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在文学城做博客是大约七八年前,这在当时还是挺新潮的。现在,我的《河边》博客已经接近三百万点击,我还在论坛做过版主,应该说我对网络的东西还是挺愿意接受的。但是,我对随后一些新的平台就不太接受。Facebook(我翻译成“非死不可”)试了一下就不喜欢。后来由于职业的关系,接触到不少Facebook给人带来大麻烦的案例,就更对Facebook十分抵触了。也有人要求我使用QQ,但是我觉得Skype更好用更稳定,可以免费Skype对Skype通话,也可以低话费打到座机或者手机上。
最近几个星期,不断有朋友要求我加入微信的行列,这些人有的在美国,有的在中国。还有人当场给我看微信有多好玩,可以跟几个人一起聊天,发送语音信息,分享刚发生的事情和照片等等。其中有些比较激进的人说如果我不加入微信就落伍了,Out了。
我一周前终于决定加入试一试。微信主要试基于手机平台的,在iPhone上下载一个微信(WeChat)的App,然后申请一个用户名就好了。其中需要填入手机号,WeChat会给手机发一个信息用于验证。
登录后,程序主动提示要不要搜一搜网上有微信的朋友,我选择“是”。过了没多久,美国和中国的一些朋友就发来信息,要求我加他们做朋友。我心想,这也太快了,我刚注册一个用户名他们就发现我了。难道这些人都是微信控,整天就在那里等着哪个朋友上微信了? 我一一答覆和聊天,一直到深夜。后来,实在忍不住,就问很熟的几个人他们是怎么找到我的。得到的回答是,他们没有找,可能是我手机上的程序自动向我通讯录中有微信帐号的人发了加朋友的邀请,所以他们才过来打招呼的。原来如此。国内好几个人怕打字说不清楚还录了一小段话给我讲解微信的使用方法。
有一个朋友还赶紧做了一个“群”(Group),把使用微信的同班同学放在了一起。另外,有一些本来关系很不错,但是最近没联系的朋友也过来打招呼,互相更新自己的近况。为了试微信的功能,我贴了几张照片,顺便显摆一下刚去参加比赛得到的奖牌,很快就有祝贺的,羡慕的,逗乐的留言(Comments),蛮好玩的。
上微信两天后,基本消停一些了,除非自己发一个帖子,一般不会有人过来打招呼。有一些人喜欢发帖子的,可以在“Discover”里看到这些新发的帖子,想评论就评论一下,想潜水就潜水。 微信和Skype都可以用于不同国家之间的通讯联络,我感觉微信比Skype好用,因为大家经常挂在微信上,但不一定老挂在Skype上,而且用微信的人比用Skype的人更多。另外,微信可以贴照片和简短的文字,更新自己的近况,想留言的朋友可以主动过来联系,Skype没有这个功能。Skype是更纯粹的通话软件。
对比博客和微信,我个人的体会是,博客是贴成篇的文章的,既可以是刚写好的,也可以是以前写好的,通常是经过思考,积淀和润色的。而微信是贴此时此刻的照片,事件或者感想的,非常简短,比较随意,多带一些趣味和搞笑。我做博客,不用实名,用的是笔名“riverside”,帖子里的人物也不是实名,帖子里的地点也经常不是实名。生活中的朋友可以知道我的博客,但是网上的网友一般不知道我长什么样子。但是上微信,所有微信上加的朋友都是生活中本来就熟悉的朋友,所贴的照片也都是实时实地的。在微信, 也可以看到朋友们的电话号码和所在的城市。
去掉了贴照片和评论的部分,微信跟手机Text Message的功能有些类似。但是,微信跨国的联络功能显然比手机Text Message优越和方便很多。比如,我在国内的兄弟要是有什么急事要通知我,以前只能给用手机给我发Text Message,需要交一点费用。但是,有了微信以后,发微信就可以了,没有任何花费,而且发语音信息也很容易。
关于博客和微信的不同,总结一下,微信事实名实时实地的一种社交和联络软件,加的朋友一般在生活中本来就是朋友。通过微信发的帖子比较简短,涉及的是即时的事件,而且即时地推到朋友的微信上去。而博客,虽然有人选择实名,但是也有很多人选择使用笔名。博客的文章比较长,经常需要蕴酿一阵子才能写好贴出来。博客的文章不是即时传递的,读者在访问博客时才会看到。博客的读者也经常不是实名的,所以有时候一些回帖可能会对博主不恭。
实名的好处是大家都是真人,干什么坏事说什么坏话要掂量掂量。不好的地方是一些个人信息会在网上洩露。实时实地的好处是即时,新鲜。但是这样也会流于肤浅。而博客的成篇文章则有可能讲一些复杂的故事和道理,有些好文章可以一读再读。
总之,博客和微信似乎各有各的用途,暂时还没看到哪个取代哪个。对我来说,微信更多的是一个通讯联络工具,而博客是用于比较成型的思维或比较完整的故事的表述。虽然有了微信这个新玩具,我还会继续经营我的文学城博客小花园。文学城博客最大的一个令人遗憾之处是国内的朋友很难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