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牛斋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个人资料
帕格尼尼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国会图书馆的老海归

(2023-04-19 04:48:05) 下一个

美国国会图书馆建于1800年,是世界最大的图书馆,藏书量超过1.7亿册。1869年清朝同治皇帝向美国赠送了933册明清刻本,成为国会图书馆中文典藏的开始。目前国会图书馆中文藏书超过200万册。

1928年国会批准在国会图书馆设立中文部,增加中文编制人员。虽然中文部后来取消了,但一直有不少中国人在国会图书馆工作。如古籍版本目录传家王重民,曾应美国国会图书馆之邀,于1939年前往该馆整理善本目录,他在国会图书馆工作了八年,一直到1947年回国。

王重民是解放前回国的,还有其他人没回国。在国会图书馆工作过、解放后回国的,据了解只有一个人,他是朱士嘉。

朱士嘉,出生于江苏无锡,1932年获燕京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以后朱士嘉致力于中国地方志的研究,并出版了《中国地方志录》,引起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注意。1939年,国会图书馆东方部主任Arthur Hummel邀请朱士嘉来美国,在国会图书馆工作,并受到Hummel重用,担任主任助理《华盛顿邮报》采访了朱士嘉,还刊登了照片。

朱士嘉惊讶地发现国会图书馆收藏的中国地方志竟有三千多册,以江苏、四川、河北、山东四省最完备。正是为此,国会图书馆需要他这样的专家来整理编录。他觉得很痛心,有意研究这些地方志是怎么流入美国的,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可查询的资料太少。除了地方志,朱士嘉还要负责大量的古籍图书的目录编辑。

国会图书馆每年要向国会做年度报告,在1940年度报告中,以很大篇幅介绍朱士嘉在国会图书馆的方志研究和编写目录工作。这次大幅详细地报告中国员工的工作成绩是国会图书馆年度报告中很少见的。

经过几年的工作和研究,朱士嘉编写出《美国国会图书馆中国地方志目录》一书,堪称为《中国地方志录》的姊妹篇。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也收藏了一千多中国地方志,1942年朱士嘉决定去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并继续研究中国地方志。

他在读书期间经济拮据,获博士学位后生活没有改善从美国图书馆协会申请到1,200美元的赞助。1947年受聘在华盛顿大学教中文,一年后转聘为中国语言文学助理教授,并为研究生开设“中文文献资源利用”课程。

1950年,45岁的朱士嘉回国,带回大量国会以及哥大图书馆的资料,包括美国华工的资料,成为他另一个研究项目。他先在武汉大学任教,但各项运动都波及到他,使得他不断被调换工作。他曾上书周恩来,要求查明真相,最后单位才宣布他政治没有问题。但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文革又让他落难,被抄家时遗失大量历史资料和手稿。在无事可做的情况下他坚持去图书馆找资料,遇到北京天文台的研究人员寻找中国预防地震的史料,经上级批准,被调到北京天文台研究中国古代天象记录。

文革结束后,中国成立了地方史志协会,朱士嘉任副会长,并回武大任教授。

在家庭方面,他1939年出国时有三个孩子,妻子叫陈缇。回国后与与一位叫张韵兰的女士结婚,其中的婚变原因和时间不清。

朱士嘉1989年于武昌逝世,享年84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