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lakoReport

In the course of justice none of us should seek salvation.
We do pray for mercy.
个人资料
正文

欧洲新方案为和平带来转机

(2025-03-02 17:50:53) 下一个

据报道,2月28日川普与泽连斯基在白宫吵翻后,国官员甚至威胁说, 川普可能决定既不就乌克兰问题继续与俄国谈判,也终止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
一时间,不仅乌克兰危在旦夕,欧洲安全也面临挑战。不确定的未来,让欧洲各国3月2日汇集英国,为未来可能的谈判绘制一个新的蓝图。

欧洲的新和平方案
欧洲主要国家(英法德等)领导人3月2日紧急会面讨论后,会议的东道主英国首相斯塔莫(Keir Starmer)宣布了欧洲支持乌克兰的四点方案:
1)战争停止前,欧洲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军援,并增加对俄罗斯的经济压力;
2)任何持久的和平都必须保证乌克兰的主权和安全,乌克兰必须参与所有和平谈判;
3)任何和平协议达中,欧洲领导人将旨在防止俄国再次入侵乌克兰;
4) 将组建"志愿联合部队"来保卫乌克兰,并确保乌克兰的和平。

欧洲和平方案的意义
1
将乌克兰/欧洲排除在谈判之外,应该是俄国的想法,通过这个新方案,欧洲为"乌克兰/欧洲自己"争取到未来和平谈判桌前的座位;
2
2月28日泽连斯基与川普的争吵,根结在"泽连斯基要求美国提供战后安全保障/川普不愿意提供这个承诺",欧洲的新方案为双方结了套:战后乌克兰的和平保障欧洲来保证。
3
欧洲这一"大包大揽(heavy lifting)"的态度,满足了美国一直以来敦欧洲为自己的安全担负(更多)责任的要求,也成全了川普不派美军维和部队的愿望。
然而,在肩负更多责任的同时,新的地点方案为欧洲赢得参与/部分控制俄乌和平谈判的主导权,放弃责任的同时,美国也失去了原本单独与俄国媾和的可能。

欧洲请川普入瓮
在宣布四点方案时,英国首相斯塔莫特别强调,这个方案需要美国支持(backing),并透露,在召集这次会议之前, 与川普总统通过电话,讨论了这次会议。鉴于方案中提到"(欧洲)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那么,斯塔莫提到的美国的支持,似乎应该是"美国保障欧洲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通俗地说,就是保险公司B 对保险公司A 的保险再提供保险。为了征得川普的同意,乌克兰/欧洲要"破费"了.
1
尽管川普明显抛弃欧洲/倾斜俄国的外交方针,英国首相依然坚称美英关系坚如磐石,川普对英国的国事访问/被英王查尔斯接见的安排不会改变;
2
泽连斯基与川普白宫争吵后,欧洲各国领袖在公开表示坚定支持泽连斯基的同时,私下里都敦促泽连斯基与川普签署"美乌矿产协议": 那是个没有实质细节的意向书,他要拿来向自己的人民摆好,你就满足他的要求。
乌克兰的安全我们管还不行么?
3
之前"川普结束俄乌战争最糟的方式"(附录1)那篇贴中提到,川普抛弃欧洲与俄国媾和的一个主要目的, 是想得诺贝尔和平奖。当时认为川普损害欧洲利益媾和将招致瑞典不满,川普无缘诺贝尔和平奖。但欧洲通过自己的四点方案,掌握了谈判的最重要节点。在欧洲利益基本保证后,如果川普真能促成俄乌战争结束,他想得个奖就给他好了。
3月2日星期天,欧洲各国领导人这一有关二战后世界和平最重要的会议,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却没有出席,美国总统川普派他完成一个更重要的任务:他去了周日ABC的"This Week/本周"政坛节目,告知天下一个最严重的不公平:"如果川普是民主党总统,他早就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了!"
英国首相斯塔莫会后可能直接追问瑞典诺贝尔评选委员会,得到的回答是,"一个够么?"
4
一切摆平之后,斯塔莫或许经被自己危难中勇挑重担勇敢所感到,忍不住心中呐喊:
"Once more, onto the breach, dear friends, once more.
Or close the wall up with our English dead.
/在向失守的阵地冲一次,朋友们,再冲一次。
让就用我们英军将士的身躯将缺口堵住!"(附录2)


附录1
川普结束俄乌战争最糟的方式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4077/202501/20249.html
附录2
Henry V, Act 3, Scene 1/亨利五世,第3场,第1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2)
评论
Sandcity2000 回复 悄悄话 欧洲可以掏大把钞票养非法移民就别吝啬对乌克兰的援助,逐渐穆斯林化的欧洲给人一种暮气森然毫无活力的衰败感,或许老川这次抽刀断水的做法才能把他们叫醒。
ellen123 回复 悄悄话 这一次希望德国能够站起来承担责任。
即使以后会不好、慢慢在解决。
ShalakoW 回复 悄悄话 @davidinchina',
敦促欧洲负更多的责任,是多任美国总统的共识。2022年3月5日的那篇帖子是,"拜登的外交", 说的是俄国入侵乌克兰后,拜登如何使用外交手段,促使欧洲(德国)在欧洲事务中肩负更多的责任。贴子最后结尾说,
”4. 德国改变的意义
1)德国决定增加军费的国策改变,解决了拜登面临的难题。依据其经济规模,德国将分担美国的责任,成为欧洲安全的一个主导者。在确保欧洲安全的前提下,美国得以实现"重心向亚洲转移"的战略目标。
2) 值得强调的是,德国提高军费的决定,将不仅改变德国的社会生活形态(经济/政治/教育/社会福利),也将改变欧洲的社会生活形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世界未来的影响,[堪比中国1978年决定"改革开放"这一转变对今日世界的影响]。
然而,未来可能的讽刺是,德国的这一国策转变对人类长远的影响,未必一定全部是正面的。我们都不完美,总按捺不住自我毁灭的冲动。但那是后人要去操心的事情。"

"拜登的外交"帖子的链接: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4077/202203/4221.html
ShalakoW 回复 悄悄话 tobuto:...那时候那些吹捧小泽的美国人完全可以投身志愿军践行支持或者卖房卖地捐武器捐飞机,没人拦着。
****
你误解了"志愿者联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 一词的意思。
1
它与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志愿"意思不一样,与当年支持中国抗日的唐纳德"美国飞虎队"也不一样。
尽管背后都有政府的支持,但"中国人民志愿军/美国飞虎队"试图以民间志愿者组织的面目出现。美国政府知道"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中国政府派遣的部队,但中美双方不捅破这层纸,是为了避免中美两国正式宣战,以防止战争扩大化。
2
英国人这次提出的"Coalition of the Willing/志愿者联盟"的志愿者,是"志愿参与的国家"。
欧洲有很多组织,北约/欧盟,对成员国的行动(特别是军事行动)的要求之一,就是"必须成员国一致同意下的统一行动"。欧盟行动缓慢的根源也在于此。
英国人使用"Coalition of the Willing/志愿者联盟"这一说法,就是绕过这一障碍: 是北约/欧盟之外的一个联盟,各国志愿参加。
3
华人视频人大康(大康有话说)节目中的,也犯了类似的错误,以为是个类似"志愿军组织"。
ShalakoW 回复 悄悄话 @davidinchina,
1
如果川普可以鼓动/组织民众冲击美国国会山,试图用暴力的手段更改美国大选结果这样的事情都可以在人们眼前发生的话,人们的思维就应该设置到这样的位置: 人类社会中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
前苏联可以轰然倒下,如果人们不警惕,美国也可能突然崩溃。
2
"Coalition of the willing/志愿者联盟"不是新词,
当年美国入侵阿富汗/推翻塔利班政府时,欧洲各国纷纷伸出援手,是北约成立后第一次军事行动;
后来美国决定"入侵伊拉克/推翻萨达姆”的行动,在欧洲盟友中无法得到共鸣,于是使用了"Coalition of the willing/志愿者联盟"的说法。
3
现在看来,美国2003年使用Coalition of the willing这个词,是美国走下波路的开始;
日后回看,欧洲今天使用这个词,或许是欧洲再次崛起的开始?
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pltc63 回复 悄悄话 Run4rest 发表评论于 2025-03-03 07:01:14
戏子误国,欧洲阿斗,自毁自灭,MAGA!
------
一个认贼作父的黄川粉
ShalakoW 回复 悄悄话 @davidinchina,
欧洲松散的一个原因,是依赖美国。而依赖美国的原因,是遵循美国的要求:二战后美国对强大的连续发动两次战争的德国持警惕/防范态度,不允许它军事再强大,"你的安全我保障", 就有了今天的德国,今天的欧洲。
现在美国决定让欧洲自保的现实原因是80年历史积累,但一旦德国觉醒,世界将是非常危险的。这个观点在俄国刚刚入侵乌克兰时的一篇帖子里说过。当时德国总理主动电话拜登,表示德国将大幅度增加军费,其态度转变之大出乎拜登意料之外。当时就说了一句,(大意)"一个军事崛起的德国未必是件好事"。
现在,川普用出卖欧洲的方式逼迫"德国/欧洲"军事崛起。
ShalakoW 回复 悄悄话 @davidinchina,
是不容易,但欧洲在努力,德国也在努力。
欧洲的事情很复杂,原因是"总要求一致才能行动"。"志愿者联盟"就是为了回避这个缺陷。
davidinchina 回复 悄悄话 希望欧洲这次能支棱起来,但是理智告诉我:这个可能性不大,欧洲的支持大多口惠而实不至。希望我是想错了。
回复 悄悄话 真有转机?普京都笑了
tobuto 回复 悄悄话 欧洲要派志愿联合部队在北约的行动范畴之外援乌,美国当然要给予道义上的支持啊。

别来讨钱讨武器就行。
别的支持,还是先缓缓吧。 从前投进去的那些钱都不知道去哪儿了。

那时候那些吹捧小泽的美国人完全可以投身志愿军践行支持或者卖房卖地捐武器捐飞机,没人拦着。
ShalakoW 回复 悄悄话 "Once more onto the breach, dear friends, once more.
Or close the wall up with our English dead.
/在向失守的阵地冲一次,朋友们,再冲一次,
用我们英军将士的身躯将缺口堵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