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财经2025年7月29日】7月26日,恰逢《波茨坦公告》发布80周年日,由加拿大和枫会、加拿大黄埔校友后裔联谊会发起组织联合来自各地多个团体共同举办的大型纪念大会“铭记历史 共创未来——代际同行 守护和平”在多伦多士嘉堡市政中心隆重举行。来自政界、学界、文化界及社区的三百余位各界人士齐聚一堂,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守望和平。这场盛会不仅是一场跨文化、跨代际的纪念活动,更是一堂内容深刻的历史教育课,加中人民友谊交流和一次和平意识的公众集体唤醒。
庄严开幕:代际共鸣,精神传承
主办方代表加拿大和枫会会长、黄埔校友会后裔联谊会执行副会长余承璋开场致辞,她表示在这个庄严的时刻,我们怀着崇敬与感恩的心情,隆重集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7月26日是波茨坦公告80周年日,也是纪念台湾光复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
通过以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包括演讲、艺术表演、图片展和实物展,呈现东方主战场的真实记忆。纪念是责任,传承是使命,和平不是口号,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今天,我们回望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铭记历史、捍卫真相、汲取力量,更是为了唤起对和平的珍惜与对正义的坚守。她还向与会者呼吁携手同行、代际接力,在铭记历史中共创和平未来。
黄埔校友后裔联谊会会长吴龙光发言感谢与会者各社团领袖和大家的参与,纪念二战胜利80周年对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很重要,80年前的抗日战争中国伤亡3500军人和民众。历史不能重演,我们要铭记。分享自己出生于台湾,上大学后移民加拿大,台湾光复80周年,反对台独是海外同胞的立场,希望台海问题早日解决。
大会在加中两国国歌声中庄严启幕,由少年女生Chelsea Cui领唱。刚高中毕业即将上大学、生长在加拿大的Melody You(游尚瑞) 身着抗战时期“新时代”女学生装青春洋溢主持开场,以沉浸式方式将观众带回烽火岁月。这一别具匠心的安排象征着华裔青少年的精神赓续与代际同行。
加拿大联邦议员Jean Yip的代表Choi Pui出席会议宣读Jean Yip 议员致辞: 代表加拿大政府并作为士嘉堡爱静格区的国会议员,非常高兴向与会的各位致意最热烈的问候。在我们纪念二战胜利80周年的时刻,这一活动帮助我们回顾历史,思考为追求和平而付出的牺牲。感谢你们致力于加深加拿大与中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通过将战争历史呈现给公众,包括加拿大传教士的故事和贡献,我们以此纪念历史遗产,并继续珍惜和平在我们生活和社区中的价值。
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馆程洪波副总领事出席大会并致辞,他表示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今天的纪念活动意义非凡,波茨坦公告宣布80周年日,回顾东方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关键地位,更是维护和平秩序的历史责任。他强调 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纪念日,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卓绝的贡献。对在海外仍坚持举办抗战胜利纪念活动的华人社团表示由衷敬意,并感谢各方长期以来对弘扬和平、传承历史所做的不懈努力。加拿大社会是多元文化并存的典范,类似的纪念活动不仅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也丰富了本地社区的文化多样性,搭建了中加民间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程副总表示,希望有更多青年一代加入到历史文化传承的队伍中。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共创未来。通过演讲报告、艺术表演、历史图片档案、实物展等形式,将这段珍贵的历史不断传递下去。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举行这样的纪念活动,也是一种集体的精神觉醒,是对历史最深沉的告慰。最后表示,中国将继续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愿与包括加拿大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为构建持久和平、公众安全、共同繁荣的理想世界而不懈努力。
York 区议员何胡景(Alan Ho)致辞,认为组织方组织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会议非常重要。80年前的历史不能被忘记,中国人民在二战中牺牲了那么多人,加拿大在二战中参加的香港保卫战是反法西斯的历史见证,死伤很多人,在战俘营还被虐待至死数百名加拿大军人。侵华日军犯下的罪恶,造成了数千万人失去生命,家破人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不能忘记惨痛历史教训。高度赞赏组织“铭记历史,共创未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此次纪念活动深刻表达了对为和平事业作出牺牲者的崇高敬意。这一意义非凡的活动不仅忠实传承和守护了历史真相,也进一步加深了加中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友谊纽带。
安省议员Raymond Cho、市议员Nick Mantas、约克区议员Leo Li等议员纷纷致函表达支持,并对主办方举办重要历史纪念活动,促进和平,给予赞扬,并祝福加中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继续下去。
多伦多加中友好协会会长 Warren Bethune (白求恩家族代表沃伦·白求恩)在发言中指出,加拿大在二战中最早参与的正是东方战场——香港保卫战,这段跨国并肩战斗的历史不应被遗忘,加中友谊更应不断弘扬。他特别赞扬中国和加拿大两国人民之间长期的友谊,从白求恩,传教士和很多加拿大友人,在中国抗战时期给予了帮助,是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体现。自加拿大和中国建立国家之间正式外交关系已经五十五周年了,希望未来两国人民友谊继续发展,世代友好。
代际演讲:历史活化,情感共鸣
黄埔校友联谊会顾问委员会副主席、 92岁高龄的张琍玲女士不辞辛劳从魁北克带领团队远道而来,讲述其父、黄埔将领张振国在抗日战争的故事,情真意切,令人动容。先辈为了保家为国,勇于牺牲和奉献,一寸山河一寸血,真实写照。她强调:“黄埔精神是一种责任与信仰,我们要让它代代相传。”并鼓励年轻人要继续努力,从台湾移民加拿大50年来,每年往返台海之间,支持祖籍国和平统一。希望各地同胞要团结一心,共创和平未来。
黄埔校友联谊会顾问委员会副主席、 加中体育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韩进雯女士,抗战将领韩多峰之女、前中国女排运动员,在演讲中强调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她与抗日战争胜利同龄人,她讲述父亲在抗战中参加过的多次战役,如台儿庄战役等,建立功勋,受到国家领导人嘉奖。她还介绍了前辈历史人物之间的交往的故事,台海两岸同属炎黄子孙,年轻一代要继续传承先辈精神。她的演讲情绪激昂,赢得阵阵掌声。
从温哥华远道赶来的十位团队代表Iris Chang, 抗战英雄八路军后代发表感言,介绍了自己先辈在百团大战中牺牲的英勇事迹,愿抗战精神代代相传,也是海外华人的责任和担当。黄埔校友联谊会副会长(温哥华区)林海特别提到在10月份,《铭记历史 共创未来》还要在温哥华继续举办系列纪念活动,海外华人华侨在抗战中的牺牲与贡献以及国际友人的援助在抗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年仅十一岁的少年雨霏的朗诵《继承先辈抗战精神》则以童声之纯,充满激情寄托和平之愿:因为先辈们的守护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会铭记这段历史,传承先辈抗战精神,在我们这一代的人的心中继续发光永不泯灭。为了这个世界的和平,今天我们站在先辈脚下,明天我们将接过他们的使命。
学术深掘:中加交汇,史实重现
滑铁卢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彦教授围绕“加拿大传教士与中国抗战”主题,讲述她如何发现并捐赠毛泽东与白求恩合影原照的过程,揭示了加拿大人道主义精神在中国抗战中的深远影响,凸显中加历史交汇的人文温度。很多感人至深的加拿大传教士如文幼章等等,在中国抗战时期,不辞辛苦默默为中国人民分忧解难,付出了感人的人性大爱。中国人民不能忘记他们。
加拿大海峡文化交流基金会理事长高耀星博士介绍自己来自台湾,由于深感二战历史渐渐被淡忘和忽视,引发了他收藏那段历史文物的责任感。其多年收藏抗战文物及推动在多伦多大学展览的历程,呈现一位学者对历史真实与教育责任的坚守。为了使得抗日战争真相得以还原,专题收藏日军侵华实物藏品,分析研究。从收藏到分类,到如何从年代记事甑别,提出了一套系统的研究方法和收藏价值所在。
多伦多史维会主席王裕佳医生与博物馆馆长刘美玲女士介绍多伦多“亚太和平博物馆”已经开放一年,为历史教育基地,青少年大学生教育研究项目,希望进一步建设发展。特别提到史维会多年前推动二战东方战场历史纳入加拿大中学教学大纲,突破西方教育体系长期忽视东方战场史实的壁垒,是历史记忆工程的重要里程碑。希望更多年轻人关注亚太和平博物馆,也希望大家能一起参与和建设。
家国情怀:家事连史,代代传声
黄埔校友联谊会副会长郭晓明博士分享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抗战故事,讲述了出生于加拿大的第三代华侨钟德祺先生如何坚定地支持中国抗战。他不仅协助自己的儿子钟国祥和儿媳曾还,在广州商业与政治中心区的家中设立了东江纵队的地下交通联络点,而且其儿媳曾还女士更是与郭先生的母亲同为珠江纵队的老战友。这个看似平凡家庭的故事,以贴近生活的细节展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彰显了普通民众在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气概。
黄埔校友后裔联谊会副会长、抗战名将戴安澜将军之孙戴铭磊先生,也在大会上分享了他们家族的一段珍贵记忆。他讲述了其大伯在美国亲自查找并确认美国政府曾授予戴安澜将军勋章的历史细节。这一“家族小事”,不仅是亲情与记忆的传承,更体现了当年中国军队作为东南亚战场主力军的重要历史地位,同时也见证了中美两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并肩作战、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
和枫会资深研究员张生博士则深情回顾了其父辈在东北地区英勇抗日的悲壮往事,并结合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背景,梳理了抗战时期中国社会的整体氛围和民众精神面貌。张博士指出,这首歌曲所承载的不仅是音乐与歌词,更是一代中国人民众志成城、誓死保卫家园的历史见证。
三位嘉宾的发言,虽然讲述的都是“家中小故事”前辈经历,却真实而动人地揭示了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的英勇奋斗和深沉情怀。这些跨越地域与世代的记忆传承,不仅让我们重温那段峥嵘岁月,更唤起了我们对和平的珍视、对历史真相的尊重以及对未来责任的思考。
艺术表达:和平礼赞,文化传心
大会现场穿插了由黄埔后人韩丽担任艺术指导和指挥的“黄埔·宏耀男声合唱团”及“加拿大高校合唱团”联袂演出的抗战主题合唱与朗诵。韩丽女士指挥演唱《祖国不会忘记》《龙的传人》《黄水谣》《教我如何不想她》等经典作品旋律激荡,歌声中回荡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和平的祈愿。韩丽指挥的“同一个家”合唱团《这个世界那么多人》唱出了世界和平包容的心愿。
“加拿大朗诵艺术协会”九人团队朗颂的《不朽》,深情并茂赞美白求恩大夫为中国抗日战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白求恩大夫如今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越来越多的加拿大人也广泛认可这位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是加中友谊永远的象征,白求恩精神永垂不朽。
“加拿大多元文化艺术交流协会”联手“万锦长者协会联合团体”多个团体大合唱《保卫黄河》《毕业歌》《地道战》《歌唱祖国》等多首激情洋溢的歌曲,多伦多大学学生金子皓指挥大合唱,全场激情四射响彻大厦。最后,在悠扬动听的《茉莉花》歌声中结束了纪念大会,表达加中友好和世界和平的未来。
艺术不只是慰藉记忆的方式,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媒介。这场跨越年代的合唱表演,把集体记忆升华为文化共鸣,引发了许多观众眼含热泪、轻声和唱。
实物展览:可视历史,直抵人心
市政大厦环境景观优雅敞亮,配套举办的“抗战图像与实物展”分布于会场大厅与展廊,余承璋向来宾介绍举办四天的图片展,首次集中展示了以海外华侨和国际友人与中国抗日战争,他们的贡献和牺牲,台湾光复、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香港保卫战等历史大事件等史实,其中还包括加拿大检察官诺兰在“东京审判中松井石根受质询”的珍贵照片,以及诸多从未在加拿大公开展出的图像与文物。观众络绎不绝,不少年轻人首次直面那段沉重历史,深受触动。
高耀星博士与加拿大加中友好促进会王家明会长同时展出八个展台的抗战文物,包括战地家书、刺刀、水壶、地图、军服等,系列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史料专辑,令参观者直观感受历史温度。
和平接力:传承火炬,面向未来
大会特别设置“和平接力”环节,由本次活动组织策划人余承璋代表主办方,将象征和平使命的话筒交到刚满十八岁的即将进入大学的游尚瑞青年手中,寓意记忆与责任的代代相传。这一细节体现出大会对于“和平教育”的深度考量:不仅铭记,更是启迪;不仅回顾,更是延续。
与会学者指出,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自1931年9月18日抗日战争开始,到1937年全面抗战,至1945年9月3日抗战胜利日,历经十四年承受巨大牺牲,牵制了日军主力,为世界赢得战略主动。这段历史理应在国际史叙述中占据应有位置,铭记历史正是对和平的守护,对未来的担当。
和平的回声,回荡在代际之间
纪念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责任。此次大会将历史、文化、艺术、教育融合为一体,使抗战精神与和平理念在多元族群、多代群体间交汇融合。从白发苍苍的抗战亲属,到童声琅琅的少年代表,和平的回声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间回荡,久久不息。
正如大会主题所示:“铭记历史,共创未来——代际同行,守护和平。” 在这个纷乱的世界里,唯有记住曾经的苦难,才能真正珍惜当下的宁静;唯有代际接力的传承,才能真正守护和平的希望。
和平,不应只是回忆中的词语,而应成为现实中的方向。让我们以历史为鉴,以行动为笔,续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和平篇章。
组委会强调要特别感谢帮助和支持本次大会成功举办和图片展的 多伦多市政府士嘉宝市政中心;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吴宪斌馆长;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张生教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及前瞭望海外版王枫女士等。
抗战精神,深入社团
晚上,黄埔校友后裔联谊会和和枫会举办晚宴,邀请嘉宾程洪波副总领事,与华人社团共庆抗战胜利80周年。参加宴会的有加拿大中国洪门民治党多伦多支部和台山同乡会等华人社团,以及黄埔校友后裔联谊会和和枫会的亲朋好友。宴会上演了精彩的文艺表演和时装走秀。和枫会戴大器老师表演了葫芦丝演奏。程洪波副总领事和黄埔校友后裔联谊会副会长关伯雄还同台演唱了慷慨激昂的《中国人》。和枫会顾问兼资深评论员、加拿大华商联合会常务副主席霍文翔有诗为证:
红枫黄埔好担当,
又开加国新风尚。
八十抗战全貌展,
千万英烈永流芳。
海外疆场前后继,
家国情怀上下慷。
共促中华早统一,
浩鸿史册添一章。
致谢
感谢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馆及程洪波副总领事、Jean Yip 国会议员办公室、York Regional Councillor Alan Ho; Raymond Cho 安省议员办公室、多伦多市议员Nick Mantus 办公室、York Regional Councillor Joe Li 办公室. 系列活动参与支持的超过四十个团体。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组委会加拿大和枫会和黄埔校友后裔联谊会联合组织的《 铭记历史 共创未来》各项活动,积极筹备工作志愿者团队及资助的团队:余承璋、管建宏、郭晓明、 多伦多张生、炳彰、曾平、炜衡、爱龙、吴龙光、王家明、霍文翔、关伯雄、林海、戴茗磊、张琍琳、韩丽、戴大器、Erica Zhang、冯文侣、贾葆蘅、张玛琍,邢诒煨、胡丕峰、胡婷婷、高晶晶、Cathrine 等,还得到了数十个团队和机构的支持协助。
协助参与演出和出席会议参与者加拿大加中友谊发展促进会长王家明;多伦多大学社会学系张卫国教授;加拿大长者康龄中心郭景文教授;加拿大多伦多都会大学加拿大-中国商务与发展中心主任林小华教授和关键博士; 洪门民治党多伦多支部余卓文; 专业人士协会前会长王体; 华联总会副主席、福建联谊会会长王清官;加拿大华人文化艺术团体联谊会主席张俭; 北京协会会长刘强;湖南同乡会会长黄幸来;山西同乡会会长韩家良;江西同乡会会长黄岚;陕西同乡会会长周志军;湖北同乡会会长韩明辉;辽宁协会会长李栋;加拿大贵州商会 会长 孙兆福;上海协会执行会长张义戈;齐鲁同乡会执行会长颜俊;西电港澳及海外校友会联盟主席赵远鹏;加拿大华商联合会常务副主席霍文翔、加拿大广东商会会长陆炳雄;山东大学多伦多校友会张留山;西北工业大学加拿大校友会会长李立新;加拿大陕西师大会长张志立;全球校友峰会加拿大委员会理事 黄国艳等。
支持系列活动团体包括 河海大学多伦多校友会;江苏师大北美校友会;洪门民治党多伦多支部;加拿大和平与发展交流协会;和枫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南大学加拿大校友会;广州大学加拿大校友会;陕西师大加拿大校友会;加中友谊促进会;加拿大高校校友艺术团、加拿大湖南同乡会;加拿大多元文化艺术交流协会;金陵吴语乡情联谊;北美温哥华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和枫妇女发展委员会;加拿大华人长者研究与教育中心;加拿大朗诵艺术团、南京大学多伦多校友会;加拿大齐鲁同乡会;山东大学多伦多校友会;辽宁大学多伦多校友会;加拿大白求恩医学发展协会;加拿大中文媒体记者协会;东南大学校友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多伦多校友会;南京邮电大学加拿大校友会;南京农业大学加拿大校友会;苏州大学加拿大校友会;江南大学加拿大校友会;苏州科技大学加拿大校友会;李德伦音乐基金会;加拿大贵州商会 ;加拿大山西总商会 ;加拿大四川大学校友会 ;加中友好合作协会;大温哥华友谊协会;加拿大海峡文化交流基金会;加拿大加中友谊发展促进会;白求恩研究会;加拿大广东商会;加拿大吉林大学校友会。
鸣谢媒体支持:Omni 2,环球华语电视台,华艺新闻、加拿大维多利亚传媒、北美加拿大之声传媒、视传媒等。
(文:和立 轩明; 摄影:王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