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217)
2007 (225)
2008 (142)
2010 (96)
2011 (174)
2013 (239)
2014 (120)
2017 (1)
2023 (348)
2024 (102)
温哥华中华会馆(Chinese Benevolent Association of Vancouver)108 E. Pender St., Vancouver, B.C. Canada
荣军节快到了,加拿大有头有脸的人都在胸前佩戴一朵罂粟花。我们华裔也有头有脸了,当然也佩戴。如我在【华裔开创了加拿大现代多元文化社会】 里讲到的马国冠老兵就是我们要怀念的加拿大二战老兵,能不佩戴罂粟花乎?
既然二战有华裔老兵,那么一战呢?不单止二战中国和加拿大是盟国,而且一战也是。当年中国参战,派不出兵,就派了劳工去欧洲参战。中国劳工乘船到卑诗省,如何坐太平洋铁路的火车到大西洋,过大西洋到欧洲。战后原路返还,走的都是加拿大。加拿大华裔也有参军到欧洲打仗,但是都是士兵,没有名字留下来。而且,也牺牲了几个。
和二战一样,参战了,华人参军为国效力了,华人纳税不比其它族裔少,按照西方民主制度,纳税就有选举权,而加拿大地方政府剥夺了华裔的选举权利。所以,二战以后,华裔掀起了争取选举权的运动。带头的是同源会(Chinese Canadian Club)还有中华会馆。同源会是1914年在域多利华埠成立的,主要会员都是加拿大出生的华裔,但也有中国出生但幼年就来到加拿大的华裔。1919年,515名加拿大出生的华裔署名一封请愿信给域多利市议会,要求给华裔选举权。这515名华裔中,400人有入籍证书,入籍证书上写着他们赋有公民的权利、权力和特权。并且他们赋税,而且有房地产(当时投票权条件之一)。另外有200多名同情华裔的白人也加入了请愿签名。遗憾的是,他们的请愿被置之不理。合理的请愿没有得到合理的回应。
当我们在加拿大有头有脸地佩戴罂粟花的时候,我们知道,华裔老兵不止参加过二战,而且也参加过一战;我们华裔老兵不仅仅为加拿大在战场上献出了鲜血和生命,而且为建设加拿大族裔平等的多元文化公民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39年同源会(Chinese Candian Club)会员合影。
域多利华埠中华会馆(Chinese Consolidated Benevolent Association of Victoria)
参考文献:
"From China to Canada", Edited by Edgar Wickberg, 1982 Toronto, page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