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邮轮游新加坡 8-—— 新加坡印象
1月13日到达新加坡,也是我们东南亚一行的终点站。
前面的二十多年里我坐飞机回国不知经停新加坡多少次,但好像从来没有什么事情吸引我想在那里停留。前年墨尔本一位做酒店管理的朋友为了能多陪伴年迈的母亲,决定退休前去新加坡工作几年,她的爱人和我家那位交情不错,所以我俩都觉得突然有了去新加坡小住的理由。正好这次邮轮的终点是新加坡,所以我们就在新加坡住了3天。
朋友在新加坡租了一栋两居室,本来是邀请我们去家里住的。但是由于男主人一月回到墨尔本,女主人一个人在家,每天还要上班,我们不好意思叨扰她,就执意住进了她工作的酒店。她是这家新落成酒店的市场总监,我们住进去也有支持她工作的意思。
Standards酒店系列是新潮时尚商务酒店,内装日式风格,清雅简洁。酒店位于高档住宅区纳森华庭的乌节路上,靠近地铁乌节站,与香格里拉酒店毗邻。我们13号早上7:30就下船了,出租车20分钟到达酒店,本来以为要等到下午才能入住,没想到朋友事先做了安排,一早就住进了6层把角的房间,宽敞明亮,视野极佳。在这里的三天非常享受。
(酒店网图)
写游记的话,新加坡其实没有什么别人没写过的。城里的乔宁博主一月底也坐邮轮去了东南亚,回来后他写的第一篇就是新加坡,照片特别美,比我拍的好多了。所以看景的事就不在这里多说,放上几张我自己手机拍的照片——
(滨海湾花园)
(擎天树)
(金沙酒店顶楼俯瞰云雾林)
(从克拉码头看云顶)
(从滨海湾花园上方看云雾林)
(金沙饭店购物中心外)
(云顶一隅)
(穆斯林购物街)
(唐人街牛车水)
(唐人街——咖啡博物馆)
(唐人街——壁画)
(新加坡植物园)
说说对新加坡的印象吧。
我问过女友回新加坡工作的感受,她说回来陪伴母亲的决定无容置疑是正确的,新加坡生活非常方便,自己的工作也算有所成就 。但是也有诸多不适应,在她眼里新加坡和澳洲的生活品质还是无法pk的。她家先生更是在新加坡呆不住,住上一两个月就往回跑。他的不适应除了无所事事以外,主要还是气候的原因。他说自己每天汗淋淋的,身体像块融化的奶油,粘腻瘫软。另外他俩觉得物价贵是一大缺憾,这俩人都是美食家,对食物的品质要求比较高,而且每天都要喝上一两杯葡萄酒。女友的月薪虽然不低,但每月吃饭和交房租就用光了,额外的开销还要他们在澳洲的房地产投资贴补。
女友租的公寓在一个叫Roberson Quay的地方,虽然我对新加坡不熟,但是当我们那晚和出租车司机说要去这个地址,那人的反应是:”你们的朋友很有钱嘛“!我知道她离开澳洲前就租下了这个公寓,一眼看上的,但是第一轮申请下来主人没有租给她,而是租给了一个日本人。那个日本人没住几天就失去了工作,临时找人承租才给了她,并且让了一点利。一百多平两室一厅月租8000多新元,她还说” 得了便宜”,所以提前两个月就租下了。8000新元,按现在的汇率差不多一万澳币/月,无论戴上哪副眼镜我都看不到 “便宜” 二字。她当然也觉得贵的,但还是想住得好,又不愿搬到母亲家。这女子8岁就去伦敦读书,英国毕业后进入酒店业,在美国、北欧都生活工作过,前面20多年安家墨尔本,也是个“独”惯了的女人——若为自由故,只好认挨刀。
新加坡物价也的确贵,以前我说过墨尔本物价高,但跟新加坡比就是小巫见大巫。就说大巫家的葡萄酒,每天喝真是喝不起。澳洲本地十几刀的酒那边要30-40新币,我们请朋友母亲在她家楼下的意大利餐厅吃过一顿家常晚餐,一人一份pasta,四人共享一份烤虾、一份沙拉,白葡萄酒还是自己带的,结账要两百多新元。虽然这个价位不比墨尔本贵多少,但是食物的档次还是有些差距的。
不过说新加坡的食品贵也分在什么地方,去圣淘沙一带吃喝非常贵。金沙酒店顶楼酒吧的一杯“新加坡司令” (Singapore Sling)25新元外加差不多12%的消费税。原来以为这就是最贵的,可到了城里的莱佛士酒店((Raffles Hotel),那里的一杯新加坡司令要51新加坡元。为了体验一下殖民主义的奢华,我们排着长队进去“挨了一刀”。这里之所以贵当然是因为这家百年酒店的名气,而其名气里面包括这个喝新加坡司令白搭花生的传统,这个传统还包括可以很爽地把花生皮扔到花纹别致的瓷砖地上。。。所以要是谁对花生过敏,建议不要去这家体验。
(Raffle hotel 的新加坡司令)
(Raffle Hotel外观, 网图)
但是在新加坡也能吃到又好又便宜的食物。穆斯林地区,小印度和唐人街/牛车水一带的食品就不算贵,两个人60-70刀能吃一顿不错的中式晚餐,简单午餐加咖啡也很便宜。还有连锁店的食品也非常经济实惠,赶上有的连锁店做活动,甚至便宜得都令人无法置信。有一天我们路过一家连锁店买早餐,店小二推荐我买套餐——一个份炒蛋加咖啡加面包加酸奶才11. 50新元。我们买了两份套餐,可账单上只收了一份的钱。我回去跟他说:我们要两份。。。店小二说:是两份,买一送一。
(11.5新元两份的早餐)
一月是新加坡的雨季,每天下午都有雨,有时候还下得挺大的。虽然我们不太适应每天下雨的气候,但比起闷热,雨天出门更舒服些。另外我个人觉得新加坡是个挺容易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很现代,什么东西都有,各种文化融合,环境幽美,交通方便。
说到交通,顺便吐槽一下墨尔本糟糕的自动交通卡系统,用了15年,花了17个亿,到现在墨尔本人仍然用着落后于其他国家、甚至澳洲其他城市的交通卡。看看人家新加坡,坐公交车信用卡一刷就走,我们在新加坡的3天完全不用兑换货币。。。
(待续)
新加坡巴刹东西应该便宜些。
看你的博文新加坡跟墨尔本比,我下次去得跟纽约、上海比物价。。。
期待你的下文。
新加坡的干净整洁也是付出代价的,税真高:)我记得以前香港公司经常有新加坡公司申请过去工作,原因是觉得香港凉爽好多LOL
我对和新加坡相关事务唯一不良印象来自一个中国到新加坡大学教书的教授,来美当访问学者,一身难以言状的骄傲,出言不逊,对给他机会的新加坡和美国都一股子鄙视,看人分三六九等,毫不掩饰。后来我问朋友,发现这些年这种教授很多,也极大影响了新加坡的高等教育的学术气氛甚至当地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