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董明珠 拒绝海归派 担心有间谍

(2025-08-19 04:34:54) 下一个

 

格力不用海歸:從精英到「間諜」,中國留學生是否成了時代的犧牲品?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04e7nnp291o/trad?

2025年4月22日,中國格力電器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成功連任董事長的董明珠語出驚人。她穿着黑西裝,坐在台上談到人才標準。她說:「(格力)絕不用一個海歸派,因為海歸派裡面有間諜,我不知道誰是誰不是」。

 

留學歸國的人在中國被稱為「海歸」。疫情後這個群體人數急增,根據中國科技部的說法,2021年回國的人超過100萬。

這段只屬內部會議的講話後來被傳到網上,24歲的張妮(化名)聽到後感到「非常驚訝」。她剛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畢業回國,成為海歸不到半年,現在在一家外媒工作。

張妮坦白說,「我不在意去不去格力」,讓她詫異的是企業的變化。

中國一直有不少民族品牌,格力是其中一個。它的口號「讓世界愛上中國造」,是張妮從小就聽的廣告詞。「從回力鞋開始,(企業)之前只是強調民族性,但是現在說不喜歡可能跟國際沾邊的東西,」她想不通——雖然近年地緣政治緊張,但格力不是華為,核心技術沒那麼敏感,為何要防範間諜。

董明珠 拒绝海归派 担心有间谍

https://x.com/bbcchinese/status/1917079286777057511

身为格力电器董事长的董明珠在一次股东大会上表示,该公司致力于从国内大学培养领导人才,因为担心曾在海外留学的人可能是“间谍”。

70岁的董明珠被誉为中国的“家电女王”。在过去20多年里,她将格力集团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空调制造商之一,使其成为中国的明星企业家。

她的言论凸显了中国和西方关系紧张的情况下,中国社会在如何看待海外归国人才问题上的日益加深的分歧。

在网络上被广为转发的影片中,董明珠在台上发言说:“我们在人才培养当中,绝不用一个海归派,海归派里面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

“在无法甄别是不是间谍的能力下,我只能保守地选择在国内的高校里面,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她补充称。

她的支持者认为,中国留学生在海外被外国情报机构策反的案例“层出不穷”,董明珠有权保护她的企业利益。还有人强调这只是一次“内部发言”。 但反对者指出,为中国航天与导弹研发做出巨大贡献的钱学森等科学家都曾留学海外,这样的言论会让出国读书的年轻人感到心寒。还有一些人甚至呼吁抵制格力的产品。

官方媒体《新京报》在一篇评论文章中称:“这样的言论从一位有社会影响力的明星企业家口中说出,无疑会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群体的污名化和刻板印象。”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选择赴海外留学的中国人数持续增长。据估计,已有数百万中国人出国深造。中国教育部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

在中国的最高领导层——中共中央政治局——之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官员有海外学习经历。

但据《南华早报》报道,受地缘政治紧张和国家安全关切影响,中国部分政府机构已收紧对拥有海外学历毕业生在关键岗位的招聘要求。

董明珠用人标准引争议:90岁都可以,唯独海归派不行,担心有间谍

2025-04-23
 
前言

我们都知道董明珠在老百姓口中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说她敢作敢为,有责任担当,有的则说她在公司搞“威权主义”,把格力的领导模式搞坏了。

但无论评价如何,她的心总还是向着国家的,就在4月22日这天,格力电器开了一次临时股东会议,71岁的董明珠再次当选新一届董事,开启了她的第五个三年任期。

会议期间,有人对格力公司管理层的年轻化进程表示关注,而董明珠公开表示了自己的用人标准:绝对不用海归派,怕有间谍!

抵制“海归”,崇尚本国人才

董明珠在“抵制海归崇拜”这一块并不是今年才开始的,早在21年那会儿,她就透露过格力可能会进一步减少对“海归派”人才的招聘。

那会儿我国的许多企业似乎都陷入了一种“唯海归人才是举”的魔障之中,他们普遍认为这群海归是国际性的高端人才,只有多招海归,才能让企业走向世界市场。

招聘会现场

而彼时的董明珠就不认同这样的想法,她说格力在2021年就已经招揽了上万名来自各个高校的优秀毕业人才,他们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格力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没有一个是海归,全都是从我国高校毕业的人才。

对于格力来说,招揽国际人才从来都不是他们的主要方针,至于为什么只选择招聘国内毕业的优秀人才,也只是格力的企业文化认知罢了。

董明珠曾就这个问题对记者解释道:她对海归派的人才价值和能力并没有偏见,而格力拒绝海归人才也只是一种选择而已,毕竟每个企业的追求都有所不同。

而且有这种理念的公司国内不止格力一家,华为的老总任正非就曾有一句名言:“中国的鸡就要在中国下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这一点上,任正非和董明珠的看法是相同的,究竟是接纳海归才能给企业带来发展,还是拒绝海归才能让企业走得更远,他们两个人都相信后者才是正确的答案。

任正非与董明珠

近来董明珠在股东大会的公开发言,更是证明了格力要全力发展国内人才的决心。

她在会议上讲明:格力的用人标准不局限于年龄,只要你有能力且想干,不管是90岁还是20岁她都能用。

但是有一点,就是格力不会接受“海归派”。

对此,她给出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海归派可能存在着商业间谍,而她没有能力辨识,就只能相对保守地选择发展国内的人才。

这话听起来歧义挺大的,或许会有人解读成:如果董明珠有能力辨识出每一位来自海外的间谍,那么她就还是会对海归派“敞开怀抱”?

究竟董明珠的话语中是否有这样的一层含义,我们也没法深究,但对像董明珠这样向来快言快语的企业家来说,我们几乎是用不着过度解读的。

格力是出了名的不爱用海外人才,这一点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早在十年前那会儿,格力就传出消息,要建设用于培养人才的培训中心和学校,这可是实打实的功绩。

不仅如此,在去年全国各地“就业难”的浪潮下,格力还招了6190位大学生,年人均成本近20万,算是为我国的就业问题做出了贡献。

如今再回过头来看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的发言,看来她的话的的确确是出自真心。

不过,除了公开宣布格力的用人标准,董明珠还在这次大会上顺理成章的被选举为新一届董事,顺利开启她的第五个三年任期。

虽然让人意外的是,她这次并没有再担任格力的总裁,可她在格力的实际地位却几乎从来都没有变化过,这让许多网友不禁想问:董小姐,您到底什么时候退休啊?

红星新闻的一则报道

第五个三年任期:董小姐并不打算退位让贤

年逾80的任正非其实和董明珠有很多共同点,在前文中也提到过,这两位老总都十分重视对国内人才的培养。

不光如此,任和董也都在七八十岁的高龄仍然把公司的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甚至董明珠还多次表示“没有我,格力就完了”。

不过,这两人在外界的评价却截然不同,有人认为其主要原因就是董明珠经常搞“个人崇拜”,她的“家长式管理”让格力的未来仍旧充满着不确定性。

但是,格力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董明珠也的确是功不可没的,光从财务数据上看,自她上任之后,格力的营收在几十年内增长了2000多亿元,纳税额也超过了1400亿元。

此外,在光伏储能,再生能源等绿色技术的研发上,格力也都是行业里的领头羊,在董明珠的带领下,格力的许多产业都不曾落后于别人过。

可以目前的状况来看,就算成就再怎么耀眼,一旦格力离开了董明珠,就会给人一种大厦将倾的感觉。

以71岁的高龄再干三年,然后三年之后或许又是另一个三年,这样的决定是令人既敬佩又担忧,毕竟人不是永生的,而企业的发展也不能只依靠一个人来做决断。

有网友说,不管未来格力的管理模式会不会发生改变,董明珠都应该尽早培养接班人才是,毕竟这涉及到格力整个公司的存续,也和数千上万人的饭碗有关。

但就从现实来看,在短时间内格力公司内也许没法再出现“第二个董明珠”,而董明珠承诺过的将管理层“年轻化”,至少在她卸任前是恐难实现。

结语

随着世界局势的进一步发展,国家之间对人才和教育的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

尤其是在零几年那会儿,我国的人才流失十分严重,以至于企业纷纷开高价,高待遇来挽回这些海外学子,这就造成了如今企业对海归的“崇拜”现象。

但是,我国这十数年来的进步,也证实了一件事情:我国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肯定是不比那些海归学子差的。

虽然格力目前的管理模式仍然颇受争议,但像这样具备民族信任感的企业在我国属实是少之又少,我们应当对他发展国内人才的态度给予鼓励才是。

频惹争议,董明珠还是少说两句吧!

2025-07-03   财视传播 北京  

2025年6月30日下午,格力电器2024年度股东大会在珠海举行。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以及格力电器董事、总裁张伟等管理团队齐齐出席。

会上,刚卸任格力电器独立董事的刘姝威在股东会上给董明珠提建议说,今后多让年轻管理团队走在前面。于是董明珠在现场回应道,自己以后尽量少说话,希望给年轻人让出更多舞台。

相比以往,这是近年格力年轻管理团队发言最多的一次股东会,这似乎是一个好的开始,毕竟这几年董明珠的惊人发言越来越多,她也确实应该少说几句了。

董明珠“热衷”暗讽雷军?

董明珠最近一次发表惊人言论,是在6月5日的郑州董明珠健康家开业现场。在直播时她表示:“网络时代是流量时代,大家都利用流量,无论是对对手的攻击,还是对自己的虚假宣传。有些企业或许一时能忽悠一些消费者,但这并不长久。”

董明珠还强调:“格力产品无任何代工,有些企业贴牌生产的质量不一定可控,很多压低价要靠偷工减料。而依靠品质取信的格力,即使在网上也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消费者依然是信任格力的。”

在相关文章的评论区,有网友表示,“收手吧铁娘子,天天盯着别人暴露格局!”另有网友直接指出:“董大姐这是跟雷军杠上了,时不时阴阳一下。”

确实,董明珠对雷军的暗讽也太过频繁了,似乎她只要出场发言都要想方设法的捎带上一两句。4月22日,格力电器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会上,董明珠表示:“小米汽车烧死人你们看到了吧?但格力在北京大1路跑了十几年,从没有火灾事故。这就是实力,这就是技术。”

3月13日,董明珠健康家北京首店开业仪式的直播中,董明珠表示:“有些企业,偷技术,挖人,打扮自己一下变成一个好像科技领导者一样的,然后外面都漂亮,就说迎合年轻人口味,其实我们要尽量抵制像这样的(行为)。我讲得可能严重一点,我认为他就是流氓行为。因为你并不是对你的消费者负责,你对你同行也是不负责。依靠价格最低成为领导者,但是消费者是最大的受害者。”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此番言论被外界普遍解读为是在暗指雷军和小米。

或许,在董明珠眼中暗讽雷军已经成为了流量密码,只不过,将阴阳别人挂在嘴边来博取流量真的不会被流量反噬吗?

在董明珠发表关于“小米汽车烧死人”的言论后,不少人头一次知道格力竟然还造车。但随后网友便扒出了格力汽车的各种问题。

据多家媒体表示,董小姐打造的纯电车标价从15万,8万狂跌到5万多,能跑230公里,可压根没多少人买。

据悉,格力钛新能源面包车用的钛酸锂电池,安全方面确实靠谱,充电快,低温下也能用,高温也不容易掉链子。不过有个大麻烦,就是存电能力太差。

据“彭云淡”表示:“我之前在珠海试过这辆车。广告上说能跑230公里,但实际装满货上路,电量下降快得吓人。仪表盘上还剩50公里续航,但一进城区电量就狂掉,这电动车续航跟吃麻辣火锅似的,开始挺猛,后面就没劲了。一比就更没法看了,比亚迪那款T5混动货车,满电能跑800公里以上,完全碾压格力这款230公里的车,人家有油电混动系统,根本不用担心半路没电,格力这车只能在自家工厂里兜圈子。”

此外,2025年6月16日,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官方微信突然发布一则声明。声明表示,这家格力电器控股的新能源公司确认:其全资子公司价值18.06亿元的股权被法院冻结,冻结期限长达三年。

在声明中,格力钛直接将矛头指向公司前身——银隆新能源的原实控人魏银仓,此人至今仍在美国逍遥法外。

2015年12月,魏银仓未经公司高层批准,私自偷用公章,在阳光人寿的增资补充协议上进行了违规担保。当年阳光保险增资了10亿元,双方签署了“业绩对赌”的协议。

除了阳光保险外,还有7名股东与格力钛签署了类似的对赌协议,涉及本金一度高达11.10亿元。这些由魏银仓埋下的隐患,如同一颗颗定时炸弹,在十年后接连引爆。

4月份,董明珠刚刚前脚嘲讽完小米汽车,转眼之间自己的造车工厂就“后院起火”。

“雷人语录”不断

除了暗讽雷军以外,这两年董明珠也时常语出惊人,其中最受瞩目的自然是“海归间谍论”。4月22日,在2025年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上,71岁的董明珠再次连任董事长,同时她也发表了这一炸裂的言论:“绝不用海归派,只在国内高校培养自己的人才!海归派里可能有间谍,不知道谁是谁不是。”

此话一出,让董明珠和格力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而后,各种评论接踵而至,甚至引得官媒下场批评。“新京报”率先发文,直指董明珠的言论“背离常识”,与明星企业掌门人应该有的广阔视野和格局并不匹配。

随后“经济观察报”则表示,董明珠的“间谍论”令人害怕,很多企业家用“资本家”、“间谍”等词汇抢占舆论高地,其实是企业发展存在困境和焦虑的表现。

而据“南方新消费”表示,据不完全统计,格力现有员工中约5%-10%为海归背景。格力副总裁王凯、胡余生等高管均有海外履历,而董明珠曾经看好的“亲信”王自如,也被网友扒出是海归。

真的很难理解董明珠如此发言的目的是什么,纯粹为了博取流量的营销手段吗?

在此之后,董明珠和孟羽童的再次同屏出现,又一次拉低了她的路人缘。原本一场冰释前嫌的“大戏”,硬被董明珠一句话变成了面刺孟羽童的现场。

在5月20日这个略显暧昧的日子里,孟羽童突然晒出了与前任老板董明珠的聊天截图,孟羽童在晒图时称:“时隔两年,收到了前老板的微信。”随后格力电器官方账号也在评论区留言“欢迎回家吃饭”。

紧接着5月23日晚,董明珠和孟羽童一同现身“格力明珠精选”直播间,直播时孟羽童表示“看见老板的信息激动得不行。”

而董明珠则笑着批评孟羽童说:“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肯定会有认知失误的时候,我还跟羽童说,你丧失了一次最好的机会。你的路很长,但是你经不住社会上一些表面现象的诱惑,所以你以为自己搞一个代言,给别人做一个广告,好像收入有了一点,但是实际上你更多失去的是人生价值,其实也讲三观要正。”

对于此前孟羽童的离职风波,董明珠在本次直播时回应称:“最后一次叫你离开的时候,确实是你犯了很大的错误。因为要讲规矩,我们在工作当中一定要讲原则,情感是另外一回事。工作以外的时间要讲感情,要讲关心,但工作的时候原则性非常强。所以这两年下来,我觉得她肯定感触也很多。”

面对前领导的教导,一旁的孟羽童始终保持体面的微笑。只有当董明珠欲要给她扣上“三观打了折扣”的帽子时,孟羽童才赶忙打破沉默,辩解道:“我三观挺正的。”

董明珠的这番言论也顿时引起了网友们的反感。

此前孟羽童还在视频中就曾透露过自己在格力的薪资在5000到10000元的区间内。此外她还公开表示过自己单日工作21小时,两个月没休过完整周末。

2023年孟羽童离开格力后,关于孟羽童“广告月收入或达20万元,一年广告收入或达400万元”等话题也传了开来。“南风窗”曾表示,据业内人士介绍,此前孟羽童小红书的商单报价在每条21万左右,从后台可以看到2023年6月到现在,她一共接了10条单子。

难不成,每月疯狂加班,却领着5000到10000元的薪资,能比年入百万更有人生价值?据“爆点财经”表示,这些话,经不起推敲,充满传统说教与矫情。

“最人物”也曾这样评价过董明珠:“三十多年来一直在工作的董明珠,在许多观念上与年轻打工人‘脱钩’,这让她逐渐在Z世代群体中失势。”

不可否认的是,自2012年执掌格力以来,董明珠曾带领企业从800亿市值攀升至如今的2500多亿,空调市场份额从不足2%登顶过全球第一。从一线员工到企业掌舵人,这一路走来她仍然是那个人们眼中的“铁娘子”。

只不过,铁娘子的路人缘,似乎快被她的惊人言论败光了。虽然能够博取一时的流量,但长久来看会在大众心中塑造一个怎样的格力形象呢?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