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2)
2008 (117)
2009 (95)
2010 (138)
2011 (89)
2017 (3)
2019 (1)
2022 (1)
“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这句顺口流反映了柳七的词所受欢迎的程度。称柳七是宋朝词曲界的天王巨星一点都不为过。把罗大佑,李宗盛,刘欢这帮人加起来份量也够不上他。为什么柳七考试不灵,作些小曲却能干出一番事业来,这只能说是人的兴趣和能力是各不相同的。
大家都知道唐诗,宋词,元曲。宋代有名的词人多了,柳永在宋词中的地位有多高呢?为什么有那么多叫得出名来的词人,非要说柳七是天王巨星呢?因为柳七走的是通俗歌曲一路,在民间有着众多的粉丝(FANS)。随便找一个介绍宋词的网站出来:
http://www.guxiang.com/shici/songci/index2.htm
目录里的词人有:
苏 轼 柳 永 李清照 辛弃疾 欧阳修
姜 夔 范仲淹 岳 飞 王安石 周邦彦
李 煜 秦 观 范成大 文天祥 黄庭坚
晏 殊 晏几道 元好问 赵 佶 韦 庄
王沂孙 张 炎 陈 亮 史达祖 温庭筠
吴文英 陆 游 刘克庄 蒋 捷 冯延已
这里面大多数人都当过不小的官。柳七在词坛的地位与其在官场卑微的地位完全不相称。要说清柳词的风格特色不得不简单介绍一下宋词。已经有很多人写了,干脆贴一段过来,就来自上述网站: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 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 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
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被视为诗余小道。只 有注重汲取民歌艺术长处的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才写一些词,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以脂粉气浓烈的祟尚浓辞艳句而驰名的温庭筠和 五代“花间派”,在词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位置。而南唐李后主被俘虏之后的词作则开拓一个新的深沉的艺术境界,给后世词客以强烈的感染。
到了宋代,通过柳永和苏轼在创作上的重大突破,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尽管词在语言上受到了文人诗作的影响,而典雅雕琢的风尚并没有取代其通俗的民间风格。而词的长短句形式更便于抒发感情,所以“诗盲志,词抒情”的这种说法还是具有一定根据的。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尽情态;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艺术上有可取之处。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 娱宾遗兴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 活。从我们今天读者的情趣来看,象“大江东去”之类的豪放派的作品更易于接受。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词有词牌。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贴完了。看到了吧,不是写柳永就要吹柳永,这篇对宋词的总体介绍中对柳永的评价也是高于一般词人的。在宋词史中,李煜,柳永,苏轼(1037-1101)是属于有突破性成就,有着与众不同的地位的,他们的词既有承前启后的意义,本身又代表着一派。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他们的词与生活格外贴近,绝不是言之无物,“为作新诗强说愁”的无病呻吟。前几篇中说过亡国之李煜泣血成词,承前启后,乃有以后的豪放派。李煜的词感天地,泣鬼神,感动了多少代的文人,却也惹恼了宋太宗,害了自己性命。柳永是婉约派的的典范,而苏轼则是豪放词的代表。在这里把柳词和苏词各贴一首,作个比较。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代表了柳词通俗,以白描见长的风格。宋代俞文豹《吹剑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岁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指苏东坡的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段话说明柳词婉约缠绵,苏词豪放旷达两种词风。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柳整天在女艺人堆里混,时不时要为她们写些小曲,填补自己帐上的亏空。写的东西要适合她们演唱。而苏轼经常被贬到全国各地,经历过大风大浪,看多了祖国大好江山雄奇景象,所感所抒自然波澜壮阔。当然柳词中也有少数豪放之作。东坡词中也不乏娴静禅妙之作。所以他们是大家风范,不是一辈子只会作一首诗的临时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