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2)
2008 (117)
2009 (95)
2010 (138)
2011 (89)
2017 (3)
2019 (1)
2022 (1)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不可能讨论完全,只能谈谈我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一些不同,纯属个人印象和感想,没有任何以偏概全的想法。有不少中国人有在中美两国行医的经历,但是,其中有时间而且愿意写出来的不多,所以我来写一点。若干个月前,写过一些关于美国不同类型医院的文字,有高手指出我的看法有不少偏差。我们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观察写出来的东西,偏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争取尽量客观一些,多写一些事实,少一些猜测。有高手看到我的偏差还请指出,不要骂我就行。
关于中美两国医生培训制度的异同,请参阅Tianyazi写的《中国医生培训制度的优点和不足》,我觉得介绍的比较具体,也大致符合实际情况。我本来也有想法写一点这方面的介绍,现在既然有人写了,我就省事儿了。
一.医生等级
在中国,特别是大医院里,医生是分很多等级的。实习医听住院医的,住院医跟实习医一起都要听主治医的,主治医听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的。科里所有的人都要听主任的,医院里所有的人都要听院长的。病人或家属有意见时,上级医生去调解,主任也解决不了时医务处出面,医务处解决不了时院长出面。虽然也有同行医疗事故鉴定,但多数医疗纠纷不一定需要这一步。医生分等级是有意义的,因为中国的住院医培训制度不是太健全,所以小医生要这么一步步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逐步成熟。这种手把手传帮带的方式跟中国教育体制的重知识传授,轻自学思考和创新是一脉相传的。
对比之下,美国医生的等级没那么多。实习医听住院医的,住院医跟实习医都要听主治医的,这个跟中国一样。但是,在美国主治医有自己的执照,是独立行医的,在病人处理方面不需要听主任的。在私立医院,不但主治医不需要听院长的,院长反而对主治医挺客气,因为主治医把病人收进他的医院给他带来收入。如果主治医对医院的一些不合理之处有意见,院长又不能改变,则这个主治医可能以后会把自己的病人收到其他医院去。还有,美国的医院院长通常是做管理出身的,不是做医生出身的。
二.对医生的制衡系统
为什么中国大医院里的主治医没什么太大的权利,还得听上级医生的(如果是小医院,院长才是主治医级别,那样的主治医权利就很大了,另论),而美国的主治医那么独立?依我粗浅的观察,有这么一些可能的原因。
以内科为例,美国的住院医培训制度比较成型,三年下来学到了应该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学到了怎么样去获取新知识和怎么样跟病人和同事打交道。而中国的住院医培训过程没有一个完整的计划,主要是在病房忙各种杂事儿,不要说大主意,连很基本的处理主治医也不放手让住院医去做,生怕弄错了。即使是在晚上,中国住院医遇到稍微复杂的问题也有总住院顶着,总住院之上还有主治医值班可以请教,所以独立性不强。我个人体会,在中国,一个医生真正长本领的时候是做总住院和做主治医管病房的时候。而在美国,做完实习医后做住院医那两年是成长的时候,因为做住院医晚上主治医不在时,带着实习医收病人,要独立处理很多事情,一般也没有总住院来管着。
美国的主治医用自己的行医执照行医,自己做决定自己负责,没有“上级医生”会替一个主治医负责。既然没有人替主治医负责,主治医当然是自己的病人自己做决定。而中国,有所谓的主任负责制,科里的任何医生出了任何问题,主任都会有一定的责任。既然有责任,当然必须有权力参加意见。
中国的医生行医不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比如一个主治医,他会受到上级医生,主任和院长的制衡。他还会受到病人和家属的制衡,如果治得不好了,病人和家属会提意见,打人甚至杀人。现在,很多在国内行医的人被这种病态的医患关系搞得寒了心,觉得自己从学医到行医,一直吃苦受累的,承受那么大压力,收入不高也就认了,还要冒被打被杀的危险,所以干脆放弃医生职业,改行去做别的行业。
美国的医生,还以主治医为例,他受到的制衡不是来自医院里的上级或领导,也不主要来自病人和家属。美国的病人和家属不怎么打人,他们喜欢打的是官司。所以,对美国的医生的制衡来自相关法律和律师。在美国行医必须按照诊断治疗的Guideline进行治疗,必须符合“Standard of care”,不能自己觉得怎么治疗合适就怎么治。另外,美国采取的是第三方付费的方式,就是说由医疗保险公司来支付费用,所以医生的医疗活动多少间接地受到保险公司的制约。这种第三方付费方式有其好处,就是病人和医院之间不存在直接的付费关系。但是,美国现在正面临着一个保险公司为了自己的利益制定出种种政策,干预正常的医疗的现象。这是另一个很大的话题,就不在这里展开讨论了。
待续
不要吓我,大部分执照每两年Renew一次吧。
要操心的事儿确实很多,很多,很烦的。
Thank for cited my blog.
China needs chan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