过了对孙中山和国民
党的援助。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加拉罕所说的:“盖奉张之胜利即守旧派之胜利,亦即
帝国主义(尤以日本为最)之胜利,深足为苏联之危害。即不将奉张破坏,亦宜削弱之。此
时奉张之重要敌人即系冯玉祥。(10)(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 1917-1991年》第 24页)
苏俄对国民党和军阀冯玉祥的援助数额比例如下图:
从中就可以看出苏俄对冯玉祥的援助将远远超过广州政府。[11](《联共(布)、共产国际与 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第 696-701页)如步枪冯玉祥国民军 42500支,广州政
府 15000支,6.3英寸炮弹冯玉祥 56000粒,广州 24000粒.
关于孙文联俄容共,究竟是功还是过还是所谓的罪魁祸首。去年我和一位网友辩论,辩
论的纠结所在就在于,没有孙中山的联俄容共,中国是不是就不会赤化?赤化究竟是必然还
是偶然?还是两者都有?要理解这个问题,必须先从苏俄说起。熟悉中国现代史的人都知道,
苏俄从立国之时起就把赤化远东乃至全球作为它的战略扩张之目标,对外输出赤色革命是它
的既定国策方针,尤其是远东地区成为北极熊的首选目标!很不幸的是中国成为它首批觊觎
的猎物。从这点来说,中国的赤化就是必然的!无论孙先生联俄与否,苏俄的颠覆势力都必
将进入中国。没有了联俄,没有了黄埔,咱们且不论孙及国民党的政治生命和崛起,也不论
没有了国民党,中国是否有力量抗战?但有一点可以断定,没有了孙及其国民党,中国肯定
必将提早赤化!我之前曾具体叙述过:苏俄的颠覆力量非常可怕。而中国国民党是唯一能抵
抗苏俄赤化的本土政治力量。即使从这个角度来看,孙文的联俄也是功大于过!再者两害相
权取其轻,当时中国根本就没有很好的选择!那是不是说赤化就是中国的宿命呢?也不尽然。
大家都知道不管实行的是什么制度,任何集权国家或政权都有一个核心领袖,而当年的中华
民国号称党国却无党国之实。为什么呢?这最重要的原因是国民党无法整合社会、凝聚力量,
形成真正的中央集权。而为什么不能形成中央集权呢?恐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孙先生逝世
后,国民党内长期缺乏权威领袖,蒋中正的真正独裁在台湾时期才形成。一个威权政党,一
党之政府,没有权威领袖,无法令行禁止、如臂使指,的确是党国的致命伤!由于没有公认的大家都心服口服的权威领袖,在内忧外患的中华民国,就无法集中力量清除掉反叛势力以
及党内纷争,从而整合社会、凝聚力量,这才能集中国力一致对外。
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在下臆想嘛?那就听我慢慢道来:如果孙文能多活十年甚至只要 5年,
中国的历史必就改写!很简单,孙先生作为国民党的创始人也是三民主义的创立者,革命的
化身。他拥有三民主义的天然解释权,(这样自然就不存在党的所谓思想混乱,国民党肯定
不会分裂。联俄容共造成的思想混乱,是因为国民革命需要苏援,是短期效应,凡外援必有
条件,这个短期负面效应肯定难以避免,一旦苏援可有可无,这个效应自然就无形消解。)
再加上此时的孙已经拥有黄埔军校这一核心军事力量,底气自然十足!那么到了 1930年,
中华民国其实质的统一度必将大大加强。即使军阀仍存在其国军化也将大大加深,当然也就
必不敢轻易反叛,假以时日,地方军阀必将消失。当然其组织力动员力仍然无法和苏俄相比,
(意识形态的原因)但这已经足够了!从这一角度说,他的过早逝世与其说是他个人的不幸,
更不如说是国家民族的不幸!
现在咱们专门来说说孙文联俄容共的负面效应,是的,孙文为了苏援来统一中国,容纳共产
党,给予中共以发展平台。很多中共党人成为了国民党高级干部,结果造成了党内分化,尤
其造成了三民主义的认识分歧。这是事实,毋须讳言。但有一点要明白,孙中山在世时,由
于孙此时是权威领袖,共产党总体上还很弱小,容共完全在可控制范围之内。共党的大发展
是在孙后,孙逝世后,由于没有了天平,国共党争失去了制约力量,问题和危险才真正开始!
孙逝世后,国民党失去了核心,没有了主心骨。国民党内形成了胡汉民、廖仲恺和汪精卫三
架马车,在廖、汪主政时期,廖由于对苏俄本质认识不清,过于依赖苏俄,致使中共得以开
始真正的大发展,此是谓左倾幼稚病也(辛灏年语参见:辛灏年《谁是新中国-中国现代史
辨》)。廖被刺杀后,汪为了取得更大的个人权利,更是百般讨好苏俄,推波助澜,后来竟开
启所谓的国共联席会议,使共产党得以在政治上和国民党平起平坐,从而使事实上从本来的
国民党容共几乎变成了共产党容国!
黄埔军校内的共党也是这一时期得以发展的。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孙在世时,黄埔校内共产党
人担任重要职位的仅有张申府、周恩来两位政治部副主任以及叶剑英任教官,等等寥寥无几!
孙去世后,陆陆续续的聂荣臻、李富春、鲁易、恽代英、孙炳文、萧楚女、张秋人、金佛庄、
袁仲贤等等都进入了黄埔,他们大多任黄埔的政治教官。之所以特别说明黄埔军校,是因为
黄埔在中国的现代史尤其在国共党争中至关重要。还有一件事可以说明,中共元老谭平山曾
这样说:黄埔军校虽然有不少共产党人,但都没有巩固的阵地,因为领导权完全在国民党人
手里。当年苏俄援华军火到达广州时,党曾要求分配一些給党组织的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赤卫
军,被孙博士明确拒绝了,孙中山国民党根本不愿武装将来可能成为共产党的力量。孙博士
曾对国民党人说:中国的共产党完全不值一提,都是一些没有政治修养的人,不值得重视,
孙博士和其他国民党人都看不起共产党人。[12](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和反共》第 55页)
可见孙先生在军事领域是防范共产党人,他当然明白军事对国民党的至关重要性!
对于联俄容共有非议的人,当然你们也可以这样坚持:孙中山毕竟把中共党人引入国民 党,給共产党人创造了发展机会并最终席卷全国。而我所说的苏俄赤化输出,是既定方针。 没有联俄,也避免不了赤化,毕竟只是假设,并没有事实发生。那好,既然一定要追究孙先 生的所谓责任!那我们也不妨追究一下,我们可以把责任一词化作十分。那孙先生的责任显 然只有 0.5分,而蒋先生的责任则有 1.5分,那位发动西安事变的"千古功臣"张少帅就是 2分呢!而国际因素尤其是俄日两国起码要有 5分了!最后 1分当然应该是国民党全党来负。
孙先生应该负的责任,在下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现在来说说蒋中正的责任,清党时蒋是当时
国府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国民党的力量相对而言,拥有绝对优势,那为什么还是剿灭不了共产党?反而让它星星之火,得以燎原。当然了你可以说是因为党内内讧发生了中原大战,
給以共党以发展空间。这当然没错,但您蒋中正领导国军北伐的方式,让地方军阀简单的易
帜归顺,军政权力仍在军阀手里。中原大战后对军阀的征而不服,难道就没有领导责任?西
安事变前夕,中共又一次面临灭顶之灾。西安事变后,国府和中共和解,开始了所谓的第二
次国共合作!这一次的严重后果,当然是拜花花公子张少帅所赐,但您蒋公,你和张杨他们
没有任何书面协议,你为什么要遵守口头承诺?蒋中正受儒家影响太深,讲究仁义礼智信,
但这是战争时期是乱世。乱世不同于平世,乱世时代的大政治家需要有非常手段,乱世用重
典,无论什么时候都适用!根本不必理会那些迂腐的书生之气。嗨!又失去了一次千载难逢
的机会!要知道此时中央军已经云集于此啊!当时陈立夫曾进言,现在大批政府军已经在陕
西及附近省份集结,应该立刻进攻延安,收拾毛泽东及共党。蒋低头不答。[13](美·陶涵《蒋
经国传》第 78页)
抗战胜利后,虽然有很多困难很多问题,但在内战初期政府军各方面还是占据着优势,为什
么还是失败呢?当然你们可以这样说:毛子大力援助中共,而美国则放弃了国民党,这是变
相的对苏抗战啊!没错啊!这的确是历史事实。但是历史从来不是平行的,历史还有另外一 面。难道蒋和国府就没有领导和指挥的责任吗?(我这样评述,只是个人之见,并不是说哪 个人应该对此事负责,更不是对蒋中正有成见,他已经付出了心血,尽力而为了。在下只是 为了最大程度的厘清历史真相与原貌。蒋介石是继孙中山之后最杰出的国民党领袖,也是中 国乃至世界现代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但他的确有缺点与错误甚至是重大的缺失,这是毋庸 讳言的。至于所谓的缺点乃至错误,这一点包括孙文在内的所有伟人都不能例外,毕竟都是 和我们一样,是食人间烟火的凡人。但我们要清醒,要明白以史为鉴,方知兴替。讳言前人 的缺点,我们后人只能犯更大的错误)
接着来说说张学良所应负的历史责任。咳!这个愚蠢 无知的官二代、二逼将军加花花公子,被人当枪使,你把中国拖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啊!真 是万死不能辞其罪!!!
最后就是国际因素了,俄日这两个恶邻强盗,老早就盯上了中国这块 大肥肉,它们总想着什么时候可以吃到这份美食。而不幸的是中国在这五千年所未曾有过的 转型变革时期,偏偏处在这两个野蛮的兽性国家之间,而更不幸的是我们这个国家此时还相 当的赢弱,虽然我们也已经开始了上升期,但仍然是多事之秋,国内叛乱纷争不断。而历史 又不曾給国府较多的时间来解决如此多又如此棘手的历史遗留问题,国民党生不逢时也!此 诚中国之国运之大不幸也!
这是本篇长文的上半部分,主要是论述孙中山国民党自陈炯明事变后的艰难处境,联俄容共
的必要性和对历史走向的影响。以及苏俄共产革命输出的必然性与既定方针。苏俄共产国际 公然扶植指使其支部中共叛乱、颠覆中华民国及他们使用的卑鄙伎俩。笔者的论述绝大多数 是立足历史事实,当然也有一些个人观点,但我认为这些观点是基于史实逻辑而作出的论证 推理与评述,读者诸君是否认同?那就见仁见智吧!以下内容是本篇文章的下半部分,(下
半部分分为两编)完全以历史事实来说话,事实是检验真理的最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