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36
说说“礼、义、廉、耻”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两千七百多年前振兴齐国,成就霸业的一代英才管仲的千古名言。他说:“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愈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他这里说的:
“礼不愈节”,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礼”不能越出应有的节度,也就是说人的思想行为不能超出社会道德规范的底线;
“义不自进”,就是自己不推荐自己,即使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道德标准也“不自进”;
“廉不蔽恶”,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不隐瞒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论做什么都要做到廉洁不贪;
“耻不从枉”就是不与不正派的人在一起,就是说做人要知羞耻。
所以说,只要人们的思想行为不超出社会道德规范的底线,那么社会就安定和谐;老百姓使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道德标准就不会有“尔虞我诈”的行为;如果大家都不隐瞒自己的缺点错误,做到廉洁不贪,那么,人们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就完备了;如果大家都不与不正派的人在一起,都知羞耻,那么,社会上就不会出现坏人坏事了。他认为“礼、义、廉、耻”与法相比,比法更为重要,把它们认作支撑国家大厦的四根柱子。由此可见,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多么重视“礼义廉耻”
五代史冯道传论在解读管仲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时说:“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他从统治者“治人”和被统治者“立人”两个方面来强调“礼义廉耻”是“大法”和“大节”。我们不否认,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阐释“礼义廉耻”,但是,纵观我们上下几千年的文明史,不难发现,从大的方面讲已经建立了一套非常完整的系统的社会道德规范,所以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从小的方面说,又有非常具体的可供人们学习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宣教如《三字经》,还有可供人们学习的杰出人物的典型实例,如《孟子曾欲休其妻》等等历史故事。
故事说:有一天,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房间,踞坐在地上休息。(“踞坐”又叫“箕踞”,就是两腿象八字形一样分开蹲坐在地上。这种坐姿在古代是非常不礼貌的,说“箕踞为傲慢不敬之容”。)恰恰在这时,孟子突然回家,看见妻子那样坐着,心里非常不满,就对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允许我把她休了。”
孟母:“什么原因?”
孟子:“她踞坐在地上。”
孟母:“你怎么知道的?”
孟子:“我亲眼看到的。”
孟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后,便说:“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妻子不讲礼仪。《礼记》上说,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谁在房间;将要进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进门以后,必须眼往下看。《礼记》之所以这样讲,为的就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房间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踞坐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母亲的教导后,立刻认识到此事表面上是妻子不对,实际上是自己错了,于是责备自己而不再去指责妻子了,更不提“休妻”之事了。
“孟母三迁”的千古美谈,告诉我们孟母非常重视子女受教育的环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孟母还高度重视对子女的道德规范教育。她不仅知书达理,而且严格按照当时的社会道德标准,规范子女的行为。这不能不说是孟子成为一代人杰的重要原因啊!
孟子虽为亚圣,还难免在思想行为上有瑕疵。说穿了就是从自我中心的立场,来要求他人。虽使用客观道德“礼义廉耻”的规范标准,去衡量与批判他人,若是缺乏包容与谅解,可以想像他的家庭夫妻关系,恐怕未能达到和谐。然而包容而不包庇,衡量而不论断,需要的是以“天心”来超越“我心”,以“爱心”来落实“道德”,这也是今天所缺少与需要的。
我们常常说,家庭是社会的缩影。管中窥豹,我们从孟母说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到古代社会关于“礼义廉耻”的教育是多么深入人心啊!还可以看到当时社会关于“礼义廉耻”的规范是多么明确具体啊!用现代时髦的话来说,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但愿我们能从这个小故事中,明白在现代社会中真正实践“礼义廉耻”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