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中国不接受无条件配合的“美式”竞争

(2023-07-10 06:54:37) 下一个

耶伦前脚刚走 官媒又变脸

2023-07-09 20:31:09  中央社 | 2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美国财长叶伦结束中国大陆行,传达美中继续经济合作的预期,中共官媒《环球时报》认为对华府需“观其行”,指目前改善美中关係预期像是风中烛火般的不确定,强调中国不接受无条件配合的“美式”竞争。

耶伦前脚刚走   官媒又变脸

(耶伦和李强会面)

  叶伦(Janet Yellen)7月6日至9日访问中国大陆4天,期间强调,美中两国需要合理经济竞争和改善沟通,并呼吁就气候变迁构成的“生存威胁”进行合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傅泰林(Taylor Fravel)认为,耶伦的发言仍传达出支持美中经济继续合作。

  环球时报9日晚间发表社评,说北京多位高级官员会见了叶伦团队,中方形容相关交流是深入、坦诚、务实,美方也使用了坦诚、建设性和全面等词语,可能预示著接下来两国更多的良性互动,外界舆论也普遍认为中美迈出积极一步。

  社评称,叶伦在这次访问中虽有不少积极表态,例如她在结束访问前的记者会上说,世界足够大,足以让中美都能繁荣发展等等,这些给了外界一定的积极预期,但这样的预期又像风中的烛火一样,不仅微弱而且存在不确定性。

  社评还称,对中美关係而言,外界的整体悲观预期并没有改变,华盛顿以遏制、打压为主的对中政策方向没有实质性转变。例如叶伦多次提到两国之间“健康的经济竞争”,而不是“赢家通吃”,听起来当然不错,但关键在于,如何定义健康的竞争?是只满足美国的地缘政治胃口、而中国大陆只能无条件配合的“美式”健康竞争,还是双方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指导之下进行真正健康的互动?

  评论还称,中美关係的最大病根在于,华府的对中认知生病了,如果不解决“第一颗钮扣”的问题,无论多麽美好的设想和愿望都只会成为空中楼阁,并说美方这些年严重挫伤中美关係,以至于现在它无论说什麽,都很难取信于人。这一点只有美方的实际行动才能改变。

希望耶伦的“健康竞争”,不只是“美式”的

2023-07-10 14:23

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
字体: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对中国的访问于9日结束。中国政府多位高级官员会见了耶伦团队,从双方披露的信息来看,会谈主要集中在两国的经贸关系以及在该领域的全球合作等。中方形容相关交流是“深入、坦诚、务实”的,认为会谈“具有建设性”,美方也使用了“坦诚、建设性和全面”等词语。应当说,双方的表述比较接近,这可能预示着接下来两国更多的良性互动,外界舆论也普遍认为中美“迈出积极一步”。

在中美关系“冰冻三尺”的背景下,这一次的高层互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这趟行程将近4天,这样长的时间在近年来是不多见的,它反映出双方经贸团队的确“有很多问题要沟通”。二是以专业精神主导双方的交流,从美方的表述来看,这可能是近年来美方意识形态色彩最为淡化、双方交流总体务实理性且氛围也较好的一次访问。三是双方都展现出落实元首共识的共同意愿,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我们注意到,耶伦在这次访问中有不少积极表态。比如她在结束访问前的记者会上说,世界足够大,足以让中美都能繁荣发展,“拜登总统和我并没有通过大国冲突的框架来看待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中美应找到共同相处和共享全球繁荣之道。她多次重申不寻求对华脱钩,并表示“实现长期互利的经济关系是可能的”。这些看法恐怕不应视为某种“表面文章”,它们体现了以耶伦为代表的美国商界的声音和愿望,这在美国社会是一种真实存在,也是中美两国利益交织的必然呈现。

这些元素综合起来给了外界一定的积极预期,然而这样的预期又像风中的烛火一样,不仅微弱而且存在不确定性。实事求是地说,对中美关系而言,外界的整体悲观预期并没有改变,认为耶伦的访问几乎不会改变两国经济关系的轨迹,也难以推动中美关系的实质性改善。并且,人们更倾向于认为,华盛顿以遏制、打压为主的对华政策方向没有实质性转变,美方在经贸领域泛安全化的做法也没有改变。这一点不仅是中国人这样看,国际社会也普遍这样认为。

比如,耶伦多次提到两国之间“健康的经济竞争”,而不是“赢家通吃”。这听起来当然不错,但关键在于,如何定义“健康的竞争”?是只满足美国的地缘政治胃口、而中国只能无条件配合的“美式健康”,还是双方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指导之下进行真正健康的互动?中美关系的最大病根就在于,华盛顿的对华认知生病了,如果不解决“第一颗纽扣”的问题,无论多么美好的设想和愿望都只会成为空中楼阁。

华盛顿这些年的做法严重挫伤了外界对中美关系的信心,以至于现在它无论说什么,都很难取信于人。这一点只有华盛顿的实际行动才能改变。耶伦这次在中国又提到了“国家安全”的问题,表示美方将确保相关行动是“范围有限”且“目标明确”的,但无论是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还是上千个被列入各类管制和制裁清单的中国实体,人们从中看到的只有“乱打一气”的严重泛安全化做法。拜登政府哪怕是尝试努力纠正其中一两个错误,都能带来实实在在的信心。

我们重视耶伦带来的积极信息,但也要看到中美关系的困难之处。此次中美沟通为恢复建设性的中美经贸关系增添了动力,更为推动双边关系稳下来增加了机会,但要想达到真正的中美健康关系,还需要基于双方的长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耶伦是美财政部长,也是一名经济领域的专业学者,我们相信,其专业务实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国有识之士对于中美健康关系的追求。我们欢迎这样的追求,也希望耶伦能够把在中国了解到的情况带回华盛顿,从端正认知和务实行动两方面,切实推动中美关系早日重回正轨。

【责任编辑:唐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