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若在宋唐,烟雨回汉秦。

谈谈或展示人生的感受,收获;介绍,彰显神性。
正文

童年的豆腐店

(2022-01-11 09:49:54) 下一个

我小时候家周围没有动物园,豆腐店也成了我的动物园,因为里面有几头拉磨的驴子。豆腐店里有点略微臭臭的味道,但看到驴确实很亲切。小孩喜欢动物,这是常识。记得林海音女士《城南旧事》当中,当小英子刚搬到北京时,看到骆驼吃草,情不自禁地啧嘴巴跟着学。So adorable. 狗、猫、驴子是童年冀唐唯三的喜欢。童年冀唐喜欢看驴子拉磨:金豆变白糊,玉液化琼浆。

能常常看驴子,多半由于外公的百货小店就在豆腐店的对面,一条长街贯穿南北。外公是旧社会过来的小商人,其实是旧社会的地主,他家有两部风车,一部风车管100亩田。后来由于外公的父母去的早,他自小就备受溺爱,长大后“走小路”被人家算计,结果家道中落,只落得做小生意。不过这也救了他,不然的话他肯定会被当着地主斗死的,也就没有我妈妈,也就没有我了。

外公是个戏迷,我遗传了他的这个基因。他生命的最后两三年镇上只要有演戏的,他从早看到晚,场场不落。

明太祖大诰曰:豆腐、茶干乃天赐良品,宜多食之。太祖思念珍珠翡翠白玉汤,就是他有豆腐情节。然豆腐确实名归实至。

我那个时代是1970年代初期,大家都穷的叮当响,没有什么牛奶吃的,但是豆腐店里边的豆浆却确实是最好最好的牛奶。豆浆泡油条,常吃真的是折了福了。上海人从上面下来到乡下来省亲的时候,常常用这个来招待他们的,我们也跟着沾光。

我对驴子拉磨和过滤这两个工序印象特别深刻。拉磨的时候,豆子被磨成白浆,不停地从磨槽当中涌下来;还有过滤煮好的豆汁时,豆浆不断地从下面过滤下来,热气腾腾,豆香扑鼻,闻着也是一种享受。还有大多数时间就站在那边看驴子吃草或者拉磨。大概这种过程是可喜的,从业者甘之如饴。

日本有部电影叫做《茜色天空》,讲的是一个男人名叫永吉,是从京都远道而来的豆腐手艺人。开豆腐店,卖豆腐和豆腐同行斗争,最后也为豆腐而死的豆腐工匠精神。永吉的眼中豆腐是世界上最美丽风景和最有营养的食品。豆中自有颜如玉,豆中自有黄金屋。总之,豆腐就是他的生命。顺便说一句,里边还有浮世绘三杰之一的哥川广重东海道五十三次的冈崎大桥。

宋代朱熹写过一首咏豆腐诗: “ 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己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 注曰: “世传豆腐本为淮南王术”。公元前164年,刘安为淮南王,闲余琢磨长生不老道,他重金招纳术士,他们常聚在楚山谈仙炼丹,试着用山中的清泉水磨制豆汁,想以黄豆汁培育丹苗。仙丹没炼成,反而让豆汁与石膏相遇,起反应形成了鲜嫩玉润的物。有人壮胆尝之,觉美味可口。

关于豆腐何以东渡,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在《唐风十题》里专作过一篇《豆腐》,说豆腐传入日本的年代不详,可能是由镰仓室町时代留学的僧侣们带回的。

我认为世界上质量最好的豆腐,就是家乡的这个豆腐店里边制作出来的豆腐。只不过现在豆腐已经机械化生产了。这个豆腐店也早就没有了。那种真正的美味,已经消失了,化成类似于太祖珍珠翡翠白玉汤式的记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zhirui 回复 悄悄话 你这个画很耐看, 有趣!
雪山草地 回复 悄悄话 好文,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