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魂王博客

钓鱼是人们最喜爱的室外运动之一。它不但能给钓鱼者以舒展的好心情,也让钓鱼者把自己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里,尽情享受那种没有人为压力的自然冲动。
正文

游记?还是游记小说?

(2018-03-16 07:04:52) 下一个

作者:渔魂王

关于游记小说的发展先从中国古时候说起。虽然吳承恩在明朝中叶写的《西游记》是神话故事的组合,该小说的主线其实就是旅游线,有着游记的影子。到了十八世纪初,清朝中叶,吴敬梓写的《儒林外史》里几乎所有的故事都是在走亲访友中发生的,使得这部小说又有了游记小说的雏形。到了清朝末年,刘鹗写出了中国第一部具有游记风格的长篇小说《老残游记》。
 
放眼世界,以游记形式写的小说更是数不胜数。比如,在十七世纪初,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在一位水手航海经历的启发下写的长篇游记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又比如,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在十七世纪初写的,以大人国和小人国幻想故事闻名于世的游记小说《格列佛游记》,再比如,美国著名小说家馬克·吐溫在十八世纪写的儿童幻想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但我最喜欢的带有明显的游记色彩的小说莫过于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在十八世纪写的《神秘岛》,《海底两万里》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了。
 
然而,上述的游记小说基本上与真正的旅游无缘,缺乏记实性,里面的故事大都是虚构或幻想出来的,有着通俗小说的特点,言情小说的风味。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作者旅游经历为基本结构或素材,以记实为特色,以随笔,散文和叙事等多种文体为表达方式,以明确的旅游时间地点为小说骨架,以旅游中发生的故事,历史的故事,自己的感想与回忆,文化的渊源,诗歌,当地民间风俗习惯和传说等为小说血肉的近现代游记小说才羞羞答答含情脉脉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由于近十几年来计算机技术井喷式发展,世界似乎像早产儿过早地进入了信息时代。伴随而来的是旅游业盛行于世。尤其是中国,随着经济增长,人民生活的提高,中国人民纷纷冲出国门,到欧洲美洲非洲奥洲去,到游轮上去,到深山老林去,到奇峰异石上去,到旅游最需要的地方。于是,世界上凡是能称为景点的地方,无论大小,都踩满了中国游客的脚印,且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不间断。因此,对旅游的体会和感想层出不穷就不奇怪了,再加上计算机手机人手一部,关于旅游的散文,随笔和各种各样的记录性文章便应运而生,灾年蝗虫般满天飞舞。这样一来问题来了。什么样的游记文章才能称得上近现代游记小说呢?
 
我认为近现代游记小说与其它游记文章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除了有旅游路线的框架外,还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小说或故事成份;而后者则偏重于对旅游自身的描述,包括景点路线图,自然景观,景点历史,以及自己对旅游的感想等。许多时候,游记文章(包括散文和随笔)其实就是一本流水账,一张导游图而已。
 
为了对近现代游记小说有更深的认知。借着这个机会,我给大家推荐两部当今世界最著名的近现代游记长篇小说《在路上》和《灵山》。
 
先说说《在路上》。
 
这部近现代游记小说是由"垮掉的一代"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所写。据记载,杰克·凯鲁亚克旅游回家后,把自己关在小屋子里,在打字机旁日夜操劳,一干就是三个星期,终于在三十多米长的打字纸上打出了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长篇小说。至今为止,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部小说已经被翻译成近三十种语言。由于供不应求,每年这部小说的再版印刷数量仍然高达十几万册。
 
那么何为"垮掉的一代"呢?"垮掉的一代"指得是一群作派上自由散漫,生活上潦倒,精神上颓废,对自由竭力追求,并集吸毒和玩女人等恶习于一身,敢于对主流文化价值观挑战的一群年轻的诗人和作家。而由他们写的小说被人们统称为"垮掉的一代"的小说,其代表作就是杰克·凯鲁亚克的长篇小说《在路上》。
 
读过《在路上》的朋友不难发现,虽然这部小说的基本框架与成千上万的游记记实,散文和随笔几乎一样,既都有旅游的路线图(只不过,小说《在路上》的旅游路线不停地变换。包括两次纽约到旧金山的往返,一次纽约到墨西哥的往返和一次纽约到丹佛的往返。其间路过的美国城市和乡镇更是数不胜数),又有对沿途所到之处的人为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描述。但不同的是作者把构成小说的元素巧妙地融进了这个旅游框架里,使得这部游记与小说不可分开,不但内容丰富,而且有精神层面的追求,人生道路上的探索,心灵深处的挖倔,美国梦的想往,以及从人生价值的角度出发,以玩世不恭的方式对主流社会进行的挑战。这部小说通过主人翁的不停地旅游,永不满足,不但反映了许许多多年轻人对自由的渴望,而且还有各种层次的隐喻。不像其它游记文章那样单一,那样只专注于对旅游点现状和过去历史的描述,那样只专注对自然景观的叙说,那样只力求对旅游所见所闻有感而发的个人感想。
 
那么《在路上》的小说元素到底在哪里哪?我认为它闪耀在旅途中许许多多亲眼目睹的趣事里,活跃在各种各样的回忆里,飞驰在千奇百怪的奇闻里。它既包括吸毒,抽大麻,又包括一夜情和嫖妓;既有穷的不得不搭车,露宿街头,又有不得已的偷汽油,偷皮烟,偷拿面包皮和奶酪;既有与朋友们狂欢,又有对女人的勾引;既描述了朋友间肝胆相照的友谊,又描述了为了生存而打工,当警察的经历;既有沉迷在各种酒吧,又有陶醉在各种音乐会和家庭舞会里。除外,这部小说还是美国那个时代国情的真实写照或记录。比如,它告诉读者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汽车已经家庭化了,那时候的物价也低的惊人,比如,威士忌十美分一份,啤酒五美分一份,看电影也只不过三十五美分,并且可以看一天。
 
虽然《在路上》看起来是一部游记小说,其实它具有非常深的精神层面,它是对那个年代许许多多年轻人心灵的探索和揭示,而那些朋友之欢,歇斯底里的发作,吸毒抽大麻,偷东西,甚至偷汽车,以及无所畏惧的性爱,不负责任的交女朋友等等,只不过是作者为了在美国这个自由社会里寻找答案而故意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小说第一章开头里的一句话,“Everything belongs to me because I am poor”,已经表达了作者写这部小说的初衷,对自由的追求,对实现美国梦的渴望。它直译成中文的意思是:"因为我一无所有,我便拥有一切。"但这句话远不止这些,它在暗示,而且是精神层面的暗示:"因为我一无所有,我不怕失去什么,我便有勇气去追求自由,便有追求任何生活的可能。"
 
应该指出的是从上个世纪中期到如今,成千上万属于"垮掉的一代"的文学青年写下的作品狂风暴雨般地冲刷了西方文学,甚至整个世界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可以这么说,如果你是一位文学爱好者,你一定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垮掉的一代"小说的影响。如果你连一部"垮掉的一代"小说都没有读过,你只能被贴上孤陋寡聞的标签。为了弥补你的不足,我建议你和我一样临时抱佛脚,读一读"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这的确是一本文学爱好者必读的书。
 
接下来再聊聊长篇小说《灵山》。
 
这部一九九零年发表的小说是法国籍华人高行健写的。该小说一出版,便在世界上引起了軒然大波,许多外国读者纷纷摇头晃脑,惊叹着:"哇!原来中国有这么多深藏不露的历史文化呀!"十年以后,高行健又用这本《灵山》做为敲门砖,敲开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大门,为华人赢得了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
 
从小说结构上讲,《灵山》与《在路上》几乎一样,都是以旅游为框架,里面融进了小说元素 。从小说的精神层面上讲,《灵山》与《在路上》也几乎一样。《在路上》里主人翁只所以去旅游,其目的是追求美国梦,追求自由的最大化,为了自由而旅游。《灵山》里的主人翁是在遭受人为的政治打击下不得不去旅游,去追求"灵山",去寻找废除束缚自己心灵的枷锁,其目的也是为了自由,使自己压抑的内心世界在寻找中国文化源流中得到释然。显然,小说《灵山》借鉴了《在路上》的结构模式。所以,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灵山》就是中国版的《在路上》,虽然两者相比,《在路上》表达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更多,是开放的,是狂风暴雨式的,更当代化和年轻化,而《灵山》的表达是含蓄的,委婉的,温文尔雅的,偏重于文化层面的,偏重于对中国文化源流的追寻。
 
此外,在小说《灵山》中,高行健应用了先锋派小说家惯用的叙事风格和方式,即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神奇和怪诞的人物,情节和理念;故意把叙事疑念化;故意强调故事中生活表现的不稳定性;故意中断故事的连续性;不刻意追求故事的完整性。在叙事形式上,高行健采用了小说,散文,随笔和戏剧并存的写作手法和简洁明了的写作语言,并加入了颂歌式的排句。

尤其吸引读者眼球的是作者在这部小说里巧妙地利用"你和我"这两个人称,牵出了两条叙事线,主导了小说的内容和故事情节发展的跌宕起伏。其中,"我"为叙述历史文化和寻找中国文化根的主线(文化线);而"你"则为一条以性爱为主的辅助线(性爱),用以缓解主线过于沉闷的情绪,减少主线在叙事上的枯躁。

从"你"这条性爱线出发,"你"与一位想自杀的女子在旅游途中邂逅。然后,"你"盯住对方不放,利用花言巧语和讲故事最后和她产生了情缘。在接下来一系列的性爱过程中,"你"和"她"都表示了自己的性爱观与恋爱观,互相质问彼此的人生观。最后,在故事的启发下,在互相交流的影响下,"她"变的坚强,并貌然决然离开了“你”,给读者展示了脆弱的心理如何逐渐转变为坚强的过程。

然而,有意思的是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你"和"她"也可以看成一个人。其中,"我"和"你"是小说主人翁本人,而"她"实际上是小说主人翁心中的影子,通过"她"与"你"的交谈和争论来表达小说主人翁内心的矛盾,纠结和斗争。

从表面上看,"你"引领的性爱线,与"我"引领的文化线没有关系。其实,"你"是通过一串串匪夷所思的故事来表达中国文化历史的,是对"我"这条文化线的补充,使得整部小说的文化底蕴更加饱满,体形更加突出,肌肉更加粗大膨隆。 总而言之,随着小说叙事的推进,"你"和"我"互相交错,互相缠绕,互相弥补,再加上"她"的出现使得小说更具有戏剧性。

我认为《灵山》这部小说最大的看点是以"我"为代表的主线。这条主线给读者提供的信息太丰富太多彩了,以致使得读者读完这部小说后目瞪口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它的展示包括性爱,民歌民谣,道教佛教,寓言,传说,魔幻或梦幻的片段,少数民族的风俗和礼仪,新奇的历史片段和大自然时过境迁的破坏与变化。
 
另外,这条由"我"引领的主线给读者展示了一条漫长的文化线。这条文化线从青藏高原开始一直到东海之滨,其中包括云南和贵州,又从浙东一直到江苏。它通过无数鲜为人知的传奇式的民歌,传说和故事给读者呈现了知之甚少的中国文化。按高行健自己的话讲:"在当今中国官方宣传的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里没有提到的文化,在《灵山》这本书里被展示了出来。"人们通常认为黄河是正统的中国文化,而《灵山》则告诉读者,正统的中国文化其实始终是一个多民族的,多元的,多源流的文化,而长江流域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主要源流。
 
许多读者,包括许多作家在内,把《灵山》贬得一钱不值。其实,他们根本没有读懂《灵山》要表达的文学理念,更不知道如何理解《灵山》这部小说深层的内涵和隐喻,包括精神层面的,文化层面的和人文层面的。

大多数情况下,读者阅读小说(包括古典的和现代的)的目的是文化消遣,通过阅读找故事里的乐子,找故事里的幽默语言和段子,找故事里自己的影子,通过阅读追求心理上的共鸣。如果根据上述的标准评判一部小说的好坏,《灵山》这部书却很难够格,达到标准,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读者不喜欢《灵山》的原因。然而,如果你的读书目的是为了学习中国的文化,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文化知识,是对小说更深层的东西感兴趣,包括小说的内涵,哲理,暗示和隐喻,那么小说《灵山》则是一本非常难得的好书。为什么?因为《灵山》是一本描写旅游的书,描写中国文化的书,描写中国历史的书,是现实小说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结合体,是一部表面上看起来平平淡淡,里面却金光闪闪活灵活现的小说,是一部引导读者寻找中国文化根的奇书。

《灵山》虽然是一部关于中国文化的书,竟然成了一部外国读者一片叫好,中国读者不屑一顾的的书,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其实想想也不足为怪,这种情况与大陆现在的读书浮躁不无关系。现在的中国,许多人对读关于文学的书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黄段子,言情小说中的色情部分,搞笑的短文章,忽悠的短文章等等,很少会耐着性子把一部小说完完整整地读完。不信,你旅游时留心看看,那些埋头读书的游客基本上都是外国人。

有的作家还把《灵山》与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的作品相比,说什么比起莫言的小说,这本《灵山》要扔。虽然一千个读者眼里可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比喻未免有点太荒唐。评判一本小说的好坏最主要的标准之一是它的信息含量和它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就拿莫言发表的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红高梁家族》来说,它的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土匪纳入了中国抗日力量之中,改变了人们对土匪的看法。莫言写这本小说时,除了借荐了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手法外,还使用了通俗小说的叙事方式,使得故事情节一环套一环,读起来引人入胜。但遗憾的是这部小说与许多其它中文小说一样,存在着信息量不足,以及遇到敏感问题就躲避,就跳越等缺点。而《灵山》则不然,它有点类似于马尔克斯写的《百年孤独》,书中包含的信息量太多,多得令人头胀,一时无法消化,而且都是文化层面的,所以很难读懂,有时给读者一种迷路的感觉。此外,这部小说几乎没有通俗小说的影子,没有遇到敏感问题就躲的现象。为此,我仔仔细细读了《灵山》两遍才终于明白了作者写这部小说的意图,才读懂了小说更深层的内涵,才发现了这部书的真正的价值。此外,《灵山》的贡献还在于它给读者展示了中国文化鲜为人知的一面,而且在小说的表达上有独特的创新,令人咂舌。所以,就对中国文化贡献,小说表达上的创新和信息量多少而论,《灵山》与《红高梁转》谁轻谁重,一目了然。

如此说来《灵山》应该是一部十全十美的小说?回答:"当然不是。世界上任何一部小说都有缺点。"我认为《灵山》整部小说里至少有四五个章节都是舞台剧的台词或排句,都是作者内心的呐喊,与小说的主题内容似乎并不兼容,有赘述的嫌疑,在某种程度上会消弱读者阅读的兴趣。

文章写到这里,我想许多读者可能不认同我对《灵山》的看法。如果是这样,不妨花点时间读一读这部书,提出你自己对这部小说的见解。千万不要小说还没有看完就指手画脚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两眼墨黑 回复 悄悄话 城里少见的好博文
cng 回复 悄悄话 高行健好像已经被世界遗忘了,这好像对《灵山》的价值也是一个注脚。
.川晔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好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