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77)
2020 (69)
2021 (110)
2022 (117)
2023 (112)
有一位老海归的名字并不是家喻户晓,然而在中国核能发展事业中,他的贡献不小于一些“大腕”。他的名字叫杨承宗。
杨承宗,1911年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1932年上海大同大学毕业,1947年赴法,在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研究放射化学,师从约里奥·居里夫人(镭发现者玛丽·居里的女儿)。1951年他通过了居里夫人亲自主持的论文答辩,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同时,杨承宗收到了钱三强从北京发来的电报,要他用组织给的3000美元购买原子能相关的书籍、仪器、药品,并及早回国。
1951年秋天,杨承宗带着13箱急需物资回国,并带回居里夫人那句有名的口信,“要反对原子弹,就要有自己的原子弹”。这句话上层视为机密,杨承宗也守口如瓶,直到1983年他才透露出真相。他是中国放射化学的奠基人,创建放射化学研究所。在他的领导下,经过三年努力,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提炼出2.5吨纯核铀原料,作了突出的贡献。
在教育方面,杨承宗也颇有历史性建树。中国第一所自费走读大学合肥联合大学,就是在他的建议下于1980年成立的,由他自己担任校长。这样一位顶级科学家,教育家,生活却一直十分窘迫,按照女儿的说法,紧巴巴的。
杨承宗出国留学,家里四个孩子由妻子一个人抚养。在没有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妻子变卖了自己的首饰和所有值钱的东西。最后只能靠借钱贷款来维持生活,供孩子上学。杨承宗回国后,面对一堆债务,变卖了自己带回国的照相机和手表,来偿还债务。
杨承宗回国后,家里又添了人丁。他每月的工资1000斤小米,相当于100元,很难维持一家七口的生活。孩子们以为爸爸回来,生活会好一点,可是妻子像过去一样,精打细算,把生活打理得不能再低了。原子能所为职工定制了棉衣,杨承宗手头没钱买,只好跟王淦昌借。
除了自己的小家庭,杨承宗每月还要寄钱给年老的父亲和单身的姐姐。50年代初,老百姓生活水平普遍很低,一些同事朋友以为这个法国留学回来的研究员手头一定很富裕,常有人张口跟他借钱,杨承宗从不拒绝。这种洒脱的性格有时让妻子很烦恼,但杨承宗总是开怀大笑,整个家庭总是融融乐乐。
命运对杨承宗很不公平,在进行一次危险的放射性元素工作中,他用身体挡住其他同事,自己却遭到过量放射性伤害,右眼失明,左眼视力不到0.1。幸好经过手术和治疗,多年后,左眼逐渐复明。
妻子操劳一辈子,积劳成疾,最后卧床不起十六年,没有公费医疗待遇,全靠杨承宗的工资为她看病,雇保姆。孩子们长大工作以后,尽力补贴家里的费用。1988年科学院卖给职工福利房,杨承宗没有能力购买,由五个孩子帮忙凑够了购房费。
1994年冬,女儿从美国回来探亲,看望83岁的父亲。家里冷得要命,杨承宗里三层外三层,毛衣棉袄全副武装,却还是冻得发慌。杨承宗掀起棉袄,指着一根布带,缠绕在腰间棉背心外面,笑嘻嘻地说,“这是我的发明,可以保持身体暖和。”女儿心酸不已,每想到这一幕总是泪汪汪。
原子弹爆炸之前,提炼铀的任务至关重要,杨承宗的工作受到极大的重视,他的名字与钱三强、邓稼先、彭桓武、赵忠尧、王淦昌并列。1962年国务院为科学家举办国庆宴会,杨承宗与周恩来同桌,他们互相敬酒畅谈。然而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加上文革,杨承宗淡出了人们的视野。1969年他被迫离开了科研项目,随科大南迁,在马鞍山南山铁矿劳动,每天用锤子敲碎矿石;在合肥砖瓦厂拉砖、看仓库;1972年大学恢复招生,给工农兵学员上课。虽然文革后,他在核放射发展上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但别人评功授奖,却从来没有他的份;别人当上了院士,他却终身与院士无缘。直到1999年,科学院前党委书记张劲夫在一篇文章《请历史记住他们》中提到杨承宗,人们才想起杨承宗对两弹一星的贡献,才发现两弹一星的23位功勋科学家中,竟没有杨承宗。
巨大的生活压力,不公正的待遇,命运的捉弄,从来没有让杨承宗烦恼过,总是乐呵呵。他始终为自己是居里夫人的学生而骄傲,真正作到了不计较个人得失,天性乐观,是他能够长寿的原因。杨承宗2011年去世,享年100岁。
sysyphe 发表评论于 2024-07-24 14:19:39
有智商无智慧, 自由世界留学然后回去服务那个独裁的国家,客观上来说 确实是为虎作伥
这一点上,那个82娶28的前美籍华人杨振宁确实要拎得清
这一点上,那个82娶28的前美籍华人杨振宁确实要拎得清
=====================================
每月1000斤小米,别说7口之家,70口之家也能维持吧?就算写错是100斤小米,7口之间一个月也那个时候也是富户了吧?
原来是他让中共有了原子弹的原料啊。此人乃民族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