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二、我读了七年中学(10)我与刘红钢相聚在纽约时代广场

(2025-05-01 10:38:15) 下一个

二、我读了七年中学(10)我与刘红钢相聚在纽约时代广场

刘红钢和我是华师一附中初中58届(2)班的老同学。记得当年他住在广埠屯的武汉测绘学院,我在学校住读。平时在班上除了上课、课外集体活动外,没有多少交集。

最难忘的记忆是1960年空军来学校招飞行员,几次体检之后,全年级就剩下我们二班的刘红钢、陈冬九和我。我们三人被接到汉口黄浦路“兵站”,继续进行空军入伍的非常严格的体检。一周以后,我因查出“副鼻窦炎”被淘汰,他们两人通过了体检后,应征入伍。

二十多年后,我已经回母校当老师了,他在武汉军区某部门工作,想为母校添置一些进口电化教学设备,来找袁校长,我们相遇在千家街老校区。他与袁校长见面谈完事后,到我家叙旧。

那是1984年10月8日上午,我参加在广西桂林举行的全国语文教改盛会“漓江之秋”,刚刚回来,在客厅的茶几上,还放着一些会议文件和几个胶卷盒。他看了看胶卷盒,说:“桂林是个美丽的地方,桂林山水甲天下嘛!这都是彩照吧?”

“风景确实非常美,但更美的是这些彩照!与会的有全国中学语文研究会(简称“中语会”)会长、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副总编刘国正先生;全国中语会秘书长、人教社《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所长张定远先生;中国第一届十大杰出青年、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上海《语文习》主编范守

与我一起合影的都是当代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界著名的专家学者。这几年,如果没有他们的耳提面命,谆谆教导,我就不可能在教学上成长这么快。我准备过几天拿去洗印出来,留作永久的纪念。”

“这么宝贵的照片,就不要送到外边去洗印了,让我帮你拿去洗印吧!我们那里有最先进的进口设备和相纸,负责保质保量。你告诉我要多少张吧!”

“那就请你看看,每张照片中有多少人就洗印多少张,可以吗?”

“没有问题!你放心,洗印好了,我马上送来。”

一周后,他骑着一辆“雅马哈”大摩托车,戴着时髦的头盔,简直是帅呆了!进校门正好是上午课间休息时间,不仅是那些正值青春年少的男女学生目不转睛地围观,就连一些年轻老师也情不自禁看他来学校找谁,干嘛?原来,他是给我送彩色照片来的,一百多张彩色照片,厚厚一叠。他见我在办公室忙着,稍坐片刻就要回去。问他:“洗印这么多照片,一共需要多少钱?”

“老同学啊!我怎么会要你的钱呢?这就算我们老友再见的见面礼吧!一点小意思,千万不要客气了。”

那个年代,我们正当盛年,我在学校,日常埋头于实验教材改革,寒暑假外出开会学习;他在经济改革浪潮中冲浪,加之,当时通讯又十分落后,两人都忙得不亦乐乎,以致退休多年了还没有再见面。

正如韩愈诗云:“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2018年5月7日,我们一行十几个六十年前的同班同学,相约“回母校找感觉“。

母校千家街老校区早已物是人非,原校址已经成为武汉市第二职业学校了。

一群人站在建筑前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耄耋之年的赖霭林老师与我们一起在母校旧址合影)

陪同我们参观老校区的还有当年的辅导员、后来留校任教的侯忠仕、邓桂芳两位老师。

赖老师当时教我们班的几何,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黑板上画圆,从来不要教学用圆规,只见他右手持粉笔,随手就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非常漂亮的圆,让我们这些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学生惊叹不已!赖老师大学毕业分配到华师一附中,如今年过八旬,一生都奉献给母校了!

侯老师和邓老师当时是高中一年级二班的优秀共青团员,对口到我们初一二班当辅导员。他们高中毕业时成绩非常好,但没有被大学录取,直接留校当老师。侯老师后来还是学校的总务主任,邓老师还被评为武汉市优秀班主任。他们夫妇两人一辈子都在华师一附中工作,他们和赖老师一样,对母校的一切变化了如指掌。

三位老师领着我们,漫步在校道上,对大家说,你们现在已经看不到母校的老样子了!只能从你们脚下的这片热土去寻找感觉了。

我们只能踩着脚下那片热土,寻找六十年前在那里龙腾虎跃的感觉。谁说土无情,地无意,当我们脚踏母校故地,走到现在的运动场时,环顾四周,顿时感到挪不动脚了,原来我们站的那个地方,就是六十年前那个标准的有400米跑道的运动场的方位!

 

一群人站在一起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前排站在赖老师旁边的是我们当年的辅导员邓老师)

接着,三位老师带领我们前往耄耋之年的刘世策和李葆华两老家,看望并向两老致以衷心的祝福!

一群人站在室内合影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前排C位是刘世策老师左边是刘老的夫人李葆华老师)

然后,我们驱车去参观新校区,原来以为在那里很难找到春春年少时的感觉。母校是2005年从千家街老校区,整体搬迁到洪山区汤荪湖附近的,不必说新校区之大了,占地440亩是个什么概念?也不必说现代化设施之先进了,看看室内体育馆的恒温游泳池,就让人羡慕不已!最让我们这些年逾古稀的老学生魂牵梦萦的,是校史馆那老校区的缩微模型。它再现了老校区的原貌,让大家找到了回母校的感觉!了却了此行的最大心愿!

电子游戏截图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校史馆千家街老校区俯瞰平面图。)

我们一行古稀老学生在现代化的华中师大一附中大门前合影留念

一群人站在一起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母校领导和校友会的马岚老师,非常重视我们这次“回母校找感觉”的活动,王书记向大家介绍母校的发展史和辉煌成果,马老师全程陪同,最后还特意安排我们去学生食堂吃晚餐,品尝价廉物美的学生餐。

这次活动,有六七个老同学都是毕业以后,第一次回武汉来母校聚会,刘红钢也是其中之一。我与他久别重逢,好不高兴!自从他那次回母校给我送照片后,一晃三十多年了啊!

他是聚会前几天,才从上海来武汉的,我也是刚从美国新泽西回武汉。我们在参观新校区时,边走边聊。他告诉我,他所在的公司在美国波士顿办了一个国际语言学校,生源都是国内的,那个学校的产权、经营权都是他们公司的。他说,我在自己的公司任职,以后有机会到美国再请你吃饭。他笑着说,前不久,我在武汉与老同学一起聚餐,谁叫你没有到呢?

没有想到,几个月后的10月11日,刘红钢果然来美国了,他在波士顿办完公事就到纽约来,当天就约请我的一家,到时代广场附近的一家中餐馆相聚。他还是那样热情率真,言必信行必果。我们边吃边聊,他说,我们越来越老了,越是要珍惜每一次相聚,每一次相聚都是人生美好的回忆!

男人和女人站在街道上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他也是我们班十几个出生在高干家庭的子弟之一,他们都一样,从来不在同学中炫耀。他参军入伍,也是通过非常严格的体检才去部队的。他退休多年后,一直还在自己的公司任职,越来越觉得自己不是那个料,因为心不黑、手不辣。他说,把教育搞成赚钱的产业,我们这种人搞不了啊!他这次来美国,就是与别人洽谈把这个学校卖掉。他满怀深情地说,还是与老同学一起相聚相谈轻松自在啊!

他说,在班级微信群里,我非常关注你发的《闲话人生》系列,回头看,你没有被大学录取还真是因祸得福啊!

我告诉他,我的人生福报,始于母校,那是母校袁福老校长、王仕良主任、吴传忠主任、还有我们语文组的陈治平、刘友三、吴六林、汪厚铎、黄伯宜等许多老教师慷慨赐予的,感恩母校所有的领导和老师们!

疫情期间,特别是纽约爆发疫情之时,刘红钢自己被隔在澳洲布里斯班不能回家,还特别微信关心我们,要好好保护自己。我们这一代人啊,还是那样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都有一颗善良之心!

谢谢老同学万里之外的关注和关心!期盼回来在上海再相聚!

 没有想到,2023年6月1日,老同学再次因公出差到波士顿,办完公事之后,我们俩相聚在泽西市的哈德森河畔。

 1958年我们相逢在华师一附中,初中同学两年年,弹指挥间,六十多年了。无情的岁月,我们已经从一个懵懂少年,一晃两晃成为髦耋老翁了。

因了疫情,我们差不多五年没有见面了。下午四五点钟,初夏灿烂的阳光下,我们在泽西市哈德森河畔相见,相互审视对方的气色,异口同声:“看来身体还不错!”言外之意,显然就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我们俩是同龄人,明年八十岁了,就是古人说的“髦耋之年”。两个“奔八”老翁,相逢一笑,话“老了”。

以下对话人名简称“钢”与“永”。

 钢:“看来这几年你们在这里过得还不错。”

 永:“我感觉运气确实再好不过,说来也巧啊!我和老伴是2019年9月8日,从北京飞抵纽瓦克,返程机票是2020年3月19日。因武汉封城,航班取消了。于是,大女儿请我们老两口去加拿大温莎玩些时,2021年2月29日,我们飞抵底特律机场,女婿开车接我们过美加海关,半个小时就到了温莎家中。

女儿预定了3月18日全家去美国黄石公园旅游的机票,不料,美国突发疫情,而且纽约是“重灾区”,加拿大封关,我们就在温莎住下来了。一家六口,尽享天伦之乐。

8月1日,美加边境海关解封,我们立即回到新泽西。不久,加拿大疫情爆发。你看看,疫情追着我们屁股后面赶,就是没有赶上我们啊!”

 钢 :“不知道听谁说过,人品靠谱的人,运气不会太坏!你们打疫苗没有啊?”

 永:“2021年,有关报道说,回国乘飞机,必须有打了疫苗的记录,才能登机。于是我们就去打Modella疫苗。我打了两针,没有任何反应,后来没有再打了。老伴打完第一针,不幸激发了体内的‘带状疱疹’病毒,实在疼得受不了才去医院治疗,耽误了治疗的黄金时间,直到现在还没有痊愈。也许还是我的身体素质比较好吧!

疫情期间,每周去超市买菜,我们都跟女儿一起去,就戴一般的口罩,也没有感染。我们在这里四年多,每年都打‘流感疫苗’,也没有感冒过。”

钢:“我当时在澳洲女儿家,也打了两针疫苗。现在回头看,好像也没有什么作用。”

永:“我也觉得没有什么作用!美国很多人坚决不打疫苗,也没有事。还有那个核酸,我们从来没有做过!我相信‘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你信吗?”

  钢:“不能不信吧!老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说明自古以来长寿都是不容易的。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人均寿命也在逐步提高。现在的人均寿命已经达到77.3岁了,离80岁也不太远了。大数据说,现在80岁老人占总人口比为18%,可90岁占比只有1%啊!我们一定要正视未来的十年啊!”

永:“还记得我们班2014年毕业五十周年聚会吗?当时,我们班主任唐启金老师,已经是95岁高龄长寿老人了,还坚持站着给我们这些古稀老学生上了人生最后一课,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传授长寿秘诀:‘一要心态乐观;二要饮食均衡;三要适度健身;四要家庭和睦。’”唐老师还与我们相约,三年后回母校庆贺百岁寿辰。三年后,唐老师教过的四个班来自海内外的一百多学生,回母校为唐老师祝寿。去年,我们敬爱的唐老师不幸染疫,经医院抢救无效,于2022年12月21日去世。唐老师生于1919年12月21日,世纪老人仙逝时整整103岁!”

 钢:“唐老师讲的人生最后一课实在难得!但是,母校百岁老人有几人?我们马上就八十岁了,确实要密切注意自己的心态,凡事要提得起、放得下、想得开。古人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但大多数七老八十的人,心里总是放不下儿孙。我现在想开了,也放得下了。这次来美国,就是想在走得动时,再来看看,下半年还要去欧洲转一转。我们对西方民主社会了解太少了,很多事情无法理解。”

永:“具体是哪些事情?”

钢:“还记得你发的《老有所养,你到底由谁来养?——髦耋之年怎样能活出尊严?》吗?那里面写的都是真的吗?”

 永:“我相信实有其事。当年,你和陈冬九去空军当飞行员了。我们这个班大多数同学,都考取了母校高中部,还在同一个班。有一个叫YKK的老同学,相信你不会忘记。他高一报名参军,还参加过‘援越抗美’,后来复员回武汉在工厂工作。现住在波士顿女儿家。2017年来美国,不幸患肾衰,每周要透析三次,都是医院派车到家接他去医院做透析,单人单间病房,四个小时做完透析再送他回家,无需家人陪伴。另外,政府还安排护工到家来护理三天,每天八小时。据他的亲身经历,那篇文章说的都是真的。他还说,现在这个身体状况,肯定回不去了。他已经花1000美元在美国买下了一块世世代代拥有的墓地,将来就埋在这里了。”

钢:“真的没法比!真搞不清楚美国政府哪来那么多钱,给低收入者提供免费医疗和护理。我不买墓地了!即使买也只有三十年使用时间。我对女儿说了死后火化,把骨灰撒到长江,如果能把我的骨灰送到我的故乡青岛,撒到大海去,那就感激不尽了。你呢?怎么想?”

 永:“哈哈!2021年清明时节,我与发小方容,她初中是母校田径队的,还记得她吧!谈到扫墓,她说爬不动那座坟山了,以后我死了就不要埋了,把骨灰撒到大海或长江就行了。于是我与她约定,死后把骨灰撒了,不占一分地!其实,早在1976年,我的岳母去逝时,大舅哥决定将老人家的骨灰撒到长江。我们全家在武昌到汉口的轮渡的船尾,举行仪式,大哥致悼词后,儿孙按辈分轮流上前捧一抔骨灰恭恭敬敬送老人家最后一程。当时,我就非常敬佩大舅哥与时俱进的丧葬新观念。”

 钢:“其实,真如古人所言‘人死如灯灭’,何必留下骨灰?”

 永:“这还是一个观念问题。似乎长辈去世后,‘入土为安’是晚辈孝顺老一辈。我以为孝顺老人,就该在老人活着时尽孝。老人死后厚葬、仪式热闹非凡,那都是做给活人看的,大可不必。深层次思考,是没有弄明白‘人生三问: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到哪里去?’”

 钢:“父母在世的时候,自己还有归处,可以回家,可以看父母;父母不在了,家只能叫做故乡了,因为最牵挂的人已经不在,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再后悔。善待父母与长辈,在他们活着的时候,从力所能及的地方做起。”

  永:“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我们这代人可悲之处,就是一生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还记得初中生物老师讲到男女生理结构及其特点时,对我们说,这一章你们自己看吧!直到结婚生子之后,才明白‘我从哪里来’。至于‘我是谁?我到哪里去?’既没有‘教科书’更没有人生‘导师’来教你。”

我们的对话在晚餐结束时结束。晚餐在泽西市靠近河边的中国餐馆“聚缘轩”,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人生相聚是缘!

借用南怀瑾先生的话来结束我们这次对话吧:

南怀瑾先生认为:每个人都有天然的生命,每个人的身体形貌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着自己生命的价值,人活着就是要顺其自然。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