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123)
2020 (75)
2021 (101)
2022 (144)
2023 (104)
2024 (67)
2025 (1)
| ||
《戏台》 文:雪小禅 诵:梅影蝶衣
戏台是戏子的。上了戏台的人,总感觉和别人不一样。第一次登上戏台是小时候的麦场。收了秋,请来了唱戏的,檩条搭成戏台,马车拉来很多戏箱,唱戏的红男绿女下来,在戏台扮上唱。只觉得好看。乡间有野气,又有一种难得的贞静。月朗星稀的薄秋,天气有些凉了,苏三唱“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她要说什么呢? 一般戏台总要搭上三四天。 不唱的时候,和小伙伴跑上去。看着下面,小椅子小凳子排得七扭八歪的,突然就心里不一样了。就觉得高了,觉得别人都在看自己。其实只有田野里吹来的风,鼓鼓的……一生都不忘记。 后来看过很多戏台。 南方的老戏台多没拆掉。鲁迅的《社戏》里提过戏台,在船上看戏,又去偷毛豆。也是一种野趣。但我在矛盾的故乡乌镇是见过戏台的。很方正,高高的。有时会给游客表演一些程式化的东西。 山西一些老宅子也有戏台。晋商是富裕的,家里自然要有戏台。而且养戏班子。颐和园的戏台自然是最风光的,慈禧是大戏迷。对戏台的要求自然要描龙画风不算,还要烫了金吧——她希望一生可以唱戏看戏,也只是她一厢情愿而矣。 扬州的何园现存唯一一个水上戏台。《红楼梦》在这里拍过戏。那曲折的游廊通着戏台,虽然并不辉煌,但别有一番情调在里面。 戏台还是戏子的一个梦。唱戏唱戏,当然要上台去唱,台下十年功,图的就是上了台那一声“好”!如若不是这出将入相的戏台,怎么可以有这种万般风采呢? 盼着上台。那高高在上,其实也是高处不胜寒。第一次上台,心里必定是颤抖的,声音也是哆嗦着。不敢看下面,生怕眼前一黑倒了……时间长了,就渐渐迷上戏台,一天不上台就心里痒痒。看到别人在戏台上未免就有小心酸小嫉妒……戏台,是戏子的地,是戏子的天。上不去,就白唱了。上得去,也未必能唱得好……但总得有那么一个地方,一亮相,一云手,一卧鱼,知道是唱戏的在上面呢。 《霸王别姬》中程蝶衣后来不唱戏了。做梦都梦见戏台吧?电影的最后是他和段小楼在台上。仍然演这出《霸王别姬》,其实是姬别霸王——没想到拔出的剑是真剑,没想到自杀也是真的。生于戏台,又死于戏台。那是他自己选择的命运。 戏子一旦上了戏台,终生是戏台的奴役。不肯下台,下了台,就蔫了,就没了风采。记得采访陈少云老先生,他算得麒派第一人。有一次脚骨折了,可还要上台表演……于是绑着脚就上了台。 所有观众看不出他受了伤。下了台的他,浑身湿透了……倒在地上,脸色惨白。 裴艳玲先生,演《钟馗》必有七次甩劈(飞起来劈腿),她言“戏不可以欺,观众不可欺”,于是每次足足甩劈七次。而每次甩劈完,小便都会失禁……所以,那侧幕旁边,有时会准备一个小尿盂。除了敬重她爱戏如命,剩下的就是心酸了。 采访过一个老伶人,他说,“上了戏台,就是戏子了,不是自己了。也由不得自己了,就得演呀。” 戏台,是最风尘的地方。最无情的地方。只让那些最红的角儿上,那些没落的,不堪的,只能远远的看着曾经的戏台叹息一声:西风猎猎,都去了……而戏台依旧在,见证这人世的寡欢与薄凉吧。 |
舅带我回家,说我不懂欣赏国粹,这咿咿呀呀也是国粹?那时少年心性,以为在街上滚铁环,趴地上打弹珠,就是国粹了,不然为啥家家的小孩都玩这个?这就是少不更事了。少不更事,尚可原谅,大不更事,甚至老不更事,就原谅不成了。
有人说,戏如人生,其实,坐在戏台下面看戏的人才是人生,唱戏的人在台上,是高于人生的。平如人生,还可以过普通人的生活,包括爱恋,包括情,包括恨;高于人生,那就只能是甩劈血尿,以致拔真剑刺向自己了。程蝶衣的故事,可以去看霸王别姬,其实不是霸王别姬,而是姬别霸王,为啥要别,甚至要死呢?因为姬太优秀了,太美好了,太过美好的事物都是很难容于世的,就如后院盛开的牡丹,艳丽,都舍不得用手去摸,才过几日,便落红坠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