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斯坦福里的罗丹雕塑 – 以及历史背景(上)

(2023-10-20 08:32:06) 下一个

        斯坦福大学拥有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青铜雕像200尊左右,就数量而言仅次于罗丹的故乡---- 法国巴黎的罗丹博物馆,而质量完全可以与之媲美。

        在斯坦福博物馆(Leland Stanford Junior Museum)内数量最多,大约170件。

        其次在博物馆南侧的罗丹雕塑花园(Rodin Sculpture Garden),24件。

        另有六件独立的青铜人物塑像构成大型群雕 ---- 《加莱义民》,位于斯坦福主教学楼回廊围绕的四合院花园之中(Stanford’s Memorial Court)。

下面择要介绍:

        《地狱之门》(The Gates of Hell)是罗丹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作品,高6米,宽4米,厚1米,位于斯坦福博物馆的东南侧,罗丹雕塑花园内。门上共塑造了186个雕像,是罗丹作品的集大成者。

        《地狱之门》最顶端的三个人物造型构成雕像《三个影子》,下方的中央为《思考者》,《思考者》的四周皆为有罪之人,进入地狱的鬼魅。这些鬼魅魍魉由罗丹根据一些典故分别构思塑造,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其中许多还成了传世之作。大门的左右两端分别为亚当和夏娃,隐喻他们也是带罪之身。

        1880年8月,40岁的罗丹受到了法国政府的委托,为法国工艺美术馆制作青铜质的《地狱之门》,原定于1884年完成。令双方都没有料到的是耗费了罗丹后半生的全部精力,直至离世(1917年)那面青铜门也没有完工,甚至没有定稿,而那个美术馆也没有建立起来。虽然法国的阿列克西鲁迪埃(Alexis Rudier)铸铁厂1904年就开始了铸造,可能由于罗丹的设计一再变动,工期延宕。直到罗丹过世后设计无法再做变更,最后由巴黎罗丹博物馆的第一任馆长拍板敲定,包含186个分别为情欲、恐惧、理想而不断争斗、挣扎的形象。第一件《地狱之门》终于在1922年完工,直接送至1919年建立的罗丹博物馆。

        《地狱之门》的创作源头是文艺复兴先驱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的著名诗篇《神曲》(Diving Comedy)中的第一部分《地狱篇》。将《地狱篇》中人物的文字形象转化为雕刻形式。

        罗丹最初沿袭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洛伦佐-吉贝尔蒂(Lorenzo Ghiberti,1378-1455)的灵感和他的《天堂之门》的设计思路。

        《天堂之门》(The Gates of Paradise)为青铜镀金浮雕,高5.65米,吉贝尔蒂创作于公元1425至1452年,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圣若望洗礼堂东面大门上。在这之前(1401-1424年),吉贝尔蒂还为洗礼堂制作了北门浮雕。这哥们花了一辈子时间做了两扇门,但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文化遗产。洗礼堂共有三扇门(南、北、东),吉贝尔蒂做了后两扇,虽然第一扇门(1329年,安德里亚-皮萨若制作)也是一件世界级的珍品,但被吉贝尔蒂的光芒掩盖。

        从左至右:《天堂之门》的整体浮雕(十幅),浮雕单幅细节,门楣上的三尊大理石雕像。

        天堂之门是意大利佛罗伦萨圣若望洗礼堂东面的正门,处于主教教堂 ---- 百花大教堂的前方,大门左右两扇,每扇门上的浮雕作品都分为五块,对称布置,采用圣经旧约传说中的十组故事为题材。从左至右、从上至下,按时间顺序贯穿着圣经叙述的人类的历史。

        由雕塑家洛伦佐·吉贝尔蒂精雕细刻27年(1425-1452年)方完成,是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杰作之一。浮雕表现的内容虽然是宗教故事,但完全不同于过去的艺术语言。在浮雕作品中,吉贝尔蒂成功地借鉴了绘画的艺术手法,利用高低不同的凸起,细腻地塑造了一个个人物形象,利用透视的手段来再现人物的位置、空间的环境和深度,近处的人物最大,远处的较小,直到最远方融入背景,造成了很强的景深感。镀金的表面则使整个浮雕洋溢着一种黄金色的空气和轻雾的感觉。

        该浮雕的十个场面由时任佛罗伦萨共和国的总理确定,为旧约圣经中的故事亚当夏娃该隐亚伯诺亚亚伯拉罕以撒以扫雅各约瑟摩西约书亚大卫,所罗门和示巴女王。恢宏的场面简直就是历史教课书的缩影,对于犹太人更是如此。

        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对这组浮雕作品赞赏不已,也是他给予了作品以《天堂之门》的名称,此名被沿用至今。。

        《地狱之门》的最初设计受《天堂之门》的影响,对称、方框加十字。相对于《天堂之门》的系统性、连贯性、普及性和影响的深远性;《地狱之门》就显得故事凌乱,整体布置杂乱无章,虽然人物众多,但缺乏有机联系。正是由于罗丹对作品的不满意,才会有三十多年的修改,有生之年难以定稿。这可能就是地狱和天堂的区别。  

        《地狱之门》的第一(石蜡)、第二(橡皮泥)和第三(石膏)设计版本。在最初的设计中没有任何细节,只有初略的方框划分,罗丹的脑海里还是一片浆糊。第三个版本出现思考者,但没有顶端的《三个影子》。

        罗丹一生争议繁多,唯有雕塑《思考者》(The Thinker,1902-1904)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认可和极高的赞誉。后世评价,罗丹受14世纪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先驱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影响,受其广为流传的诗篇《神曲》的激励,故有此创作。最初作品被命名为《诗人》,暗指但丁,后更名。

        这尊青铜像独自占据斯坦福博物馆中硕大而高耸的 132号展厅,凸显其地位之重要。
        这里的思考是指独立的、逻辑条理清晰的直击人类灵魂和心灵的深层次的思考。朔源至古希腊的哲学三贤苏格拉底、帕拉图、亚里士多德。思考使人收获智慧(Intellect),从而推动人类进步。
        这里的“思考”好像和凡夫俗子的有所不同,有更大的视野和范畴。我们的成语“行成于思”,虽然强调了“思”的重要,但“成”的是个体事件。
        整座雕像肌肉紧绷,呈现力量。罗丹的本意是用外表的肌肉来体现内在的精神内涵,这也是他一贯的手法。而凡夫俗子的思考大脑紧张,肌肉松弛。从而导致了后人对这件作品五花八门的理解。一些中文网站对此的解释:“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沉浸在极度痛苦中的姿态”。见仁见智吧。
        博物馆对罗丹和他的两件作品有简单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一下。
 

        由于崇高的声誉,《思考者》青铜像在全世界有几十至上百座之多,京东商城也有大小不一、材料各样的塑像在卖。

        在旧金山的荣勋宫 (Legion of Horon Musuem) 也有一座《思考者》,位于罗马廊式广场的正中央。

        亚当和夏娃

        亚当和夏娃的青铜塑像矗立于《地狱之门》的左右两侧,创作分别完成于1880年和1881年。其实在《地狱之门》里也有他们的位置,只是等比列地缩小。在烈日之下,赤裸的亚当铮亮,而夏娃铜绿锈迹斑驳。不知是材料配比不同,还是冥冥之中的阳刚和阴柔。

        《三个影子》(The Three Shades,1881-1886)是《地狱之门》顶端的一组雕塑。最左边的是亚当,另外两个是他的影子。 博物馆的解说是同一个模具复制了三次,相互之间扭转了角度,以反映身姿和动态完全一样。最初的构思是刚到地狱,顺着手指的方向凝视着等待他们的恐怖和痛苦。微弯的脊背似乎准备承受恐惧的重压。

        从面孔、姿势、强健的肌肉表明罗丹受到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年)的大理石雕塑《叛逆的奴隶》(The Rebellions Slave,1513年,巴黎卢浮宫)的影响和指导。

罗丹雕塑花园中的《三个影子》。

旧金山荣勋宫 (Legion of Horon Musuem) 中的《三个影子》。

亚当是人类之始祖,也开启了人类的原罪。这一形象也指向但丁的地狱篇中的一句话“进入此地之人,且放弃一切希望。”

但丁的《地狱篇》中的第三首为《地狱之门》,写道:

由此,进入永恒的痛苦之城。

由此,进入永世的凄苦之地。

由此,进入万劫不复之所。

...

这三位一体把我塑造出来。

...

我万古不朽,与世长存。

进入此地之人,且放弃一切希望。

 

《乌格里诺》(Ugolino,灰泥膏,1882)

        乌格里诺(Ugolino,1220-1289年)是意大利贵族,由于叛逆年近70岁的他连同两个儿子两个孙子被关押,四个子孙活活饿死于牢中,濒死的孩子们央求他吃掉自己的尸体。他的故事在但丁《神曲》“地狱”第三十三章中有详细描述。该雕塑表现了乌格里诺拒绝孩子们请求时的痛苦表情。

        Ugolino亲眼目睹子孙的死亡,最终仍不敌饥饿,吃了死去的儿子肌肉,一个悲剧的父亲。但丁想要表达的是“饥饿战胜了哀伤,求生的本能战胜了人性”

        历史上有许多以 Ugolino 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在罗丹作品的旁边就是法国著名雕塑家让-巴蒂斯·卡尔波(Jean-Baptiste Carpeaux,1827-1875年)用相同题材创作的青铜作品《乌格里诺和他的儿子们》(Ugolino and His Sons, 第一版,1858)。

        由于在明亮的灯光下二维的照片反映不出青铜作品的细节,故上一组卡尔波雕刻塑像的照片。

 

        上面九幅照片是卡尔波《乌格里诺和他的儿子们》的大理石雕塑,创作时间于1865–1867,收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面部表情,体态语言,肌肉骨骼无一不映射着艺术家的深厚功底。

 

《贪婪和欲望》(Avarice and Lust, 1887)灰泥膏和青铜

        位于《地狱之门》的右下角,这对男女以的单体形式在地狱之门里多次出现。

 

《吻》(The Kiss, 1880-1882)

        《吻》这件作品取材于但丁的《神曲·地狱篇》里所描写的弗朗切斯卡与其丈夫的弟弟保罗爱情悲剧。当时作者罗丹正和他的助手处于疯狂的婚外热恋中,因此有强烈的代入感。罗丹的塑造直接冲破世俗束缚,两个赤身裸体的情侣,在幽会中热烈相拥接吻的瞬间。这件作品最初为《地狱之门》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大受欢迎而移出地狱,成为了一件独立的作品。

这件大胆的作品尽管在1889年法国巴黎世博会上展出时轰动一时、声名鹊起,成为雕塑史上的不朽名作,但当它在189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上再次展出时,却被美国人视为「色情」作品,不允许公开展览,只能另辟专室预约参观。

在罗丹雕塑花园里有这件作品的放大版。

 

《保罗和弗朗切斯卡》(Paolo and Francisca, 1881-1886)

        弗朗切斯卡是十三世纪时意大利一个地方领主的女儿,经政治联姻嫁给了意大利另一家族的乔瓦尼。她对这段婚姻充斥着不满和怨言,相亲时的保罗变成了丑陋的哥哥乔瓦尼。后来,尽管保罗是有妇之夫,但两人来往日益密切,并保持了长达十年的地下恋情。最终,乔瓦尼发现了两人的奸情,亲手刺死了弗朗切斯卡和保罗。

        在但丁的《神曲》中,弗朗切斯卡和保罗死后来到了地狱的第二层,那里是淫欲者的地狱,在那里,犯禁忌之爱和对情欲毫无节制的人被黑色狂风卷在空中,不能落地,就像是情欲的冲动卷走了两人的理智。

        1876年柴可夫斯基根据但丁《神曲》“地狱篇”的第五篇,保罗和弗朗切斯卡爱情悲剧创作了交响幻想曲《弗兰切斯卡·达·里米尼(Francesca·da·Rimini, op.32)》又名: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

        罗丹的《保罗和弗朗切斯卡》是《吻》的后继,他们的不伦恋遭受的惩罚是死亡。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保罗覆盖在弗朗切斯卡的身上。好像罗丹过于钟情赤身裸体。

文艺复兴以来,以《保罗和弗朗切斯卡》为题材的艺术作品繁多,但都比罗丹的含蓄。

        安东尼奥·卡诺瓦(Antonio Canova, 1757-1822)的大理石雕像《保罗和弗朗西斯卡·达里米尼》,——卢森堡国家历史艺术博物馆

        弗兰克·迪克西 (Frank Dicksee, 1853-1928)在1894年创作的油画《保罗和弗朗切斯卡》,作品尺寸130 x 130 cm,目前该作品由私人收藏保管。

        以上是被罗丹送进《地狱之门》的一些作品,如有机会再聊未进地狱的罗丹作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唐山故乡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華西車城' 的评论 : 老乡好。巴黎的罗丹博物馆非常有名,没有去过,想去参观。
華西車城 回复 悄悄话 老鄉好文。幾年前,專程訪過心中的巴黎羅丹博物館。記得在中國做工程師時,特別睛睞羅丹的雕塑,買了不少畫冊。巴黎羅丹博物館還收藏了不少羅丹未曾面市的半成品,喜歡羅丹雕塑的,訪問巴黎時,不可放過這裡。
唐山故乡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绿珊瑚' 的评论 : 谢谢来访。每周五和周六都有专项的TOUR,罗丹的讲解大约一个小时左右。以前去过许多次,没有特别在意,甚至文字说明都没细看。近年来领朋友参观,听了几遍,总算对历史原由、来龙去脉捋了一下。
绿珊瑚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你的介绍和分享,学习到许多。下次去斯坦福再看雕塑时就会感受更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