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赛欧

地主杂谈


做一个眉宇间写满风调雨顺的人,安静于暖,安然于心,不急不燥,清淡欢颜。
个人资料
康赛欧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低利率下,换种方式守住财富

(2025-06-06 07:50:39) 下一个

前些天,我老妈在中国建设银行的一笔一年期定存到期了,银行给出的续存一年的利率只有1.1%。我一年前设置了自动转存,可一看这利率,心里直嘀咕:这钱,是不是在“被动缩水”?

按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现在CPI一年差不多涨2%,你说存款利率才1.1%,那这点儿利息,根本赶不上物价。

我认为不止我老妈,身边很多家庭也差不多 —— 钱放银行,图个安心。以前讲“手里有钱,心里不慌”,但现在呢?利息少得可怜,物价却一天比一天高,辛苦攒下的积蓄,慢慢就不顶用了。

我跟一直在国内从事金融工作的老同学聊了聊,她说,很多人并不是没钱,而是没跟上时代的理财思路。她举了个例子:有人质疑,在经济下行周期,为什么不采取更激进的货币宽松政策,比如直接发钱?她的看法是,也许政府是这样考虑的: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有储蓄习惯,拿到钱的第一反应是存银行。钱虽然发了,如果不进入消费环节,市场就根本热不起来。

说到底,还是观念没变。很多人仍然觉得“钱在手里才是稳的”,但在这个时代,所谓的“稳”这事儿,怕是早就变味儿了。

我的老同学提醒我:“现在得分清楚,什么是不变的,什么是在变的。”

我理解的这种“不变”,就是一些底层逻辑,比如土地的稀缺性,这几千年都没变过。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的房地产,永远是有限的和稀缺的资源。所以即便现在楼市遭受冷遇,可那些真正值钱的好地段,也不是说跌就能捡漏的,从长远看仍然抗打。

黄金、矿产这些“从土里刨出来的玩意儿”,一直被当成硬通货。老百姓都觉得,实打实的东西放在那儿,心里才踏实。不管什么年代,这种传统的资产总是让人觉得稳当,哪怕涨得慢,好歹不容易赔。

不过光靠这个“老底子”也不顶用啊。现在这社会,变得最快的就是科技。假设十年前要是有些人拿一百万去买比特币,或者买科技巨头的股票,现在早翻了数十倍了,轻轻松松实现财富自由。可那时候有些人跟风买了P2P,或者买那些高杠杆房企债券,结果呢?钱没了,连说后悔都嫌晚。

 

 

所以啊,当代的理财不是简单挑个产品,是要得看清大的趋势。AI、大模型、新能源、生物科技。。。这些听着挺前沿,可它们真真切切地在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

当然,也不是说谁都得去投这些高科技项目。我们不是专业选手,谁有那工夫天天看盘呢?我是说,是时候接受一个现实了:只靠“死存款”稳妥度日的方式,已经不太管用了。

说到底,投资理财还是认知的问题。能分清哪些是压舱石、能托底的;哪些是时代带来的新机会,就已经很不错了。

说实话,我们这一代人,许多人缺少冒险精神,却又不甘于原地踏步。我们不追求暴利,只希望自己的钱不会贬值得太快,能守住底线,慢慢增长,就已经很满足了。

至于我老妈那笔钱要不要继续定存一年?我没劝她非要怎么做,就只是跟她聊了聊这些想法。结果她沉默片刻,说等我回国陪她去了解下理财产品,想尝试配置些指数基金。说实话,我感觉还挺意外的,她都快90岁了,居然能接受新事物。我知道,任何投资都要量力而行,老年人更应以保本稳健为主。

投资有风险,这是常识。人永远赚不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这也是事实。A股市场哪怕只是买中国股票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波动也不小,越是在这种市场里,越考验一个人的判断力和定力。

理财这事儿,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夜之间开窍,那是神话。关键是别关上那扇窗,愿意去了解、去听,哪怕刚开始听不太懂,也没关系。只要心里不排斥,总会有那么一刻,你突然觉得:诶,这事儿我好像明白点儿了。

建行一年期利率降到1.1%,确实让人挺心塞的。但换个角度想,也许这就是提醒我们:时代真变了,理财这事儿,也得换个做法了。

 

 

 

 

后院里小雨后的百合花

 

 

照片由手机拍摄,原创

图片由AI制作,原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7)
评论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格利' 的评论 : 发不发钱确实说明一个政府的态度,但也不能一刀切地看。财政不是取之不尽的水龙头,发钱要看时机和方式,不是撒出去就万事大吉。真要帮老百姓,不光是发点钱,更要稳就业、稳信心、稳预期。。。有没有真正帮到民生,这才是衡量政府亲民的关键。
格利 回复 悄悄话 发不发钱,在民众困难的时候发不发钱是称量一个政府是否亲民,是否“藏富于民”的试金石。至于你发了钱,百姓不敢用,不会用,那是另一回事。那些死活都不愿发钱的各种托词可以休矣。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我前些日子看到报导,说现在国内的法拍房少了。根据新的政策,银行不能简单地逼着贷款人还钱,而是要协商,比如调整还款期限之类的。这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我在拉斯维加斯时,那时候房市崩了,很多房子法拍,银行也只能跟贷款人坐下来谈,要么减点利息,要么重新安排还款。不同国家、不同时间,但有些应对方式还真是有相似之处。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中国人爱种菜、爱存钱、爱买房,这些传统似乎也传到海外了。在WXC上不就有博主专门分享种菜心得吗。我在国内见过的有的亲戚家的小孩,普遍也挺节省的。现在的年轻人花钱更理性,为别人花钱反而有些顾虑。。。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太爱北京了' 的评论 : 的确,现在美元定存利率相对较高,对追求稳定收益的人有吸引力。但也得注意两个风险点:一是汇率波动,最近美元指数整体下行,如果之后美元继续走弱,汇兑损失可能会抵消利息收益;二是人民币汇率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比如中国经济复苏预期、政策调控等等。理财这事儿,还得结合自身情况来综合判断。
太爱北京了 回复 悄悄话 看看美元指数跌多少了美元利息也在减少现在兑换不见得合适,墨西哥利息高可没法换啊,我去年看一个从德州搬到墨西哥生活的人说好像那边利率8%左右,当然有汇兑风险除非在那边生活消费。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SL1234' 的评论 : 回复 'SSL1234' 的评论 : 国内老人钱难办,换个思路想,如果子女不需要他们的遗产,他们又觉得靠退休金可以过得还不错,就让他们求稳放在银行吧,我父母也差不多这个岁数,本来工资发到建行,后来取出一部分放到兴业做笔小理财,有段时间天天惦记、算利息,又玩不转网银,网点是走路嫌远,打车不值,坐车站点走一半……后来没几年就关闭账户还是放在建行转大额定期自动转存了。不过我妈有一点可能跟很多人不一样,她去年几乎拿出所有钱,给我和我哥各一大笔,理由:我宁可活着看着你们把钱花掉也不愿意等死了当遗产给你们。我哥换了车,我就拿去国内旅游和理财了。今年她的退休金到年底再整理一下,会再给我们一人一笔。
--------------------------------------------------------------------------
首先,我本身就是个喜欢让钱生钱的人。
第二,我自己生活过得不错,不需要花父母幸苦一辈子攒下的钱,希望他们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第三,我老妈这几年住在条件相当不错的养老院里,费用每月都不低,而她的退休金并不能覆盖全部开支,差额就得从她和我老爸以前的积蓄里出。

也正因为这笔钱要“取之有度、用之有序”,我才格外觉得:不能眼看着它躺在银行里慢慢缩水。存银行当然稳,但在如今这个利率和通胀倒挂的环境下,太稳了也意味着在变少。

所以这几年我一直在琢磨,有没有既保本、又能稍微跑赢点通胀的理财方式。哪怕多挣不了多少,也总比眼睁睁看着积蓄被一点点吃掉来得强。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格利' 的评论 : 老百姓当然会用钱,关键是——在什么条件下才愿意花?如果缺乏安全感、对未来预期不稳,哪怕发钱,也多半会被存起来。
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心理博弈。中国不像美国那样适合“直升机撒钱”,我们的政策更讲究节制与引导,比如发消费券、补贴特定群体,就是为了避免资金沉淀,确保钱能真正流进市场。
格利 回复 悄悄话 在大陆,想要政府发钱,难,非常难,有如与虎谋皮。至于说什么发钱也没什么用,老百姓会把钱存起来,那是一种托词。老百姓手里有钱,人家不会用?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所以要看清放向,我从不买单个股票,只买基金,ETF,指数基金。。。减少风险啊。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彩叶' 的评论 : 可以换成美元啊,美元定存利息应该高一些。将来如果美元高了,换回人民币又赚一笔。当然风险就是美元下跌。回报总是和风险并存的,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我觉得可以考虑买一些美元。
----------------------------------------------------------------------
你这个思路可以理解,我也想过,可我后来一想,万一美元跌了,利息都不够填亏空,反而影响了整个养老规划。我现在更倾向于稳一点的方式,少点折腾,能看得清、守得住才是关键。
SSL1234 回复 悄悄话 国内老人钱难办,换个思路想,如果子女不需要他们的遗产,他们又觉得靠退休金可以过得还不错,就让他们求稳放在银行吧,我父母也差不多这个岁数,本来工资发到建行,后来取出一部分放到兴业做笔小理财,有段时间天天惦记、算利息,又玩不转网银,网点是走路嫌远,打车不值,坐车站点走一半……后来没几年就关闭账户还是放在建行转大额定期自动转存了。不过我妈有一点可能跟很多人不一样,她去年几乎拿出所有钱,给我和我哥各一大笔,理由:我宁可活着看着你们把钱花掉也不愿意等死了当遗产给你们。我哥换了车,我就拿去国内旅游和理财了。今年她的退休金到年底再整理一下,会再给我们一人一笔。
无法弄 回复 悄悄话 科技变化太大,咱又不专业,不敢在那方面投,感觉在药物方面也许……
彩叶 回复 悄悄话 可以换成美元啊,美元定存利息应该高一些。将来如果美元高了,换回人民币又赚一笔。当然风险就是美元下跌。回报总是和风险并存的,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我觉得可以考虑买一些美元。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说的是,政府想把钱从银行里赶出来,但很多老人的钱恐怕比较难的会出来。中国有两亿股民,听着也不少呢。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手机银行上看到很多理财产品,没研究过,不敢买。还是想给我老妈到证券公司开个账户,那里的手续费要比通过在银行买股票,ETF等等便宜。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多伦多橄榄树' 的评论 : 谢谢喜欢百合花。当今世界,变化多而快,要学的知识太多了。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huiling-LA美國' 的评论 : 问好,是啊,利息降的挺多的。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每天一讲' 的评论 : 我比你觉悟高,利息低就当是为母国建设做贡献 :)
------------------------------------------------------------------
你这么想啊,那干脆就不要利息了,做贡献就一步到位,LOL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每天一讲' 的评论 : 小康不得了,北京家里钱和房子一手掌握。俗话说,有米在手心里不慌 :)

2月份我在建设银行存钱也是1.2%左右一年利率,服务生说还是利率高的。
-----------------------------------------------------------------------
你这是降息前的,利率要高些。是啊,有米在手,确实心中不慌。要不有句古话说:深挖洞,广积粮呢。。。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太爱北京了' 的评论 : 我爸一年多前办的大额存单5年期4.0利息。美国三年前利息也很低,零点几,后来多次加息才到了4点多,川总一直想降息联储不配合我估计今年都降不了。塞浦路斯前些年存款没有利息还要倒给银行钱。
--------------------------------------------------------------
你爸存的利息不错啊。国内四大行的利息要比其它银行低一些,我两年前在建行存的三年定期,3%不到。美国现在银行checking和saving 上的利息没多少。
huiling-LA美國 回复 悄悄话 今年二年期才1.75
huiling-LA美國 回复 悄悄话 前年存兴业银行三年期利率3.25,今本
多伦多橄榄树 回复 悄悄话 雨后的花真美,这个理财理念要大变特变了。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建行一年期利率降到1.1%,确实让人挺心塞的。但换个角度想,也许这就是提醒我们:时代真变了,理财这事儿,也得换个做法了。
==========

我比你觉悟高,利息低就当是为母国建设做贡献 :)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我老妈在中国建设银行的一笔一年期定存到期了,银行给出的续存一年的利率只有1.1%。我一年前设置了自动转存,可一看这利率,心里直嘀咕:这钱,是不是在“被动缩水”?
============

小康不得了,北京家里钱和房子一手掌握。俗话说,有米在手心里不慌 :)

2月份我在建设银行存钱也是1.2%左右一年利率,服务生说还是利率高的。
太爱北京了 回复 悄悄话 我爸一年多前办的大额存单5年期4.0利息。美国三年前利息也很低,零点几,后来多次加息才到了4点多,川总一直想降息联储不配合我估计今年都降不了。塞浦路斯前些年存款没有利息还要倒给银行钱。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墨农' 的评论 : 谢谢留言,问好!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haoning' 的评论 : 欧元利率更低。但是我认识的财务的同事跟我说她们部门从上到下没一个买股票的。
------------------------------------------------------------
谢谢留言。财务只是一个职业,是否投资股票取决于个人的风险偏好和理财目标。就像医生也可能抽烟,营养师也未必不吃垃圾食品。不能因为别人不投,就否定股票这条路。
墨农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你去忙,我这里就是放松,大家聊聊天。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百合花好看。 照片很想你。 :)
--------------------------------------------------------------
谢谢喜欢百合花。照片就是我,我把半身照的照片放在里面,看着钱往外涌,挺好玩的。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aopika' 的评论 : 国内老年人余钱的去处确实很难,存银行利率实在是太低,买理财产品又怕被坑,买股票怕被套,概括一个字“难”:)
---------------------------------------------------------------
啥都怕,只有放在银行里了。6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大规模逆回购操作(尤其是 10,000亿元 的3个月买断式逆回购),可能会造成银行利率下降,通胀预期上升等。
shaoning 回复 悄悄话 欧元利率更低。但是我认识的财务的同事跟我说她们部门从上到下没一个买股票的。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雪狗2014' 的评论 : 是啊,川总说啥咱们都不信,我也没买。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雪狗2014' 的评论 : 国内有些人受人忽悠,听信高回报,就去投资,受骗的人不少。把钱放银行,放心。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说的是,老一辈的人是从苦日子过来的,多数人只求稳定。
laopika 回复 悄悄话 国内老年人余钱的去处确实很难,存银行利率实在是太低,买理财产品又怕被坑,买股票怕被套,概括一个字“难”:)
雪狗2014 回复 悄悄话 可惜川总说 it is time to buy 的时候没敢买,大家都说要再跌。股票谁也看不懂。还是房地产可靠一些
雪狗2014 回复 悄悄话 我姐也不敢理财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转变观念太难了,尤其对咱们的上一代人,穷怕了,赚钱太难了,存点钱才能心里有底。
[1]
[2]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