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阅读
由博客评论“现象”想到的(一)
热闹了一周,该冷静下来了,大家累不?
看到子乔出文了,在看了几天对攻型文体后,终于看到具象化的建议型文体了。今天就借题发挥一下,其实这篇胡思乱想的大部分是在9月中写的,当时写了一半作罢,一是因为会得罪所有作者/读者,二是又有清高之嫌疑。现在看到子乔的那句话,觉得就利用一下这对骂声过后的片刻宁静,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笼统勾画一番贴出来,供大家咀嚼一番,不合口味即可吐之。
子乔建议: 其实我一直主张应该第一,每篇文章附上作者的名字,第二,不重复计算点击率,同一个IP点多少次只算一次,但我不知道文学城为什么不这样做。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子乔是想用物理手段引导/分流读者,以减少碰撞概率,或减轻对数字(点击率)的敏感度。如同马路行人道上的各种分流管理(?)。
土豆觉得这些技术问题理论上都做得到,但估计不会有效果。因为土豆觉得读者群体的心理因素会起着更大作用。刚进城时,其实对各位名博主都不了解,至少那个时候自己还可作为一个纯局外人观察城内人文现象,结果发现有明显的“蜂群”现象,即便文章上并没有附着作者名字,读者们也早已自成一窝,这群的不去那群,那群不来这群。一群的骨干上传一文后,不用半天便马上“沙发”“好文”“好文笔”“写得好”等等,也可能是一大堆很虚很空的批判用词,“无聊”,“肤浅”,“一派胡言”,“胡说八道”,“哗众取宠”等等,至于发这些评论的原因,其实与博主的“此篇”文章基本无关,而是“作者”与“读者”长期以来形成的关系体现。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大家对不熟悉的博主文章往往会只读不评,更多的则是基本不读,(假如点击量真实的话)。
怎么会形成这种现象的呢?这里又产生一条时间线索与量的累计。
回忆以前国内的脑白金广告,再怎么被大家说烂并遭谴责的广告,由于其狂轰滥炸式的播放,却能影响全国民众的大脑,带动消费群的跟风效应。这就是社会行为心理的有趣现象。文学城中同样也是。比如在某段时间A天天发稿(还真的得是天天发稿,注:发稿量本身没什么错),如果其文章标题讨巧,内容亲近或敏感,则会快速引来点击率,接下来这群读者又会细化几组,喜欢博主的则注重文中的金句妙言点赞沙发;而对文章中另一部分内容感冒的则有人离开,有人继续观察甚至做记录备案。
想一想火山爆发的过程,想一想地震形成的原因,很类似哦。
平时看博文,可以观察到作者的很多方方面面,有时也感觉到一些作者的一些“不一样”的心理特征;但一旦到了“爆发点”,呵呵,也只有在爆发点时,倒是可以更多了解评论者的特点,有豪放的,有带正义感的,有和稀泥的,有颠来倒去越读越糊涂,越读越好玩的。确实好玩,谢谢大家。
这里设个虚拟环境,极端的假设:大家都回到1926年,购得一本《我的奋斗》;或者回到1949年,读了《1984》。想象一下你会是个怎样的读者,你会做出什么反应。
跳出文学城,如果再扩展看看我们社会的各时期各领域各阶层,似乎都有这样的现象,我们人类一直会说自己是对事不对人的,但当你进入某个群体时,你会发现大家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跟人”或“站队”,最终不知不觉都在“对人不对事”。文科理科分流,男女分组,黑人白人死扛,左右对扇,云端之上巨富人群的不屑一顾,等等。人类一直在不自觉地按着一个古老模式在运作,同时也一直暗存着一个战争与和平的周期性,文学城就是。
写到这里,嘎然停笔,不写了,跳跃得太厉害了,土豆不写了。土豆提问:我们为什么阅读?我们的阅读习惯如何?我们如何对待评论?
在文学城游手好闲两个月了,土豆在很多私人领地(你们真的认为博客是私人领地吗?)留下了爪印,一不小心也嘲讽戏谑了很多博主。记得第一次留言还是在子乔家的红楼,土豆留下了“茴字有几个写法”,子乔回曰“欢迎新人”,暖流啊暖流;还有一次是针对莲盆籽,莲盆籽留下一句“半途又被土豆绊了一跤”,可爱至极。其他针对cng大哥的就不说了,今天这里赞扬他一下,给大哥一个大写的CNG,知足哦。
前几天,被一位很恬静的网友戏称温暖牌土豆,土豆惊喜,一直用奶名混的现在居然有了注册商标,下一步就是上市了,多好啊,但自从看到大家为鹅牌打得不可开交后,土豆又变得谈牌色变,现在不仅把自己衣服上所有的牌子剪了,也把手机(日系)车子等暴露在外,容易形成鄙视链对象的牌子用胶布给贴了。
博客里可以找到一切,博客也可以什么都不是。
呵呵,大家周末快乐。
追加一段:
9月第一次有写的念头,但写到一半就不想写了;其实昨晚也是,一半时又不想写了。刚开始动笔时确实是有明确目标明确针对性的,但写着写着,其实转为思考自己的行为了。
阅读像呼吸。很形象的比喻。但一般论,呼吸是随时随处无选择的;而同样作为自然需求之一的阅读是有主观选择性的。问题就在这里,你真的以为自己是在做主动选择吗?土豆越来越怀疑这点了。如同你进入一家大卖场,只想买一样东西,或者只想逛逛,但往往会大包小包地走出商场,回到家自己都不明白当初怎么这么糊涂。
我们的“阅读”,其实是被某种什么东西指向性操控的,虽然最基层的还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但从众的部分却占着70%,土豆猜的。上阶段石黑得奖,大家就谈写石黑就是一个例子;那年代,虽然没强迫,但很多人还是会排队买毛选,也是一个有趣的例子,(你可能不认同)。这里又可引出客观导向与主观导向的问题。
总而言之,有些怕怕的,我的大脑其实早已不是我的了。
写得很乱,想到一句写一句,以后有空再慢慢整理吧。如果谁对这个心理导向问题感兴趣,希望写出来,或者把土豆这里写的拿去用也可以。土豆只是想启发大家一下,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自由。
看到大哥在那里的一大段,(社会)心理学功底,城中为数不多。
只可惜,没多少人会在意/观察这些现象。
俺是在读书会上介绍给大家的,年轻人都说读不下去。
难道和菲儿同龄? :)
拥抱。
此人脖子长度?长度?
脑海里飘过高大上的长颈鹿带着一条小围巾的画面。
:)
吓死土豆了,吓死土豆了,一叔怎么可以这样呢,你不辞辛苦翻墙出来,也得先去看看文学城其他长辈啊,他们正在找对手呢;何况土豆这儿还没来得及打扫卫生删帖呢。
好好玩,别再探头探脑出来啦。:) :)
莲盆籽总结的好,讲出了我心里话; 为什么阅读?为什么呼吸。
呼吸最好是新鲜空气,阅读也一样。新的思想,新的视角,对人有益。
土豆啊土豆,你只敢欺负你叔,堕落了也说是和我学坏的,你把苗苗小朋友都带坏了。
你这文章挠痒痒,你要勇敢就写个市场策划案:土豆插鸡毛,创建豆毛牌lv的可行性,写的好我砸锅卖铁也要买
谢谢你的解答,土豆都认同,不过这些似乎是属于物理性的,或者法理性的解释。土豆在想另一个心理性的。
土豆自己的心历:一开始不想回答评论的,觉得一一回答太累;后来看了很多博友的榜样,觉得还是回答好,一可以增加点击量(私心第一,可耻),二可以有个互动,好玩;后来,特别是最近,突然觉得“关闭评论”是个不错的想法。倒不是怕被拍砖之类的,只是想玩个“大隐于市”,另一种“行为艺术”?
说到底,土豆还没到那种境界。
土豆还需努力。
晚上喝酒,为自己加把劲。:)
我说的,我刚刚写完我要烧人家房子,回头就看见你说去买柴,不能不起疑心啊,还好,只是小心之心度君子兰之福,原来你是去买菜?
我感觉土豆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没有喝酒,文章不够飘,你们俩打赌的时候一定得喝酒啊,反正你们俩谁赢了都得请我喝酒:)
这篇文章是土豆写过的最严肃的文章,为什么阅读呢?对我来说就是爱好,读书能够带来快乐,就这么简单。读什么书会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当然会,不过我一般不会受社会的影响,而会受到志趣相投的朋友的影响。比如说石黑的小说,我朋友介绍给我的,很早就看了,只不过这次因为他得奖了我才应景写了一篇。
文学城博客是私人领地吗?你其实也可以问Facebook、instgram 是私人领地吗?这个问题大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说到底了, 凡是建立在数字网络里的虚拟个人空间,都具有相同的特性。
没看出来,你也是个调皮的:)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要求别人包容的,是自省以后承认自己容量不够大?
今天我话多了,土豆你的容量大,多包容:)
不好意思,来你的博客捣乱了。
蓝云姐,
这么长时间文学城居然没一个人准确地称呼你,这太让你受委屈了;你也一直憋着不说,值得土豆学习。他们一会儿说是土豆,一会儿说是禾苗,俺也憋着不说。:)
落花起作回风舞,FayArk ,
我也感觉这个题目有点儿大,没有继续往这个方向发挥下去。不过,如果对谁有启发,可以写下去,觉得这条路是通的。
文学城不是阅读的落脚点,赞同。9月在写的时候,也写到了国人在微信上的“阅读”习惯,以及Facebook的问题,,一连串,觉得越来越多的人真的是靠这些平台获得“知识”获得“信息”的,而且相信这些平台。谁控制了流量,谁就控制了信息;谁控制了信息,谁就控制了民众。
.川晔,子乔,
三岛由纪夫“正確な文章でなくても、格調と気品のある文章を尊敬します”,我会对有格调且优雅的文章致敬,哪怕写得不是很准确。 但现在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文章看不懂了,即便所有的字都认识。其实这不是网路的错,谁的呢?
关于鲁迅,土豆在国内学堂学到的是鲁迅战斗的一面,革命的一面;在日本学到的是鲁迅民族的一面,人性的一面。国内鲁迅退休了,日本的鲁迅还是经典读物。
不会吧?你要把文学城给烧了?
对落花妹妹这句有不同意见:
,博客不是私人领地,而是博主占据MSM地位的公共空间,所以任何人的评论都应该注意公共场所说话的一些基本原则。
==================
博客不是私人领地,但博主没有公职,属自媒体,没有MSM的公共责任。发表自己意见在博客或评论,是个人权利,只对自己负责。说什么,怎样说,博主自由选择,只要不违反网站规则。读者也可以自由选择博主和话题。
你说的基本原则,我理解为social norm,不知对不对?
博主有权选择尊不尊守这些基本原则。当然,不尊守被砸砖也是在意料之中。这都是言论自由的表现。总有人会push envelope,这并不总是负面的,有争议才有进步。
那篇没说马列,这是一点好:) 另一点好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跑题了,请土豆包容。
按土豆要求说自我,阅读的包容性包括认真听取不同意见,评论和博文。
如果干脆不评论,还谈什么“包容,自省”,评论者,包容博主的缺点,干脆不说,不吭气,自身点一点损失没有,明泽保身,这是共产党多年专制的产物。如果把缺点当优点赞扬,危害的是大家。
那个博主,到买菜那篇文章后,第一次留言,就是教训别人不包容,她是多自省。言行不一。
所以任何人的评论都应该注意公共场所说话的一些基本原则。
。。。。。。。
请问,1 文学城不是阅读的落脚点—想阅读不会来吵架。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2 公共场合说话算话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自认我从来不喜欢吵架,但是,有人硬是把正常批评说成吵架,谎言一千遍,成了真理,我就是爱吵架。
你说的那篇包容和自省我读了。博主自己的感悟,写得很好,建议你点进去读。我留了不同意思,博主大度开明,是个好人。
至于“我们为什么阅读”?我想阅读的目的大约也因人而异。有为消遣的,有为获取教益或者启示的,也有人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或者为了自己喜欢的作家专门寻找相关的文章的,当然也有因为关系友情之类才去读的。。。我觉得最好的阅读方式是找到自己喜欢的文章,然后用心去读,在作品里慢慢地走。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文章好,是因为我们真的用心去读了。
如果碰到潦草的文字,就潦草地瞄一眼赶紧溜走吧!不值得浪费时间。:)
包容,就是人跟人不一样,云跟云不一样。自省,就是自己的钱要省着花。
我想很多人会回答阅读是为了学习,但是真正有能力去学习的人很少。一般来说,阅读是为了娱乐,就跟看电视一样。所以,每个人会喜欢不同的文章,不同的题材。也有人会追星,有人会跟某个演员,导演。对于某些疯狂的粉丝,你要是说一句她/他的偶像,会跟你拼命的。甚至,有些人,诸如杨海娟,会分不清生活和想象的。
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阅读的,比如大部分人会喜欢看电视而不会来文学城的。
另外,博客不是私人领地,而是博主占据MSM地位的公共空间,所以任何人的评论都应该注意公共场所说话的一些基本原则。
哈哈,蓝天姐不识数了,是这凢天被砸晕了;)抱一个!
。。。。。。。
争取自身最大利益不是堕落。
土豆随和,我也就说话随心。不记得被绊倒,也不介意。
阅读和呼吸一样自然,是我自己的感觉。引来土豆的深思,很受启发。自由不是廉价的,是要去争取的。积极主动去找,阅读自由就多些。
博客不是自
荔枝好,碰鼻子了,读起来怪怪的,呵呵,反正没碰一鼻子灰,是吧。:)
最早文学城,土豆是只看上面新闻,下面一律不看。觉得商业性的东西陷进去不好,但现在觉得自己已陷入其中,所以此篇所有文字只是针对自己。还得检讨一下自己的虚荣心,一旦看到自己在“海外原创”沉下去时,(下沉速度极快),土豆会把帖子移到右边的“军事时政”,甘愿与一叔为伍,很是堕落的表现。
他不会翻墙偷看吧。
蓝云姐,感觉到你的直性子了,而且很多线条式观点土豆是认同的,钦佩。
还有一个问题迟迟没人回答,“你们真的认为博客是私人领地吗?”,很多人会有辩证/相对这种理论,蓝云姐怎么认为。
此地无坑。
你把土豆的第一次珍藏起来了?怎么找不到了?:)
关于子乔文理的问题,咱家打了个赌,以后一起喝酒时公布,在子乔面前总得留一手。哈哈。
为了莲盆籽的一句话,土豆又在上面写了一段。
最近没让籽姐绊一跤吧。:)
暖冬,您已是俺的经纪人了,得好好伺候着。:)
第一问号,答:为了交朋友。
第二问号,答:没有一定习惯,因人而异。
第二问号,答:顺者昌,逆者亡。
文章基本不看,沙发基本预订,评论内容基本不变,不熟悉的博主基本不评,不喜欢的博主基本不赞。
我现在城头基本上不去了,原因就是我不知道点击的是谁,也无法预期文章的质量和风格,多少次被标题骗进去,我都不愿意提起了,我自己也用过标题手段。现在我只看博客首页,还有自己建立的书签。
但问题是,文城的匿名城头,恰恰是抬高点击数的手法;而点击数,又恰恰是网站商业模式的关键。
呼吸最好是新鲜空气,阅读也一样。新的思想,新的视角,对人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