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217)
2007 (225)
2008 (142)
2010 (96)
2011 (174)
2013 (239)
2014 (120)
2017 (1)
2023 (348)
2024 (102)
2025 (6)
中美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的结果之一,是中国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1】。中国对美国的让步是将QFII额度由100亿美元提高到300亿美元。并于下半年允许外资劵商进入中国市场。
要了解这些开放的含义,必须先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
这系列前边讲过,金融货币本质是一个信用问题。金融业本质就是一个信息服务业。信用是建立在信息上的,没有信息,信用无从谈起。
古典“储蓄-投资”途径是通过商业银行,人们把剩余资金存入银行,银行把存款贷给商家做生意。商家贷款能否还给银行,这个商业风险即便最诚实的商家也未必能保证,所以银行一般只发放抵押贷款,这对储蓄导向投资是一大障碍。由于这一信息不对称,即银行无法得知商家的核心信息,银行贷款呈现逆向选择:越是急需贷款的企业越是无法得到贷款,越是不缺钱的企业越是被银行追着推销贷款。
做生意,贷款难,难就难在信息不对称。金融市场就是在储蓄户和商户之间做这个市场,在需要用钱的人和有钱没处花的人之间建立一条信息和资金对流的渠道。所以,整个证劵市场充满报告、审计、监管等等等旨在保证信息透明可靠公正(大家都同时知道,不能一些人先知道,另一些人后知道)的运作。
商家有新商业点子,要开始做不容易。如果依靠自己积累资金,一辈子甚至祖传几辈子的积累才有可能干一番事业。有了银行,这个过程可以少一半,即积累了一半,拿这一半做抵押到银行贷款。聪明人由于利用银行可以事半功倍完成事业。但即便如此对现代经济还是还是太慢了,于是就产生了合股公司,三人合股,积累时间就变成三分之一,五人合股,资本积累时间就只需五分之一。现代很多商业模式几乎一夜就融资上亿,这就得归功于股票交易市场了,从上万股民手中集资。
合股经营,信息在股东之间是对称的(这是理想情况,不是说不存在诈骗集资)。合作经营的赢利按入股比例分红。这种经营有时要多年以后才能有回报,如合资开果园,要投入土地、种苗、肥料、人工,但要好多年以后才有回报。如果其中一个股东急着用钱,他不能把钱拿回来,因为那些钱都变成土地和种苗了,即便他分了属于他的一片果林,也不能变现应急。但他有可能转让股份,把股份卖给想要这份资产利益的人。
合股经营人要转让股本是很困难的,一要有人要,人海茫茫,何处找一个喜欢果园的人?二是信息不对称,那个想要的人怎么知道这份资产值多少钱?为了解决这个资本的流动性问题,就有了上市公司和股票交易。
股票交易市场核心是一个清算公司,在清算公司注册的是劵商,他们每天把他们在清算公司注册的股票数额和交易现金天天结算。其它人要交易股票,都得投钱在劵商那里开帐户。这个系统有几个作用,一个是降低交易成本,你买股票不必为拥有股份的法律合同烦恼。二是保证交易合同有效,劵商叫买叫卖的股票要和它注册和每日清算的股票拥有数额和金额的能力相符合并有一定的边际余额以消除风险。三是规范市场,防止霸盘生意,如某人或某商团拥有某公司股票超过一定额度(比如说4%)就必须公开其买卖信息,股市日波动超过一定额度(如7%)就得叫停调查等。
现代典型的高科技公司融资过程,一般是第一步做商业计划,组织管理队伍,私人合股融资一部分,找风险投资公司投入大部分资金。待几年后公司有起色了,运行满足上市要求了,就挂牌上市。上市初次公开发售股票称为IPO,就是把股票卖给股民,这样一来投资公司就可以连本带利把投资收回,风险投资公司要的回报,往往是它原来投入的N倍,因为它有许多投资未必能有回报。比如说,一个投资公司投资了20个项目,可能成功的项目就是5个,其它都失败了,这5个IPO收回的资金,就必须高于原来20个项目的投入加上公司本身运营成本和回报预期。
在股票交易市场中,IPO称为一级市场,是公司在股市上发行股票或回收股票的操作之一。一级市场是股市作为社会储蓄转为社会投资的主要方式。其后该上市股票在股市中易手,是二级市场,如交易微软股票在二级市场上改变与微软没有关系,不是微软买卖微软股票,而是微软股票拥有人转变拥有者,二级市场在经济学中是提供股票的流动性,在实际运作中是一个投机心理驱动下的零和博弈,二级市场的交易量可以高于股票市值,如一个股票可以一天内转手数次。如果大量资金涌入股市而股市没有足够的IPO消化这些资金,这些资金就会拥挤在二级市场上,通过供求关系推高股价,会造成泡沫。对应于资金涌入要有相应的IPO吸收资金,才能完成股市将社会储蓄转为社会投资的功能。一种股票在市场上成熟健康的表现是大交易量和低波动,这时该股票的价格理论上是反映了与之相关的所有市场信息,使得交易双方信息对称。二级市场上能赚钱的,就是赚的信息不对称的那一部分,即二级市场上零和博弈的结果,是信息拥有者为赢家,信息缺失者为输家,最终平衡股价并反映出市场信息。
中美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结果之一,是QFII额度从100亿提高到300亿美元。QFII是认证的外国投资机构【1】。沪深股市总值在今年5月17日达到17万亿人民币【2】。按照7.6汇率来算,300亿美元就是2280亿人民币,即中国股市现在只能容纳75个这样的机构就饱和了。这个让步对中国的考验之一是有没有足够的的IPO吸收这些资金。中国现在股市到美国股市上市是不经济的,因为股市的的功能是将社会储蓄导向社会投资,而中国社会储蓄高,中国公司到香港和美国上市是荒谬的。现在让外资到中国股市投资,一定要有相应的IPO数量完善中国股市的资本市场功能,这样来看提高QFII并不是坏事,控制好了就是好事,失控了就是坏事。对中国的考验之二是股市监管问题,如此资金力量庞大的投资机构,如何避免霸盘行为操纵股价是中国股市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完善股市的机遇。比较焦虑的是中国的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大的投资机构总是赢家,因为他们信息灵通,而且专业化交易。散民和小的投资机构,要更多的着眼于IPO,避免频繁进出,防止被大投资机构把资金通过股市卷走,避免投机心理,多一点长期投资。
金融业是服务业,如果QFII额度提高有相应的IPO增加,那么这个市场开放不是把金融市场给了别人,而是把外国的金融市场拿到了中国,即以前必需到美国和香港上市的公司,现在可以在中国上市了,如果结果是这样就是中国金融市场的胜利。外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可以增加股市交易量,提高资本流动性,而且反映国际市场信息。就着一点来说,不是中国把金融市场让给外资了,而是,外资把中国的金融市场做大了。金融市场为其大,才能稳定,才能降低风险,小的金融市场无法承受大资金冲击。就这点来说,QFII额度适度提高不是什么坏事。而且,热钱已经流入,与其不明不白地流入,还不如通过QFII规范地流入,这样更加便于股市监管。
QFII额度增加还有其它几方面的作用。其一就是这些资金回投向中国债劵市场,这是人民币市场建立的一部分,建立人民币利率市场需要有大笔资金投入债市,债市需要大交易量来找到市场价格平衡点。其二是这些QFII必需换为人民币在中国股市和债市运作,这个坏处之一是又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而且,如果人民币升值过快,这些进入的资金不必到股市债市上运作,只要一进一出就赚了人民币升值的好处。所以QFII必须有规范,防止挂羊头卖狗肉,防止借QFII炒人民币。但是这同是也给外资拥有人民币的动机,有利于人民币走向国际,有利于建立人民币汇率市场,为人民币浮动打下基础。
金融市场真正的出让,是下半年允许外资劵商进入。劵商提高交易服务,拿取佣金,是服务业。这对国内劵商是一个竞争,但是,估计市场细分下来,外资劵商会占领国外股民市场,中国劵商会占领国内股民市场。如果形成这样的劵商市场格局,那么,允许劵商进入也是做大中国金融市场的举动,对国内劵商不构成太大的威胁。国外股民市场,原来就不是国内劵商的。外资劵商带来海外股民,也可以刺激人民币走向国际,给外国股民拥有人民币的动机。
金融市场的另一个领域是金融咨询提供商,这个业务有规模经济和自然垄断特点。世界就屈指可数的几家,如路透、道琼、彭博等。这个金融咨询业务适合寡头合作,而不适宜竞争。即国内金融咨询业可以形成一、二个大头,然后与国外咨询大头协议分享信息和市场划分。
金融市场三个构成是投资家、交易服务和咨询服务。中国这次开放的是前两个部分,其开放程度是否在中国金融体系风险管理能力之内,这是问题的关键,也是各各个争论的焦点。但就上边的分析,中国应该有机会挺过去,而且,挺过去就可以使得中国金融地位提高一步,使得人民币地位提高一步。
【1】 http://www.chinadaily.com.cn/bizchina/2006-09/26/content_696670.htm
不过要搞好股市必然需要的不止是单纯的监管,还有一系列的法规,透明度和监督者强烈及高尚的道德观,哪天中国把股市搞好了,那天的中国就已经真正的依法治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