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时候,从北京过去的小妹说她出国前买了个300元的手机流量套餐,两周之内无线流量。这回到了日本,不受国家网络监督的限制,可以恶补一下她老姐我在文学城的博客了。事实是,既便人在日本,她的套餐所用的搜索器规定只能用中国国内的百度之类,所以国外的网站仍然上不去,文学城还是进不来,空欢喜一场。
上月有朋友夫妇送儿子来澳洲读书,他们夫妇也是买的国内手机套餐,墨尔本当地的英文网站都看不了,只有儿子在澳洲开动的账号可以用。他们笑说,这回知道什么叫“身在曹营心在汉”了!
中国的普通老百姓现在办护照出国很容易,办来澳洲的签证也不难,网上申请,只要手续全,一 到两周就办好了。有钱,有护照,有签证,坐飞机十个小时多一点,就可以到达澳大利亚这个万里之外的岛上。看上去中国人出行非常自由,但是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终究还是跳不出“老佛爷”手掌心的。
澳洲是个岛,岛这个地域特点多少总有些孤独的含义。来澳洲留过学的人很多吐槽澳洲留学生活的孤独,不久前有人总结了在澳洲留学的十大孤独等级:
第一级独自逛超市,
第二级独自去餐厅
第三级独自喝咖啡
第四级独自看电影
第五级独自吃火锅
第六级独自去KTV
第七级独自看海
第八级独自去乐园
第九级独自搬家
第十级独自住院
细读这个表,澳洲也不能算是荒岛,毕竟“电影,火锅,KTV,乐园”等游乐之地还是应有尽有的,就餐厅,咖啡,医院而言,或能排到世界一流之列。感谢移民来这岛上开辟了两百多年的文明,如今人口有近两千五百万了,华人占了差不多百分之四到五。所以,这种留学生的孤独不是无所事适的孤独,而是不能进入主流社会,没有朋友的孤独。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保护监督技术,制造了这种孤独。
上个学期代课时认识了一个从中国来的助教,25岁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我们认识的时候她已经来了半年多了,可是没有遇到什么朋友,假期时和国内一起出来的同事去了悉尼和黄金海岸,觉得很美,很喜欢,可是平时每天自己出出入入一直觉得孤独。她问我,老师你觉得澳洲除了空气好,风景好,还有哪里好?我来了这麽多年,以此为家,这问题还一时不知如何答她。这半年她住在一个澳洲老师家里,人家对她很客气,管吃管住还负责接送,但是饭桌以外就觉得没有话可以说,所以每天吃完饭就回自己房间上网。问她上澳洲当地的网吗?她说只有个当地的微信群。虽然她的手机是澳洲的芯卡,但还是觉得国内的搜索器更好使,和朋友聊天方便,可以追剧,看抖音,微信什么的。不久前因为太寂寞,就在中国的交友网上找到一个“渣男”,以互不纠缠为前提一起吃了几次火锅。她本科专业是英文,语言没什么障碍,可是半年多以来她从来没看过当地的电视新闻,报纸,网络,从来没有关注过当地的音乐,艺术,生活话题,当然不知道哪里可以去结交当地人,了解他们做什么,想什么,关心什么,喜欢什么,能不孤独吗?在她身上,我看到一个现象:身首异处---身体在澳洲,脑袋留在了中国。
遥想三十年前我们来澳洲的时候,没有电脑,没有互联网,连打个国际电话都难,所有的信息都靠当地报纸电视。澳洲那时有四个电视台,墨尔本有两份报纸。等我到了塔斯马尼亚就只剩一张小报和两个电视台了。那时想找房子只能看报纸,要不找同学帮忙,没有什么中国人,所以找的房子都是和洋学生合住的。找工作也是看了报纸以后到街上一家一家的敲门。但是辛苦也有辛苦的好处,只身到塔斯马尼亚“插队”,半年下来,英文溜嗖了,生活独立了,还认识了一群年龄不等的洋朋友,和他们一起见识了澳洲人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喜怒哀愁,既便没钱常回国也不会觉得太孤独寂寞。
而今,中国人有了微信,QQ,百度,脚没迈出国门,来澳洲住的房子找好了,虽然寄宿家庭多是中国人家,合住的也是中国学生,但大家都是国人,惺惺相惜,同病相怜,使得大人放心,孩子省心。但有一样,这样的出国和不出国区别不大,眼耳鼻舌身的享受与在国内大同小异,只是换了个空气新鲜的地方睡觉而已。
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如今孩子们出国为了什么?以往中国生活穷困,教育落后,年轻人向往留学西方,见识和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认识了解异国的社会人文,价值观及其文化风俗,开阔视野,享受民主自由。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建国70年,生活教育水平提高,市场繁荣,信息技术发达,足不出户即可遍知天下事,完全不用送子女远渡重洋。可是人们还是不断地把孩子往外送,仅澳洲这个岛国,中国留学生这一项就价值70多亿澳币,不得了。可是出来了的孩子大多不开心,孤独,且对西方主流社会没有兴趣,很多出来三年,不要说交一两个当地的朋友,就是英文都没说利落就回去了。这样“身首异处”的留学真的有用吗?
照中国网络技术发展势头,出国留学的真实性已经不在于一本护照了,实际上还有一道云中的国界,如果不想带着所有的感官一起出国,你就无法跨越那条网络上看不见的天河,那道云中的国界!不如想想,你真的需要出国吗?你以为你真的出国了吗?
王妃太客气了,怎么客气尼斯都不敢坐沙发了哈哈。
祝王妃周末愉快!
小家伙也确实是这样做的,把过去暑期在公司做intern挣的钱在毕业后用了七周时间自己去亚洲旅游,包括我们强迫她去的大陆。其实这六个国家和地区她除了韩国以前都去过,但当时只有十几岁,而且是随我们去,自己不需要操心,她不认为算是自己的经历。
这就是应该支持孩子出去走走的原因,想培养一个聪明的孩子,首先就是要支持其好奇心。
你离开美国买同样的数据流量也是类似,不过美国服务商没有这种限制。但美国服务商都是不得不接受国家安全局NSA的监视,在内华达有一个巨大的监视中心。你要是在其他国家谈论美国不喜欢的事情,比如恐怖主义什么的,也是会被知道。因为哪怕你是与当地的什么联系,你的数据通道也需要先到美国的服务商的服务器,再折返到同一个国家。
喜儿快出山了吧?
回复 '红米2015' 的评论 : 出来的大多数不喜欢国外,其实他们也没有真的了解澳洲/美国,就是混文凭。
那大概是被父母逼出来的。如果真像日本年轻人多数图安逸不出来留学,那么出来的必然都是肯努力有抱负的。我组里有许多国内来的研究生,多数还不错。
---- 她住在澳洲老师家, 我理解的不是国人。还不能了解那真是无语了。估计就算有澳洲介绍也融入不了。我知道的一些类似的美国留学生都有认美国干妈的,很融入。 如果住进中国人家中过速一下可以理解, 住很久还不搬出来也无语了, 说明她根本没没有了解澳洲的欲望啊。。。。
从此我就知道,我的出国,就是一种自我放逐。
现在国内什么都有,出来不接触当地社会,和不出来没什么区别,看看风景而已。
至于别的在海外的奇怪行为,就好比穿西装、蹬皮鞋、梳分头,内心里还是套马褂、裹小脚、留鼠尾。古人知道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今人未必就有先辈的智慧。
王妃说的对啊,现在的中国跟我们那会变化太大了,什么也不缺,出来旅游也很方便的,好的地方我已经落伍了,说什么不太懂,扫一扫付款也不会,其实国内更适合年轻人的发展的。
祝王妃春天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