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赛欧

地主杂谈


做一个眉宇间写满风调雨顺的人,安静于暖,安然于心,不急不燥,清淡欢颜。
个人资料
康赛欧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月薪5百元vs年薪百万美元: 一场穿越时光的抉择

(2025-08-03 07:43:20) 下一个

最近我在家进行断舍离,也包括对退休金账户的整理。我把一处的 401K/403B 合并到了另一家公司的 Rollover IRA 中,因此也需要重新思考资金的配置方向:是继续投资美股,还是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布局?

这让我想起了发生在二十多年前的一则故事。那时,蔡崇信放弃华尔街百万年薪,选择加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 —— 阿里巴巴。蔡崇信来到杭州,据说每月薪水只有500元,很多人觉得他疯了,可他看到的不是眼前的马云,而是中国互联网的未来。他的决策,是一种典型的“时光机思维”:通过对人口结构、技术趋势与政策导向的判断,提前“看到”未来的图景,并据此做出了行动。

站在2025年的当下,我们是否也可以开启一场思维的时光旅行,设想2035年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AI、生物科技、绿色能源、新消费。。。哪些趋势,是我们今天就能“看见”并提前参与的?这种前瞻性判断力,正是我们穿越不确定时代的底层能力。

以中国股市为例,2025年1月7日,上证综指收盘于3,229.64点。到了4月7日,指数跌至3,096.58点,当日单日跌幅约为7.3%至7.34%,这主要是由于美方关税及贸易紧张局势引发的“黑色星期一”暴跌所致。然而,截至到2025年8月1日,上证综指反弹至3,559.95点,较4月7日上涨约14.96%。这不仅是点位上的反弹,很可能意味着市场风格和结构的拐点,这就像当年的蔡崇信看见趋势背后的中国机会,而今天的A股,也正释放出类似的结构性信号。

 

 

这轮行情背后,具备几个关键特征:

1. 估值修复:A股整体估值仍处历史低位,具备长期投资吸引力;

2. 政策驱动: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活跃市场的政策频繁出台;

3. 经济转型: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构成增长新动能。

但宏观判断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个体选择上,能真正穿越时间考验的投资者,往往具备三种心性:

第一,勇气:在恐惧中看见价值投资的起点是勇气,这并非鲁莽,是在混乱中保持理性、在市场恐慌时发现被低估的优质资产。例如4月7日“黑色星期一”那天,上证综指暴跌,当日跌幅超过7%,可是截至8月1日,指数的反弹,让我体会到,真正的机会,往往藏在情绪极端之中,就像美第奇家族在文艺复兴时期敢于投资艺术与商业,今天的投资者若要在低谷中买入优质资产,也需依赖独立判断和深刻理解。

第二,耐心:时间是复利最忠诚的伙伴。如果说勇气是点燃投资的火种,那么耐心就是维持其燃烧的柴火。投资如同种树,成果并非一朝一夕可见。巴菲特的成功并不源于频繁操作,是在于长期持有优质资产;明代商人沈万三也凭借耐心与积累,通过漕运稳步壮大财富。在信息爆炸、节奏焦虑的当下,耐心已成为稀缺资源 —— 越稀有,越珍贵。今日的投资者,若想筑牢财务根基,同样需要依赖稳健的现金流资产,方能抵御风浪,静待花开。

第三,智慧:从经验中提炼的洞察力,它不是起点,却是走过勇气和耐心之后的沉淀。智慧是知识的积累,也是洞察市场本质、识别行为偏差的能力;不试图预测每一个拐点,只为建立适合自己的投资系统,知进退、有章法。例如象我这样的人,目标是未来十年稳健投资,为退休做好准备,我的投资系统并非去追逐每一个热点,而应以定投红利类ETF和债券作为打底基础,在此之上再配置部分成长型基金或ETF,再加上跟踪S&P 500的指数基金,循序渐进,积累为主,稳步前行。正如德尔斐神庙所刻:“认识你自己。” 最难战胜的,从来不是市场,恰恰是贪婪、恐惧与无知。

总而言之,智慧如同火势的风箱:它让勇气之火不至熄灭于骤雨,也不至失控成灾。

这套心性修炼体系,最终要落地为具体的资产配置。以我的退休账户为例,投资之道,是勇气破局、耐心守成、智慧平衡的三重修行。财富增长只是表象,更深层的回报是心智的成熟与内在的从容。蔡崇信当年的勇气,最终迎来了时代的馈赠。今天的我们,面对中国和全球的诸多不确定,更需要具备从未来反观现在的能力。

真正的财富积累,来自于你是否能像蔡崇信一样,在趋势尚未显现时就已默默布局。站在2025年回望,蔡崇信在西湖畔的抉择已成为传奇;当我们站在2035年回看今天,3,600点的A股,也许正是那个被历史标记的十字路口。

 

 

 

 

图片由AI制作,原创

文中有关数据来自网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3)
评论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麦琪儿' 的评论 : 投资圈的记忆很短,但市场的记忆很长,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周末快乐!
麦琪儿 回复 悄悄话 分析很全面。不过人在美国,还是在美国长期投资吧。美国的股市量在全球是最大的。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雪狗2014' 的评论 : “中国版S&P 500”的ETF,比如:沪深300ETF,中证800ETF,上证50ETF,中证500ETF
雪狗2014 回复 悄悄话 国内有类似S&P500 的ETF 吗,我推荐给国内家人买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暖冬cool夏' 的评论 : 你说得没错,蔡崇信和马云的决策确实不是常人所能复制,但他们的故事带给我们的,不是去模仿,而是引发一个问题:今天的我们,是否也站在某种“历史的十字路口”?

其实,A股“悄悄”涨起来已经不是一两个月的事了:从2024年2月的2,635.09点(当年最低位),到2025年4月7日的3,096.58点(今年最低点),累计上涨约17.5%;而从4月7日到8月1日的3,559.95点,又进一步反弹了近15%。

经济是股市的晴雨表,但股市的走势往往领先经济数据、早于市场情绪。眼下,经济修复仍在途中,政策也在持续加力,但市场总是在“没人相信”的时候悄然启动。真正的机会,往往藏在怀疑与犹豫之间 —— 也许现在,正需要一点“蔡崇信式的判断力”。

我也看到高盛近期上调了对中国股市的预期。看来,不只是我们在思考未来,连一些全球机构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个“被低估的市场”。

谢谢留言,问好!
暖冬cool夏 回复 悄悄话 像蔡崇信这样的人世上有几人可以做到?这样的远见卓识非常人也,马云也是牛人,自己技术一点不懂的人做高科技:)
我昨天哪里看到,说高盛看好中国股市,不知真假。问题国内经济还不怎么好,拭目以待吧,希望能涨起来!问候康康!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aopika' 的评论 : 谢谢鼓励!说的是,A股本质上是一个政策市。在“汪汪队”护盘的背景下,8月4日(星期一)国内股市普遍上涨,并未如有些投资者所预期的那样继续下跌,这充分体现了政策力量的影响。
laopika 回复 悄悄话 好文!就重要性而言,我觉得第二与第一特征可以对调一下,因为A股俗称政策市,每次行情启动,背后都能看到政府政策的推动:)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我们的大宗款项有一位“经纪人”。 就是隔一段会碰头一下,如果我们有什么要求也告诉他。 自己不会老盯着。
==“你分散在不同公司确实更安心一些,尤其如果自己有时间精力管理。”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2022f' 的评论 : 谢谢鼓励!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而且别忘了,401K 这类退休账户大多数 investments 是没有 FDIC coverage 的。
我的 401K 不但分在好几家公司, 而且里面的户头也是不一样的。 确实头大。
------------------------------------------------------------------------
是的,401(k) 和 IRA 里的投资确实不像银行存款那样有 FDIC 保障,但大多数投资(比如 mutual funds、ETF、股票)本来就不属于FDIC的保障范围,无论放在哪家公司。不过这些退休账户一般会受SIPC(证券投资者保护公司)保护,而且券商的账户资产是隔离托管的,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

你分散在不同公司确实更安心一些,尤其如果自己有时间精力管理。像我目前整合到一家大平台主要是考虑到省事和操作方便,也相信它的合规和托管制度。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多伦多橄榄树' 的评论 : 谢谢鼓励!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你这个担心我理解,分散确实是控制风险的好方式。我目前是把账户合并在一家大公司,主要是考虑管理方便、RMD和税务计算也省心。资产配置上我还是会保持多元化,平台方面我也选了历史信誉好、托管机制健全的公司。从整体来看,现在监管比雷曼时代稳健多了。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谢谢晓青鼓励!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开头就抓住我了。 因为开开始工作的几年经常换工作,好处就是工资涨得很快, 坏处就是各种银行户头和401K户头一堆。 前些天我刚把一个银行的户头彻底关闭。
----------------------------------------------------------------------
谢谢鼓励!现在把钱从401k/403b账户转出来挺麻烦的,手续不少,我已经折腾一个月了,钱还没进到IRA账户。对方是寄支票的,所以现在钱还在路上,都十来天了。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给京妞上茶!
f2022f 回复 悄悄话 文章不错。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而且别忘了,401K 这类退休账户大多数 investments 是没有 FDIC coverage 的。
我的 401K 不但分在好几家公司, 而且里面的户头也是不一样的。 确实头大。
多伦多橄榄树 回复 悄悄话 我觉得人成功了,说什么都是名言了。喜欢你的分析~~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退凑账户的合并好处就是以后省事了, 但是不符合 diversify 原则。 我想我将来即使退休也不会整合到一处的。 想想 Lehman Brothers, 太可怕了。 说灰飞烟灭就灭了。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投资是个技术活。康康厉害!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开头就抓住我了。 因为开开始工作的几年经常换工作,好处就是工资涨得很快, 坏处就是各种银行户头和401K户头一堆。 前些天我刚把一个银行的户头彻底关闭。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沙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