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祖父是我的曾外祖父,她的父亲枕湖是我的外祖父,我们叫他外公。
据说曾外祖父是浙江镇海一带著名的林姓中医。后来到天津发展,不久在天津也很有名。有极好的收入。
在天津站稳后就把他的五个儿子接到天津,他们的家属仍留在镇海。长子和他学中医。次子是我外祖父,考中了秀才,就在浙江、天津的小学当校长。三、四、五这三个儿子就在天津新学书院读书。后来三子也学了中医,父子三人的中医力量就更强了。四子学了财经,后来在北京的银行任职。五子考进了清华学堂,庚款公费留美,后来在天津是银行高管。我只见过这位。我们称他为五公公。
妈妈出生在1907年。这位清朝秀才,在天津、镇海两边跑,是两级学校的校长,实际是小学校长。他们是大家庭,妈妈住在她祖父置备的产业里。宽敞明亮的二进住宅,有菜园、花圃。院前是山,绿绿的树木、五颜六色的鲜花常年开放。旁有池塘,后门外就可见美丽的大江。小船在江中穿梭,风景如画,陶冶了妈妈的心灵。
家中除了保姆外还有长工,妈妈听长工讲故事,到镇上去听戏,受到不少文化的熏陶。又到妈妈的外婆家住,她外婆信佛。大斋日外婆准备好上供的好食品,带妈妈坐船到舟山去拜佛。下了船要走几百个台阶才能到山顶的大庙。小脚的外婆拉着不到五岁的妈妈,实在吃力之极。但这种虔诚之心使他们战胜了重重困难,每年都要去几次。妈妈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非常欢快。
但她的秀才父亲是极端重男轻女的。她是个女孩就是一灾,又是个左撇子,更是一灾。这秀才不许她和父母弟弟同住,也不许上饭桌与父母同桌吃饭。只能和保姆生活在一起:吃、住在一起。这使她听到更多的故事。当听了女扮男装去考状元、可以做官后,妈妈立志要去考状元,为女子争光。
在妈妈五、六岁左右曾外祖父决定全家搬到天津。妈妈唯一的弟弟我的舅舅五岁时,曾外祖父让弟弟去念书,也把妈妈和她堂姐带上。妈妈极用功,想改变在家中的地位;也想将来能当状元;做大事。目标明确,认真学习,不被任何事情干扰。那两个啥都不会,曾外祖父很喜欢妈妈。学写字后,老师帮助妈妈学会用右手写字,字写的很好,得了满堂红。这启发妈妈,一定要学会用右手吃饭,来改变在家中的地位。果不其然,在保姆的帮助下,通过刻苦练习终于可用右手吃饭,由于功课好逐渐改变在家中的地位。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从国外回国,作了临时大总统,定南京为首都。北洋新军统帅袁世凯被清政府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一方面镇压革命,另一方面迫使宣统皇帝退位,使清灭亡。孙中山辞职,让袁当了总统。袁又复辟自当了皇帝,把首都从南京迁回北京。这就是北洋政府时期。
秀才外祖父在清时是作不了大官的。但在北洋政府时期,已经不靠清科举制选拔人才。外祖父是个聪明的秀才,在南北分裂状态下就在北京做了财政部的官,这是个大肥差,收入很好。
妈妈十岁时外祖父把家搬到了北京。到了北京,不时的换大房子,几进几出的大房子都住过了。外祖父送舅舅上私塾,并让妈妈陪读。舅舅有个小听差陪着玩,经常逃学,功课极差。
这位秀才护着舅舅,妈妈经常挨打、挨骂,非常恨毒。这就是妈妈不喜欢她父亲的一个原因。秀才也和其他做官的一样,逛窑子、娶小老婆,偷偷买另外的房子与小老婆住,被外婆发现就开战了。这是妈妈痛恨她父亲的另一原因。
一天舅舅的小腿被狗咬了。先在北京找医生看,但病情恶化很快。最后请曾外祖父和大公公、三公公来北京看病。三位著名中医也无能为力,很快去世。家里唯一的儿子没了。外祖父怪罪这个房子的风水不好,就搬到更大、更好的房子去住。这里远离私塾学校,就找了一位家教。
这时请朝刚完蛋,有不少清时的文人失业,外祖父就请了清末“救时宰相”阎敬铭的长子阎迺竹做妈妈的家教。
这位家教阎迺竹曾中过第二甲进士,历任翰林院的庶吉士,山西河东兵备盐法道礼部主事、陕西商务总会总理等职。曾随李鸿章到西洋各国。见识广、平易近人,除教学外还讲不少国外见闻。
为什么外祖父找这样名人来教呢?因为自舅舅夭亡后,外公把希望寄托在妈妈身上,外祖父认为妈妈已在私塾学完基本知识,这时应从论语、孟子开始、接着读左传、资治通鉴。还要修身养性,学诗经、离骚、唐诗、宋词。
阎老师告诉妈妈现没有科举制了,要把目标定在完成小学、中学、大学、读硕士、博士。妈妈的目标更大、更难了。妈妈已十多岁,不懂算术,为了能不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花大力气恶补算术直补到高小一年级上学期的水平。
妈妈以第一名的极好成绩考上女高师附小高小一年级,做插班生。上小学后,与在家私教完全不同,接触社会,走出家门。
在家学习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在欧洲开战,北洋政府送十万华工去欧战场帮英法等协约国挖战壕,成立中国劳工旅,又有二十万民工在协约国的俄方工作,最后1918年协约国胜利,中国是当然的战胜国,但日本也是协约国成员。北洋政府停止对德奥庚子赔款,也提出废除德奥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取消对日本的二十一条。结果无能的北洋政府二十一条没取消,德国在青岛和山东的权利没归还中国,倒被日本拿去了。这时首先在北京反对段祺瑞政府的学生运动开始了,经过宣传,市民也都发动了起来,五四运动爆发了。
这时正是妈妈上高小时期,刚走出家门的妈妈看到墙上的标语,看见拿着小旗游行的人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抵制日货”、“还我河山”,很是新鲜,也很振奋。
到了学校,老师对他们讲了形势,并让作文好的同学写好讲演稿,到街上宣讲。妈妈就是其一。他们穿着白色中式短衫、蓝布裙子、白袜、黑布鞋。站在街头宣讲,有人好好听,义愤填膺,有人说刺激的话“你们穿的不就是日本货吗”、乱鼓掌、捣乱会场。妈妈非常生气,回校报告给老师。
学校组织学生自己生产尺子、信封。但很粗糙,只能放在校内卖。学生不能总作这种事不念书,日本货是各种各样的,学生是生产不了的,抵制日货不能用这种办法。一切恢复上课秩序。
妈妈效法其她同学,业余时间看大量小说。这时已开始有人提倡白话文。一转眼,妈妈小学毕业,想考最好的中学师大附中。妈妈的私人教师帮她全面复习、出作文题让她做,帮她改。最后考得很好,是第一名。但智力测验是第三名,妈妈对此非常懊恼。
上中学后很多课用英文课本,各科难度加大,这位私教怕妈妈过累,就停止了授课。妈妈很是遗憾没学完资治通鉴。
在中学六年期间自五四运动后,事件不断,巴黎和会、五卅运动等妈妈都积极参加,投入各种工作。抗议北洋政府勾结日本,签卖国条约。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写白话文,中国要走新路。这些都对妈妈的思想有所触动。
另外俄国的十月革命也在北京的知识分子中传开。李大钊就是北京的代表人物。后来被北洋政府绞死。这些都在冲击中国的知识界,也把知识界分化。大家都认为政府腐败无能,但怎样做才能救中国呢。这就是妈妈爸爸上中学时的时代背景,他们都要做出选择。高中毕业1925年暑假后妈妈保送到师范大学。
妈妈上小学时五公公正在清华学堂学习,请妈妈去玩,妈妈一下子被美丽的校园所吸引,高大的楼房,西服革履年轻潇洒的大学生,妈妈心想以后要上这所大学。但高中毕业时清华仍只收男生。妈妈曾在福音堂学英文,老师是美国人。向妈妈介绍了1919年由几所美国教会大学,合并成燕京大学,现正在清华旁盖一座比清华更漂亮的大学,毕业后可去这所大学。但由于已保送上师大,且考虑英文能力不一定能胜任教会大学的要求,就到师大学习。
在这样动乱环境里,经常罢课。住在家里的妈妈经常抱着大书包去上课,结果白跑一趟。三一八惨案妈妈既痛恨当局、为年轻生命的死亡惋惜,参加游行。又深感政治运动影响学习。她想燕京大学是教会学校,可能不会有这样多的运动。在不喜欢师大后,为能考上燕京,妈妈花时间去恶补英文,最后考入。到了燕大后,一进校门就看见三一八惨案燕京数学系学生魏士毅的烈士墓碑。妈妈这才认识到军阀混战的年代,没有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