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日本经济新闻 硅谷一个月 深圳只需一星期

(2018-04-21 23:34:40) 下一个

日本经济新闻 硅谷一个月 深圳只需一星期 

   风萧萧  2018年4月22日 于加拿大的

  文章《日媒羡慕深圳速度:硅谷一个月就是深圳一星期》,提到蛇口,感慨万千,不禁想起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最初发起人 - 袁庚: 

  鸦片战争的失败,激发了中国的洋务运动。1872年, 北洋大臣李鸿章于上海创立轮船招商局,官督民办。全国解放以后,招商局一分为三,大陆、台湾和香港,最后只剩香港一支。
  1975年10月,袁庚调任交通部外事局副局长,受部长叶飞委派调查香港招商局的经营状况,据此完成的调查报告,提出许多可行的建议,奠定了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基础。1978年10月,袁庚被任命为招商局第29代掌门。
  1978年底,李先念根据袁庚的请求,划拨的宝安县蛇口半岛2.14平方公里土地上,创建蛇口工业区。
  在蛇口工业区,袁庚冒着进秦城监狱的风险,进行了各种政治和经济的创新尝试。正是袁庚在蛇口工业区艰苦钻木引起的星星之火,点燃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

日媒羡慕深圳速度:硅谷一个月就是深圳一星期

参考消息网 2018-01-06 16:50:50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1-06/1179953.html

参考消息网援引《日本经济新闻》1月5日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称,“硅谷的一个月就是深圳的一星期”。这种速度感与人、财、物飞跃日本直接连通美国西海岸的现实值得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1月5日刊登评论员中山淳史的一篇文章,题为《美中IT双城记》,文章摘编如下:
  新的一年让我们从中国说开去。最近我时隔二十年再访深圳,着实被“华强北”的盛况所震惊。
  华强北位于深圳市中心,几栋并排矗立的高层建筑都是销售电子产品的。我走进最高的一栋楼,里面的情形就像东京的秋叶原,有家电卖场、电子零部件卖场,但规模可远远大过秋叶原。
  日本人对深圳有多少了解呢?紧邻香港,是上世纪80年代实施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是鸿海精密工业大批量生产智能手机的“世界工厂”?这些说法都对,但又都不能准确概括这座城市的今天。
  笔者的印象是这样的。深圳是世界工厂、技术创新中心、创业家的乐土。之所以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因为所有这一切都是同时发生的,整座城市仍然在不停变化中。
  在华强北可以买到VR眼镜和山寨智能手机。但是旁边就摆放着无人机、360度全景相机等等诞生在中国的独创产品。让无人机走向世界的正是总部位于深圳的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在全球无人机市场占据七成份额。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消息,2016年中国的专利申请数或将超越日美成为世界第一,而其中超过半数都来自于深圳。腾讯控股等行业巨头将总部设在深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不过也有观点认为,那些从美国留学归来、指望在中国一本万利的“海归”创业者扎根深圳也是重要的助推力量。
  我们已知,深圳拥有众多估值超过10亿美元但并未上市的“独角兽”企业。据美国CB风险投资公司的统计,截至去年底全球共有222家独角兽企业,其中59家中国企业大都位于深圳。
  实际上在华强北以西的南山科技园,来自美国、法国、荷兰等地的创业家、风投公司已经入住,为培育出第二、第三个大疆那样的企业展开竞争。
  吸引他们的最大因素可能就是被称之为“方案公司”这一行业的存在。深圳有着数量众多生产电子零部件和电路板的工厂,方案公司对于谁在哪里生产什么这一类信息了如指掌,根据创业者的需求帮助他们实现对接。即便创业者自身不拥有工厂或设计、研发部门,但只要有想法,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成品推向市场。
  我在深圳认识了一位在美国硅谷经营风投公司的先生,大卫·莱斯利。据说他是通过社交媒体知悉深圳要主办一场高科技产业巡展的。他说:“硅谷是软件行业风险投资的圣地,但硬件的圣地在深圳,他想亲眼确认这一点。”
  和深圳拥有最多联系管道的可能就要数硅谷了。笔者也参加了此次巡展,来的第一家企业就是总部位于美国西海岸的HAX加速器公司,他们从硅谷选拔那些致力于从事硬件的创业者,定期将他们派往深圳。
不仅仅是怀揣创业梦想的人。据说特斯拉汽车已经将128个种类的电子零部件都委托深圳生产,苹果公司今年也将在深圳设立大型研发中心。
  另一方面,大疆等深圳本土企业也相继在硅谷设立了研发和信息采集中心。在深圳从事研究的东京大学副教授伊藤亚圣说,近年来两座城市之间人、财、物流动之频繁令人瞠目结舌。
  这让我想起了19世纪的小说《双城记》。如果把法国大革命前夜形势危急的巴黎和伦敦对应为美中的两座城市,那么硅谷就是已经完成革命的伦敦,深圳则是等待革命的巴黎。虽然在数字革命的进程上存在差距,但这种关系正在对两座城市彼此产生着深厚的影响。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出版过一本名为《当代双城记》(注:中文译名《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的书,书中将硅谷和波士顿进行了对比。两座城市围绕霸权展开激烈竞争,结局是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开放的产业结构的硅谷获胜。恐怕深圳与当年的硅谷还是有区别的,他们想要的是与硅谷建立联系、提供补充的同时保持创新能力。
  日本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实际上不定期在深圳主办这一高科技巡展的正是来自于东京大学创办的一家风投企业的高须正和先生。据他说,虽然巡展吸引了各国人士到访深圳,但是可能日本人对如何与深圳打交道并不关心。
  的确如此,在深圳,来自日本的创业者很少。或许是担心带着技术来到这里创业最终只能落得“被山寨”的结局。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一个事实,世界上诞生了最多专利的正是这座城市。我在当地听到这样一句话,“硅谷的一个月就是深圳的一星期”。这种速度感与人、财、物飞跃日本直接连通美国西海岸的现实值得我们好好关注。
  来源:参考消息网 编译/刘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