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成人影片以及色情行业
(2017年10月)
先和读者打声招呼,此篇可能有标题党招揽点击率之嫌,可读,也可不读,如读完也请多提建议,多砸砖,或拿去换题重新编写,土豆无所谓。土豆只是想通过一种“乱串联/乱比较”提出一个视角,一些现象,一些似乎不管是华夏平民同胞还是华夏读书人都不愿意正视的现象;土豆还要自不量力地提出一种观点,一种模糊的观点。
先来一部2003年的西班牙电影,一如既往,土豆喜欢的真实事件:
《幸福的黄色电影》(Torremolinos 73)
1973年,西班牙一对经济窘困的夫妇,丈夫在出版社工作,推销百科全书。随着整体业绩下滑,出版社老板脑洞大开想出一招:
1,让员工签约,回家自行拍摄变相的成人电影,作为百科全书的辅助材料出售,拍摄器材由公司提供;
2,考虑到员工们毕竟在西班牙生活,公司也保证这批影视产品不在西班牙本国投放,而是销往遥远的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3,不签约,则走人。
由于经济拮据,丈夫说服了失业的太太,与公司老板签了约。幸运(?)的是,当这位性格认真的丈夫拿起摄像机时,我们不仅看到了他有一颗喜欢专研的匠心,还发现了他的导演才能。
随着夫妻俩小电影的成功,丈夫开始厌倦了成人电影,梦想自编自导一部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电影;而此时的公司老板也决定开拓电影市场,并同意资助这位员工,帮助这位丈夫圆他的导演梦。(电影故事的另一个有趣点贴在下面,这里先集中在失业这个点上)
(这部电影的中英文维基,土豆都基本看得懂,也不怀疑这个故事的“基本真实性”,但还是希望懂西班牙语的网友来个友情帮助,先谢了,https://es.wikipedia.org/wiki/Torremolinos_73 )
***** ***** ***** ***** *****
说完西班牙失业者/穷人/低端人物(???)的故事,不知为什么,土豆会联想起90年代大陆朱镕基爷爷的“改革”。当时土豆还在日本,看了很多相关朱镕基改革的报道以及日本记者的追踪采访,其中比较记忆犹新的几点是:
1,朱镕基的100口(?)棺材;
2,由东北国企的瞬间倒闭带出的一大批失业者;
3,部分东北失业者的去向:有去俄罗斯经商,并死于俄罗斯的中国人,(日本有过统计,还有书籍出版);有为了抚养孩子而去西欧卖身的一批东北大妈,价格比东欧女低1/3甚至一半,几乎每年还有遇害的;
4,同时期,相对高层次的大院/红几代出身的,则搞走私当倒爷,或搞“合并重组”当董事长,或其他。当然永远可以使用“这不是百分之百//只是一(小)部分//也有很多受苦受难的//不够客观(全面)”等“理性科学”用词加以注明。
作者名:“爱吃鱿鱼的猫 ”,标题为“歪打正着的首映式”的影评:
“不敢相信自己的运气,在巴黎之行的第一天,赶上了这部电影的首映礼。”
“电影不长,一个小时出头,大家安静地等待片尾曲结束,起立鼓掌,经久不息。我方才看到放映厅已座无虚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站着看完的。主演激动地上台,她约摸七八岁的小儿子(?)搂住她泣不成声。不断有人上前祝贺,bravo此起彼伏。我也去用普通话和她交谈了几句。她是个长得不很漂亮,却很有味道也很有涵养的女人,礼貌地向我说谢谢。我走的时候,她的小儿子仍然在哭。”
“我随着人流走出影院。大家聚在门口不愿离去,抽着烟,讨论着刚才的剧情。然而我却显得如此格格不入。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不属于这里的我一个人悄悄地离开,沿着寂静的街道走回studio,狼吞虎咽地吃着今天的第一顿饭——泡面,记录下发生的一切。”
“对了,这部片子一定会在中国被禁的,一定。”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758076/?
***** ***** ***** ***** *****
借用一下“鬼首天龙”博客中的一句话:“从张艺谋的《山楂树》到冯小刚的《芳华》,有一种被叫做“纯洁”的东西感动着无数的人们,两位电影导演就在人们感动的泪水中猛捞其金,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你们又被傻逼了一次!”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1694/201712/27622.html
至于我们这些华夏观众,完成了财富梦,完成了出国梦后,就希望多一些能给自己脸上沾光贴金的好片,土豆不也是其中一员吗?
伙计们,海外的你/海外的我,好好赚钱吧,或许只有自己的地位/金钱/财富才可以保护自己以及自己的子孙不受各种屈辱!而且,你曾经的“地位/金钱/财富”,才是以后让大家再度提起/纪念你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在我们的华夏文明圈!
难道土豆的这个观点是对的?
难道你是真的反对或不认同土豆的这句话?
***** ***** ***** *****
再回到上面的两部片子,一直在想:
1,《幸福的黄色电影》公司老板的行为算不算逼良为娼?
2,对比一下8/90年代大陆改革时期,高高在上的衙门官员,突然发放红头文件让大家失业,还启蒙员工,启发人民大众:不找市长找市场。
或许,很难说孰是孰非吧,毕竟时间/空间都不对位,但至少体现出两种不同的“处理局面”吧。
或许,把如今急剧富有的中国,同越来越死路一条的西班牙做对比本身,就是一场徒劳,一种荒谬。
-----------------------------------------------------------------------
最后补充一下《幸福的黄色电影》的后半段内容,另一个有趣点,回答一下为什么是“幸福的”:
夫妻俩的小电影很成功,在一次北欧旅行时,无意中发现妻子已成为瑞典的大众情人,且备受大家的爱戴与尊重。随着小康生活的实现,夫妻俩也开始了造小孩计划,但不幸发现丈夫的精细胞数为零。
厌倦成人电影的丈夫开始了自己的梦想:受巨匠英格玛·伯格曼的《第七封印》激发,他写出了自己的剧本《Torremolinos 73》,并希望有人能赞助他任导演、妻子主演此片。而此时看中这对夫妻才华的公司老板也从销售百科全书转向为拓展电影业务,并愿意作为制片方资助丈夫,还为他找来瑞典的专业摄制人员,(其中包括影视界神级大导演伯格曼的助手),大家一起帮助他实现导演梦。
摄制工作一切都很顺利,但就在最后一段床戏时,妻子做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胆决定:和一位男演员假戏真做,并希望借机怀上孩子!
此时,除了作为导演的丈夫不同意以外,其余制片男演员摄影灯光化妆等都愿意帮助妻子完成梦想,道理很简单:不能只帮你丈夫一人完成导演梦啊!
“当丈夫还在试图挽回时,她已经和制片人走进了电梯;当丈夫在走廊上呼喊她的名字时,她已经换好了衣服,背好了台词。当丈夫真正地走进了拍摄的房间,面对制片人和其他工作人员,却可以含着泪笑出来,坦然接受了最后一场戏的导演工作。”(摘自豆瓣电影网)
影片的结尾场景是夫妻俩推着一辆婴儿车,有说有笑地散步购物,满满的幸福感。
这是70年代西班牙的一个真实故事。国家地区、人文观念,与同时代的华夏,甚至与今天的华夏是那样的天壤之别。
原来是81年拍的呀,小时候看时还以为是个有点岁数的老片呢。
记错了,我说的那个情节,应该是信雄无意间发现朋友喜一家的秘密,不是喜一发现自家妈妈的事。
花儿一直不愿去想这电影,几乎忘掉。
土豆去找来看看,再写一篇。
不说严肃的了,大家好自为安吧,周末快乐,喝一杯麻醉一下。
「山楂树」是悲剧,当成清纯剧看就悲剧了。看了自己孩子成长过程,知道了人应该享受什么,更觉得中国那段违背人性的时代残忍。问题是执政者自己“享受着人和性”。一直认为执政者你们愿意怎么权利斗争就怎么斗争,让百姓吃好玩好就行。
当年有能力的在日留学生都去美国加拿大了,土豆也是那时走的吧。现在日本政府也是发愁招不来高质量的留学生。
说到东北女人,现在日本的红灯区也站着很多,多数是以按摩的名义。
那部电影是以小孩单纯的眼光,一点一滴发现世界的真相,默默承受世间的苦楚。记得是黑白片呢,以平淡的叙述,伤感道出对苦难百姓的同情。几十年了,我从未提起这部电影。
《赤线地带》 (1956),按你说的线索,土豆查到这部,不知道对不对。不过土豆自己也没看过这部,似乎也是不错的电影。这些民主国家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今天自己国家发生了什么,明天就能马上拍出来,供大家思考。再次谢谢。:))
真不敢相信这是真事,尤其是有这样皆大欢喜的结局。
想起沈从文的湘西故事里那些吊角楼里的女子,还有船上的青楼人家,有男人要养,有孩子要喂……这么一想,又觉得电影不那么荒谬了。
很小时看过一部日本电影,战败后的民不聊生。也是在船上,小孩撞上自己母亲在做"那营生",羞愧、尴尬、内疚……只能默默地装作不知。看电影的小小少年被刺痛到,多少辛酸又无奈的人世啊。怎么也想不起电影名了,土豆是行家,帮我想想?
男同学的评论还相对“针对问题”;而女同学的评论呢,似乎都hold住什么,没说出来的感觉。土豆还得继续拼命为女权奋斗!!
说反了吧,女同学都针对你的标题提了意见,土豆还不够拼命:)
我对中国的了解只限于八十年代以前和这两年来自文学城的消息,我的印象是华人的女权意识比种族平等意识还更薄弱,包括被半边天理论忽悠了半个世纪的大陆华人。
有人说文学城的前身是色情网站,现在标题上有这两字还上不了城头,让我想起很久前的日本电影《望乡》,日本慰安妇的故事。二战后日本人不认她们,是不是和文学城转向,和文学城网民对东北大妈漠视,是同样的现象和原因?
周末快乐。
其实啊,这反到说明文学城没有真正的左派,而基本都是右派或忙着赚稿费的假左派,:))
另外啊,觉得男同学的评论还相对“针对问题”;而女同学的评论呢,似乎都hold住什么,没说出来的感觉。土豆还得继续拼命为女权奋斗!!
+1
待我周末来搜搜这些电影。
土豆周末愉快!
台本设计的非常精巧,编剧的自圆其说又合乎情理,人物心理的刻画非常令人佩服。
你拍电影我给你去打灯光,顺便看看女主角。
边姐,好像上次是你说的,“我们以及下一代没有战争就是福”,是啊,而且现在大家生活还算小康以上,确实已经很幸运了。而且你总是把土豆的经典粗话ding出来。:)
出租车司机叔叔,上次你提了芙蓉镇中的台词:像畜生一样活下去。这次也是你给了东北顺口溜。非常感谢你的画龙点睛一笔,难道俺们是息息相通的同阶层人士?:)
一叔,觉得你是编剧或导演的料!而且风格属于00后的,难怪有那么多大姐照顾着你啊!你不说,土豆都忘了有话好好说,确实好电影,很流畅的跌宕起伏,以及各种包袱。只是那批导演,进入2000以后,都商人化了。
子乔,感觉你是在土豆家门口溜达了很久才鼓起勇气进来的,而且是坐在最后排出口旁的位子,随时准备退场,:)。正如一叔所说,西班牙那部绝对好片,很建议看看,后半段内容悲喜交错,让土豆泪了不少啊。
senor股聋,谢谢推荐Boogie night,土豆还不知道呢,你敢写,俺们也敢看,:)
还以为会推荐几个经典片儿。。。结果发现俺 爱思班纽 不行。。。
阴文可看看 如 Boogie night, Emmuelle ...
我想起90年代末期中国有部有话好好说的电影,至今记忆犹新。故事把两个不想干的人由于意外联系到一起,每个人性格突出但又很好的交融在一起,每一步每一个环节丝丝入扣,每一个对话都很符合逻辑和生活常理,人物表面的粗鲁无知和迂腐背后都透着善良,这是我很欣赏的一部片子,youtube上有。
小噱头也令人捧腹,主角找一个嗓门大的民工,民工大喊:警察来了,镜头四散的人群,还有说想的你睡不着觉的混乱,拿刀砍人的纠结,迂腐学究的变疯。
专业的土豆谈谈观后感,看看是不是我品味有问题还是英雄所见略同?
大步迈入夜总会
陪吃陪喝又陪睡
工资翻了好几倍
不给社会添累赘
还为国家交了税
江泽民听了直流泪
怎么成了旧社会
这是当时东北的一段顺口溜。土豆苗敢写这个题目一定要点赞。现在,这种劳务输出一定成了一个产业链,从组团,签证,工作,到地下钱庄汇款中国。
“只有自己的地位/金钱/财富才可以保护自己以及自己的子孙不受各种屈辱”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