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德国外交政策 要价值观还是要利益

(2023-05-07 09:21:22) 下一个

德国外交政策 要价值观还是要利益

发布:2023年05月05日 14:05来源:德国之声
 

德国外长贝尔博克将民主和人权置于她外交政策的中心地位。这种以价值观为导向的政治路线与德国的国家利益构成矛盾吗?

“价值观为导向的外交政策”的表述被写进了德国本届联合政府的联合执政协议。它既涉及引导外交政策的价值观,又涉及德国的利益。而外交部长贝尔博克一直强调的,更多是民主、法治、人权等普世价值。

贝尔博克在许多与德国和西方有着相同价值观的国家——比如最近在韩国访问时,都称赞对方为“价值观伙伴”。同时,她在不认同这些价值观的国家,包括强大的中国,也不避讳地提出批评,尽管这有时带来激烈的反应。中国外长秦刚在共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不需要西方来的教师爷教我们怎么做”。

有些人警告,中国对德国来说太重要了,不能这么对着干。哲学家、畅销书作家普雷希特(Richard David Precht)在德国电视二台(ZDF)的播客访谈节目中说,贝尔博克的以价值观为导向的外交,实际上是“以对抗为导向的外交”。

另一些人则认为,贝尔博克为捍卫价值观做的还不够。例如对伊朗。伊朗裔德国人沙玛德(Jamshid Sharmahd)被判处死刑后,他的女儿对《新奥斯纳布吕克报》说:“当一位德国公民被绑架、在一场作秀式的审判中被判处死刑的时候,贝尔博克女士所说的‘严重后果’在哪里?”

权衡利弊

外交政策中哪个更重要,价值观还是利益?“两者无法清楚地分割”,柏林科学与政治基金会(SWP)的非洲问题专家艾克霍夫(Karoline Eickhoff)对德国之声说,“当外交决策需要在价值观取向和自身利益之间做出权衡取舍的时候,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尤为凸显。”

哈勒大学的国际关系教授瓦尔韦克(Johannes Varwick)对价值观导向的外交持更为批评的看法。他认为这会“极大限制妥协的空间,而且收效不大”。他指出:“国际政治是艰难的利益平衡。这并不意味着无视侵犯人权、将经济利益置于首位。但它需要技能和共情,需要基于其历史和社会政治发展对有关国家进行理解和评估。”

中俄不干涉他国内政

价值观导向的外交,并不是德国首创的。欧盟将“良政”(good governance)作为发展援助合作的前提条件,就是基于同样的原则:获得援助与否,取决于这个国家在诸如打击腐败、维护女性和少数族群权益方面做出的努力,以及在环境和气候保护上的投入。

而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专制国家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俄罗斯向非洲国家提供武器,中国则在非洲修建铁路、港口和电信网络,获取原材料作为回报。他们不会过问当地的民主、人权。中国以这种模式在非洲显著扩展了自己的势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欧洲人。

欧盟和中国在非洲

德国弗里德里希-瑙曼基金会(Friedrich-Naumann-Stiftung)委托撰写的一份非洲对欧盟和中国态度的分析报告指出:“欧盟坚信自己的价值观——尤其是自由民主模式具有优越性,而这明显受到中国模式的挑战。”由非洲作者主笔的这份报告写道,中国的“不干涉内政”尤其在非洲受到好评,非洲人感觉中国是个平等的伙伴,而欧洲人输出价值观则被认为“居高临下”式的。

艾克霍夫指出,非洲人认为欧盟在使用双重标准。“在与非洲国家的合作中,一旦涉及移民政策方面的决策,欧盟对人权的承诺一再受到质疑。”

不过从长期看,哪一种模式更成功,还尚无定论。最新的“非洲晴雨表”( Afrobarometer)显示,在一些非洲国家,与4年前相比,人们对中国的影响力的看法更具批判性。

西方也看到了有关趋势。作为对其在全球南方影响力式微的反应,西方7国计划更积极地寻求与这些国家的联系。贝尔博克在今年4月在日本举行的G7外长会议上表示,将提出更多平等合作的倡议,而不是着眼于获取原材料或苛刻利己的合同。

联合抗俄

在乌克兰战争的背景下,价值观伙伴的理念备受压力。在联合国谴责俄罗斯的决议表决中,不少传统上被归入西方的国家,例如巴西和印度,却投出了弃权票。巴西总统卢拉在不久前访问中国时甚至说,美国必须停止推动战争,并开始讨论和平,欧盟也该如此。德国总理肖尔茨访问过的巴西和印度,都未能成为德国的“价值观伙伴”。

瓦尔韦克对此并不感到意外。“这些国家要关注自己的利益,同时都对双标表达不满。没有人愿意被卷入一场由美国推动的民主和专制之间的全球冲突。”不过他认为这并不代表这些国家对俄罗斯的做法有好感。

就连德国最紧密的盟友法国最近似乎也“出轨”了。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访问中国期间谈到台湾问题时,建议欧盟避免涉入“不属于我们的”危机,欧洲必须警惕成为“傀儡”。在柏林看来,这是在向中国示好。

关键是保持可信

价值观和利益,二者在德国的外交政策中始终占有其位置。仅仅由价值观或仅仅由利益主导的外交都是不存在的。在二者的权衡中,瓦尔韦克建议,人们必须意识到哪些是明确界定的国家利益,否则在“过强的价值观导向和道德化的言辞”之下,难免有“政治讨伐”的嫌疑。

艾克霍夫联系到欧洲与非洲打交道的问题指出,如果自己在当地的行为反映了相应的价值观,“那么你强调这种价值观取向”或许是有帮助的。她总结说 :“价值观为导向的外交政策如果要成功,必须用高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要求伙伴国家改变其做法来满足你的标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