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轶事
(22)
屋脊上前行后追,暗夜中无声博弈。
前方那几道身背麻袋的黑影,对偃师县城的街巷布局异常熟悉,专挑阴暗僻静处穿行,身形飘忽,速度快得惊人。若非石锁这大半年在少林前期奠定根基,又得《易筋经》初步淬炼,恐怕早就被甩脱了。
即使如此,他也只能目光锁定,不敢靠近,倒是那股淡淡的怪异味道成了最好的路标。
黑影们没有在城中驻足,而是径直向西城墙根下一处荒废的宅院奔去。他们从的宅院塌墙处潜入,片刻后竟从另一侧钻出,没入了城外沉沉的夜幕中。
这些人这么轻易出入县城,原来是靠密道!
石锁随紧其后,找到那处坍塌的院墙缺口。院内荒草丛生,一口枯井旁的石板被挪开,露出一个黑色的洞口,那怪异的味道正从这里溢出。
石锁略一迟疑,毅然潜入洞中。密道狭窄潮湿,但空气流通,显然有人常来常往。走了约莫一炷香功夫,前方有微弱的光亮,竟是一干涸河床旁的洞口。
钻出洞口,清冷的月光洒满大地。眼前地势豁然开朗,远处黄河如带,涛声隐隐。而那几道黑影,正沿着河床向北疾行,方向赫然指向——巩县!
石锁心头一震:巩县,洛汭之地,宇宙魔方!
他北依邙山,南靠嵩岳,山河四塞,巩固不拔。黄河与洛水此处交汇,传说中“河出图,洛出书”的祥瑞之地,加之诗圣杜甫的故乡,北魏石窟和北宋皇陵安居所在……此人文荟萃之地,却也龙蛇混杂。
这些盗尸贼,老巢竟在巩县?
他不敢怠慢,奋力追踪。黑影们脚力敏锐,专走荒无人烟的小径,有时甚至涉水而过,借以消除踪迹。石锁全神贯注,将轻身功夫和追踪技巧发挥到极致。
越过一片低矮的丘陵,出现了厚重古老的巩县城。城池依山靠水,气势雄浑,果然有“巩固不拔”之象。然而,那些黑影并未直接进入城内,却绕过城墙,悄然无声息地潜入了城北青龙山脚下的一片巨大、荒芜的园区——宋陵!
石锁倒吸一口冷气!他们竟敢将巢穴设置在皇陵?真是胆大包天!
北宋皇陵历经战乱,地面建筑大多损毁,但神道前的石像生仍巍然屹立,在月色中投下长长的、扭曲的影子,平添几分阴森。陵区范围广大,松柏森森,荒草没膝,极易藏匿。
黑影们对这里的地势极为熟悉,在石人石马的缝隙里鬼魅般穿梭,最终消失在半埋于地下的陵寝入口处。
石锁伏在不远处的荒草中,屏息观察。那入口明显经过人为修葺和隐形,若非亲眼所见,绝难发现。浓烈的怪异药味和若有若无的金属敲击声从深处隐隐传来。
这里,就是他们的老巢!
他不敢贸然深入。若是惊动了这些神秘的亡命之徒,后果不堪设想。他仔细记下周围的标识,决定先返回城内,从长计议。
石锁悄然退出皇陵区,来到县城门外。天色微明,城门将开,已有赶早集的乡民和商贩在这里汇聚。
混入人流,石锁顺利进入巩县城。与偃县的惶惶不安相比,巩县城内安定沉稳许多。街道宽阔,市井整齐,民众神色间自有一股身处要地的从容,连空气中都似乎浸润着洛汭古文明。
他找了间临街的早食摊位,要了一碗当地有名的豆腐脑配油饼,一边吃,一边关注周围。
邻桌几位老者正在闲聊,话题竟也围绕着近期的盗尸案。
“唉,世道实在不太平,连死人都不安生。”
“听说偃师那边闹得凶,咱们巩县还好,守皇陵的老赵头说,好几天晚上都听见怪叫,看到鬼火,快吓出病了……”
“怕是前朝那些皇帝的阴魂不安吧?毕竟国都南迁那么久了……”
“嘘……莫谈国事........莫谈国事……"
石锁默默听着,心中更加确定,宋陵的“怪声鬼火”,必定与盗尸贼有关。
吃完早饭,他在城内漫无边际地走着,借此熟悉环境。巩县果然人文底蕴深厚,书香宅院随处可见,“杜甫故里”的方向牌街旁可循。洛水穿城而过,河上古桥飞架,桥下水波潋滟,遐想“河图洛书”,是否此地而生?
转过一个街角,几名药材商人迎面而来。定睛一看,竟然到了药材市场,两旁的店铺规模颇大,生意兴隆。许多买卖药材的商人在这里洽谈生意,其中不乏一些服饰怪异、口音疯狂的胡商。
石锁心中一动,信步走入街道。那盗尸贼巢穴中传来的药味和金属声,是否与此地有关?他装作精心挑选药材,实则竖起耳朵,搜集着奇异药材或可疑交易的线索。
在一个名为“百草轩”的大药铺前,他停住了脚步。这间药铺气势不凡,伙计忙碌,客商不绝。但吸引他注意力的,是药铺门口旗杆上悬挂的徽旗——不是常见的“葫芦”或“灵芝”图案,而是一个复杂的、类似家族徽章的纹样,似乎融合了书籍、算盘和麦穗的图案。
“让开!让开!康家的车队到了!”前面传来吆喝声。
石锁抬头,只见一队规模不小的骡马车队停在“百草轩”门前,伙计们忙上忙下地载着药材箱笼。一个管家样子的中年男子正与药铺掌柜热情地寒暄:
“……张掌柜,这批陇西来的当归和黄芪是极品,我家主人特意交待紧着您。“
“康管家太客气了!康老爷子身体可好?改日定当登门拜谢……”
“劳您挂心,家主安好,只是近期为‘河洛书院’募捐之事操劳……”
康家?河洛书院?石锁记这些名字。看来这康家是当地极有势力的家族,似乎还乐善好施。
他在药市街转圈,没有听到有用的消息,但那个“百草轩”和“康家”,却给他留下了印象。
过了城西,一处香火颇盛的寺庙——净土寺。寺旁有一片相对便宜的客栈区。
他随意选了一间看起来干净的“来客栈”,要了间下房。掌柜是个笑眯眯的老者,一边安排一边搭话:“这位面生的小哥,是来探亲还是访古啊?咱巩县可是好地方,杜甫故里、石窟寺、……值得逛逛的地方多着呢!”
石锁随口应对:“路过,做一些小生意。”
安顿下来后,石锁关好房门,再次尝试修炼《易筋经》。或许是身置“河洛文明”的起源地,被历史沉淀的浓重氛围包裹,他今日调息时,竟觉得体内那丝暖流比往日更加活跃了一些,心神也更容易沉静。
修炼完毕,他拿出纸笔(这是离寺前玄悲大师让他备下的,说可能有用),凭着记忆,将昨夜追踪的路线、皇陵贼穴的入口位置、以及那怪异的气息和金属声等细节一一记录下来。
写完,他瞅着纸上的字迹,眉头紧锁。单靠他一个人,绝无可能端掉那个巢穴。是否需要想办法通知巩县官府?但想到偃师兵丁的盘查和官府对其的“定性”,他又有些忐忑。万一官府中也有他们的内线呢?
……或许可以从其他渠道入手?比如……看起来有势力的“康家”?或者……药市街?
他推开窗户,望向远处雄浑的邙山和隐约可见的皇陵神道石像。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橘红色,黄河与洛水自然交汇,奔流不息。
“河洛汇流,阴阳交融……”不知从哪里听来的一句话蓦然跳上心头。
这片土地,见证了太多的王朝兴替、文明起落。而此刻,一股诡异的暗流,正借助历史的阴影,悄然涌动。
他摸了摸怀中的柴刀和那本薄薄的册子,信念渐渐坚定。
无论什么妖魔鬼怪,既然撞见了,便不能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