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2)
2008 (117)
2009 (95)
2010 (138)
2011 (89)
2017 (3)
2019 (1)
2022 (1)
看到文学城新闻““养狼”的中国人 体操 、羽毛球的奥运故事”这样一个标题,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点进去一看,原来说的是那些出走外国的优秀中国运动员在外国当教练成功培养出优秀运动员(显然是以获得重大比赛冠军作为标准)的故事。其实文章写得很中性,甚至可以说对这些海外兵团有所褒赞。既然如此,谈什么“养狼”?显然,取一个抢眼的标题,是为了吸引读者来读。以前也看到不少这种文不对题的文章,让我感觉文章是一个人写的,标题是另一个往上贴的人换的。具体到这一篇新闻,“养狼”两字总算还加了引号,从文字意义上讲不算错了。但是,明明是一篇对体操和羽毛球海外兵团的比较良性的介绍文章,真的连带引号的这两个字也没有必要用。标题老老实实叫做“中国体操和羽毛球海外兵团的奥运故事”就可以了。想看的人自然会点击,不想看的人随他去,没有必要把人骗进来,再让人骂文不对题。
至于说到底应该怎么看待这些海外兵团,我的想法有几点。第一点,这些海外兵团跟我们这些转展来到美国工作生活,但是做其它职业的人没有太多的不同,都是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自己的劳动谋生,也用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能力向外国人展示中国人的水平和人品,让外国人了解中国人,体会中国的逐渐进步和强大。我在美国一些俱乐部打羽毛球时,经常看到一些中国的国家队或省队退役羽毛球运动员在那里教小孩子羽毛球。他们这样做对自己来说是一个谋生手段,对羽毛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也非常有帮助。
第二,不能因为其中的优秀教练带出了冠军从而让中国队感觉减少了夺冠机会而遭到批评。体育的本质目的是为了健身和娱乐,和“更高,更远,更快,更强”。为国争光是强加上去的一个变了质的目的,特别是在中国。即使是从体育为国争光的角度看,其它国家的冠军出自中国教练之手本身就说明中国的此项运动有多么强大。这样的冠军越多,人们越会感觉到中国此项体育运动水平高,也越会重视此项中国人喜爱和擅长的体育运动。如果羽毛球连续十年都不让任何一个其它国家拿到奖牌,恐怕其它国家愿意玩的人会越来越少。到时候,中国队跟谁比赛去?羽毛球运动由此被某些小心眼的奥运官员踢出奥运的可能也不是完全没有。
还来说这个挣金牌的事情。挣金牌几乎成了中国体育的国策。几十年前,中国不参加奥运会,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只有一个运动员去。中国被人家骂成是“东亚病夫”,这些事似乎过了将近百年很多人仍然耿耿于怀。所以就憋足了劲要争奥运金牌,甚至可以为了奥运奖牌,为了“国家荣誉”不得不牺牲体育精神(比如中国兵乓球冠军的禅让接班制度),反倒遭到人家诟病。其实,现在中国已经成了奥运金牌第二大户(至少伦敦奥运到此时此刻是这样的),中国体育的强盛是不容争辩的事实,真的没有必要再那么追求面子上的事情了。我们追求金牌,就是想让人家看到中国体育很强大,所以中国很强大,中国很棒(这个逻辑不是太严谨,但中国的官员们基本就是这么想的)。但是,如果中国羽毛球或者体操队的前运动员和前教练在外国时不常就培养出几个夺牌选手,不是也说明中国这些项目水平很高,从而中国很强大,中国很棒吗?只不过中间没有经过“增加一枚中国羽毛球或者体操奖牌”而已。
道理就是这样的,挺明确的,但为什么有些人还是对海外兵团拿奖牌很不高兴呢?显然是利益使然。比如,作为一个中国运动队的领导或者中国国家体委的领导,他要拿出来的是业绩,也就是奖牌。在海外的前中国国手为其它国赢得了金牌或者培养出金牌得主不算中国领导的业绩。即使这些海外兵团在一定意义上一样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但是他们对中国的体育界领导的业绩有负面影响,所以中国的体育界领导不喜欢他们,所以中国的一些舆论不喜欢他们,所以时不时他们会被称为“白眼狼”。
总结一下,河边个人观点,认为海外的前中国羽毛球和体操国手为其它国家培养出冠军同样是提升中国在运毛球和体操界的地位,从而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如果由此而减少了中国队的奖牌,中国的体育界领导会不高兴,但是国家领导不应该不高兴,中国的舆论应该善待这些移居海外的优秀中国运动员和教练。
对不起,刚刚看到。对这个病不了解,既没学过,也没看到过,帮不了你。
说得挺对。中国出走国外的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大多是负气出走,不是我们故意给外国输送的。
就是,目光要放远大一些,不能过于狭隘。另外,真正强大了,自信了才会心态更平和一些,不拘泥局部的得失。
国家荣誉感是好的,但不应过分,过分就落入狭隘民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