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有三娃,一代移民,在美国无亲无故,非技术工作,收入也就够用。总以为是一家子平平安安过日子吧,结果说是要闹离婚。先生说太太十几年前就去社区大学读书想学个技能找个稳定工作,结果没读下去。后来学这学那,一晃十年过去一样都没学成,还没照顾好家里。太太也委屈:先生工作顾家很少,她一个人带三娃做饭,容易吗! 生完孩子在月子里就自己做饭,先生从没做过饭还非要吃中餐,那是很多活的。听两边,都有道理都很委屈。太太跟我说她先生开口就贬低她,让她很难受。
婚姻很难啊!华一代在美国的婚姻,有特别的挑战,有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 比如对家庭妇女的态度。读林肯传记的时候,有一点我印象很深:林肯在向MARY 求婚之前,犹豫了很久。他考虑的是:我能不能LOVE AND SUPPORT HER? 这个考量就很男人:太太娶回来,就是要供养爱护她的。这观念现在在很多美国家庭也存在:很多家庭主妇是很自豪的。我认识一对美国夫妇闹离婚,太太是家庭主妇,她就让先生搬出去,理由是这个家不仅是家,还是她的工作场所。要是换个国人家庭,那是相反的:太太不挣钱,哪有底气呢? 很多国男勤劳能干挣钱养家,但是没有肚量让太太在家并认可家务劳动的价值。这种价值观,是从小长大形成的,很难改。
那太太上班挣钱吧,接下来就是做饭家务带娃怎么办?在大国很多老人在干,女主也干,而男主大多干得少。国情不一样。那里还是个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妻以夫荣的形势,要保证男主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呀。而在米国,都是打工过个日子吧,那男主也得干活吧。可这个,又跟从小长成中的观念冲突呢。从女主那里呢,也有先天不足。看超市里美国妈妈,可以带一串孩子买菜,购物车上坐一个,身上背一个,边上跟着两个。而华人妈妈,带一个俩个就好累啊!为什么呢?有一点是美国人吃饭很简单。很多美国人告诉我他们只有周末才有热早饭,平时就是cereal,中午三明治,晚饭grill个肉加sides。哪像做中餐,洗菜切菜配菜炒菜,要吃新鲜的,要吃有味道的,要吃多样的,做饭3餐就很费劲了。 其它带娃,收纳,清理,我们华女长大过程中没有受到训练,也不熟悉美国家政的资源,所以家庭主妇容易当得灰头土脑。
教会里的长者做婚姻辅导,都是宽慰人,为他们祷告,提醒要以基督为榜样,多付出,爱对方。可是呢,见过好多一方多付出的家庭,并不幸福。你可能见过一方一辈子温柔忍让都不会让对方珍惜的例子。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男主从小长大,就是母亲唯唯诺诺父亲说一不二的。不知不觉中,他认为的正常家庭就是这样的。所以在自己的家里,他自然认为自己小家也是这样的。所以就是太太对他再温柔,他都觉得理所当然的。他对太太的呵斥口气,他自己都不意识到这点,反而会觉得太太脾气不好。 所以说,当关系紧张的时候,不要一味责怪别人,也不要一味自责,要退一步看到,两人本来就没有一个共同的平台,怎么沟通呢?
常说家里是讲爱的地方。那爱到底是什么呢?二十出头爱一个人,多半是荷尔蒙。父母爱娃,是血缘基因。夫妇间的爱,是什么? 是朋友,合作伙伴,家人,性关系? 都是,又都不是。讲夫妻关系的书说丈夫要尊重,妻子要爱。还有爱的5种语言。又有人科学解读夫妻关系说要有经济价值家务价值情感价值性价值。都有道理又都不太管用。
我想夫妻关系要持续下去,确实是需要至少一方要大度慷慨才能相对容易。大度的一方,还要有智慧,懂得行事有度,不纵容,引导对方不要越界。我们上学的时候几乎是学不到这些人际关系的技巧的。到职场适应社会,学会的一套又不适应在家庭里。所以我们一代华人男女,婚姻里有很多功课要补的。
对于朋友闹离婚,我们很容易去站队,倾向于支持一方批评另一方。实际上夫妻关系是很复杂的。老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是对的。所以我没有信心去开导别人。我能做的就是请他们家来吃饭,聊聊琐事,过个愉快的晚上。至于他们的婚姻,还是需要他们自己去workout。
别离了,太难了。
难于上青天!
丈夫工作的医保应该可以cover 婚姻咨询师的费用,但各医保费用情况很可能不一样,我也不清楚具体。
has many challenges. Best wishes for them!
我对婚姻的感受是:当有一天,你感到自己已经忍无可忍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来这只是开始,自己还可以忍受更多。这仿佛是一次豁然开朗,也就是婚姻中的突然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