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巧看过不同地方的一些坟地,写点感想。
那一年,在香港,每到周末就到处出去跑,杀时间,穷开心。除了逛那满是旧货的鸭寮街,小贩云集的男人街,还有受黑帮保护专卖盗版光盘的那个什么大厦之外,其实最喜欢的是去那几个郊野公园爬山。出发前先查好地图,坐车到哪里,然后开始爬山,沿着建好的小径走,然后在从什么地方下山,怎么饶一圈坐车回住处。其间,那里有个“天后庙”或“观音庙”,哪里有瀑布,哪里有小溪,哪里有片湖,哪里有野生的猴群,,哪里有一个小小博物馆,哪里有一个什么“新娘潭”之类小景点都预先查得清清楚楚。在这样的长途远足过程中,见到过几片墓地,就好奇地仔细参观了一番。
说到墓地,不要以为都象过去中国电影里拍的那样阴森森。香港的墓地是大可以悠闲自在的参观一下的。在香港,一般人买房都是在楼里买一个单元,很少有人能买独门独户的房子的。买的时候,大家都很重视窗外的风景,所以楼层越高,能望得越远,价格也就越高。窗外的景色当然是辽阔的海景为上选。在香港岛上建在山上,能见到海景的豪宅中住着的都是跺跺脚整个港岛就要摇三摇的人物。如果是在青衣新开发的住宅区,能见到海景就不是那么了不起了。海景之下是河景,这个河其实指的是城门河,里面流的是海水。见不到河景就见山景。如果连山景也没有,房地产代理们也不会没有好词可以放在广告上:街景和坟景(!)也比什么景都没有,只是对着挨得很近的对面高楼的墙要好。这一方面说明香港的住房是多么可怜,另一方面也说明香港的墓地管理的不错,不但不影响市容,还能添景。
比较经典而且有看头的一种墓地是那种比较广阔的一片。有一个正式入口,在入口附近有管理机构。放眼看去,整片墓地排练有序,或横平竖直,或依地势呈弧形排列。走近跟前去看,墓碑有大有小,有的放平,有的高高竖起甚至作出额外装饰。用料也不一样,有的简单,有的大理石质量上乘。大部分墓碑占地大小差不多,有一些豪华型的占地可以比别人多一倍甚至几倍,这种墓碑的碑铭也写得比较好,逝者生前一般都当过点什么官,做过些什么好事。相当比例的墓碑上都有个十字架,讲究一点的还有耶苏像。这样看来,这种墓地应该是基督教信徒的公墓。靠近墓地管理处的地方,有一面高大的墙,气势磅礴,远非任何墓碑所及。走到近处一看,原来是一排排数都数不清有多少个的石头小抽屉,相信里面放的都是骨灰。原来穷人在这里,刚才看到的单独墓碑的供奉者显然经济更宽裕一些。不知道这墓地是怎么运作的,但大致可以猜测一下,就是亲人去世后,子女们就根据老人的愿望结合自己的经济能力以及自己的感情系数,决定一下每月花多少钱租个石头小盒子还是一块地,作墓准备一次性花多少钱刻石碑,先租几年再说还是准备租一辈子。这样的结果也很好:一块墓总要有人真心供奉才能保持下去(付费才是真心供奉的铁证,其它任何的花言巧语和鼻涕眼泪都是假的!)。等到没有人供奉的时候,就把这块墓碑撤除。这样就能减轻死人占地越来越多的问题。记得中国内地作墓基本是永久性的,也许应该学习香港的办法。有人会说,建墓就是要永久纪念。但一般人会纪念自己的父母,祖父母,谁又会有多在乎跟自己隔了三辈,甚至从来没见过面的人呢?把已经很紧张的土地资源留给子孙使用难道不比纪念一个自己感情上并不亲近的祖先更重要吗?将离开时,回眸望望依山而建的这片墓地,想起古人有诗“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基督教信徒葬身山坡,居然暗合我们中国的古意。
妙法寺是是新界西部最大的庙宇之一,是港境各佛寺中,建筑体最高的寺院,这个放过一边不提。寺院后面山坡上过去的主持和僧众的墓很值得一看。和刚才提到的基督教公墓的方形结构不同,这里的墓放眼望去是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圆形结构,排列也不是横平竖直。大致是开山的祖师和另一个后来对寺院的发展有杰出贡献的高僧占据了两个重要的位置,墓体远大于其它小墓,石碑竖得高高的,上面写满了字,作为学习书法,学习古文的材料都不错。如果能静下心来体味其中哪怕是一两句话,对个人的修为也是大有俾意的。其它小墓也是一些大小比丘的幕,似乎无章法地散落在各处,但整体看来并不显散乱,好象是刻意围绕烘托着那两个主墓。看来这片墓地是寺庙所有的,并不是随便一个佛教信徒想进来就进来的。至于普通的佛教信徒在哪里供奉就不清楚了。既然是这样,这种寺庙后的佛家墓地与刚才所述的基督教公墓其实不应该放在一起比较。但实在没有见到普通佛教信徒的墓地也没有办法。在美国,见到有的大型教堂后院也有私家墓地,记得也是一个个有大又小方方的墓石,上面竖一个墓碑,跟上一段描述的基督教公墓并无太大的不同。从这两大宗教墓地的比较能看到什么样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比如说东方的圆滑和西方的规矩,东方的崇尚权威和西方的崇尚平等,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本文仅提供一点点素材,潜在的含义大家自己体会去吧,甚至素材有记忆不够准确和资料过老的问题大家也只能自己去查证了。作者尽力而为,有多大可信度大家自己鉴别。
作为内地人,在宗教问题上比比香港人觉得有些惭愧。人没有信仰其实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活着有时觉得就象行尸走肉。当然,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也不愿人云亦云地就随便去信个什么教。在国内,原来大家是信共产主义的,现在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信仰破灭了,也就再没有了信仰。从小接受的是无神论,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很难相信这世上有任何的神或佛来主宰着一切,慈爱的俯视着一切。在美国,有时与基督教人士聊天被问起自己有什么信仰,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没有信仰。人怎么能够没有信仰呢?于是,有时就答自己虽然还没有信仰佛教,但对佛教的思想很认同很理解很有研究的,然后就猛砍一顿禅宗故事,把他们砍晕了算;有时则答,非要说有什么信仰的话,也许应该说是信奉科学吧。香港人在信仰问题上很幸福,这里信仰基督教,佛教和道教的都大有人在,很虔诚。他们都能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在香港,出了有教堂,佛教寺庙和道观外,还有一些地方同时供奉佛道儒三教,如黄大仙祠和圆玄学园。这乍一听觉得有些不可思异,但细一想,其实也很合理。很多中国文人骨子里确实同时浸淫了佛道儒的思想,其中知名度最高的要算苏东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