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榨时光

我思。我写。我在。
个人资料
正文

《是结束,也是开始》 & 路过 (词:沐雨西;曲唱:阿城)

(2020-01-01 08:11:19) 下一个

路过 by 阿城

 

那个午后,我在Sausalito,一个人在漂满游艇的海边,在桅杆的丛林中行走。阳光像金箔一样洒落。船只闪闪发光。一条条狭长的木甲板安静地伸进海里,上面除了我,没有一个人。

 

我缓缓走着,在时光里,在静寂里,身心好像眼前的大海,平静而自由。

 

耳机里一遍遍播放着《路过》,阿城的旧作。旋律中的张力和狂放,歌声中的野性和不羁,有如长风,从精神的莽原强劲地吹来,又像一种呼召,唤醒我灵魂深处深藏的激情。一道光由远及近地照进生命。

 

到那刻止,这歌我已听了一百多遍。走路时听,开车时听,劳作时听,静坐时听,起床时听,上床时听,百听不厌。这在我是不可思议之事。一般来说,不管多好听的歌,连续听上个一二十遍,我的耳朵也会疲劳。但这首例外,每次听都意犹未尽,感到新的能量注入了心中。

 

就是在那样的午后,那样的阳光里,面对碧海青天,我走走停停,反反复复聆听这首歌,感受旋律中某种神秘的力量,一下一下,撞击灵魂。

 

然后,在那个命定的瞬间,忽然地醍醐灌顶。眼前大光照耀,自由铺天盖地。

 

我的写歌生涯,到那刻已有两个多月。一个多月前我曾在歌帖里写过这样的话:

 

“最近,十分疯狂。整个人淹没在一种燃烧般的情绪里。整个大脑,整个意识,整个存在,都被旋律占领。食不甘味,卧不安寝,形同热恋中人。

 

我从不知道,在我一生当中,会有如此一卦。

 

我曾以为,文字是我一生挚爱,唯一能占据我,一日不见就如隔三秋之物。但当我籍着种种机缘,先是重拾唱歌,而后开始谱曲,未来必将实现词曲唱自给自足,我发现,原来世间还有另外一事可以如此攫取我,让我为之魂牵梦萦,激情四射。

 

这就是音乐。这就是写歌。

 

很惭愧,自以为把文字当作生命之人,已一连多日没有写字。每日闲暇时光只是哼歌,忘乎所以地哼。哼歌不知老将至,世事于我如浮云。仿佛又回到无忧无虑的求学时光。人世间只此一事,别无其它。生活如此简单,纯真。每一天都感到青春如海浪,从遥远的永逝的时光里卷土重来,冲刷我的灵魂。在这创作的狂潮里我忘记衰老,忘记愁烦,忘记忧伤,满心里只剩下自由和磅礴的欢乐。

 

诚如罗曼罗兰所言:创造就是消灭死。在对美好旋律的忘我追寻里,我感到生命力的昂扬不息。

 

对我而言,旋律是另一种文章,音符是另一种文字,乐感是我的笔,我用它来书写灵魂,书写感情。我像拣选文字一样拣选音符,像以语感排列文字一样,以乐感排列音符。它们是同样的事,都是艺术,都具有音律之美,节奏之美,都带着意象和触摸人心的力量。”

 

在两个多月里,我哼了28首歌,平均两三天一首。因为嗓子是我的谱曲工具,不断试唱,导致它不断血肿,旧伤未愈,又添新伤。但即便如此,我还是被一股内在的激流驱策着,在哼歌之路上忘乎所以地狂奔。

 

不是为了虚荣,不是为了野心,不是为了任何功利的目的,而仅仅为了,这是一片新的乐土,可以安放我无法用语言安放的心情。在我看来活着最重要的事就是表达,就是发出自己的精神之光。而音乐是一种无言的文字,弃绝理性,弃绝逻辑,比文字更为直接有力。

 

12月1日,对我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那一天,作曲前辈阿城邀我进了他的原创群。他说,来我的群看看,你可以更快进步。如果写出好的作品,我们可以合作。在这之前他认真听了我的每一首歌,给了我很多中肯的建议。他说欣赏我的努力和执着,所以拉我进他的群。那是个原创大群,充满优秀的词人和作曲者。短短一个月,我已见识各路神仙令人心折的才华,真如井底之蛙看见了大海和江河。

 

其间作曲才子天哥给我推荐过一首歌:李荣浩的《麻雀》。那是我第一次听。当时正开车在路上,忽然大雨瓢泼,天地瞬间变色,呈现一种类似薄暮的昏黄,老照片的调子,胶着的怅惘,向无限广大的时空中弥漫,也弥漫进灵魂里来。人忽然就无比寂寥和静定,像走在时间隧道里,生命中某个似曾相识的时分,满眼可触碰的熟稔。风雨中这首歌不断单曲循环。青春,信念,勇气,爱恋,希望,绝望,苦乐,悲欢……所有这些曾咀嚼过无数次的情绪,都在那一刻纵横交错,飞旋而来。在铿锵有力的歌声里,我感到身心如宇宙大爆炸后的碎片,纷纷扬扬落定,成为一个无比坚实的星体。那一刻我必定脸上有笑,眼中有光,心中有笃定有希望,无惧流年风雨,也无惧世事无常。那一刻的喜悦磅礴而浩茫,我非常确定,我触摸到了存在的本相。

 

那次体验,更激发了我创作的热忱。

 

在旋风般的创作历程里,我收到过各类人的赞美,懂音乐的和不懂音乐的,作词的和作曲的,但很少听到城老师的肯定。他几乎从来都一言不发。有那么一两次,我忍不住了,私下问他意见,他的回复很简单,都是:还没有跳脱出原来的格局,还没有质的提高。需要多听,多写,累积到一定程度,才会有所突破。

 

我迄今为止写的最后一首歌,收到了诸多好评,甚至有来自几位作曲者的肯定,认为可以制作发行了,城老师的评语也只是:这首写得还不错。

 

为了这个新乐土,我搁置了一切其它追求。离开擅长的舒适区,做一件自认为有潜力做好也有兴趣去坚持的事,却又似乎一直在原地踏步,虚掷时光,那种感觉,真的不好,会感到没有底气,会感到空洞,发飘。

 

而《路过》就是这一切的转机。初听之下的震撼,狂喜,至今历历在目。听了几十遍后,和城老师分享对这首歌的喜爱之情,他轻描淡写地说:哦,这首歌的旋律,在我心里酝酿了三年。

 

三年!当时的醍醐灌顶啊!我写歌都是以分钟和小时为单位的。拿着一首词,飞快地找到感觉,飞快地沿第一句旋律线谱下去,飞快地完成,练唱,录音。最快时一首歌从哼到录完只需一个钟头。而城老师可以花三年时间去打磨一首曲子!

 

那个午后,我就是怀着对三年这个数字的敬畏,一遍遍周而复始地聆听《路过》。听着听着,整个人就辽阔起来,澄明起来,忽然之间,茅塞顿开。

 

我意识到,此前的自己过于急功近利了。虽然我从无功利的目标,但在最短时间内写出好听的歌来这个愿望本身就是功利。美好的旋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沉潜和打磨。就像《路过》,酝酿了三年,才有了让人百听不厌的风神,而这还只是城老师的诸多作品之一。原来所有的一鸣惊人都不是偶然,都像蝉的前身在地下,在暗无天日的地方,默默蛰伏,四年隐忍,才有那一夏的高歌和灿烂。城老师这样有造诣的曲作者尚能如此,我这样的菜鸟凭什么想十几分钟就写出佳作?(当然城老师也有写得极快又极好听的作品,比如最近那首《一万年长不长》……不是说每首都花几年时间哈。)

 

于是感到巨大的释然和解脱,决定,要恢复从前的生活秩序,该做什么作什么,不荒废任何事,在一种舒缓自在的状态里,在一种宁静淡泊的心境里,继续写歌,再不求一朝一夕的产出,而要反复淬炼,让时间打造水准。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我的一种结束,风风火火的奔跑式创作的结束,也是开始,踏踏实实,慢工出细活的开始。

 

我依然相信,余生数十载,我必能写出好听的歌来。

 

由衷感谢城老师!

 

 

 

“那时青葱”专辑曲目之七

路过

词:沐雨西

曲:阿城

 

蝴蝶折断了翅膀

还怎么飞翔

就好像

孤雁迷失了

方向

是不是只剩下忧伤

 

可是

你不必替我担心

我从来都只是个

无关紧要的路人

 

你看到的

不是泪水

只是夜晚的露珠

爱上了阳光

迟迟不肯离去

 

我 早已习惯了啊

路过一个微雨的春天

路过你

路过一场无疾而终的

爱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带娃是持久战 回复 悄悄话 沙发支持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