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赛欧

地主杂谈


做一个眉宇间写满风调雨顺的人,安静于暖,安然于心,不急不燥,清淡欢颜。
个人资料
康赛欧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这不是菜,是皇帝新衣下的预制幻觉 (多图)

(2025-05-10 07:08:54) 下一个

去年刚回国时,我以为“预制菜”只是超市熟食的一种,直到在几家中档餐馆遭遇异常的上菜速度和诡异的菜品温度时,才意识到自己陷入了认知误区。

为了搞清楚区别,我查了些资料,这才知道预制菜和熟食并不一样。熟食通常是当天制作、可即食的成品(如卤味、凉菜),保质期短,强调“现做现卖”;而预制菜则是工业化产品,按加工深度分为即食、即热、即烹三类,核心是标准化和规模化,并非新鲜度。它由中央厨房统一加工、包装,经冷链配送,保质期从几天到几个月不等。

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数据显示,2023年市场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但超过60%的消费者仍分不清预制菜和现制菜,这种信息差,成了商家以次充好的温床。

我并不反对预制菜,在工作和生活忙碌时,我也会囤些冷冻菜加热食用,方便、实惠,但前提是信息透明。它应是现代生活的“权宜之计”,绝非被包装成“精致生活”的幻象。

令人不满的是,人均数百甚至上千元的中高档餐厅,暗中使用预制菜却不告知,让消费者为“手工现做”的溢价买单。我曾在北京一家中档餐厅点了道炖鸡,十分钟内端上桌,不冒热气,吃一口感觉鸡肉发硬。我疑惑地询问,服务生只是笑笑。那时我尚不懂其中门道,直到查阅资料才恍然大悟。

用冷冻食品冒充现做高价售卖,这哪是商业创新,只能说是对消费者信任的系统性欺诈。中高档餐厅的价值,理应体现在厨师的技艺与食材的诚意上。如果用的是流水线产品,却卖“现炒”的价格,这是对顾客的轻视,也是商业伦理的失守。

有人为此辩护,说是房租高、人工贵的无奈之举。但现实是:顾客并未因此享受价格优惠,一线员工的收入也未随之增长。节省下来的成本,更多是流入了老板的利润账户。在精美菜单与华丽装修背后,是“工业+包装”的逻辑。

对比美国市场,国内的问题根源会变得清晰:尽管美国预制食品普及,在各大超市都有的卖,但商家必须明确标注“C.F.”(冷冻食品)标识,虚假宣传可能面临天价罚款。更重要的是,餐馆几乎不敢用料理包冒充现做,因为一旦被发现,上了Yelp差评,就足以让餐馆关门。许多餐馆反而以“每日现场烹饪”为卖点,认为“现做”是一种承诺和一份信誉。

可见,透明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选择问题。

             美国模式            国内现状
标识制度         FDA强制标注“C.F.”       某市抽查:83%餐厅未主动提示
消费透明度        冷冻柜商品明码标价        高端餐厅(人均300元)概念偷换
监管机制           虚假宣传面临高额罚款      违法成本低于违规获利

 

日本的《食品表示法》甚至要求菜单注明“预加工”信息。国内某些网红店,却把预制菜包装成“每日限量手作”。

如果一家餐馆主打效率,用预制菜无可厚非;但若自诩“匠心手艺”,就不能用流水线产品制造“精致幻觉”。真正让人反感的不是工业食品本身,而是披上匠人外衣的虚假叙事。

理论上,预制菜应实现三赢:

  • 餐厅:人力成本从20%降到8%
  • 消费者:应获得30%的价格折让
  • 厨师:转型为标准化操作员

但现实是:

  • 某上市餐企使用预制菜后,毛利率提升了11%,客单价却上涨15%
  • 厨师工资中位数反而下降了23%(据58同城)

消费者为“效率”买单,厨师为“标准化”让位,只有资本独享红利,这明显是财富转移。

许多消费者未必在意是不是预制菜,他们在意的是选择权是否被剥夺。当“本店拒绝预制菜”成为米其林的加分项,餐饮行业才算真正成熟。在此之前,每一个察觉并质疑的顾客,都是推动改变的无冕监督员。

工业化的菜品本身无可厚非,可耻的是用工业化产品伪装匠心,却拒绝让消费者知情。我们未必有时间去分辨每道菜的来历,但我们有权知道它是什么。从我误把预制菜当熟食,到警觉于“精致幻象”,我才明白:知情权,是现代餐饮不可缺失的诚意。

 

图片由AI制作,原创

 

这是我和亲戚去过的太湖边上的一家农家乐,新鲜食材基本都在这里现选现炒,可以肯定不是预制菜。不过人均消费大约要100多元,才能吃到鱼、虾和肉。以下照片全部为原创

 

“太湖三白”中的”二白”:白鱼,白虾,可惜农家里没有太湖银鱼卖。都是现杀现烹饪的。

 

 

我的博文:《中年的他像一座桥,扛着三代人的重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2)
评论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大汉唐' 的评论 : 是这样
大汉唐 回复 悄悄话 大中城市挺多,反而小地方好点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aopika' 的评论 : 说的是
laopika 回复 悄悄话 预制菜在国内餐厅已普遍流行,食客稍不留神,就会上当,但相对于变质菜肴,这个只是不新鲜,口感差,完全靠调味品,所以我们只能尽可能不在外面吃饭了:)。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可能是我在文里没讲清楚,并不是所有餐馆都用预制菜,只是有些餐馆在用,而这些用预制菜的餐馆(不包括快餐店,有些快餐连锁店是注明都是预制菜的),也不一定菜单上都是预制菜,只是部分菜品掺杂其中,不注明,有些滥竽充数的感觉。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我很久没有买Costco的烤鸡了,老是觉得没味道,听了你的介绍,下次我去买一只尝尝。我也不喜欢西餐,只吃中餐。买过Costco的馄饨,包子,炒面,饺子等,确实牌子叫Ling Ling的煎饺有甜味,不是很好吃。

无法弄 回复 悄悄话 信息不透明啊,没有监管,咱没吃着毒药就不错了。我家晚饭基本每天都吃超市里卖的预制饭,回来用烤箱或微波炉就可以,在中国就搞不懂了,餐厅都用预制菜,咋整?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Costco的烤鸡现在蛮好吃的,原来没有味道,现在有咸味儿了,我隔段时间会买一只。别的我没有买过,不喜欢吃半成品的,贵,又是西餐,馄饨,小笼包Costco的都没买过,饺子过去买过,馅不行,还有点辣。不喜欢吃西餐很麻烦,反正要做就都自己做了。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每天一讲' 的评论 : 咱们小老百姓,别人吃肉,咱们能喝上汤就满足了,知足者常乐。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每天一讲' 的评论 : 我没杀鱼,都是老阿姨杀的。一讲啥时信佛了?不杀生了,那也就不吃肉了吧,呵呵。。。国内买鱼啥的都不用自己杀,有的免费,有的给点儿钱就行了。我在美团超市上买的活鱼,都是杀好送过来,外卖小哥送货非常的快。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每天一讲' 的评论 : 我曾在美团超市上买过预制菜的半成品,就是调味料都在里面,拿出来炒熟就行了,味道要比全熟的预制菜要好多了。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有人为此辩护,说是房租高、人工贵的无奈之举。但现实是:顾客并未因此享受价格优惠,一线员工的收入也未随之增长。节省下来的成本,更多是流入了老板的利润账户。
===========

小康说到了现在中国最大的问题,分配不公!改革开放后大量的外贸顺差,这些钱到底都到哪里去了!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太湖三白”中的”二白”:白鱼,白虾,可惜农家里没有太湖银鱼卖。都是现杀现烹饪的。
==========

罪过罪过,小康要慈悲为怀,不可杀生哈 :-)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我这次回上海,都是朋友在外面请我吃饭的。其中,一次在“老肥猫”和2个老同事吃饭,我可以肯定是预制菜,因为菜上得很快,而且味道就像在冰箱放过再加工的。

而且服务态度也差劲,招揽生意时一个劲得热情,等坐下上菜后,连茶水都不加,后来我说你们这是什么服务,把生意拉进来后,就不理不顾了。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多伦多橄榄树' 的评论 : 说的对。我发现中档偏低,中档,和中档偏高餐厅中,使用预制菜的情况较为普遍。听说,一些街边低档苍蝇小馆,口味地道,但就是卫生条件往往令人担忧。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晓青说的是,最好自己做。美国许多超市,如Costco、Trader Joe's 和 Walmart,都销售种类丰富的预制食品,其中不少适合作为上班族的午餐。不过,Costco卖的烤鸡属于熟食类产品。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说的是,特别是在酒店旁边的餐厅。
多伦多橄榄树 回复 悄悄话 自己做的,最好了。去饭店吃到预制菜,很不爽~~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自己做饭吧还是,这哪儿知道是不是现做的,商家老板都是为自己赚钱的,不是为大家服务的,这是肯定的。自己做饭经济实惠,卫生安全。忙了就煮面条,我觉得那些方便面偶尔吃一下不错的,比预制菜强。原来不知道啥是预制菜,现在知道了,吓人。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有人为此辩护,说是房租高、人工贵的无奈之举。但现实是:顾客并未因此享受价格优惠,一线员工的收入也未随之增长。节省下来的成本,更多是流入了老板的利润账户。在精美菜单与华丽装修背后,是“工业+包装”的逻辑。”, 资本家就是这样, 有人愿意挨宰, 是自己的事。
----------------------------------------------------------------------
资本家就是这样,追逐利益最大化,政府要加强监督才是。我感觉,在北京的中高端餐馆预制菜比在浙江的餐馆多,但浙江人给的菜量少些。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你这这一餐好精致,丰盛, 主要是充满地方特色, 质量保证。 看得我都饿了。 嘻嘻。
-----------------------------------------------------------------

农家菜嘛,主打的就是地方特色加上新鲜食材。老板一家人自己干活:儿子炒菜,老板娘负责招呼客人,请的服务员是几个当地老阿姨,洗菜、上菜都是她们。浙江这边生活水平高,农家菜其实也不算便宜。按理说房子是自己的,地也是自己的,价格应该比城里餐馆低些才对,但实际上也没便宜多少。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美国的快餐店都是预制, 属于“即烹”, 现炸, 也还行。
-----------------------------------------------------------------
我虽然不喜欢西餐,但美国快餐我能接受点儿,比如汉堡,三明治。。。看来,真是世界人民的食品,呵呵。。。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写出了“预制”的预和制, 学习了。 预制菜的汤汁也是预制的, 这也是和现制区分的重点。 不同的烹调时段下不同的调料,是技术强调的。而调料包会大大降低口味。 高档餐馆使用预制菜,肯定有, 看着好看,其实顾客吃的不过是光鲜的外表。
---------------------------------------------------------------
京妞总结的好!是啊,每家餐馆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高档餐馆。特色不仅体现在服务上,更要体现在厨师的技艺和精选的食材上。否则,还不如去吃快餐或苍蝇小馆。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谢谢鼓励!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给京妞上茶!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