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427)
2020 (127)
2022 (141)
2024 (99)
多少人还记得2009年的加州小姐事件?主角Carrie Prejean,出生于基督教家庭,她以加州小姐身份参加了 2009年 Miss USA 比赛,比赛中她接受评委提问:“你是否认为美国每个州都应该合法化同性婚姻?”
她回答:“我觉得美国人能在两者间自由选择是很棒的。但就我们国家和我家庭来说,我相信婚姻应当是一男一女之间的结合。” 她还特别补充:“没有冒犯任何人的意思,但我本人是如此成长的。”"I think it's great that Americans are able to choose one or the other... But in my country, and in my family, I believe that a marriage should be between a man and a woman. No offense to anybody out there, but that's how I was raised."
如此诚实尊重和包容的回答,却让她饱受舆论攻击,“落后”“不包容”,最后连她的加州小姐头衔也被剥夺了。她只是说了心里话,说出了一个不见容于被左派势力绑架了的主流舆论的观点。
被激进势力劫持的主流舆论不代表大部分人的观点。美国当前人口中大约有62%是信仰基督教的(2009年还应高很多),他们中有多少像Carrie还坚持着传统的男女婚姻观念我无法直接判断,因为美国2014年同性婚姻合法化是联邦法官的判例带来的,澳洲不同,澳洲2015年同性婚姻合法化是全民公投(99%的投票率)的结果,赞同和反对之比大约是6:4,而澳洲基督徒也正好占澳洲人口的40%,我们是否可以由此假定,澳洲的基督徒基本是不赞同同性婚姻的;从我下面提及的澳洲悉尼同性恋狂欢节可以看出,澳洲的基督徒在同性恋问题上至少不比美国更保守。由此推想,2009年美国起码有超过60%的人是不赞成同性婚姻的,那么Carrie选美时的回答所代表的观点甚至不属于少数,他们是被主流舆论剥夺了发言权的沉默多数。
Carrie 后来写了一本书,叫《Still Standing(我依然坚定)》讲述她面对网络攻击、政治压力、甚至法律纠纷的经历。她不是在争取某种立场胜利,而是在为一个基本权利发声:人们应该有表达不同意见的自由,哪怕那不是主流舆论想听的声音。如果连一个选美比赛都不能容纳真实多元的声音,那我们距离真正的多元包容和平等还有多远?
说这些毫无反对同性恋的意思,也不是判断同性婚姻的对错,只是想说在西方世界,即使正常水平的言论自由表达自由,也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普及,很多时候是受到激进势力钳制的,甚至不得不为此付出真实的人身代价。
钳制正常言论自由的激进势力真是社会和人民需要的吗?对美国社会我不是很了解,不如说一下澳洲,一年一度的悉尼同性恋狂欢节,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那时刚正式抛弃白澳政策的主流政治还是反对同性恋的,但人民并不理这一套(当时的基督教人口超过80%),同性恋游行从抗议美国某次事件(忘了)很快就演变成了社会性的年度庆典,直男直女照样涌上街头观赏欢呼同性恋人群的载歌载舞。十几年后的1994,描写异装舞者的澳洲喜剧电影“沙漠皇后(The Adventures of 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ert)”风靡澳洲,并波及美国影坛,获得"烂番茄"的7.3高评分和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成了LGBT文化的另类艺术经典。
那段年代里,DEI等身份政治的激进说教还闻所未闻,澳洲是个平民化主导的社会,除了体育界,精英不是个常用词,甚至不一定是个褒义词,这样的平民社会不需要自以为是的人民导师,对同性恋的包容和接纳,是社会进步自然而然的结果。而往深处想,社会进步的真真动力,是基督教理念包含的宽容平等自由人权思想,现代西方文明正是建立在基督教理念之上的,历史上基督教曾经将欧洲大陆一个个野蛮民族改造成文明国度,如今如果容它的理念在社会不断释放,也将推动西方文明不断进步。
没错,我说的不是狭义的基督教教义,而是由教义演绎开来的非宗教性理念和价值观框架,它本来根植和浸淫于社会。基督教理念既维系社会稳定,又在稳定中催化进步,真的我们不要急于摧毁它,不要急于让来路不明的扰乱和分裂社会的激进政治来替代它。
可是,它们太崇高了,连“民主、自由”叫得最响的人,自己都做不到民主、自由。
今年三月以前,法国总统候选人当中,右翼人士玛琳·勒庞民意调查排名第一。 但她采取反移民的立场,法国主流绝不容许她当法国总统,今年三月,法院判了她五年徒刑;此举剥夺了她2027年参加总统选举的权力。
罗马尼亚总统候选人 Calin Georgescu 在去年11月第一轮选举中获胜。他呼吁罗马尼亚走不结盟道路,提倡在北约尊重罗马尼亚的前提下,罗马尼亚才尊重北约。欧洲主流绝不容许他这样的人当罗马尼亚总统。去年12月,罗马尼亚法院宣布第一轮选举无效,今年五月重选,并且剥夺 Calin Georgescu 参加选举的权利。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因为不同意对俄国制裁,欧洲议会威胁要取消匈牙利的投票权。
这三个例子都说明:民主权利,只给那些跟我意见一致的人,不给那些跟我意见不一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