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123)
2020 (75)
2021 (101)
2022 (144)
2023 (104)
| ||
《少说废话》 文:梁实秋 诵:候焜
常有客过访,我打开门,他第一句话便是:“您没有出门?” 我当然没有出门,如果出门,现在如何能为你启门?那岂非是活见鬼?他说这句话也不是表讶异。人在家中乃寻常事,何惊诧之有?如果他预料我不在家才来造访,则事必有因,发现我竟在家,更应该不露声色,我想他说这句话,只是脱口而出,没有经过大脑,犹如两人见面不免说一句“今天天气……”之类的话,聊胜于两个人都绷着脸一声不吭而已。没有多少意义的话就是废话。 人不能不说话,不过废话可以少说一点。十一世纪时罗马天主教会在法国有一派僧侣,专主苦修冥想,是圣·伯鲁诺所创立,名为Carthusians,盖因地而得名,他的基本修行方法是不说话,一年到头地不说话。每年只有到了将近年终的时候,特准交谈一段时间,结束的时刻一到,尽管一句话尚未说完,大家立刻闭起嘴巴。明年开禁的时候,两人谈话的第一句往往是“我们上次谈到……” 一年说一次话,其间准备的时光不少,废话一定不多。 梁武帝时,达摩大师在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壁,九年之久,当然也不会随便开口说话,这种苦修的功夫实在难能可贵。明莲池大师《竹窗随笔》有云:“世间酽(yàn)醯(xī)醇(chún)醴(lǐ),藏之弥久而弥美者,皆繇[yáo]封锢牢密不泄气故。古人云:‘二十年不开口说话,向后佛也奈何你不得。’旨哉言乎!” 一说话就怕要泄气,可是这一口气憋二十年不泄,真也不易。监狱里的重犯,常被判处独居一室,使无说话机会,是一种惩罚。畜生没有语言文字,但是也会发出不同的鸣声表示不同的情意。人而不让他说话,到了寂寞难堪的时候真想自言自语,甚至说几句废话也是好的。 可是有说话自由的时候,还是少说废话为宜。“群居终日,言不及义,难矣哉!” 那便是废话太多的意思。现代的人好像喜欢开会,一开会就不免有人“致词”,而致词者常常是长篇大论,直说得口燥舌干,也不管听者是否恹恹欲睡欠伸连连。《孔子家语》:“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能慎言,当然于慎言之外不会多说废话。三缄其口只是象征,若是真的三缄其口,怎么吃饭? 串门子闲聊天,已不是现代社会所允许的事,因为大家都忙,实在无暇闲磕牙。不过也有在闲聊的场合而还侈谈本行的正经事者,这种人也讨厌。最可怕的是不经预先约定而闯上门来的长舌妇或长舌男,他们可以把人家的私事当做座谈的资料。某人资产若干,月入多少,某人芳龄几何,美容几次,某人帷薄不修,某人似有外遇……说得津津有味,实则有伤口业的废话而已。 文也最忌废话。《朱子语类》里有两段文字: “欧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处。顷有人买得他醉翁亭稿。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如寻常不经思虑,信意所作言语,亦有绝不成文理者,不知如何。” “南丰过荆襄,后山携所作以谒之。南丰一见爱之,因留款语,适欲作一文字,事多,因托后山为之,且授以意。后山文思亦涩,穷日之力方成,仅数百言,明日以呈南丰。南丰云:‘大略也好,只是冗字多,不知可分略删动否?’ 后山因请改窜。但见南丰就坐,取笔抹数处,每抹处连一两行,便以授后山,凡削去一二百字。后山读之,则其意尤完,因叹服,遂以为法,所以后山文字简洁如此。” 前一段说的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开端第一句“环滁皆山也”,不说废话,开门见山,是从数十字中删汰而来。后一段记的是陈后山为文数百言,由曾巩削去一二百个冗字,而文意更为完整无瑕。凡为文者皆须知道文字须要锻炼,简言之,就是少说废话。 |
朱自清在一篇短文里写到,一位大人物因某种礼貌关系去看属僚朋友,落坐后两手笼起,两眼炯炯直看着主人,以保持威严,主人窘极。朱先生说,应付的方法,只消照样笼了手,和他对看起来,不说废话,沉默以对。看来,有时候不说话也是一种保持尊严的自卫之道。
梁实秋还写过另一篇沉默,有一回朋友来访,肃客入座后,二人默对,不交一语,只是一口一口的呷茶,等到茶尽三碗,客人兴起告辞,自始至终没有一句话。这种默对无言的六朝风度,只见诸于高人,于我等俗世小民,只怕要憋死。
鲁迅也写过,某人添丁,友人去道贺,一位奉承道,我看这孩子长相,将来一定是做大官的,主人大喜。另一位不甘落后,说到,我看这孩子脸露财气,将来一定是赚大钱的,主人大悦。第三位见不得这些虚假的废话,言道,这孩子长大成人后,终是要死去的。主家大怒,乱棍逐出。可见,说虚话假话废话的,讨人欢喜,说真话实话的,下场就不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