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评说

版权说明:欢迎非商业赢利目的转载转贴我的文章。转载转贴时请注明唵啊吽笔名和博客链接。
个人资料
唵啊吽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双普会与反向基辛格策略

(2025-02-20 08:53:53) 下一个

2025年2月18日,美俄双方代表团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会谈,谈判结束乌克兰战争事宜,也为特朗普与普京直接会晤铺平道路。有迹象表明,美国要实行联俄制华战略。这一战略,被称之为反向基辛格策略。

早在2017年1月,《美国保守派》双月刊就刊登文章,提出了反向基辛格策略。联俄制华战略在美国政策圈里有很大的影响力,就连著名的强权政治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也极力主张联俄制华,极力反对北约东扩,极力反对乌克兰战争。特朗普结束乌克兰战争,就是这一策略的实施。可见,美俄双方会谈,必然谈及中俄关系。即便普京不提,美国也必然要提。这是美国结束乌克兰战争的关键的重大议程。

从2017年1月《美国保守派》发表反向基辛格战略,到2022年2月乌克兰战争爆发,期间整整5年时间,何以拜登政权刻意引爆乌克兰战争,把俄罗斯推到中国一边呢?其实,这不是拜登政权的一时糊涂,而是美国长远战略的长期经营的结果。自苏联解体以来,从叶利钦到普京,俄罗斯历届总统都致力于加入欧洲,与欧洲经济一体化。然而,美国推动北约东扩,把俄罗斯踢出G7集团,在东欧设立新的铁幕,隔断俄欧经济、政治乃至文化的联系。美国是有危机感的,如果俄罗斯加入欧盟,欧洲版图就一下子扩大到从大西洋到太平洋横贯亚欧大陆,俄罗斯的核武器与美国相当,以俄罗斯资源加持欧洲工业和科技,欧洲就成为比美国更大的经济体,军事实力也不弱于美国,可见,割裂俄欧是美国霸权的必要保障。俄罗斯是苦苦哀求低声下气要求加入欧盟,换来的是北约东扩步步紧逼,最终俄罗斯忍无可忍,在乌克兰展开军事行动。拜登设下的东欧铁幕是业绩斐然,然而,拜登的政治遗产却是特朗普实施反向基辛格战略的最大障碍。即要联俄制华,同时又要割裂俄欧,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反向基辛格战略如果能够成功,美国就必须保持欧洲和俄罗斯的弱小,必须使得俄欧经济体量的总和小于美国。乌克兰战争为美国完成了这个任务,打击了欧洲和俄罗斯的经济,缩小了欧洲和俄罗斯的经济体量。现在让特朗普来收官。

基辛格中美外交,有利中美两国。美国冷战胜利,并非中美联合压制俄罗斯,因为不存在中美军事联盟,也不存在离间中苏关系。中苏关系早在基辛格外交之前就交恶很长时间了,1969年珍宝岛战斗中苏已经兵戎相见,无需基辛格外交离间中苏。实际上,中美恢复外交关系以后,中苏关系反而走向缓和,直至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所以,苏联解体并非中美联合压制苏联的结果,不存在中美联合压制苏联的地缘政治。基辛格外交的主要成果,就是挽救了美国经济,使得美国再次强大。

基辛格外交时期,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债务居高,使得尼克松不得不撕毁布雷顿森林体系,拒绝美国兑换黄金。中美恢复正常关系以后,美国把中国纳入了西方经济体系,中国廉价劳动力的注入使得美国经济蒸蒸日上,在经济上反超苏联,大大提高了美国国力。尼克松需要毛泽东帮助美国从越战泥潭抽身。中国也需要周边和平环境以发展经济。结束越战是中美双赢,是中美自身利益所在,并不以针对第三方为前提。今天美国也是债务居高,也是陷在乌克兰战争泥潭,结束乌克兰战争有利俄美,中国与人为善乐见其成,中国支持俄美谈判结束乌克兰战争。

普京经历过苏联解体以来的全过程,普京也需要发展经济,也需要周边安全环境。为美国火中取栗对华冲突对立与维护和平环境的战略相悖。何以保障俄罗斯安全?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主动解散了华沙条约,换来的是北约东扩。放弃中俄友好关系就和解散华沙条约一样,是自废武功,自己削弱自己的安全保障。普京得以和特朗普谈判解决乌克兰战争问题,其实力来自中俄友好。如果没有中俄友好,特朗普也不屑和普京谈判结束乌克兰战争,特朗普一定会继续拜登战略让北约打到莫斯科城下逼俄罗斯签城下之盟。普京应该吸取解散华沙条约的教训,应该有权衡地缘政治局势的眼光,在与美国谈判过程中保持与中国的沟通,通报进展,杜绝不必要的猜忌。巩固中俄友好关系是俄罗斯谈判的实力所在和安全保障。

如果真的存在反向基辛格战略的话,那么,俄美恢复正常外交关系,美国及其盟友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将有利于俄美经济,将使得美国再次伟大。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对俄罗斯经济绝对是好事,这肯定也是俄罗斯谈判中的重要议题之一。但对美国真的有好处吗?美俄沙特一起,肯定能提高全球油价,对美俄沙特都是好事情,这三国都是石油净输出国。但对中欧都是坏事情,推高全球能源价格对中欧这样的制造业是一个打击。但这也是一个双刃剑,能源价格提高,并不利与美国制造业回流。全球投资投涌向石油开采,对制造业投资是一个挤压。由于中国电动车和氢能的发展,核电水电风能太阳能的发展,中国会感受到全球油价推高的压力,但也不是不能克服的困难。2008年金融海啸之时,全球油价推高到每桶超过140美元,美国经济危机了,中国却挺过来了。中国有石油战略储备,就在南海海底。油价高时,就是深海开发石油的良机。

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这一怪现象,美国要结束乌克兰战争了,美国的盟友们,包括欧洲和加拿大,却反其道而行之,加紧支持乌克兰战争,加紧对俄罗斯制裁。这其实是配合美国的长远战略。就美俄要联俄制华,却要保证俄欧分裂。以此才能使得结束乌克兰战争以后,欧洲供应链才不会重返俄罗斯,才能保障欧洲工业流向美国。即俄罗斯想要的发展经济的好处,并不能恢复到以前和欧洲经济融通的状态,还必须与中国合作。美国解除对俄制裁,结束了乌克兰战争,反而可以减轻中国与俄罗斯合作的国际舆论压力。这是反向基辛格战略和基辛格战略不同的地方。基辛格外交使得中美经济都相互受益。反向基辛格战略是美国经济受益于欧洲产业链转移,俄罗斯经济受益于与中国合作。乌克兰战争结束以后,俄欧经济联系还不能恢复,美国及其盟友不允许恢复,恢复俄欧经济一体化不是美国战略,美国必然还会从中作梗,阻挠俄欧经济恢复联系。至少,美国要保护它在欧洲能源市场的垄断,那是一块大肥肉,不能让俄罗斯轻易就拿回去。

美国制造业的流失,并不能以反向基辛格战略挽回,也不能以关税挽回。美国处于垄断金融资本主义阶段,美国大亨们在股市圈钱比投资制造业容易。投资高科技,也是在股市炒作概念居多。原因是美国劳动力成本过高。美国最攒钱的行业是金融业保险业药业和高科技。但高科技盈利并非市场盈利为主,而是军工盈利,是政府科研经费和政府采购变相补贴盈利。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养了一大批食利阶层,即制造业创造的剩余价值大部分被金融机构索取。是从消费者那里索取,在生产过程之外。如今西方银行贷款盈利最多的是消费贷款,如信用卡,住房抵押贷款,保险等。银行盈利来自消费者,即生活成本的提高,即薪水的提高。工会要加薪,是生活所迫,是生活成本太高。所以,制造业在美国奄奄一息。关税能让制造业回流的程度有限,这是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注定的结果。不是反向基辛格战略和关税所能成之事。

地缘政治错综复杂。希望乌克兰战争早日结束,希望世界更多的和平和发展。特朗普与普京谈判解决乌克兰战争是像和平方向发展,应该支持。但特朗普想以损人利己的战略让美国再次伟大的企图估计很难实现。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