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评说

版权说明:欢迎非商业赢利目的转载转贴我的文章。转载转贴时请注明唵啊吽笔名和博客链接。
个人资料
唵啊吽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吐槽大会】乡愁

(2023-04-08 05:13:19) 下一个
福建渔村一夜成寡妇村,91位女人苦等37年,有人孤老有人共白头!

史海观复

2022-04-07 19:08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福建漳州东山岛上有一个铜钵村,看起来跟岛上其他的几个村子一样就是个普通的渔村,不过这样一个如今看起来安静祥和的铜钵村却有一个别称叫做“寡妇村”。

 

 

铜钵村被称为寡妇村名副其实,曾经这里一百来户人家里有91名寡妇,而如今这里甚至建起了一座“寡妇村展览馆”,向人们介绍这里之所以成为寡妇村的来龙去脉。

 

 

成因

 

 

能让一个村整个变成寡妇村的,当然不是天灾就是战乱。事情要追溯到1950年。

 

 

1950年5月10日深夜,这时的铜钵村还不是寡妇村,时年34岁的村民黄亚嵩正跟老婆孩子在炕上睡觉。

 

 

突然砰砰砰的砸门声把一家人惊醒,来人似乎很急,一边拍门一边嚷着让人快出来。

 

 

黄亚嵩带着三分气恼把门打开,可一见来的人他的火气一下就凉了。门外竟然是三个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士兵。

 

 

“上头要查户口,你家的男丁都出来跟我们走一趟!”士兵喝令道。黄亚嵩望向外面,只见村里各家的遭遇都一样,一帮国民党兵挨家砸门,折腾得鸡飞狗跳。

 

 

就这样,包括黄亚嵩在内的全村所有17--55岁的男子都被带到了村外黄氏宗祠集合,总共147人。

 

 

直到这时这帮男人们还没完全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还以为真的是查户口,查完就可以回家。

 

 

但实际上他们的命运已经在这一刻发生了转折,因为他们遭遇的正是旧社会的一项可怕的人祸——抓壮丁。

 

 

1950年5月时虽然新中国已经成立,甚至连海南岛都已经解放,但福建沿海仍有一些地带有国民党军队在负隅顽抗。东山岛当时就仍处在国民党控制下。

 

 

但秋后的蚂蚱终究蹦跶不了几天了,国民党军队自己也明白这一点,在三野的攻势下这些国民党军且战且退,准备退到金门、马祖岛上去。

 

 

当然他们不会空着手走,每离开一地之前,国民党都要搜刮一番,而在东南沿海地区,他们撤走前不但要搜刮走物资,经常还要整村整村的抓壮丁。

 

 

铜钵村被抓的这147名壮丁中,有91人是已经结婚的,因此他们被抓就意味着村里91个女人同时变成了寡妇。

 

 

艰难的生活还要继续

 

 

第二天一早,铜钵村的147个男人就被国民党士兵押着走向码头,那里一艘军舰正等着他们。

 

 

此时村里的老弱妇孺也都意识到了不对劲,纷纷赶到码头,但面对荷枪实弹的士兵,她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家里的男人被带上了军舰。

 

 

黄亚嵩的妻子陈巧云也在码头的人群中。陈巧云当时26岁,她21岁嫁给黄亚嵩,已经生育了一儿一女。如今黄亚嵩一走,意味着她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

 

 

尽管如此,陈巧云奔向码头的路上还是用身上仅有的一点儿碎银买了一截甘蔗准备让丈夫带上,黄亚嵩特别喜欢吃甘蔗。

 

 

陈巧云在即将被押上军舰的男人中找到自己的丈夫,从赶来送别的人群中拼命挤过去,把这截甘蔗递给了黄亚嵩。

 

 

黄亚嵩还亲自安慰妻子,说自己很快就能回来了,你自己在家保重。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这次分别会持续多久。

 

 

国民党军舰就这么拉走了铜钵村全村的壮丁,铜钵村家家户户的生活重担都落在了女人们的身上。

 

 

黄亚嵩家原本是靠打渔为生的,可如今黄亚嵩一走,陈巧云一个女人根本无法继续打渔。为了生计,陈巧云每天天蒙蒙亮就起来做豆腐,做好的豆腐由家里的老人白天推车出去卖,而陈巧云则还要下地干农活。

 

 

饶是如此家里依然入不敷出,陈巧云经常自己少吃只为让两个孩子吃饱。

 

 

另一边,国民党的军舰把黄亚嵩拉到了金门。当时他们那一批壮丁被混编在金门、马祖两地的守军之中。

 

 

说是壮丁,其实这些被强行抓来的贫民体质良莠不齐,很多都羸弱不堪甚至骨瘦如柴。但国民党对他们仍然进行堪称严酷的训练,同时给予的待遇又极差。

 

 

国民党也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得人心,为了控制军队,国民党对底层士兵进行白色恐怖的严格管制,不许士兵跟老家进行任何联络,严禁讨论关于“想家”的话题,触犯者全都从严处置——而所谓的从严,基本就是枪毙。

 

 

面对这种残酷的压迫,金门岛上的守军士兵常有逃跑的时候。由于金门岛距离大陆非常近(最近处相距只有两公里),因此这些国民党逃兵一般是趁夜色,抱着一个轮胎或者篮球跳入海中,就这么泅渡到大陆这边。

 

 

有不少成功逃脱的,但也有失败的,要么是葬身大海,要么是被国民党捉回去枪毙。

 

 

众所周知国民党反动派一开始确实想尽快反攻大陆,曾在五十年代多次尝试过对东南沿海进行袭扰,但每次都被解放军强势挫败。

 

 

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就放弃了,国民党高层在台湾继续养尊处优享受起来。至于当年抓来的壮丁,早被他们抛在了脑后。

 

 

来信

 

 

转眼十多年过去,当年被强征入伍的铜钵村147名村民已经在台湾退役了。

 

 

这些退役的底层士兵在台湾无依无靠,既没有技能也没有文化,大部分都只好从事拉车搬砖之类的工作。

 

 

六十年代,台湾正处在“戒严时代”,民间跟大陆没有任何联络的可能。

 

 

对当年被迫妻离子散的91名铜钵村村民来说,自己的妻儿已经十多年杳无音信了。他们不知道老家铜钵村已经变成寡妇村的事情。

 

 

要说当年遭遇国民党抓壮丁的东南沿海村落不止一个,为啥只有铜钵村被称为寡妇村呢?因为铜钵村这91个被夺走了丈夫的女人,自始至终没有一个改嫁的。

 

 

铜钵村有一个媒婆,看这91个寡妇已经守了十几年的寡妇,而她们的丈夫连个影都没有,于是就张罗给她们说媒。

 

 

可这些女人都表示不愿再嫁,想要等自己的丈夫回来。媒婆觉得她们这样等下去没个头儿,因此委婉地表达了她们的丈夫如今生死难料的意思。

 

 

结果很多女人被这话激怒,直接把媒婆赶出了家门。

 

 

为何她们都坚信自己的丈夫应该还没死呢?原来就在六十年代的某一天,村里一位名叫锦菊的寡妇收到了一封来自新加坡的信件。

 

 

这封信件正是她的丈夫黄阿庆寄来的。当年国民党当局不许民间跟大陆通信,但现在有对策,很多台湾老兵先把信寄给海外第三地的中间人,在当地更换信封后再寄到大陆。

 

 

这位黄阿庆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锦菊,你现在好吗?我离家已经好多年了,不知道你在家里面的情况怎么样。我作为人夫,不能尽其人夫之责任,有愧,望你保重。”

 

 

信中流露出对妻子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重新踏上故土的无望。

 

 

但对铜钵村的女人们来说这封来信却燃起了希望,因为这意味着被抓走的男人们至少还活着。果然,黄阿庆的来信只是开始,此后铜钵村陆陆续续收到了很多来自台湾的信。

 

 

可一年下来,收到来信的终究只是一部分,不少人始终没有收到,陈巧云就是其中之一。

 

 

没收到信不代表杳无音讯,一位名叫林秀真的村民就从别人丈夫的来信中得知,自己的丈夫谢锦文已经不在人世了。

 

 

陈巧云看在眼里心中忐忑起来,她不知道为什么黄亚嵩不给她来信。终于他决定不再傻等,她要给黄亚嵩写信。

 

 

当时村里所有写信读信的工作全由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负责,孩子名叫黄镇国。写完的信,按照来信的路径,辗转寄到台湾。

 

 

陈巧云来到黄镇国家,起初说不出话来,只是哭,后来才口述了信件内容:“阿嵩,一直没有你的消息,我很担心你,你在台湾还好吗?如果你现在已经成家,你要告诉我,让我高兴。因为你老了,在外面需要有人照顾,我希望有机会你能带着她回家看看。”

 

 

十几年来所受的辛苦陈巧云一句也没在信中说,简短的信件只表达了对丈夫的无尽关心。那么陈巧云为何要问丈夫是否已在台湾成家这样的话呢?

 

 

其实收到台湾来信的女人中不少人都从信中得知,她们的丈夫已经在台湾重新成家了。

 

 

例如林招玉的丈夫黄韵奇,就于1969年,在台湾高雄跟当地女子结婚,后来还在台湾有了三个孩子,但他被抓走前和林招玉已有了一个男孩。

 

 

黄韵奇与台湾妻子张锦玲

 

陈巧云的信辗转寄到台湾,幸运的是,这封信最终被送到了黄亚嵩手中。原来黄亚嵩虽然历经了很多磨难,但他活了下来。

 

 

在陈巧云的信寄出半年后,她终于等到了丈夫寄来的回信。这封信陈巧云隔三差五就请黄镇国念一遍,念了一次又一次,以至于最后陈巧云都背下来了。

 

 

黄亚嵩在信中告诉陈巧云,自从别后,他在台湾当了十几年的兵,如今已经退役,但由于台湾戒严,他目前无法回来。

 

 

而之所以他这么多年来没有给陈巧云寄信,是因为他怕陈巧云已经改嫁了,他担心自己贸然寄信给陈巧云会打扰她的生活。

 

 

这封信里黄亚嵩虽然解释了之前一直没有来信的原因,但并没有回答陈巧云的信中最核心的问题:你在台湾又成家了没有?

 

 

两人后来又通了几封信,但黄亚嵩一直没有提及这个问题。直到1987年,陈巧云才知道了答案。

 

陈巧云

 

回家

 

 

蒋经国执政后期,台湾省内“解除戒严”的呼声越来越高,无论是台湾当地人还是当年被国民党裹挟来的大陆籍老兵,都强烈要求台湾当局结束长达四十年的戒严状态。

 

 

于是在1987年7月,蒋经国终于下令,解除戒严,并且在几个月后发布了“赴大陆探亲办法”,有意者经过一系列审批手续后可以赴大陆探亲。

 

 

黄亚嵩第一时间提出了申请。1987年年底,黄亚嵩终于踏上了阔别37年的故土,这一年黄亚嵩已经71岁。

 

 

而终于得知丈夫归期的陈巧云也已经63岁了。这一天中午,在家等待的陈巧云终于等来了丈夫的敲门声,走向门口的过程中,陈巧云还在想,丈夫是一个人回来,还是跟一个台湾太太一起回来呢?

 

 

拉开门,陈巧云看到了一个已经变老的黄亚嵩,但她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这是自己的丈夫,而还没等她开口,黄亚嵩就一把将她抱入怀中,含着泪说道:“孩子他娘,你怎么一下子就变老了。”

 

 

黄亚嵩没有在台湾娶妻。37年间黄亚嵩始终认为自己是有家室的男人,一直在等待回家。而之所以之前在信中没有说明这点,是因为怕陈巧云会担心他无人照顾。

 

 

1991年,黄亚嵩正式办理了定居大陆的手续,从此和陈巧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9年后病逝。

 

 

黄亚嵩和陈巧云是幸运的,他们在历经了这样的人伦惨剧后最终迎来的是大团圆的结局。但铜钵村像他们这样幸运的只是极少数,很多人或是一直杳无音信,或是已经另外成家,或是有一方没能等到可以团圆的这一天。

 

 

1996年,原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郝建秀探访铜钵村,在听了铜钵村的不幸故事后,她建议把这些资料整理起来,要想办法让人们铭记这段历史。

 

 

于是1999年8月,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的“寡妇村”展览馆开馆了。原中宣部副部长贺敬之为展览馆题写了馆名。

 

 

馆藏的大量珍贵历史资料和实物,展示了七十多年前发生在这个小小渔村的人伦浩劫,一楼正厅黑色花岗岩雕刻的“这场悲剧还在延续”则提醒我们这场不幸仍然没有真正结束。

 

 

文章链接

 

《乡愁》

词:余光中
曲:赵照
原唱:赵照
翻唱:唵啊吽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父亲在里头
我在外头
父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