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树

爱书爱树爱美食爱这个世界,记录生活点滴个人感悟
个人资料
柿子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一个建筑工人的一生

(2025-02-22 19:05:54) 下一个

 白先生83 岁,坐在轮椅上进来。腰里绑着腰带,说自己的脊柱脆弱得像朽木,要是再摔一下人就会不行了。

他很健谈,我正好有空就跟他聊聊。首先他抱怨物价太贵:食物汽油价格这么高,还让不让人活了?!但是一转眼就回忆起过去,说他一生很满足。

他小地方长大,一辈子做建筑工人。曾经受过两次严重得伤。当年在高空作业,是没有防护的。防护措施是后来才规定必需的。美国也是经历了事故高发后完善工人保障法规的。他的太太做家庭主妇,养育了3个孩子。现在3个孩子离开家乡去了天南海北。下一代有10个孙辈,重孙辈有多少记不住了。他们老两口结婚64年,在过去2年里两人健康状况急剧下降。老头和老太在家都用walker 走路了。老头还能开车,老太太不能了。

老头回忆起年轻时的幸福生活:我们有个trailer,孩子一放假就出去玩,走遍了美国所有的州。圣诞节喜欢去迪斯尼乐园,那时候一晚上15美金。现在要150了吧。我心里说一晚没准300以上了。为了供养家庭,他周末晚上尽量去加班多挣钱。太太把家里打理得很好,孩子们都健康快乐地长大了。

老头对以往的生活充满了眷恋。哪怕年轻时在工地上高空坠落受伤,想起来也不是个事。现在老了疾病缠身,能身体少痛一点,或者没有新毛病出来就谢天谢地了。我问他圣诞节孩子们回来看他们吗?他说没有。“我们老人的日子是不一样的”。三个孩子都在外州呢。

老人回忆的是典型的旧式老美中产生活。一个蓝领工人的收入就买房养家养娃度假。太太做家庭主妇是常态。跟我们华人的家庭观还是不一样。

首先,夫妻两人都认同这种分工。老头加班干活他认为是作为丈夫父亲的责任。他没有嫌弃太太没收入,他感激太太照顾家里养育孩子。他工作辛苦了不会对太太撒气。

其次,他们有钱就花。收入不高,只要够了,就带孩子出去旅游。他们没有想着省钱存钱。肯定没有出租房。老了回忆起来,都是家人在一起的美好回忆。当然他们不用为孩子支付昂贵的大学学费。

第三,他们对孩子没有要回报的期待。他为他们的下一辈骄傲,都出门自食其力了。现在老两口靠着退休金勉强度日,生活上也需要照顾。他们没有要求下一代们给他们经济帮助,甚至没期待他们节日来访。你要来看我们, 我们很高兴。你们不来,我没怨言。想起跟我老妈打电话,她最热衷的就是讲谁谁的子女有出息,每年给老人多少钱。

 

人啊,都是受环境文化影响的,老一代美国人的价值观,就是这么单纯。男人以能养家为荣,女人以照顾家庭为荣,孩子们健康长大就好了,不用操心他们上什么大学找什么工作,更不去干涉下一代的婚姻。我们华人呢,养孩子背着很大责任,孩子买房结婚都要操心。会讲孝道养娃讲回报。很多老人老年生活就是计较孩子孝不孝顺。当然也有儿孙满堂安享天伦之乐的。

 

美国也回不去过去这种时光了:经济,文化,种族都变了。文化是几代人的传承,又是受环境影响的,会互相影响,但是很难水乳交融。文化大熔炉里,可能有挤压冲突,最后的产品是啥样,很难讲。

看老人看多了,最大感受是到老年健康最重要了。80多岁,有疾步如飞的,有缠绵病床的。到最后,能吃能睡能走路,就是福气了。

最近还听到一个搞笑的事。一个意大利裔中年女人告诉我她奶奶活了105岁。我好奇,问她奶奶是不是心态性格很好,所以长寿。结果她说她奶奶在80出头的时候,丈夫去世了。她奶奶说:“THAT WAS THE BEST DAY OF MY LIFE”. 然后老太太说要珍惜自己的日子,然后就快快乐乐地过着每一天,一直活到105岁。哈哈,有点喜感。看来老太太们很有希望和潜力呢。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