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特朗普努力让中国再次伟大

(2025-04-16 13:11:25) 下一个

《经济学人》最新封面:特朗普“让中国再次伟大”

  • 雷逸鸥 2025-04-04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疯狂关税计划冲击全球之际,本周出版的最新一期英国杂志《经济学人》,以“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为题,发布了两版别具深意的封面:

一版封面上,呈现的是特朗普手持手锯,正将美国版图生生切开的卡通画面,暗示其关税政策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贸易的损害;

另一主要在亚洲地区发行的版本,则用特朗普标志性的MAGA帽子吸引眼球。不同的是,这顶帽子上的标语被改成了“让中国再次伟大”(Make China Great Again)。

截图自《经济学人》

按照《经济学人》的说法,他们希望探讨特朗普推行的关税新政将对中国产生何种影响。在其固有认知里,被视为美国主要对手的中国,在特朗普政府的强大压力之下,理应陷入焦虑不安。但事实上,他们却在中国看到了一副“截然不同”的画面。

在题为《美国如何最终让中国再次伟大》的封面文章中,这家英媒写道,特朗普的高额关税虽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中国经济,但美国这种将自己隔绝于世界的做法,反倒给中国创造了一个“绝佳机遇”,使其有机会重新绘制有利于自己的亚洲地缘政治地图。同时,在美国对外竖起高墙之时,中国还有机会重塑全球贸易关系。

审视当下全球局势,《经济学人》的感慨充满了黑色幽默:“中国一直批评美国无力维持其全球角色,宣称‘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观点曾被西方视为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夸张之词。但如今,眼看着特朗普一边自残,一边满世界搞破坏,不得不承认,中国的这一观点是相当超前的。”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白宫,特朗普手持一份关于外贸壁垒的报告发表讲话。视觉中国

《经济学人》指出,过去十几年来,中国加快推动经济和技术领域的自主发展进程,有效降低了其自身受到美国制裁和出口管制等外部束缚时的脆弱性。不仅如此,中国还大力推进人民币结算体系建设,在国际经济舞台上逐步增强自身话语权与影响力 。

文章称,外界仍未充分认识到中国国内经济所蕴含的发展优势。中国秉持积极态度拥抱市场竞争,在技术研发上持续加大投入,这一系列努力促使国内工业企业,在从电动汽车到“低空经济”的各个新兴领域里,都击败了西方对手。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今年火爆全球的中国人工智能DeepSeek,它被视为中国能够突破美国限制,坚持创新的标志。

英媒注意到,为了充分把握经济机遇,中国政府近来动作频频,鼓励民营企业“大显身手”,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促进消费,同时新增债务限额为地方减压,并且持续发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文章吐槽道,“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却在开历史倒车,一举将底特律打回70年代落伍过时的状态。”

对于中国而言,地缘政治机遇与这些经济机遇并存。

《经济学人》称,在美国这座曾经的“自由世界灯塔”,变得反复无常、危险重重的当下,虽然中国无意填补“山姆大叔”留下的空白,但它获得了扩大自身影响力的机会,“尤其是在全球南方”,中国的发展理念与合作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认可与欢迎。

反观特朗普,“他对保护主义的痴迷、对盟友的肆意欺辱以及对人权的漠然无视,则颠覆了人们对美式价值观的传统认知。”特朗普对北约和乌克兰的蔑视态度,极大动摇了人们对美国允诺亚洲盟友的信心,这也成了《经济学人》所谓的“送给中国一份大礼”。

英媒警告称,如果特朗普未能与北京达成协议,他可能会在汇率问题上发难,并进一步实施更多制裁。

当地时间4月2日,特朗普炒作多时的“对等关税”落地,其中对华关税税率达34%。《经济学人》称,中方的反应并不如他们所预想的那般焦虑,毕竟“中国早就在为当今这个混乱的世界做准备了。”

很快,中国商务部回应称,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并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商务部指出,美方在主观、单方面评估基础上,得出所谓“对等关税”,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严重损害相关方的正当合法权益,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对此,很多贸易伙伴已经表达强烈不满和明确反对。

经济学人:川普后退 但混乱政策造成持久伤害

加美财经 于 2025-04-10 

经济学人的分析说,即便川普在关税问题上已经有所退让,但他对世界经济已造成深远破坏。恐慌之后,是短暂的狂喜。4月9日,在金融市场崩盘后,川普宣布将最不合逻辑、最具破坏性的关税推迟90天,美国股票标准普尔500指数当日上涨了9.5%,创下近17年来最快的单日涨幅。

投资者此前对全球经济最黑暗的预期,如今看起来已不太可能实现。川普对市场下跌的容忍似乎也是有限度的。

在他一周前宣布“对等”关税后引发的混乱之后,这为世界带来了某种安慰。

但不要把躲过灾难当成幸运。川普引发的全球贸易冲击,规模之大,迄今前所未见。他摧毁了美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建立起来的稳定贸易关系,转而实施任性、随意的政策决策——决定常常发布在社交媒体上,连他的顾问都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他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仍处于激烈的贸易对抗中。

全球各地的投资者和企业都受到了严重冲击。川普首次宣布征收关税时,引发了全球市场崩盘。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约15%。长期国债被抛售,对冲基金被迫解除杠杆头寸。美元作为避险资产的地位也未能幸免,出现下跌。

关税宣布推迟后,股市出现了剧烈反弹。英伟达当天的市值波动超过4300亿美元。

即使在这次暂停征税之后,美国国债收益率仍然维持在高位。全球股市仍比2月高点低了11%,而这也合情合理。

自1月以来,川普已将美国的平均关税税率提高到25%以上,并扬言将对药品进口等其他商品征税。川普的顾问们对关税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害表现出惊人的轻率。

在他们看来,关税成本由外国人承担,市场下跌只会影响富人投资者。

但美元贬值几乎可以确定将导致美国消费者价格上涨,侵蚀家庭的实际收入。消费支出因此受到的打击将是显著的,包括对美国制造商品的支出,还会受到股市波动打击信心的双重影响。

企业投资也会受到类似打击。企业比起具体的关税水平,更在意的是全球贸易规则的稳定性,以便他们进行长期投资规划。

例如,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全球贸易激增,但并未实质性降低对美贸易壁垒。企业获得的主要是信心——相信不会发生贸易战。

经济学家事后估算,这一“信心效应”相当于关税降低了13个百分点。

川普现在彻底扭转了这种信心,不仅对美国,也对美国的贸易伙伴,尤其是在他无视美国过去签订的贸易协议,包括他任期内签署的协议之后。

如今仍不清楚川普在这90天“缓冲期”内究竟想要达到什么。他一方面想让他国做出让步,另一方面又想将制造业工作岗位迁回美国,这两个目标是矛盾的。

如果降低关税,就不可能实现制造业回流。但如果贸易伙伴怀疑他决意奉行保护主义,又为何愿意做出让步?


即使所有关税最终被取消,“解放日”的记忆也将深深留在所有正建立供应链的企业心中。

无论如何,川普仍与中国处于公开对峙状态,恐怕难以轻易后退。截至本文发表时,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新关税已经达到125%;中国的报复性关税也达到了84%。

如此高的关税足以摧毁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之间的商品贸易,尽管此前在博弈中这两个依然深度互联。

川普说,“中国想要达成协议”。但就像对待美国盟友一样,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协议应包含什么。

十多年来,西方一直对中国的贸易方式不满。中国长期以来至少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精神。国家资本主义模式——通过不透明的补贴和国家资助的金融支持出口商——很难与透明、基于规则的秩序兼容。中国制造业巨额顺差,部分原因是国内消费不足。

这些问题并未整体上让美国更贫穷,但却使得与中国的贸易在许多美国工人眼中显得不公平,尤其是那些因此失业的人。

然而,一场破坏性极强、不可预测的关税战,从来就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正确方式(况且,中国正在刺激本国经济,这些问题本身也正趋于改善)。双方的关税正造成深远的经济损害,还可能增加军事冲突的风险。

对美国来说,更可行的路线是联合盟友组成足够大的自由贸易集团,以此作为进入门槛,迫使中国改变其贸易行为。这正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背后的战略,然而,川普在第一任期就否决了这个协定。

财政部长贝森特提出与盟友达成贸易协定、以集体身份与中国接触的想法。但在美国欺凌盟友、背弃过往协议之后,美国发现它的盟友不再愿意配合。

这正是川普鲁莽议程的短视所在。

仅仅十天,川普就结束了支撑全球经济的旧有确定性,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波动与混乱。这场混乱现在或许暂时平息。但要重新建立曾经拥有的秩序,将需要很长时间。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