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上海交大胡伟 与美国关系恶化错在我们

(2023-04-30 04:34:47) 下一个

胡伟所谓“我们与美国关系恶化错不在美国,而在我们”的言论错在了哪儿?

作者: 乾坤看世界 时间: 2023-04-13 

“我们和美国关系恶化,责任不在美国,而是在我们。”这句话是谁说的?上海交大的教授胡伟讲的。

对于这句话,我相信绝大多数老百姓都不会认可。

现在,让我们详细剖析一下,看一看胡伟教授错在哪儿。

第一点,胡伟教授实际上说了两句话,第一句话是意见,第二句话是建议,第一句话说美国没有责任,我们有责任,那请问胡伟教授这句话从何说起呀?中国一直对美国很善意,对美国所制定的规则很尊重。比如我们加入WTO就做出了很大的让步和牺牲啊,在美国规则之下去游戏。

然而,我们逐渐发展起来了,美国人一看不干了,直接把规则的外衣给撕破了。然后使用流氓手段来对付我们,像华为、中兴受到打压,不就是美国人干的事儿吗?不就是典型的案例吗?我们一直被美国打,人家是主动挑事儿。啥时候挨打的反而有错,主动挑事儿的反而没错啦,逻辑不通啊。

第二句话,胡伟说,我们现在应该和美国一起,把北方的那个邻居啊摁到地上,把他摁倒,主动地加入西方大家庭。

想得美呀!你自己想主动加入,人家也是有条件的。美国的防长就直接说了,中国要裁军100万,高科技不能发展了,只有这样才能够同中国友好。这不是让我们自废武功吗?

如果我们倒向了美国,我们政治上经济上就都不可能再独立了。就会像现在的日本、韩国一样,处处受到美国的掌控和压制,这样一来,我们就将成为人家廉价劳动力的提供者和美国商品的倾销地。

自己当家作主不好吗?却偏偏想去当奴才,这是什么病态心理啊?

第二点,我们在胡伟教授身上看到了两点:

第一,他的眼睛可能不太好使,面对事实视而不见,看不到,看不清,自己完全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第二,典型的洋奴心态,见到美国,膝盖就不自觉的会发软呐。

第三点,我们这个社会言论很包容,包容到一些教授随意发表一些奇葩言论,甚至是发表一些洋奴言论。

对于这一点,我们要反思。言论自由与坚持是非观的底线,是互相不冲突的,我们应该为我们的言论自由画出该有的底线。如果任由胡伟这样的教授胡说八道,就是对于广大老百姓自由的权利的侵犯,就是给广大老百姓添堵啊。

不要迷信教授,不要迷信所谓的权威。一些教授看起来风光无限,看起来高高在上,这都是唬人的表象。把外衣扒下,我们看到的这些教授在人品、见识上,可能还不如一个普通人。你说你迷信他们干嘛呀?

上海交大教授:我们与美国关系恶化,错不在美国!

2023-04-30 来源: 罗马观察员 

上海市党校教授、国内社科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胡伟近期接受美国纽约时报采访,期间他对中美关系给予了高度评价,也对中国当下的主要外交与经济政策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胡伟称:“美国总是遏制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美国同意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增加与中国的贸易,在中国一无所有的时候,美国提供了技术与管理方面的知识,中美关系为什么会恶化?谁应该为此负责?这个我就不讨论了,因为这个问题太敏感,但我认为责任并不在美国”。

胡伟还对当下中国外交政策的进行分析,他说:“外交政策归根结底应该考虑是否有助于国家现代化,是否有助于改善国内民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的时候,胡伟就曾发出警告:西方将会更加团结、北约将会继续扩张,中国应当与俄罗斯保持距离,否则将在国际上遭到进一步的孤立。

当然应该承认啊,对于上世纪80年代中美关系的一些发展还是应当给予正面评价的,只不过多数时候,赞美中美关系的人显然不愿意提起一些援助背后的代价是什么?以及这种代价是否非常沉重等等问题。

我并不赞同将胡伟这样的学者完全定义为“亲美”,这并不是太客观,因为无论如何,胡伟多年来从事的各种工作,他一直是呆在中国国内的,真正无条件卖国的亲美派,早就依靠自己掌握的各种资源移民了。

2012年之后中国曾出现过3次移民潮,那些极端的恨国党亲美派,除了社会底层实在没那个能力移民,基本也都没有留在国内,剩下的这些,他们只是认知问题的方法上不讨人喜欢,并不一定都是逆向民族主义者的立场。

以胡伟的资历,作为改革开放后培养的首批国际关系智囊,他完全有能力这样做,但至少现实中,无论他在海外配置有多少资产,亦或者是其亲属是否已经移民,他本人仍然工作在这个养育他、教育他的国家,从这个角度讲,他甚至会认为他是爱国的,他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得出了他的这些结论与看法。

问题出在哪呢?其实温铁军教授就提到过,中国现代的社会科学教育,在很多方面并没有完全按照国内的现实需求去进行制定。

而是在很多方面没有进行充分考虑就盲目引进,按照美国的叙事逻辑进行教育,那么显然教育出在各方面认知上都高度亲美的人,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近代中国由于救亡图存的压力,为了深刻地、全方位地学习西方,对“西方”这个概念下的一切事物都是进行了高度的美化,以至于最终在中国人脑子里面制造了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西方世界,并且将我们自身的状况与这个不存在的“理想国”进行对照。

这种美化达到了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现代一些西方国家的名称翻译,不仅要求信达雅,而且还刻意进行了美化。

美国(America)、法国(France)、英国(England)、德国(Germany),他们的中文翻译与其语言读音差别非常大,实际上按照正常的翻译方式,名词进行音译。

美国应该范围成“阿美利加”、法国应该翻译成“弗朗斯”、“弗兰斯”,英国应该是“英格兰”、德国应该是“吉尔曼尼”,但晚清与民国的先驱们为了让国家彻底地学习西方,以汉语中带有褒义的词汇去代表这些近代历史上最早与中国交往的西方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国内对西方的认知,并不是对西方的认知,而是中国人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向往与寄托,为了让幻想中的美好事物具象化,将其投射到一个现实中存在的事物上,这种认知本身与真实的西方没有任何关系。

比如说,中国人基本都不知道,美国作为一个非常发达的国家,在某些方面其实非常落后。

美国是一个强教权国家,基督教、新教对美国白人非常重要,以至于总统就职宣誓的时候还要手按在圣经上;美国白人中43%是基督徒、30%是新教徒,无宗教信仰的人群比例仅27%。

再比如说一直以来比较有热度的中医话题,但中国人大多数也是西医为主、中医为辅,中医某种程度上扮演了保健食品、保健药品角色。

而在西方如今仍然大量存在着诸如渐进疗法、自然疗法等传统老西医,而传统老西医是个什么东西呢?和中医不一样,西医基于古希腊的“四体液学说”,有病就放血能把人折腾死。

The above picture comes from "罗马观察员"

就“现代化”这个问题来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进行彻底的现代化,在方方面面摒弃传统完全地基于现代化的认知来塑造一切。

很多动不动鼓吹美国大工厂式农业的大V根本不知道中国农业是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投入与产出比最高的农业,以比例上极低的耕地与农业人口支撑起了很高的粮食自给率。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认识的西方根本不是现实的西方,而是一个基于中国人对美好事物的认知与想象构建的一个虚幻的形象,任何时候都在用理想与现实进行比较,怎么可能发现自身的优点呢?

而由于近代苦难历史的漫长,这种现象长期存在并且深入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实际上长期以来所有人都生活在这种环境下,都共同使用着这样一套语境。

这种现象其实在历史上并不少见,清朝康乾年间,当时西方处于启蒙运动时期,并且东西方也建立起了联系有了一定的社会交流,当时西方启蒙运动时代那些著名学者也将清王朝说成是一个“理想国”,说中国的皇帝就像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所说的“哲人王”一样。

但这显然和现实八竿子打不着;俄罗斯的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也是这样,将法国比作地上天国,然后对内教育上处处要求学习西方。

实际上这种做法是非常有害的,只可惜晚清、民国的先贤们大多没有顾及这一点。俄罗斯全盘西化的教育最终导致了这个国家非常畸形的国内文化、认知,并且在苏联时代集中爆发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

苏联时代俄罗斯的社科学者就非常热衷于抹黑苏联、鼓吹西方,他们一边享受着苏联社会制度的红利,过着轻松惬意的生活。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解散作家协会,取消财政拨款,然后那些鼓吹西方、抹黑苏联的作家们就不得不去市场上享受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了。

事实上这些在苏联时期吃体制饭的作家们大多数晚景都比较悲惨,因为他们中很多人本来也都是臭鱼烂虾,出的书也没几个人去买。

计划经济时期文人之间互相吹捧,都觉得自己非常有文化,但真要面对市场经济的毒打,实话讲这些文人多数并比不上当今的网文作者。

中国的许多体制本身也是脱胎于苏联的,中国与苏俄在近代历史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存在很多相似甚至于相同的问题这并不值得惊讶。

“盲目学习”,这个问题在中国体现也很多,比如说西方提出一个“环保”,然后他们也就是嘴上说说,结果中国这边当真了,一个“环保”就把很多企业搞地死去活来。

那同样是环保,美国就不会说因为要环保所以不让放烟花,烟花爆竹之类的活动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而且是节日时候重要的活动,但因为“环保”而对其进行禁止的就只有中国。

这表面上是盲目的学习,实际上它背后体现的是中国人没有本位思维,并不会真正地脱离外部的影响独立地去看问题;这种环境下教育出来的社科学者他就一定会带有逆向民族主义的倾向,这和人当然可能有一些关系,但问题不完全在个人身上。

更深层次的说,在毛主席死后,我们国内的社会科学教育它本身其实就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中国的人,不行”,而且对于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发展给出了完全负面的评价。

就像胡伟所说的:“在中国一无所有的时候美国提供了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知识”。

可问题是,即使是1980以前,中国就真的没发展过吗,真的是一无所有吗?并不是。

从1953-1980年,中国GDP增长率有一半的时间维持在10%以上,除开一些自然灾害非常严重的时间出现过倒退以外,多数时候还是在增长的而且增速不低。

只不过当年中国的工业体系整体来看他是建立在农业之上的,依靠剪刀差生存导致农民负担比较大,但这在全世界范围来看,也是工业化早期的必经之路,但这些东西,就不是很多人能够看得到了,他们只会认为1980以前新中国一贫如洗。

而这种固执己见,无法接受世界已经翻天覆地的事实,危害非常大!

因为本质上像胡伟为代表的这种思想上完全西化,而且唯西方正确论的学者他根本没办法对当下中国的发展给予任何正面的帮助。

因为现在的中国他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非常发达的程度,我们的很多社会问题,已经没办法从西方学习了,如果唯西方正确论,那实际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不解决,毕竟只要足够穷就永远碰不到“中等收入陷阱”之类的问题。

就比如说现在经常被人提起的生育率问题,这就是一个没有人解决过的问题。前苏联在高度工业化之后生育率也大幅度下降,苏联算是生活水平较高,而且人民生存质量也较高,头顶上没有官僚主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三座大山,按照多数理论来讲生育率不应该下降的。

The above picture comes from "罗马观察员"

而当今的美国同样是生育率大幅下降,主体人口比例锐减到了相当的程度。1980年的时候美国的白人比例是79.6%,而现在美国白人比例下降到了60.1%。

这个数据的背后,实际上是美国本国人口长期处于“缓慢灭绝”的状态,本国人口相当程度上依赖外部移民输入。

然后现在中国生育率也断崖式下降了,但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任何外部的先进经验与案例可以学习,至于说某些学者,他们也就只能捧着国外的论文念经,既没有动机,也没那个能力提出任何有价值的观点,可问题是国外也没哪个国家解决了这个问题,那怎么办呢?

胡伟这种将中美关系现状归结为中国发展,认为中国应当主动限制自身发展、减少人口的看法当然令人气愤,不过他也就只是嘴上说说而已,而且他一个60后老人现在离退休没几年祸害不了多久了,但要是下一代扛大梁的智囊还是这德性那才是灾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