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

相信的就是真实,难以置信的就是虚构。我随便写写,你随便看看
个人资料
riverside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管中窥豹,看看将来不同职业的走向

(2017-11-29 14:45:39) 下一个

现在有不少人已经看到将来人工智能(AI )取代人类的可能,甚至已经有一些文章把哪些职业最可能被AI取代排列出了前十名,这着实让人有些担心自己将来的工作机会会不会难保。想当年,工业革命来了,生产线来了,卓别林演了一个喜剧小品,表演一个工人在生产线上不断地机械地拧螺丝钉,人很可悲地被变作了机器。但是,未来似乎更加堪忧,有些行业的人想当机器都当不成了,会彻底地被AI或者机器人(Robot)取代。毕竟,机器人的重复性,精密性,可靠性和不知疲倦都是人类所无法比较的。而且,机器只需要购买和维修,不需要拿工资和各种福利,升级和更新容易。作为老板,如果能用机器人取代人,从经营或商业角度讲是很合理的决策。

问题在于,机器人取代了人类本来可以从事的一些工作,那么总的工作池中的工作数量就少了。很多人没有了工作就没有了收入,没有了收入就无法购买和消费,这会降低对商品生产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减少工作机会。虽然说设计,制造,命令指导和维修机器人会带来新的工作机会,但是由于有了机器人的加入,工作机会总体上说还是会减少。

越来越多的人失去工作机会会给社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除了上面提到的机器人抢走人类的工作机会从而失去收入外,还有就是让更多的人闲着没有正经事可干。人没有正经事可干时难保不想一些斜的歪的事情去干。而且,人要是长期不工作,慢慢会失去工作的技能。在大航海时代,西班牙人运回国很多黄金,整个国家富裕到所有西班牙人都不需要工作,每天Party唱歌跳舞高兴就好了,那些脏活苦活都交给从别的国家过来的人干去就好了。结果呢,黄金总有用完的时候,而工作的能力和热情丢失了就很难再找回来,慢慢地西班牙就从最强国沦为二等国家。

所以,千万不要有那种天真的想法,以为工作都有机器人来做多好啊,我们只要坐享其成就好了。其实坐享其成是很危险的,很容易就被踢出局,而做难做的苦活儿才是最保险的。比如,在IT业,谁都知道当码农不易,有些人做了多年码农,觉得应该苦尽甜来,希望跻身于领导层,多做一些行政管理工作,带带团队,少做一些连夜加班编程序之类的苦活儿。结果呢,一到公司经营不好要裁员的时候,先裁掉的就是这些小领导们。为什么呢?因为码农是干活儿的中流砥柱,没有码农公司就彻底玩不转了,而小领导们是很容易替代的。何况这些小领导们在公司的年头也相对比较久了,工资比新人要高,还不象新人一样容易领导,不先裁这些人裁谁?

好了,关于AI和机器人的问题先谈到这里。我们回归文章标题,看看将来不同职业的走向。我做的这个行当,精神科医生,跟其他医生比如经典的内科医生家庭医生有点儿不同,就是我们会更多地关注病人的情绪,工作,家庭等等方面的问题。对于每个病人,我都会问到做什么工作,压力大不大之类的问题,这让我有机会对社会上很多不同职业有一点点浅浅的了解。那么多职业,要完全总结出来不太可能,所以我采取举例并点评的办法。

例一,Geico保险公司。Geico保险公司的广告大家应该都没少看,因为电视里整天都有Geico的广告。从商业成功角度讲,Geico这些年有长足的进步,市场份额和名声越来越大,顾客也可以从Geico得到不错的保费。但是,我有好几个年轻病人都来自Geico,找我看焦虑症。这些病人大多数是在Geico接客户电话,公司对这些客服人员有很多要求,要求他/她们每天要有一定的工作量,也就是说每个客户限定时间不能太长。但是,有时候客户有很多需求或者不满意,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这就给客服人员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更糟糕的是,Geico公司的客服在接电话时,必须说一些指定的台词,不说就是不达标。除了说这些台词外,在跟客户说话时,还要点开公司网站的若干界面,表示自己看到了这些台词,照着念了。公司有办法监测这些客服人员是否点开了那些界面,如果没有点开,那又是不达标。这些硬性的服务标准给这些客服工作者造成了严重的焦虑症,同时也影响了他/她们跟客户的正常交流,让顾客觉得她们象是机器一样在念台词。

我没有作为客户跟Geico客服人员交流的经历,所以我不知道Geico的客户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Geico的客服象机器人。但是,我有过跟Cox电信公司客服打交道的经验,包括网上的Online Chat,还有电话询问。我真的感觉有点儿象在跟不懂业务但是懂得说政治正确的客气话的机器人在打交道。看来,客服的培训现在很可能都有统一的标准了。这种重程序重形式不重内容的客服真的不应该成为一个未来的方向。我宁愿一个说话直接而粗躁但是懂业务能解决问题的客服为我服务,也不愿跟一个象机器人一样只会说客气话的客服交流。

嗯,扯远了一点。我的意思说说,Geico作为一个公司比较成功,但这个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对客服人员的强制性标准化服务要求上达成的。公司的成功,伴随着员工的牺牲和不愉快,这似乎是一个普遍的规律。类似的例子,我所知道的还有Bank of America,迪斯尼世界,都是公司发展很好,但是员工压力大或者员工工资过低。以后有机会的话可以进一步说明,在这里就不多占篇幅了。

例二,仓储销售。不能老说不好的,这回说一点积极向上的。仓储销售这一块发展不错。比如,我听说有人在一家仓储物流公司工作,就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但是干得非常高兴。为什么呢,因为公司经营得顺风顺水,货物存在仓库里客户要交钱,出货时仓储公司可以按照货物的价值提成,比如说百分之一。客户也很高兴,因为这些客户多半是网上销售的公司,他们把从厂家订来的不同货物存在仓储销售公司的仓库里并让仓储销售公司管理起来,当有人在网上购买时他们就让仓储销售公司找到那个货物并且寄出去,他们就可以赚取其中的差价了。这些仓储销售公司经营得顺利,老板高兴,为了激励员工就让员工也持有一点股份。这样,这些员工真把公司当成家一样,真心努力工作,想把公司越办越好,自己的股价也越长越高。

什么事情都有两面。仓储公司好了,网售好了,传统零售店就惨了,有很多传统百货店日子都不好过,连梅西百货(Macy’s)这样的大店老店都不得不关闭多家分店。关于网售和传统零售业的此长彼消,在上一篇关于感恩节和黑色星期五的文章里谈到过一点,在这里就不重复了。

例三,订旅游机票旅馆网站。二十年前,买机票要不就去机场或航空公司窗口直接购买,要不就付一点费用让旅行社代办。现在,多数人私人买机票都是在网站上自己订,可以是航空公司的网站,也可以是一些旅游网站,比如travelocity, google flight, hotwire, orbitz, expedia, priceline。这些网站中有不少同时还管订旅馆或游轮。我认识一个打羽毛球的印度年轻人,他自称自己就是做这一类网站的IT工作的。这些网站,一般查一查,点击几下就订好票了,不需要客服。但是,有时候订错了,或者订很多人要参加的游轮,希望把一些在网站上查不到的事情问清楚,那就需要打客服电话了。我有一两个病人凑巧就是做这种客服工作的。她们一般都在家工作,但是经常需要集中做培训,倒也不会太寂寞。她们说的好玩事是,顾客会在不同网站查询,然后打电话问问题,而她们这些客服人员经常同时为多个网站提供服务。有时候,顾客会问,刚才我打expedia的查询电话是你接的吗?遇到这种情况,这些客服人员当然会说“不是”。让顾客这道客服人员是多个网站通用的,这可不是什么好主意。看看,新兴的旅游订票网站创造就业机会了吧?可是,在此同时,我们以前在街上常常能够看到的那些超小型旅行社可就经营不下去了。

现在,总结一下,看看将来不同职业的走向。总体而言,从大公司盈利角度讲,凡是互联网销售能解决的问题,尽量交给互联网去办,能够不用雇人干的尽量不雇人,能够使用机器人的使用机器人,能够把生产外包到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地区就外包,能够把服务电话外包到印度之类的国家就外包。所以从事这些类工作的人前景不佳,需要尽早转行。传统零售业总体趋势不好,而网络销售越来越热。但是,服装和鞋这些需要实物试穿的店家暂时还有网售所不能替代的优势。Brookstone或苹果店这类能够展示新产品的体验店也具有网店所没有的优势。

将来,IT类的工作不至于象20年前那样热,但是应该还是有一些工作机会。零售业总体前景不看好,但是加油站里的便利店照样可以标价高一些继续赚钱。毕竟,出门在外的人要买水买吃的,不可能从网上订了等两天寄到家里。餐馆包括快餐业应该受到冲击不大,毕竟客人需要吃热腾腾的食物,不能吃虚幻饿信息。但是,餐馆的经营方式可能会有不小的变化,比如中国式的网上订餐结合送餐可能会有一些发展前景。

老师这个行业会受一些影响,因为有些课程会做成网上的程序进行授课,甚至会有机器在网上回答问题,有机器人在课堂里教课。但是,总体而言,学生还是需要人类的老师教书并以身作则做出表率。护士,护工,幼儿园工作人员,理发师,美容师这些职业应该还在。护士的一些苦活儿累活儿和不安全的工作,重复性的工作,以及需要非常精密操作的工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机器人替代。民航的飞行员现在其实已经象是摆设,很多先进的民航大飞机都有自动驾驶系统,基本不需要人去操纵。但是,为了飞机上几百人的安全,在飞机上放两个有经验的飞行员应对突发事件是必须的。建筑工人,园艺师这类工作应该不受太大影响。

药剂师还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机器会帮助药剂师查看剂量的合理性以及药物的交叉反应等。医生一定会继续存在,虽然机器人机器手做手术也不错,但是如果没有有经验的医生站在一边,病人很难放心让机器人给自己动手术。机器人会帮助诊断,特别是放射科和病理科,但是放射科和病理科医生还是不能少的。

翻译这个行业比较惨,现在网上的即使自动翻译有长足的进步,不象以前的google translation那样跟笑话一样。以后网上翻译,或APP自动翻译还会进步,想靠翻译吃饭就比较难了。不是说以后完全不需要人做翻译了,毕竟给自动翻译进行矫正或者高端的翻译比如诗的翻译,或者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还是需要高级翻译来做的。但总体而言,翻译传递的是信息,而不是实物,这样的工作在将来比较容易被取代。

教练,比如健身教练,应该还会继续存在。设想一下,一个女士想要健身减肥,走进运动馆里看着电脑上的指示照做,边上有一个带摄像头的机器人看着她的动作,然后操着机器腔用生硬的肢体给她纠正动作,那她还愿意去运动馆健身才怪呢。看着教练的八块腹肌,听着教练浑厚的鼓励话语,闻着教练身上带着一点男性荷尔蒙的汗味儿,那才有健身的动力。如果弄出点儿小暧昧,觉得自己是教练最喜欢的学员,瞬间自信心爆棚,那健身的动力就更大了。或者,看着女教练矫健的身材,想象自己经过塑身也能达到类似效果,那才励志。

体育项目和艺术类也会收到机器人的冲击,但是影响应该不会太大。毕竟体育和艺术本身就是在玩,需要亲身的参加和很多的创造性,所以它们只会有所改变,不会消亡。

简而言之,能被互联网取代的或能被机器人取代的职业,其前景不看好。传统的行业,比如理发美容,建筑业,老师,护士,医生,药剂师,飞行员受到影响不大。因为这些行业可能需要人与人的接触和交流,机器不能替代,或者是这些行业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和多变性,而机器的程序一般比较死板,或者是放一个机器人过来替代人的工作造价反而太贵,或者是人所做的工作太重要了(比如飞行员),虽然机器能做到也要放一两个真人来管着机器,以防万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