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发博客是在四月,转眼三个月多过去了。6月我回国旅行、探亲一个月,回来觉得有很多难忘的经历要和大家分享,但每次提笔,首先涌上心头的却是丽塔,关于丽塔我有不吐不快的话一定要先说出来,却又不知从何处下笔,就这样拖到今天。
2020年我写过一个上下篇《好心疼这个女人》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3714/202007/30074.html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3714/202007/32695.html
文中的钟太/丽塔在5月不幸因脑梗猝死,终年差一天不到75岁。
2025年是我收到葬礼通知最多的一年,半打以上亲朋好友失去父母或配偶,就在昨天我还参加了一个朋友80岁老公的葬礼。痛惜每一位老人的离去,他们都曾在我生命中给过我温暖。而丽塔的突然辞世,更在我的心上撞出巨痛——她终究没能有 “活到老” 的幸运。
丽塔5月18号早上在家中突发脑梗,虽然苹果手表自动报警后得到及时救助,但因为堵塞面积大,术前跟床前的女儿和电话上的儿子说了句“我爱你”,就再没能恢复神志和感知。我19号早上第一班飞机赶去。
19号下午3点,抢救丽塔的医生和ICU的看护一起给我们回放了丽塔的抢救过程和她脑部梗阻后的图像,确认植物人已是丽塔最好的前景。最后在心理咨询师的疏导下,一家人做出了当晚8点 “拔管” 的痛苦决定。确定8点,是孩子们觉得这个时间符合母亲作为华人对8这个数字的迷信。20号凌晨1点左右,丽塔在子女、孙子女簇拥的怀抱里停止了呼吸。。。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对一个人生死的“判决”,也是第一次目睹一个人“咽气”的全过程。那一晚,霍巴特晚秋的空气中盛满悲哀,沉重得令人喘不上气来。丽塔生命猝逝,留下我和她的亲人们一身疲惫,踯躅在深夜清冷的街头怅然不知所去。。。丽塔对于我和她的孩子们来说是塔州的家,突然之间我们无“家”可归。
丽塔的夫姓为当地乃至澳洲华人中的名门,五代传承,加上丽塔又是当地社团活跃人物,预计葬礼规模较大,丧葬仪式不敢草率,定在了一周后的星期二。接下来的几天我帮着丽塔的两个孩子做各种葬礼的准备。。。
我的一个任务是从丽塔生平的照片中找出每个时期有代表性的做成PPT。这让我有机会在那些珍贵的影像里重温丽塔的一生。
(上图:丽塔21岁)
丽塔1950年出生于塔州一个富足的华人家庭,父亲是从广东来澳洲的第一代移民,靠种菜起家,后来开餐馆,丽塔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也是四个孩子中唯一出生在澳洲的。她出生的时候上面的哥哥、姐姐都已成年,家里只有她和父母,生活相当安逸。初中毕业后,遵父母意愿上中专读文秘,毕业后在霍巴特最大的保险公司当文员。后来她被澳航免费旅行的福利吸引,跳槽去了那边。结婚前的10年她旅行了20多个国家,过得风光无限。
塔州那个年代华人不多,她家和夫家两家相熟,丈夫是她的竹马,也是初恋。婚前两人在霍巴特最旺的地段盖了当地最有特色的洋房,婚后丽塔辞了工作,在那栋房子里生儿育女。20年前,两个孩子大学毕业后都去了内地工作,疏离已久的丈夫离开了她,留她独自住在这里直到去世。
丽塔是个平凡的女人,在外人看来,她的一生算是挺幸运的。但我知道在她生命的最后20年中,精神和身体都承受着莫大痛苦,她的委屈和不甘令人心痛。
有人说人生有许多种痛,不甘是其中最痛的一种。丽塔当年放弃心爱的工作回归家庭做小女人,丈夫在她怀二胎时出轨,她放下自己的骄傲默默接受不再有爱的婚姻,但终于还是在自己最需要陪伴的年龄被遗弃,精神上和经济上都无法享受一个理想中的晚年。。。她一直对此心有不甘。
丽塔倔强的个性让这份不甘执着地在心里纠缠了近20年。以为后来与彼得的遇见可以平复她的不甘之痛,但不幸彼得死于癌症;以为孙儿们的诞生赋予她的生命以新意,可她却在天伦之乐开始的时候离去了。。。
丽塔的丈夫曾公开宣称他和丽塔的婚姻从来没有过爱情。。。我因此为丽塔感觉不值。最初提笔的时候我想替丽塔发泄一下受的委屈,但终究有些话我没有立场说,也不想折损丽塔坚持了一辈子的骄傲。所以这篇我还是要写丽塔的美好,毕竟对逝者最好的纪念是记得她的好。
整理丽塔的照片,遗物、为她挑选装殓,我看到最多的、记得最多的是丽塔的美好—
丽塔容貌姣好,爱打扮,年轻时也曾独领风骚。她天生丽质,自小追求时尚,工作期间常常被拉去为公司的广告做模特。她的倩影在七十年代初期常出现在塔州的报纸上,也算是当地名媛。即便后来丈夫给她的生活费有限,她出门仍然是尽可能地精致、舒展。
(上图:部分刊登丽塔照片的报纸剪贴)
丽塔心地善良,不惜为家庭、儿女做出牺牲。虽然在事业上升期辞掉心仪的工作无形中成为她婚姻悲剧的最初铺垫,但她的初衷是遵照母亲教诲,不再在外面抛头露面,回家安心相夫教子,经营一个和谐有爱的家庭。
我在她家生活的两年里,目睹了她每天起早贪黑地劳作。清早,她给大人孩子准备早餐、打包中餐;叫孩子起床、帮他们整理校服、头发,提醒带好上学的东西。然后开车送两个孩子去各自的学校;自己回到家洗衣服、打扫房子、买东西、准备晚饭忙得脚不沾地。每周总有一两天她给孩子们上学的学校帮忙,孩子们放学后都有很多不同的课外和校外活动——游泳、帆船、打网球等等。不但要把两个孩子接来送去,她自己也亲历亲为,到孩子们各种活动俱乐部义务服务。照顾家人吃过晚饭之后,她会督促孩子们做作业,然后自己开始清洗一天下来孩子们穿脏了和用过的衣物,熨烫第二天丈夫、孩子要穿的衣服,每天都要11点以后才休息。周末和假期,家里常有孩子的朋友来小住,她也常操办家宴接待友人。对我来说她其实是家庭主妇的反面教材,把丽塔的生活看在眼里,如同告诉我:全职妈妈真的一点不轻松,并且所有的自我都被孩子丈夫和生活琐事埋葬了。大概就是从那时起,做居家主妇从未被纳入过我的人生选项。
丽塔对亲戚、朋友同样真诚,包括对我。赶来参加丽塔葬礼的将近200人中,三分之一是夫姓家族的亲友,他们从澳洲四面八方赶来,不是因为丽塔的丈夫,而是因为嫁到这个姓氏的丽塔本人。几十年如一日,丽塔会为每个有往来的亲友送上节日、生辰和红白喜事的祝福。从我认识她起,她每年都老早置办一个新挂历,那种每一天都有一个格子的挂历。除了一年里孩子和家里的大事记,她还会从头一年的年末开始,就填好下年每一位亲友的生辰,也包括我的生日,并且事先筹办礼物。虽然现在有了智能手机,她仍然保持着这个填写日历的习惯。可见她对亲戚朋友的诚挚用心。
丈夫离开她以后,为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她致力于传播中国厨艺,为朋友做catering只收成本费。她还在家里教西方友人打洋麻将,同时教她们做广东菜。她的葬礼上有一大半是这十几年里她交往的友人,每个人都在叹惋丽塔去世的同时,对丽塔待人之热忱和厨艺之精湛赞不绝口。
丽塔热衷于烹饪首先是受家庭熏陶,父亲和两个哥哥都开餐馆,加之自己又是个完美主义者,执着厨艺并精益求精。儿子杰米在悼词中说,自己从读书时起就朋友很多,有时候他怀疑这些朋友究竟是喜欢他这个人,还是喜欢来他家吃妈妈做的Dim Sim。
我来澳洲前什么饭都不会做,丽塔应该是我入厨房的启蒙老师。在本人所谓擅长的不多厨艺中,有一半是丽塔传授给我的:咖喱鸡,意大利肉酱面,清蒸鱼。。。
(上图:丽塔亲笔写下的食谱)
或许正因为丽塔是个美好的女子,我更心疼她生命中的不幸福和不甘心。她死后这段日子里我常想:怪谁呢?
丽塔是个活在中西文化夹缝中的人。她不是真正的“香蕉人“,充其量是只半生不熟的香蕉,黄色皮肤包裹下的白色果肉仍然生硬。”白“了的只是她的言谈举止,内心死守的完全是炎黄妇道。
我以前常把丽塔和另一个叫安吉的女友作比较,遗憾她当初没有做出和安吉一样的生活选择。安吉有着和丽塔相似的经历,老公也是在她诞下第二胎的时候出轨。但是安吉选择立即止损,在月子里把老公踢出家门,自己靠开服装店带大两个孩子。如今她和丽塔一样的年龄,事业有成,经济独立,儿孙绕膝,活得潇潇洒洒。而丽塔则放弃事业、容忍丈夫,委曲求全。全部身家押在婚姻上,结果输的精光,最后的20年更是要靠丈夫的月供维持生活。
丽塔死后没有安葬在婆家的墓地,而是葬在了自己父母哥哥身边。娘家那片墓地在霍巴特市区附近的高坡上,可以看到她父亲当年经营的菜田和远眺德文河的波光。葬礼那天天上飘着冷雨,乌云密布,云很低很暗,把山丘压出一片寂静,大自然就这样神情肃穆地接纳丽塔这个小女子回到大地的怀抱。
当我把抓起的一捧沙土撒向棺木,心中默默地对丽塔说, 安息吧,丽塔!记得来生,一定不要嫁给一个不爱你的人,一定不要为任何人放弃自己。
我很悲哀丽塔的离去,可幸她可以长眠在这个静谧的地方!
默默读文,陪伴!
好奇,您读了王妃此文里链接的关于丽塔的博文吗? 王妃在那里说:
“丽塔和其他家庭主妇一样,家就是事业,家的事业就是柴米油盐的琐碎,对有工作的人来说,这样的言谈确实无趣。大多时间钟叔听厌了就会翻下眼白,摇摇头走开,偶尔走不开才会回她一两句。”
“见到他“外面那个女人”之后我渐渐原谅了钟叔,明白了钟叔和钟太会分开归根到底还是价值观的不同。钟叔骨子里喜欢性格独立,追求自然状态的西方女性。”
谢谢。
唉,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做个好女儿,好姐妹,好学生,好妻子,好妈妈,etc. ,直到出来了,才开始明白了人要首先爱惜自己,不爱护自己的人也爱护不好别人。
觉得可怜的丽塔有可能是忘了自己!忘了爱惜自己忘了给自己时间修养发展自己,一不留神让繁忙的琐事吞噬了自己。还觉得人,特别是红颜,一定要有经济和人格独立!
唉 。。。
RIP!
“全职妈妈真的一点不轻松”--在家有做不完的事的!
非常同意王妃的结语!愿丽塔安息!
我回去把原来王妃写的文又读了一遍,真是感慨,唏嘘。。。。
王妃的悼文,字字见情。丽塔如此美丽、善良、勇敢、能干,却被病魔夺走了生命,令人扼腕。愿她安息,愿王妃珍重。
菲儿读出沉重,的确是很难写的一篇,不知说什么好。。。
我明天过来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