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官变节叛逃在世界上并不鲜见,特别是从社会主义国家叛逃到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外交官也不例外。以中国的外交规模来看,叛逃人数并不算多,至今不过七八人(比驾机“起义”少多了)。其中有两起被中国官方定性为“出走”的外交事件不是使馆人员叛逃,而是外交使团成员访问期间投奔自由。第一个叛逃的外交官是赵福,驻斯德哥尔摩安全官,1962年叛逃到西德。1963年英国代办处的二秘周湘甫,跑到苏联去了。此事件没有造成什么太大影响,毕竟是跑到“老大哥”那儿去了。
损失比较严重的应该是“董济平事件”,新中国第三个外交官反叛,造成中国与布隆迪关系恶化,最终断交。
董济平,24岁,1964年被派到中国驻布隆迪大使馆文化处,主要负责法文翻译。他5月25日抵达布隆迪首都布琼布拉。第二天早上和同事们一起吃早饭,他找了一个借口,要回房间去一下。出了大使馆就跳上一辆出租车,直奔美国大使馆。从下飞机到进入美国大使馆,之间只相隔18小时。
董济平后来表示,他1958年上大学时就想逃离中国,但只是一个可怕的想法。让他有这个想法是因为看到反右运动对知识份子的迫害和大跃进的荒唐行为。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竟当上了外交官,还没出国就计划好了一切。当时发的400块出国费,只有很少可以换成法郎,合现在15美金,他都小心收好。第一张法郎就给了出租车司机。
8月3号美国批准了他的政治庇护。他在美国一所大学念国际关系,起英文名字Charlie,学费由时代周刊支付。包柏漪(Betty Bao Lord)是80年代美国驻中国大使罗德的夫人。因为出生在上海,会说中国话,政府就委派她来教董济平英文。她发现董济平连茶都不会喝,得教他怎么泡茶喝茶。董济平说家里穷,从来没喝过茶。
第二年,董济平赴台湾受到热烈欢迎,称之为“反共义士”。当局说服了董济平,留在台湾接受特工训练。不久后,董济平被派到法国,企图策反中国驻法国使馆人员。法国使馆的文化参赞马文森的翻译,是董济平在国内的同事。一天,董济平给他送来一束花和一封信。信中写道:你是有才华的人,但没有得到重用;如果你到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大有作为,云云。这位翻译没有上钩。
中国政府向美国政府提出严正抗议,指责美国绑架中国外交人员。2000年中国首次出版的《中国外交辞典》收入了“徐子才事件”,是建国以来公开收录的唯一外交“叛逃”事件,没有提“董济平事件”。
徐子才不是外交官,只是1966年中国焊接协会访荷兰代表团的一名成员。当时中荷没有正式外交关系,代办处是最高外交机构。徐子才从代办处的窗户逃跑摔成重伤,被中国外交人员强行从医院带回代办处,第二天死亡,导致中荷关系紧张了很长时间。1969年,大使们都被召回国搞文化革命,中国驻荷兰代办李恩求也被召回国,二秘廖和叔晋升为临时代办。
1969年1月24日夜里,46岁的廖和叔用衣服做了根绳子,从楼上窗户溜下来,到当地的警察局要求避难。警察局报告荷兰政府外交部。荷兰外交部不愿意得罪中国,拒绝了廖和叔的避难要求,但愿意提供方便让他去第三国。廖和叔提出要去美国,荷兰联系美国使馆安排廖和叔“出走”。
美国迅速安排廖和叔去了美国,被中央情报局审了一个多月。因为他原来只是个二秘,没有什么国家机密,又好几年没有回国了,所以不能提供什么有价值的情报,对美国没有多少利用价值。之后,美国批准了廖和叔的政治庇护,放出去让他自食其力。
廖和叔在美国没有工作,生活没着落。台湾邀请他访问,想拉他下水,他不去。一年多实在混不下去了,又不愿意去台湾,就向美国国务院提出来想回中国。这时中美关系开始松动,基辛格几次秘密访华。廖和叔不愧是搞外交的,想通过尼克松访华探探中国的口风,把事情捅到尼克松那儿去了。
因为他没有像董济平那样给台湾当炮灰,自愿回来接受处罚,所以当尼克松和周恩来谈判时提到廖和叔,周恩来觉得为了这么个节外生枝的小事影响到美中关系不值得,就对廖和叔网开一面,让他回来,答应不枪毙、不坐牢。
1973年,廖和叔从美国回到到北京,住进外交部招待所。他想见妻子和孩子,可是妻子坚决不见。他叛逃后,妻子受牵连,办了离婚手续,被开除党籍、军籍,降为平民。外交部把他们一家人赶走,不许再住外交部宿舍。孩子也改了姓,随妈妈的姓。最后,廖和叔的老家来人,把他接走了,就地安置,从此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
至今,中国最后一位叛逃的外交官是驻悉尼的一秘陈用林,2005年携妻与女儿申请政治庇护。据陈用林说,作为政治参赞,他过去4年的任务就是监视在澳大利亚的异议团体和人士,其中包括窃听活跃人士的电话,在集会示威中拍照,并且拒发给这些异议人士到中国访问的签证等等。他表示,再也无法忍受中国政府对法轮功和民运人士的迫害,而决定反叛。妻子支持丈夫的决定,她在中国目睹了大规模的强制性人工流产和结扎,非常反感。陈用林的父亲文革中受迫害致死。
澳大利亚政府的反应很冷淡,拒绝了陈用林政治庇护的申请,只给他永久保护签证,允许在澳居住。陈用林向美国申请政治庇护,也被美国拒绝。怕遭中国暗算,陈用林一家隐居了很长时间。最近公开露面,参与澳大利亚政府听证会。
其他叛逃者:苗晨白(音译),驻大马士革商务参赞,1964年叛逃美国。另外,驻加拿大使馆一名财务官员的妻子2007年宣布脱离中国大使馆,申请政治庇护。
tianjinwang1 发表评论于 2021-04-16 09:54:21
想留在西方,就凭自己的本事呗,自食其力。叛逃算什么啊?文革期间叛逃,还可以说是害怕被整,情有可原。2005年叛逃是为了什么?完全不理解。
我本人也是先海归国内的大学,然后做的不习惯,就找了个美国的教授职位归海美国。人在那里,去留自便,但是要堂堂正正的,不然活得提心吊胆,何必呢?
==================================================================
elfie 发表评论于 2021-04-16 19:44:29
2005年那个可以理解。想移民国外又没有正常渠道。作为政府雇员,只能用政治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