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77)
2020 (69)
2021 (110)
2022 (117)
2023 (112)
2024 (100)
自从发现新加坡方便面Laksa特别好吃以后,吃得有点上瘾,时不时就要来一碗。也写过一篇博文,赞这种方便面为“天下最好吃的方便面”。上周又想吃这一口了,跑去韩国超市一看,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从$13.99一包涨到了$15.99。

物价上涨是经济规律,物价暴涨是疫情后遗症。还记得鸡蛋七八块钱一打的日子,现在回落到三块钱左右。其他食品都在小幅度上升,跟一年前相比,有几种涨得有点猛,比如香蕉,从$0.49一磅涨到$0.69,看起来只多了区区两毛钱,可是涨幅却是40%。Folgers咖啡从六块多一磅涨到八块多,也涨了40%。(麦当劳的老人咖啡没涨那么多,一杯从$0.79只涨到$0.89。)一些苹果、洋葱、桔子等蔬菜瓜果的涨幅都在20%左右。各种肉类涨幅也比较高,以前喜欢做牛尾汤,现在一包牛尾四五十块,有点不敢问津了。更要命的是花生酱,从三块多一瓶涨到六块多,几乎翻了一番。如此看来,新加坡方便面涨了10%,不应该大惊小怪。但涨得太快,太突然,所以眼珠子差点瞪了出来。
每周都要去超市采购,东西越来越贵有切身体会。其他日常生活用品不是那么经常采购,涨幅也比较慢,具体价钱记得也不是十分准确,所以看到涨价没有大惊小怪。好像牙膏比一年前贵了一块多,涨幅也是20%左右。
更不经常买的东西如Home Depot的建材,大宗物品如汽车、冰箱等,还有电脑、电视等电器,只听说涨价幅度都比较大。房屋保险、汽车保险也都随之而涨。房屋修缮和汽车修理也贵多了。去年在网上买了个莲花牌智能马桶座,$209,刚用一年就出了一点小问题。几天前再上网一查,$239,也涨了个20%。
下馆子的体会也很深,虽然不记得某一道菜一年前是多少钱,但明显地感觉到,吃一顿饭比过去贵多了。前不久几个朋友聚餐,饭后一算账,每个人连小费55块。是一个普通的中餐馆,也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只有那只烤鸭可能贵了点。在半亩园吃台湾牛肉面,外加几个小菜和两个打包的牛肉馅饼,两个人60多块。
什么都贵了,而且会越来越贵。川普的关税在今后几个月,会对市场有更大的负面影响。物价这么个涨法,总觉的不正常,不知道应该怪罪于疫情,还是怪罪于川普的关税政策。墨西哥的瓜果蔬菜和加拿大的木材涨价,应该跟关税有关。马桶座是韩国货,也肯定是这样。
可是新加坡的方便面招谁惹谁了?新加坡出口只占美国贸易总额的1.3%,美国一直对新加坡施行零关税,可是最终也成了川普关税的陪葬品,关税提高到了10%,从8月起生效。新加坡方便面涨价,也是关税在作祟。韩国超市作生意就这么精,立竿见影,马上涨价10%。
不能因噎废食,想吃新加坡方便面还得吃。
祝周末愉快,伴着方便面
物价上涨应该同疫情的关系打得多。我这儿是加拿大,疫情后这物价涨得太快了,餐厅更快,菜品涨,小费涨,标准得15%涨到18%,20%,现在我都不出去吃了。这些都是两三年前就开始了,房贷也是三年前冲上高峰(一个原因就是通胀率太高),同川普和关税战没什么关系。
面条不是 simple carbs,是 complex carb。
Simple carbs 是糖。
它包括:
单糖:葡萄糖 glucose(水果,如葡萄),果糖 fructose(玉米糖浆)。
双糖:蔗糖(甘蔗、甜菜),乳糖(Lactose)
Complex carb 是淀粉。
它包括:(做面条的)小麦、玉米、大米、土豆。
当然要怪拜登啊,再加上奥巴马,一切都是他们的错,哈哈。
———————
还要加上克林顿和所有全球化的既得益者,选择土共那样的搅屎棍国家作全世界的主要供应链,荒废自己的工业制造业。现在人家疫情时控制口罩手套,战争时大力支援美国对手,美国现在也算自食其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梁琥珀 发表评论于 2025-09-14 10:35:37
当然要怪拜登啊,再加上奥巴马,一切都是他们的错,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