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止境的消费
对民国对鲁迅的一点认识
一
80年代末,随着李登辉的上台,台独小火苗也开始逐渐扩大燃烧,为了示好失利的国民党、拉拢台湾民众,大陆对整个民国以及抗战史做了大幅度增版修正;再加两部电视剧《围城》和《人间四月天》的热播,于是乎,最近一二十年,一谈到民国时期,大众都能侃侃而谈林徽因、徐志摩、金岳霖等的几角情史;鲁迅和梁实秋的论战;宋家客厅出现的钱钟书、傅雷等;还有太太的客厅更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切如同80年代对琼瑶言情小说一样妇孺皆知,如饥似渴。
如今,当北大校长读错别字时,很多人想到了民国时期的北大校长们和他们的墨宝;当鲁迅的文章被逐渐清理出中学教材时,我们又想到了民国,那时还可以读到酣畅淋漓的文字。然而,民国时期真是一个有言论自由的时代吗?真是一个文化精英有作为的时代吗?
二
谈到民国,离不了海归。在我看来,除了50年代中苏蜜月期,中国其他各时期的海归始终可分为两派:一是留学日本的,一是留学欧美的。我拎出一些大家熟知的名海归们做个列表,比较一下他们的出国途径、家庭经济状况等,并就此做出一些揣测。当然,我知道这表格远谈不上完整性与全面性,靠这区区几人得出的结论很可能会失之偏颇,但也可能碰巧是对的。不管怎样,如果有人能在此基础上再加入更多的个案进行汇总,说不定可以得出其他更可靠更有趣的结论。
从上表可以看出,去欧美留学的,家道都比较殷实,他们骨子里很容易接纳名士们的做派。他们和当今的大院子弟、官x代、富x代和红x代等一样属于一个特殊的阶层。获得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的,生活更是宽裕,首先学费不是他们要担心的,而生活费是按照欧美的生活标准来定的,所提供的费用携带一位家属都绰绰有余。
上表中徐志摩是自费出国,因为他有这个实力。维基:“徐志摩出生于浙江海宁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父亲徐申如,人称‘硖石钜子’,又是硖石商会会长,拥有一座发电厂、一间梅酱厂、一间丝绸庄,在上海还有一家小钱庄”。他是土豪之子,富二代,可以游学了美国再去英国继续游,终于碰上林徽因。林徽因自是来历不凡,她的父亲林长民曾任民国国会众议员、司法总长、外交委员等,也正因此,林可以随父游历欧洲。1920年林徽因和父亲乘船去欧洲,陈毅当时是赴法国勤工俭学的青年学生,也在这同一条船上。林父女坐的是头等舱,而陈毅则是在底舱打通铺,通铺外还隔着铁栅栏,那是他第一次见到了铁栅栏外的美少女林徽因。日后陈毅见到林徽因时还提起此事,而林根本对陈没有留下任何印象。
去日本留学的则家境一般,不得不舍远就近,去不了欧美,只能去日本了。而当时的日本正处于中日甲午海战和日俄战争胜利之后,留日学子在日本看到了一个东亚岛国的蒸蒸日上,看到了同为黄皮肤民族的日本人无穷的可能性与希望,而相比母国中国则还是一味的积贫积弱,这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纠结心理油然而生,鲁迅和郁达夫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们把这种留日青年内心的苦恼、抑郁和愤懑诉诸笔端。在我看来,这个心理情结正好是欧美留学组所没有的。
三
民国的文化精英之所以很牛,这和他们在经济上有完全的保证也紧密相关。举个例子,鲁迅当大学教授,月工资300块大洋。当时小学教师月薪25块;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当管理员(临时工),月薪8块大洋;而北京市民的最低生活标准是每月两三块大洋。有了这样的经济实力,精英们完全可以过着非常优渥的中产阶级以上的生活。
文学城网友cng曾问如何评价《围城》。关于其文学性,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对它评价很高。至于为何他很少触及苦难的社会背景?我觉得,钱不是这样的人,他只写他熟悉或感兴趣的人与事。其实不仅仅是钱钟书写《围城》,其他文化精英们也是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选择了不同的写作题材与方式,如左联和新月的对抗掐架,鸳鸯蝴蝶派的言情,还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学者们。这些“文学作品”似乎都可以不依赖于那个乱世背景。倒是去了延安的那批土文人的创作能够体现战乱年代个人命运的沉浮,但又有多少人会像津津有味地谈论“客厅”一样地去谈论丁玲沉重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呢?
换句话讲,不仅仅是那些精英学者们游离于战火纷飞之外,选择了世外桃源般的主题写作;同时期以及后期的作为读者的我们,同样也很自然地选择了“自我”或“潜意识”中喜好歌舞升平的阅读模式。难道不是吗?
四
在民族危亡国难当头的时候,我们读到《生活的艺术》、《雅舍小品》这样的文字,你也许要纳闷,这是怎么了?大有“商女不知亡国恨”式的感慨。也许这就是中国文人的安身立命之道。不过,接下来我想聊聊我的另一套解释。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势力相对独立,各地“势力”/“政府”既需要人文辅佐,也需体现武夫们的宽仁之心,于是文化精英有了用武之地,文人才俊有了选择安身之地的机会。这与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有相似之处。
因此民国的文人们有了一些“硬骨头”,他们敢对权势说不,如蔡元培、闻一多、潘光旦、刘文典等;他们也可以不拘一格赏识重用人才,那时钱钟书数学只考十来分,校长罗家伦破格录取他进清华;沈从文只有小学学历,却可在西南联大和北大任教……
当我们仔细审视民国时期的精英们,最终发现他们也并没有摆脱为人所用的依附性。也许他们不依附于某个个体,但他们从属于某个团体、党派、主义,或某地政府。我一直认为,直到抗战末期,虽然大部分人都以“中国人”自诩,但其实现代的“国家”概念还尚未在中国人心中扎根。这从租界和一般中国人聚居地的差别可见一斑,而且很多文化名流精英也常常避居租界。
想一想,为什么抗战“八年”这个概念能够沿用至2017年?以前为什么把抗战从1937年开始起算?为什么不从东北沦陷算起?为什么不从割让台湾算起?为什么不从日本人占据朝鲜半岛算起?千万别说土豆又疯了,土豆只是想帮助“中国人”对“中国”有个符合逻辑的思索。
由此似乎可以推断,那时文人们的“自由组队”是由于当时“各地自治”的结果,一旦抗战胜利后形成老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状态,文人们的“活跃程度”遽然下降,同样的规律也体现在1949年内战获胜后形成的中央集权与文人们的关系。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抗战胜利前”,也就是“大一统”形成前的民国文人是那么地多姿多彩!
同样这个现象还可以回答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民国初期的留学生们会理所当然地回国,而改革开放后的大批留学生则会宁可黑在海外也不回国。因为民国初期留学生们的“回国”是指回到某所学术自由的大学,回到某军阀管辖的地盘,他们还有对“相对独立的地区政府”的选择余地,还可以挑挑拣拣去哪所大学;而80年代后的回国,是回到“大一统”的实实在在的中国,是回到一所由一个统一的党委管控的大学!
绕了几个弯,应该明白了吧,呵呵。
五
横眉冷对千夫指
(豁出去了)
由民国时期海归精英的不同表现和归宿,联想到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走出国门的留学者,对于这时代出走的人群,虽然也可划分为留欧美和留日本两大派,但更重要的是这些留洋者中有一大群体是属于已经看透了或受够了国内的“伟光正”,决心尽可能在国外扎根下去,能挽回自己过去的青春损失最好,如实在不行也得为孩子做个环境选择。这时,他们的、我们的三观在不断否定之否定、在不断地再形成,受留学所在国的文化影响也更深刻,其中包括政治环境、是否有移民制度、对中国人的态度等,几乎对所有人的心理上都会或多或少留下一道伤疤或一股暖流。
至于欧美派和日本派具体有哪些差异?文学城中聚集着三大块写作者:绝对多数的北美华人、少量旅日华人以及欧系华人。大家的文章内容除了体现各自的兴趣爱好以外,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当初出国背景的差异;更体现出当前生活状况模式的不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反映出来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文风的张扬程度正是欧美日三板块不同的生活道德与社会道德之体现。
最近十来天,北美一群安兰德的门徒们看腻了豪宅美食,写腻了影评书评,试完了刚从知名dressmaker处取回的定制晚礼服,不知在哪根筋的突然复位/错位作用下,居然聊起了鲁迅。他们一起心情澎湃地高声朗诵道:鲁迅先生说“只看一个人的着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念完后,大家感慨万分地双眸对视,还若有所思地轻声补充道:indeed,indeed。这场景太搞笑了!如此地如此地如此地让人“呵呵”……
更有趣的是,大家居然还又一次带动了北美全民再一次地讨论“如果鲁迅还活着”这个话题,又一次在茶馆内开了个“聊聊紫禁城内”的茶话会。
老土豆的日本同学中,文有鲁迅,武有蔡锷将军,如果问鲁迅活到解放后会怎样、活到60年代会怎样,那么土豆则会再加另一个奇怪的提问:如果打响护国第一枪的蔡锷将军活到60年代会怎样……
千万别集体急刹车、集体急转弯地回答我:历史没有“如果”!这个回答是一种逃避式的思索!大家以前对鲁迅做的“如果”提问,只是把毛政府于鲁迅做个对立面,而土豆提出的蔡锷将军的“如果”,呵呵,你会发现,不仅仅是政府最上层发号施令的大大们不喜欢鲁迅蔡锷,不仅仅是教育部和国防部想从教科书中剔除鲁迅蔡锷,其实几乎所有的子民们也早就不喜欢甚至害怕鲁迅害怕蔡锷了,因为他们的归来会打破这块土地上所有人的宁静生活,让大家无法再安心续写心灵鸡汤文!
我一点也不想写鲁迅,更不想让他“如果”活到今天。你们在谈民国,你们在谈鲁迅,无非是一种再消费!无非是一种自认优雅的自嗨行为!想想今天那些充斥印刷品,充斥网络的心灵鸡汤文,什么“鲁迅啊,一个人如果样样事情都从正面去看,他会阳光得多,快乐得多”;还有“蔡锷啊,当我们可以用变化的眼光去看世界、看事物、看人性时,一切便都变得容易理解,容易包容一些了;一些黯然失色的事情或心情便又变得明亮起来了”;总而言之,一贯的正能量,double的正能量,triple的正能量……
你们的这些心灵鸡汤文已明确告诉了未来所有的读者们:鲁迅的“呐喊”无非是一个旧时代烦小宝式的磨不开。
六
《The Potato Eaters》
负图请罪,将功补过,土豆献给大家梵高名画《The Potato Eaters》,用最明确的暗示手法表示对大家的爱与尊敬。(创作背景链接)
------------------------------------------------------------
读了各位的留言,发现大家都以为我是在和文学城博主们掐架,说实在的,理解大家,因为这半年来我们走得很近,能够感觉到“这句话这段话”在哪里见到过,所以会直接联系起来。这很正常,一方面说明我们读了很多对方的文章,一方面也说明我们读得有些单一了。
开博至今,我先后写了《德国啤酒纯粹法500周年》、《三位女政客》、《由博客评论“现象”想到的:我们为什么阅读》、《中国文化精英——“士”的自我定位》、《太阳与送别:知识分子的肉文化》、《介绍一下成人影片以及色情行业(追加完毕)》、《“中兴事件”与“何以救国”》等,大家可以从这些文章中了解到土豆-禾苗的兴趣点以及写作风格。
其中3月8日写的《扭曲的复古-文革去真实性》,留言中网友cng问起《围城》见解,于是就动了写一写民国那些事的念头,但是发现一个麻烦的问题:离现实生活越近的东西越难写;还在继续影响着大家思维的东西越难写。于是对cng的回复也搁置至今。
上周大家的鲁迅贴对我来讲无疑是一种思想源泉,随后我便开始动笔。起初只想写民国《围城》,但写着写着写到他们的心理,再继续牵扯出“大一统”的好坏问题,然后又牵连出现代人的社会心理。文章也从一小段变为4000字,不得不分成了5大段。这就是此篇文章的来龙去脉。
我一直认为:读一篇博文,还是只读文,不用去管谁写的,或博主是男是女,以及是谁的马甲。
任何一个网站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可能会有大量的外围读者。如同文学城的吵架贴会被转到其他网站,引起另一拨人的热议;各网站之间还有各种性质的转贴。如果把我这篇文章放到其他的网站,让不认识我们的读者来读的话,会认为我是在和谁掐架吗?
当然会的:我是在和全体读者的“自我潜意识”掐架,其中也包括我自己的“潜意识”。我是对社会的各种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借此了解个人/群体的心理和想法,了解我们是怎样相互影响、相互牵连着的。
当傅聪弹肖邦时,有著名作家在收音机里听到,他非常有感慨:傅聪是真正理解肖邦的人,这里无关民族与国家,而是超越了国界对音乐的感受。
有时会把美日的“政客”做个对比,日本的虽然也有很多官x代/富x代,但基本还能保持着一种克制,一种古典的修养,或许这就是他们传统的“武士道”。
西鄕?盛留下的『南洲翁遺訓』,一直是日本精英们的必读之作。上一届东京都知事的上任演说就用了其中一段,觉得这段也蛮适合给川普等美国精英们的:
万民の上に位する者、己を慎み、品行を正しくし驕奢(きようしや)を戒め、節倹を勉め、職事に勤労して人民の標準となり、下民其の勤労を気の毒に思ふ様ならでは、政令は行はれ難し。然るに草創(そうそう)の始(はじめ)に立ちながら、家屋を飾り、衣服を文(かざ)り、美妾(びしよう)を抱へ、蓄財を謀りなば、維新の功業は遂げられ間敷(まじき)也。今となりては、戊辰の義戦も偏(ひと)へに私を営みたる姿に成り行き、天下に対し戦死者に対して面目無きぞとて、頻(しき)りに涙を催もよお)されける。
现在留学中介也说“工薪家庭适合去日本”。看表知道了穷人来日本。土豆逃出了“穷”窝。
至于蔡锷之如果,挺有意思的假设,如此公活过1949并没去台湾,估计是国防委员会的委员,政协常委,文革不会动他, 因为太老了。
“我们在其它地儿已交流过无数次了,你只记得唯一对你赞美的那一次,:))”。
哈哈哈,事实证明我只记人家好的,谢谢夸奖,:)))
关于我“土豆-禾苗”的名字,这咋办呢……博主的名字,博主的性别,还有博主头像,怎么就这么容易“误导”读者呢?
下月我先得为一叔写一篇黑色赞颂文,(我这贱嘴怎么去和他这种人打赌呢);接下来我考虑考虑是否为“土豆-禾苗”写一篇“自描文”,为自己嘛,肯定越描越白。
或者,要不咱俩网下见一面? :)))
《可否理解为"理直气壮的利己主义"?》 哈哈,这就是我写第5段的用意,和文学城无关,和男女也无关!
以前转贴的《心照不宣》,似乎大家都读懂了,而且很平静地读懂了,反正是写遥远的名人,遥远的罗振宇、遥远的高晓松等;(又得提一下Facebook老板为了“自己的隐私”,把周围房子买下来),,,案例太多,案例越来越多,说明什么呢,还得自己考虑,因为确实很难绝对统一地评论对或错。而且当他们“理直气壮”地说“我是有合同的交易”,“我是全凭自己的单薄力量,是靠自己从打拼出来的”……
呵呵,在想,上次伊万卡为什么被德国人嘘了,不是谁做错了什么事,而是本质上属于两种不同“”(麻烦自己填写)的人。
想起了百年前的一场“掐架”,D. H. Lawrence骂了(经济学的)凯恩斯“见鬼去吧”,然后凯恩斯写下了《MY EARLY BELIEFS》。但愿这里的读者也能有这样的掐架收获……
我确实很喜欢美女,而且看都看不够,爱都爱不够,不仅子乔、子燕、豆豆、边神、莲子、莲儿是我的最爱,小溪姐姐、阿毛先生也是我的最爱,可能连蓝天白云都不拉下,你写美女时,千万別厚此薄彼而至纠纷。
称你“弟妹”因你的ID实在是对网友智商的强劲考验,读你的留言前30秒必须得脑子急转弯,分清究竟是弟还是妹?是劲敌还是朋友?这类数秒内必须逼迫自己情感倒错的游戏其实不仅考验智商还考验情商。你何便如此胆小,非得拖上禾苗为你填背?还是勇当男子汉早早将ID分开了吧!
谢谢大姐的留言,你的留言让我很难回答,因为我确实联想到太多其他故事以及其他“比方讲”……
但是我最理解并看重的是你的一片苦心与一片好意,所以我就不再多说了,以后有可能的话和大姐边喝边聊吧,说不定对聊比用文字更容易理解。 谢谢啦。
关于读懂或误读鲁迅,怎么说呢,我倒是不介意“懂不懂”鲁迅,我是通过大家的“解读方法”揣测时代的差异:民国那时鲁迅只是众多文人中的一名、大众可选择各种读物,也不存在“统一的导读”,大众的“聚焦点”是分散的;共和国时期,呵呵,就像清漪园说的不是人民日报就是鲁迅,而且学的时候有统一的学习方法和老师们准备好的“中心思想”小结……现在,不读也罢……大家见面首先谈房产,再谈旅游感想,还有爬藤……人生的中心思想是“活在当下,快乐就好”。
关于你所说的“文化中虚伪的一面”,呵呵,又是得罪人的话题……
他们表面上说“文学城里的三大块应该是:加拿大人、上海人、吃货”,其实是想说文学城就分土豆(被吃)与吃货两块,:((
沙发/板凳,哈哈,学了一招:闭目养神,袖手旁观。下次用这方法去菲儿家观战“春眠不觉晓,停车……”,:))
暖冬好,你一直是那么的温和心善,不张扬不造作,佩服。看得出,很多事让你担心了,非常感谢你的灭火方案。不过,请放心吧,土豆是在和智慧女神们掐架,大家都会自带灭火机的,:))
另外,觉得土豆-禾苗与子乔的差异越来越明显了,但有一点是越来越像了,那就是我们都开始使用“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了。
以后如果子乔家跨过安大略湖进入大多伦多地区北伐土豆,请一定告知一声,俺一定负荆请罪往事不究,:)))
诉衷情,游胡适故居上庄
江南景物梦无休,今始到徽州。老街樾坊平淡,最喜上庄游!
深巷里,拜先贤,忆风流。楷模师表,秉旧寻新,谁与同俦?
台北中央研究院拜谒胡适先生墓
拜谒胡适先生墓 (新韵十一庚)
新安诸圣中,最重是胡公。秉旧呈一范,寻新领数风。
命题应大胆,求证尚术工。中正题词切,智德尔兼隆。
关于蔡锷将军,我得空把唐德刚先生袁氏当国一书找出来再交流。唐先生是安徽合肥人(准确点是肥西县)
晚安。
同意楼下网友说的,土豆君是true gentleman.
下次俺写拍片的事吧,知道你一定喜欢美女的,:))
很感谢你这样的留言,:))
“八十年代初我在美国遇到不少民国遗老,当年的精英,鲁迅钱钟书同代人。据他们说,国民党年代并不自由。亲身经历过的人应该知道吧。”
籽姐说的这段,我猜主要是指老蒋在台湾的作为,直至1988年。这也是在台湾全岛的“大一统”的后果,当然可以用“稳定之需要”来解释。
在我记忆中,我们的户口本上只有籍贯而没有出生地;而这里的记录系统只有出生地。一个散发性的想法:我们的所谓籍贯是否就意味着“你来自哪个国家?”
其次,关于蔡锷将军,当初我曾打算把他也列入海归表中,后作罢。对于他的护国行为,的确会有不同的解读。是为护国,抑或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军阀争权夺利?个人见解吧。
再次谢谢你的评论,让我又有了新的想法!
"台共的历史八卦",一点不知道了,得查查了。谢谢两位。
小时候我也喜欢欧美系列,家庭影响吧,家里祖父母辈很多是教会学校,还有两个圣约翰大学的,(他们的英语学生后来是给基辛格当翻译),我从小闻着他们的雪茄味儿,看他们跳舞,听他们谈凯恩斯……但到我这代,我们几个全选择了日本……
虽然我们兄弟几个都觉得中国得学习日本,但我们更明白中国不可能学习日本,而会学习西式“抽雪茄,聊安兰德”的模式,很讽刺的,这不是对文学城博主们的讽刺,而是对我家祖辈的讽刺。或许这就是我们对西式文化的心理上的绝对崇拜。
别介意我这么说,其实这就是我们很难对今天的事情多做点评的,不是对不对的问题,而是根本没法“读”,“以己为景”是很难的。
那句话是Hermann Hesse的,下面这个链接是那封信: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80188073/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05/21/7270145.html
1893年,胡传担任台湾台南盐务总局提调兼办安嘉总馆,办理台南盐务,此时 2 岁的胡适才随母亲去台湾胡传任所居住。1893年,胡传代理台东直隶州知州,胡适也随父母亲前往台东。然而,因清廷甲午战争战败,台湾割让给日本,1895年胡适随母亲离开台湾回上海,后回祖籍安徽绩溪上庄,进家塾读书。未久,父亲胡传病逝于厦门。
以上是从网上摘录的。胡适生在川沙(今属上海),但读书是回到老家绩溪上庄的。
同意园姐,土豆小看了文城才女。她们是靠自己从打拼出来的,怎会不知低层的艰辛。她们的优雅不是自认的,而是自然流露。
关于民国的自由,我了解的和土豆差不多。八十年代初我在美国遇到不少民国遗老,当年的精英,鲁迅钱钟书同代人。据他们说,国民党年代并不自由。亲身经历过的人应该知道吧。
想请教一下胡适为什么成了川沙人。我去过他安????绩溪老家和台北中央研究院的故居。
顺便说一下,研究鲁迅,建议看看日文著作,可与中国人写的丰富精彩有一比哦!
人各有志,懂鲁迅的人,只要看几篇鲁迅的文章印证一下就行,不懂鲁迅的,就算看完鲁迅全集还是不懂。
一讲在文章里提到鲁迅的看法,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自上而下的皇权文化,根本着眼点在于个人的名利,而鲁迅欣赏的是自下而上的独立思考的文化,这种有思想的文化才能带来文化的进步,根本着眼点在于大多数人生活疾苦。
当自上而下的传统文化遇上了资本文化中虚伪的一面,实在是肉麻得让人头皮发麻,可这毕竟是大家的自由,即使算不上忧国忧民开出的一剂良方,也可以是抚平自我孤独的妙药。没有必要苛责。
真正懂鲁迅的应该是很少的,当人们误解鲁迅的时候,我要选用菲儿天地的文章标题:用沉默来表示最高的蔑视。
现在骂你,岂不与画中的人一样了
文学城的才女与太太的沙龙里的女子不同,她们不是林徽因,在异国他乡她们没有父亲带着旅游,没有知名丈夫的护荫,全凭自己的单薄力量,打出一片天地。在忙完工作忙完家务,施展完十项全能的技能之余,她们闲书看看,读读鲁迅,觉着老头有趣,提出来和网友共享之。要说消费鲁迅恐怕就要数文革期间了,啥书都没有,除了毛选就是鲁迅全集。土豆老弟有学识,有思考,但显然没有经历过没有书读的日子,那时候,每次一开会,一学习,不是人民日报就是鲁迅文章。文城的才女们这才哪到哪呀?这消费力度离文革时的差得太远,太不给力了。加油,子乔!土豆老弟请飘过。哈哈。。。
我不知土豆先生是否看明白了别人的文章?如果想对别人的文章发飙,不妨再细细地读读。看明白了后再长篇大论也不迟。
不过《围城》那些剧的上演真的跟台独火苗有关系? 怀疑中。 现在台独火苗更壮了吧,大陆剧有没有配合呀?
阎立华在他的“维度论”里说了这样一个推论(不知道是他自己的还是偷别人的):历史都是假的!大意是说历史都由一维线性的文字描述,后人根本无法探知历史真相。所以,我觉得除非是严谨的史学研究,其它的不都是在消费历史(包括各种利用、篡改)?我们的各种宫廷剧还少吗?鲁迅现象也一样吧?不同的是,消费鲁迅的人(意识或者潜意识里)能够得到某种big格更高的精神享受(跟我这种只喜欢看连环画的比)。从另一面看,这类人把消费鲁迅当成某种logo背在身上,晃来晃去给人看,作为看客也得到了快乐呀!
还有:土豆是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食物:困难的时候可以抗饥饿,优渥的时候可以酿酒。
太可笑了,文学城里的三大块应该是:加拿大人、上海人、吃货:))
你这才是一篇地地道道的消费文呢。我倒希望鲁迅可以被拿出来“消费”一下,至少比关在笼子里被遗忘强。为什么我每写一篇文章,你就要写一篇针锋相对的反驳文?难道我的思想是你灵感的唯一源泉吗?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今天准备两个马甲全面出击,你等着,我现在有点忙,别受不了哭鼻子啊:)让禾苗先给你揉揉胸捶捶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