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217)
2007 (225)
2008 (142)
2010 (96)
2011 (174)
2013 (239)
2014 (120)
2017 (1)
2023 (348)
自我(identity),或社会认同。
先说说“融入主流社会”这个概念。为什么华裔要努力“融入主流社会”?“融入主流社会”的前提就是华裔缺乏社会认同感,这是双向的认同感:主流社会不认为华裔是社会当然的一员,华裔也没有社会主人翁态度,由此华裔被边缘化,成为社会的局外人。如果社会认为华裔是社会当然的一员,华裔也自视为社会的主人翁,则完全没有“融入主流社会”之必要,华裔就是主流社会之一员。
在法律上,入籍了,华裔就是社会当然之一员,其公民平等权利得到法律保障。然而,强制法律的成本之高,要夯实种族歧视的不容置疑的证据很难收集,甚至没有可能。所以,才有了“融入主流社会”的提出:变成不单是法律上平等之一员,而且也是社会心理上平等之一员。
但是,“融入主流社会”这一提法本身就把歧视华裔合理化。华裔的社会问题,包括职场玻璃天花板问题,已及忠诚问题等,都是“融入主流社会”想解决的问题。但问题的结症是华裔丧失了自我(identity)。没有了自我,自然就成为社会边缘人。而所谓“融入主流社会”之诉求对于这个解决问题背道而驰:不是寻找和树立华裔的自我,而是进一步消除华裔的自我,使得华裔的忠诚问题每遇国际政治风浪就浮出水面。由此产生了歧视华裔的就业晋职等社会问题,连许多完全融入主流社会的华裔,他们在语言宗教乃至思维都和欧裔没有区别,但还是有香蕉人的尴尬。李文华案件是一例,关颖珊被解说员视为非美国人是另一例。
这个华裔自我问题可以简化为这样的问题:我们为我们入籍的国家感到自豪吗?如果还需要”融入主流社会“的话,显然就是还没有自豪感,因为还得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社会认为华裔是当然之一员吗?好像不是,好像华裔入籍占了白人黑人的光似的,好像华裔天生就欠了债一样。
这些问题有其历史根源。由于北美历史上的排华法案,华裔在北美社会历史上就带有某种程度的屈辱,而这种屈辱成为华裔忠诚问题抹不去的伤疤。加拿大对人头税道歉了,因为人头税是法律制度化对华裔的歧视。但“道歉”依然隐含了华裔“局外人”的地位。当唱起加拿大国歌,唱到"God keep our land glorious and free",华裔可有荣誉和自由的认同?在长期排华法案实施的历史背景中,可有荣誉和自由可言?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华裔的忠诚问题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寻求华裔的自我,要华裔认同这个我们入籍的国家,必需唱我们自己的华语的国歌,我们认同加拿大不是因为上帝的荣誉赐予我们这片自由的土地,历史事实不是这样。我们认同这片土地,是因为我们对这片土地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和牺牲。我们祖辈来到这片土地,架设了跨大陆铁路,使得北美国家得以启动工业革命,使得北美国家优于南美,没有跨大陆铁路,北美就和南美一样:不是一个连接两大洋的美国而是各自只面临一个大洋的巴西和秘鲁;不是一个连接两大洋的加拿大而是各自只面临一个大洋的智利和阿根廷。北美成为当今世界文明中心离不开华裔架设跨大洋铁路的贡献和牺牲。我们入籍了,我们为成为此地合法华裔感到自豪,我们族裔建设了这片土地,这是我们认同这片土地的基础。我们认同这片土地不是上帝的荣耀,我们祖先被卖猪仔来到这片土地上的时候没有荣耀。但是,我们有我们的荣誉感,有我们对这片土地的认同感,那就是华裔在架设跨大陆铁路的历史中是不可代替的角色,华裔在架设这个北美工业革命命脉的过程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和牺牲。
所以,我希望加拿大华裔唱华语加拿大国歌: 华语加拿大国歌
这第三版华语加拿大国歌体现加拿大华裔的自我,表达加拿大华裔对这片土地的忠诚。丧失了自我,就没有忠诚可言。英语加拿大国歌不是法语加拿大国歌的字面翻译,英语加拿大国歌反映的是英裔加拿大人的自我,而法语加拿大国歌反映的是法裔加拿大人的自我,这两个国歌歌词都不反映华裔的自我。
最近网上有征集签名(链接附后),请愿设立“铁路华工纪念日”。希望华裔加拿大人踊跃签名支持,找回我们华裔的自我。“融入主流社会”是一个歧途,找回自我、找回我们对这片土地的认同感才是正途。只有找回华裔自我,我们才有可能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而不被国际政治风浪无辜地影响我们的就业和晋职。
值得推荐!
1。华人大多穿的破破烂烂,蓬头垢面,不讲卫生;
2。说话时候,要么嗓门太大,要么点头哈腰;
3。喜欢占小便宜,如商场买菜,甚至卖盒装鸡蛋都挑三拣四;
4。吃饭时候吧哒嘴,发出动物吃饭的声音,而且常常嘴里嚼着饭菜大声说话,很令人反胃;
5。家里家外乱七八糟,象是野人来到现代社会定居,院子不是寸草不生,就是野草横生,要么就是种菜;
这些是和中国是否买得起美国国债没有什么关系的个人印象,只要中国人还象上面那样,就会永远被歧视。
6。华人喜欢固守旧习,处处显得和世界其他文化格格不入,不热爱自己的新国家,也是遭人歧视的原因。
美国之所以能独立建国,是经过了和英国的决斗。当年北美的英国人,战胜了他们的祖国,成立了美国。这是华人学习的榜样。
没有一个博大的精神,只知道老祖宗那点东西的民族,自然会被其他人耻笑。
另外,不要老说古代中国如何强大。中国古代其实也是一直很落后,一直处于世界的边缘。只是西方在击败中国之前,没有强大到,也没有必要穿过荒漠进入中国的地步。
看看欧洲各国的古代建筑,和中国古代的建筑,你就知道,到底谁强大。
欧洲人和阿拉伯人一直都处于世界的中心,他们深深的影响世界的文化进程和历史进程。科学,哲学,宗教,法律,军队,战舰(古罗马,古埃及时代,他们就有了强大的战舰)这些都是他们强大的武器,而中国在这些方面,都远远落后,挨打是迟早的事情。只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中国才没有被他们很早就征服。
现在,不要老是觉得中国以前很强大,这不但自欺欺人,也不助于中国人真正的融入文明世界。
“荣耀与自由”。华裔历史上长期遭受制度性歧视(排华法案,人头税),华裔唱起来别人自然要怀疑你对加拿大的忠诚,因为此表忠明显是撒谎。我们忠于这片土地,是因为我们作出了贡献和牺牲,这是真正的自我表达。我知道的不信上帝的加拿大白人,他们唱到这句也是该掉歌词来唱的。
法语歌词肩负十字架一句,是天主教悲情的,没有荣耀,(显然,法国人被英国人打败了,那里来到荣耀?)是天主教的identity,不是新教的identity,所以,英语国歌不直译法语国歌,而O Canada最早是法语唱出来的。
如主贴题目所说,我们是要找回我们的Canadian Identity,才能成为合格的平等的公民。否则一切都是空谈,一切努力最终被扭曲为华裔的尴尬社会地位: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谈何社会认同?以为抹杀华裔的identity就能融入主流社会是荒谬的。“融入主流社会”之说,是炼不成武功的葵花宝典。唱忠实地唱英语或法语国歌,就又如拿白人的帽子戴到自己头上,还指望白人把自己看成白人。
至于其它族裔就不要提了。加拿大历史上重大贡献的族裔是:1、土著印第安人;2、皮毛贸易殖民的法国人;3、美国独立战争从美国移民过来的英裔保皇派;4、建设跨大洋铁路的华人。这是形成现代加拿大的四个主要历史族裔。我在互联网上看到因纽特语的加拿大国歌,虽然不是官方国歌,但还是有。现在就是看华裔是否那个正视加拿大历史,华裔是否知道自己的加拿大根在那里?
先谢谢您的赞同。再说说“主流社会”,觉得这是一个无中生有的概念,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谁给分成了“主流”和“次流”了?也只有说“主流社会”的人,想当然地、自贱地把自己归为所谓的“次流”人群了。他们已经生活在这个多元文化平等的社会,竟好像还没有“进入”这个社会一样,让人说他们什么好呢?
您提出的问题可否这样解释,英语和法语是加拿大两个平行的法定官方语言,国歌先用英语再翻译成法语,或者先用法语再翻译成英语,都不合适。这两个官方语言的国歌可以分别改稿。但要增加一个非官方语言的国歌版本就会有争议了,比如日本人也要增加日语的、颂扬日本人的加拿大国歌,菲律宾人要求增加菲律宾语的加拿大国歌......
赞同你“多元文化”的提法,这符合加拿大立国之本。所以要纪念铁路华工。对加拿大建国有贡献的都应该纪念,无论他们是少数族裔与否,这才符合“多元文化”的精神。
为什么英文加拿大国歌不直接翻译法语加拿大国歌?为什么有了法语加拿大国歌以后,英文加拿大国歌海洋几易其稿?
华人应该在各地开始自己组织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社会团体,而不要跟随以西方基督教为核心的教会.
应该否定或者抛弃“主流社会”的说法,进而就不存在“进入”和“融入”的话题了。应该多提倡“多元文化社会”。
我【落地生根】栏目里有相关文章。这里主要想说明的是如果没有自己的identity, 就自然被社会边缘化。如果追求“融入主流社会”,实际就是想认同撒格鲁森的identity,而那种途径最佳效果也就是变成香蕉人,也就是融入撒格鲁森族裔,而这是不可能的,即便如杰克逊难以漂泊全身也是枉然的。
北美是移民社会,我们应该加入主流社会,而不是融入主流社会。【落地生根】栏目中很多篇文章讨论过这个问题,这里不详细说明。
要找回我们族裔的自我,就要对我们族裔在这片土地的历史有一个正面的肯定:我们为这片土地有贡献,有牺牲,这是我们热爱这片土地的根源。要找回族裔的自我,我们应该支持网上签名请愿设立“铁路华工纪念日”,这即是为了华裔正确对待自己,对我们族裔的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观念:我们是这片土地当然的一员,没有需要“融入主流社会”,我们就是主流社会之一员。当然,这样说未免太过一厢情愿;所以,设立“铁路华工纪念日”也是让社会对华裔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华裔是北美建设者,华裔移民不是来接受欧裔恩惠的。
文章有点乱,是因为考虑到读者大多数居住北美,用了北美华裔的概念;然而,请愿是华裔加拿大人的事情,所以文章在两个主体中跳跃,时而北美华裔,时而华裔加拿大人。写得混乱,还请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