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中国稀土管制再加强 贩毒规格走私已出现

(2025-09-21 14:33:09) 下一个

中国稀土管制再加强!美国军工即将停摆,贩毒规格走私已出现

2025-08-02 来源: 纪中百大事 浙江

没有想到有一天稀土也能够走私,甚至像毒品一样,被封装成一小包一小包的粉末走私出去,简直让人防不胜防。

当然中国不可能任由这样的事情发生,如今对于稀土的管制再次加强了,那么针对走私稀土,我们又做了些什么呢?

堪比毒品的走私手法

自今年4月起,北京对钐、钆等七类关键稀土物项落下闸门,不再是普通货物随意买卖,任何出口,都必须向商务部门申请,经许可才能放行。

这道严控的闸门,瞬间在全球供应链上掀起巨浪,尤以大洋彼岸的美国,感受最为剧烈,因为美国军工体系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已达令人咋舌的地步。

比如说一架F-35战斗机,需要吞噬约417公斤稀土,而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用量更是高达4吨,管制令生效后,据信美国军工企业的稀土库存,竟只能维持区区三个月。

眼看生产线随时可能停摆,一个庞大、隐秘的走私网络应运而生,这些走私手法,堪比贩毒大片,充满诡谲的想象力。

稀土粉末被小心翼翼地灌进中空的塑料模特,或是伪装成普通商品塞进矿泉水瓶,更有甚者,化整为零,将稀土拆分成几百个5公斤的小包裹,贴上“电子元器件”的标签,玩起“蚂蚁搬家”。

这些货不会直抵美国,而是先流向泰国、墨西哥等第三国,在那里,它们将经过一场彻底的“洗澡”,抹去所有来源痕迹,摇身一变成为“合法”商品,最终堂而皇之地踏入美国,滋养那些焦渴的军工巨头。

仅仅半年内,就有超过3800吨的氧化锑等物项,通过类似洗白路径涌入美国,这条看似精密运作的走私链,暴露出监管的漏洞,却也催生了中国一套严密的反制体系。

中国反走私体系

为了给每一批稀土打上永不磨灭的身份烙印,中国正部署一套全流程追溯系统,这不是物理二维码,而是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编码。

从稀土矿石被采出的那一刻,一个独一无二的数字ID就已诞生,在后续的提纯、加工环节,其成分、重量等关键数据被不断写入这个数字ID,如同植入记忆。

最终,这批稀土拥有了一个完整的“数字身份证”,货物抵达海关时,关员只需扫码核对,来源、买家、用途一清二楚,任何中途调包或伪报信息的企图,都将导致数据不符,立即触发警报。

除了数字追踪,物理防护也层层加码,高档酒防伪的密封标签,一旦撕毁便无法复原。

更绝的是“稀土基因”技术,产品中掺入微量的特殊标记元素,如同植入DNA,通过实验室设备即可精准溯源。

此外,许多运输集装箱已配备北斗定位和电子锁,任何非授权的开箱都会即时报警,执法部门第一时间就能赶到现场。

当然,技术并非全部,一张由全民参与的监督网也同步收紧,物流和快递从业者,若发现重量异常的塑料模特,或是形态可疑的“电子元器件”,便可直接向国安或海关热线举报。

企业内部员工,发现走私线索,同样能通过官方匿名提交,举报一经核实,将根据线索价值,获得从数千到上百万元不等的重奖。

有奖亦有罚,而且罚得极为严厉,普通的走私行为,可能面临十年有期徒刑,而一旦证实其向境外军工企业输送稀土,那便是危害国家安全罪,最高可判处死刑。

在这套奖惩分明的天罗地网下,铤而走险的成本变得异常高昂,几乎是拿命在赌。

美国又不是没有稀土,为何要冒险走私

做坏事的人是不会嫌累的,美国这些做法也真的是让这句话具象。

而大家心里面都产生了一个疑问,美国并非没有稀土,怀俄明州和德克萨斯州,都躺着储量可观的稀土矿,美国为何不自己生产,反而要冒着巨大风险去走私?

原因复杂而又现实,首先是成本,以美国最大的芒廷帕斯稀土矿为例,矿石伴有放射性,仅环保审批就曾耗去十年光阴,加上高昂的人力成本,其开采预算可能是中国同类矿山的数倍,自己开采反而亏本。

还有就是美国在稀土加工技术上早已落后,中国掌握的串级萃取法能将稀土纯度提至99.9999%,而西方技术通常只能达到99.5%,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最关键的,是美国缺乏完整的稀土产业链,过去三十年,中国将上万家相关企业整合为六大稀土集团,从采矿、冶炼到分离应用,形成一条龙服务。

反观美国,如今只剩下MPMaterials一家独苗,更尴尬的是,这家企业甚至无法独立提纯军用级稀土,开采出的矿石仍需运回中国进行精炼加工,这种局面,简直是自我打脸。

美国走私的消息竟是自己人曝光的

讽刺的是,这场走私风波中的一些关键信息,竟是由美国企业自己捅出来的,中国管制后,美国本土稀土价格暴涨,那些享受政府高额补贴的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而那些被走私的稀土大量涌入冲击市场,动了他们的蛋糕,为了保住既得利益,这些企业不惜向媒体披露走私内幕,路透社的深度报道,这无疑是帮了中国一个意想不到的大忙。

于是,一幅荒诞的图景呈现在我们面前:美国政府公开谴责中国的管制,而美国企业却在私下里积极走私,或为了打击竞争对手而主动“告密”。

这种撕裂的状态,恰恰反映了其供应链的脆弱与政策的进退失据,国防部被迫设定最低采购价来保护那家独苗,而寄予厚望的乌克兰合作项目,最快也要三五年后才能见效。

说到底,这场稀土之争,主动权早已易手,哪怕对方不想承认,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参考资料

界面新闻【国安部披露境外间谍窃取我国稀土手法:灌入塑料模特、矿泉水瓶等偷运出境】
海关发布【商务部 海关总署公告2025年第18号 公布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第一财经【国家安全部:截断稀土相关物项非法出境渠道,有力维护我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