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之夜

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个人资料
正文

“三年使徒行传”第一课:开天辟地(1:1-5)

(2017-03-10 20:03:32) 下一个

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阿门。今天的证道经文是使徒行传1:1-5,“1提阿非罗阿,我已经作了前书,论到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2 直到他借着圣灵吩咐所拣选的使徒,以后被接上升的日子为止。 3 他受害之后,用许多的凭据,将自己活活地显给使徒看,四十天之久向他们显现,讲说神国的事。4耶稣和他们聚集的时候,嘱咐他们说,不要离开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应许的,就是你们听见我说过的。5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感谢神的话语。我们今天开始学习使徒行传的经文,使徒行传1:1-5。首先,这5节经文也可以视为整卷书的序言,铺垫了整卷书的基础,不仅连接了福音书,也预告了教会的诞生和使命。其次、这5节经文与创世记1:1-:5密切呼应,重点在三位一体的上帝将藉着教会重造天地。可以结合约翰福音1:1-5对比阅读。请注意使徒行传1-5与创世记1-5以及约翰福音1:1-5共享的概念:“起初”,“神”(三位一体,创世记1:26),“创造”(所行:受害与上升、聚集与施洗;造),“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神说”(教训διδ?σκω、吩咐?ντ?λλω、讲说λ?γω、嘱咐παραγγ?λλω;道);“光”(基督的“显现”,使徒以及路加)。教会站在历史的地平线上,这是开天辟地的新时代。值得强调的是,使徒行传1:1-5进一步将神启示为三位一体的神:1-2,基督和圣灵;3,基督与圣父;4-5,圣子、圣父、圣灵。最后,请注意使徒行传1:1-5与使徒行传28:30-31之间的首尾呼应,使徒在那里具体为保罗,使徒在人间的工作在于向人传讲“神的国”和“主耶稣基督”,正如基督在起初所吩咐的;而“没有人禁止”,告诉我们圣灵的能力。我们可以将这5节经文分成三个主题,强调上帝重造天地的三个步骤:1-2,道成肉身,回顾福音书中的耶稣及其十字架的工作;3,死而复活,连接福音书和使徒行传,聚焦耶稣复活之后四十天的工作,基督得胜,神的国开始建立;4-5,圣灵的洗:耶稣升天,赐下圣灵的洗礼,教会诞生;而教会的工作一直到基督的复临。愿那创造天地的神在基督里重生了我们,又藉着我们做新天新地的见证,阿门。

一、道成肉身(1-2

1提阿非罗阿,我已经作了前书,论到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2 直到他借着圣灵吩咐所拣选的使徒,以后被接上升的日子为止。The former treatise have I made, O Theophilus, of all that Jesus began both to do and teach, Until the day in which he was taken up, after that he through the Holy Ghost had given commandments unto the apostles whom he had chosen:

1、书

一切真理都是从神来的,启示真理是我们重生的根据。首先,使徒行传与福音书前后连接,这是前书与后书的关系。在神学上,也是“三年神学院”与“使徒的三年”之间的联系——只有经过前书(路加福音)的扎根建造,才有后书的地极使命。使徒行传的基础是“前书”。其次,上帝的启示是书面启示。基督教独特的信仰是,上帝将关于救恩的基本信息,以一本书的方式赐给人类。一方面,这本书是神的书(提摩太后书 3:16);无所不能的神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启示自己。另一方面,这本书很重要(哥林多后书3:6);我们首先要与东方反智主义区别: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或心性之学,另一方面要与西方的怀疑主义区别:用领受的相对性否认神启示的大能。另外,启示真理与人本真理的区别:人寻找真理,东方向 内求道,西方格物致知,圣经道成肉身。第三、这书是神的真道。“书”字在原文是这样表达的:μ?ν λ?γος:真道。μ?ν:truly, certainly, surely, indeed;这与蛇的“岂是真说”和“不一定”对立;λ?γος,道,圣经确立了话语中心和唯道论的新观念。这句经文也具有排他性。

第四、书面启示是通过罪人传给罪人的。这是基督教独特的观念。上帝不仅有能力将基本真理浓缩在一本书中,也有能力确保有限的人向有限的人可以传讲无限的真理。即使人有时候可能走偏,但神可以拨乱反正;并藉着人的走偏,给自己的子民更深刻的功课。上帝重新创造的手段,超过人的想象——祂用泥土造人,用石头造教会。首先,书需要一位作者,圣灵使用人来撰写圣经。这里的作者就是路加医生,我们在概论中已经认识了这个人。Λουκ?ς,在拉丁文中,路加的意思就是“发光”(light-giving)。他是一位寻找光明,或愿意用光明照耀别人的人。在基督里的路加,就是世界的光——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其次,这书要传给的对象是提阿非罗。Θε?φιλος,From θε?ς and φ?λος,friend of God。一方面,人都是“神人”。中国天人合一,人像神一样;希腊神人一体,神像人一样。总而言之,人都是“你们便如神”(创世记3:5)。这是讲罪人想象的人与神的关系。另一方面,“提阿非罗大人”(路加福音1:3)。追求“大人”的地位或处于大人状态之中,这是罪人与罪人之间的关系。大人宗教或普世价值源于蛇的试探与捆绑:食物、荣耀、权势(创世记3:6,路加福音4:1-13)。传福音面对的就是神人和大人,就是让人回到起初或返回本相。一方面,神人承认自己不过是人(以赛亚书31:3,以西结书28:9);大人承认自己本是罪人(马太福音11:19;罗马书3:10)。所谓重生,就是从提阿非罗大人(路加福音1:3,κρ?τιστος)到提阿非罗的过程。但这个过程, 已经预告了“大人”必有的对使徒的逼迫。

3、耶稣

道就是神。首先,向大人和神人传道的内容,或者说福音的中心,就是传耶稣。περ? π?ντων ? ?ησο?ς:全部关于耶稣的。我知道一般认为“一切”(π?ντων)是用来修饰后面的“所行”和“所教训”的。不过我个人的领受是,这个词也可以这样理解:我所作的前书,全部都是关于耶稣的。另一方面,传耶稣什么呢?时间方面,从起初到升天到末了。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字,就是?ρχομαι,开头。这个字的名词形式就是?ρχ?。在某种意义上,四福音书和使徒行传的开篇都是谈到了起初,用的都是同一个字(马可福音1:1,路加福音1:2;约翰福音1:1;马太福音从亚伯拉罕开始)。而这个字,就是带领我们回到创世记1:1。传福音就是从起初开始。然后是到升天到末了,我们要传整全的基督(启示录21:6)。在内容方面,传耶稣所行和所教训的。耶稣所行的,ποι?ω。我们所信的神,是行动的神(约翰福音5:17);不是偶像,不是石头,不是一个逻辑假设,不是一种心理学现象(约翰福音5:17)。而根据福音书和使徒行传,耶稣的行为集中在道成肉身、十字架、死而复活、升天、差遣圣灵建立教会、保守教会、第二次再来、作王到永远。耶稣所教训的,基督有清楚的话语临到我们,祂的话语就是生命,是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

4、使徒

不是传道人自己能唯独基督,这一切都是圣灵的工作。圣灵因此被称为真理的圣灵。复活的基督藉着圣灵与我们同在,带领我们进入一切的真理,胜过一切的拦阻。圣灵充满和差遣的人,就是使徒。耶稣将祂的道交托使徒,使徒靠着圣灵将基督的福音传遍天下。我们来看看使徒的特点。“他借着圣灵吩咐所拣选的使徒”。这句经文的理解有一些分歧:是藉着圣灵吩咐,还是藉着圣灵拣选。我个人理解的是,圣灵的工作应该同时包括两个方面,但重点应该在前者(路加福音6:13,约翰福音6:70)。我们先看看“使徒”这个概念。?π?στολος,其动词形式在旧约中相当于??????,基本含义就是“奉差遣”,“(神)打发他出去”。首先,使徒是门徒,是认耶稣是主的基督徒。其次,使徒是学徒,是领受基督真道或有真理装备的人。第三、使徒是使者,是承担传道使命的人。最后,使徒是一种职分,是神在教会中所设立的。最后这一点特别值得强调。罗马书10:15a,“若没有奉差遣,怎能传道呢?”“我认为我比传道人讲的更好”,这种骄傲出于魔鬼。而诸上三个方面,都是圣灵的工作(使徒行传2:38,哥林多前书12:3,加拉太书4:6,约翰一书4:2-3;约翰福音14:26,15:26,16:8,13,马可福音3:29,路加福音12:12,约翰福音3:34;使徒行传1:8,6:3,13:4,20:28,以弗所书3:5,哥林多前书12:28)。那么基督藉着圣灵吩咐(?ντ?λλω,to order, command to be done)使徒什么使命呢?“45于是耶稣开他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圣经。46又对他们说,照经上所写的,基督必受害,第三日从死里复活。 47并且人要奉他的名传悔改赦罪的道,从耶路撒冷起直传到万邦。48你们就是这些事的见证。49我要将我父所应许的降在你们身上。你们要在城里等候,直到你们领受从上头来的能力”(路加福音24:45-49)。这个命令也就是马太福音28:18-20中的“大使命”。

我们也可以将这两节经文放在交叉结构中理解——我们凭什么相信使徒所传的就是圣灵所传的?或者,我们怎样辨别使徒所传的是对的?回到第一句话,就是“书”。“明白圣经”,“照经上所写的”,这是我们唯一的依靠。圣经是神所默示的,出于圣灵,圣灵不会自相矛盾。而圣经的中心就是耶稣基督。

二、死而复活(3

3 他受害之后,用许多的凭据,将自己活活地显给使徒看,四十天之久向他们显现,讲说神国的事。3 to whom also he shewed himself alive after his passion by many infallible proofs, being seen of them forty days, and speaking of the things pertaining to the kingdom of God:

1、复活

第3节经文是前书与后书枢纽,也是这5节经文的中心。基督的十字架、受死与复活,是福音书的重点,是耶稣所行、所教导的中心,也是教会的根基和使徒传讲的中心——基督的复活是神的国的开端。按原文顺序,我们分三个内容来领受这节经文。首先,是祂的显现。第2节结尾的地方谈到耶稣藉着圣灵拣选了使徒。神呼召我们,就会爱我们、保守我们到底。这份爱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将基督的复活显现给我们。神爱我们,就一定向我们显现。ο?ς,to whom.。但神拣选了我们,当我们成为基督徒,我们就获得了被神爱、被神临在的福分。这个显现,也常常是祂藉着话语临到我们。我们靠着信心,能真实地经历神的存在与同在。

其次,祂的复活。祂向我们显现,主要显明祂的复活。无论你在怎样的难处中,神显现并告诉你,祂复活了。παρ?στησεν ?αυτ?ν ζ?ντα,he shewed himself alive。中译,“将自己活活地显给使徒看”;更准确地说,祂显现自己是活着的。παρ?στησεν这个动词也有这样的含义:就站在他们面前。动词“活着”(ζ?ω)这里用作动词分词,说明显现的内容。一方面复活,另一方面,一直活着,直到永生。ζ?ω这个字至少有如下含义:第一、活着,和喘气或气息有关;第二、热爱生命,过有意义、有价值的真实生活,就是属神的生活;第三、常与水或洗礼有关,一生认罪悔改;第四、结出生命的果实,归入天国;第五、在死人中活着,作生命的见证,带领人出死入生。中国有一部电影,叫“活着”。但?????这个希伯来文的活着超过“好死不如赖活着”;更指“有灵的活人”(创世记2:7),有上帝的形象,就是真理的仁义和圣洁(以弗所书4:24)。

总而言之,基督里的活着包括复活和永生两个方面。这是对魔鬼、世界和死亡的彻底胜利。自从亚当犯罪“必定死”又“终身劳苦”、“汗流满面”之后,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基督里的得胜和自由;人重新可能成为有灵的活人。“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哥林多前书15:22)。至少,人类有一部分人因信接受所赐的圣灵,就和高等动物区别出来。这是什么意思呢?你信基督到底要得到什么好处呢?上帝要解决我们最大的苦难和悲剧,就是罪和死亡;上帝要赐给我们上好的福分,就是复活和天国;并因这样的信仰,在世上我们有平安。所以耶稣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约翰福音14:27)。复活对于我们这些在世界里并且信了耶稣的人,祝福在这个地方:“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福音16:33)。对基督徒来说,对所有寻找就寻见的人来说,无论你一生遇到什么样的难题、苦境和灾难,耶稣这句话是对每一件事情的回答:“我复活了”。你现在在哪一种深渊里面呢?婚姻家庭吗?教会社会吗?你像约伯吗?约伯说:“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上”(约伯记 19:25)。

第三、他的受难。基督的复活,以及我们在基督里的复活,都要经历一场苦难或者受害。μετ? τ? παθε?ν α?τ?ν,after his passion。π?σχω,这个词在圣经中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含义是切身经历受苦、受难、受害。这首先是指基督的十字架,也指我们的十字架。没有苦难和受害就没有复活,这是为什么呢?你见过有一个罪人因为荣华富贵而重生复活的吗?这是为什么呢?世人一听见苦难和逼迫就反感,这已经证明,他们不可能靠自己重生复活;这样的“基督徒”也就从未重生和复活。没有苦难我们不会认识自己的罪,也不会认识人和世界的真实面目。而没有苦难,我们根本不可能仰望神。路德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把苦难神学或十字架神学,与荣耀神学或成功神学相区别。因为我们所信仰的上帝,就是十字架上的上帝,也是复活升天的上帝。我个人盼望将十字架神学的苦难方面的强调,转向复活方面——经历受害不是目的,不是中心,重生复活才是。因为主已经复活了,我们在基督里就胜过和超越了死亡和苦难。所以圣灵告诉我们不要每天愁眉苦脸和一脸阶级斗争,而是说,你们要喜乐;不仅要喜乐,还要大喜乐,大大的喜乐,有充足和满足的喜乐(帖撒罗尼迦前书5:16 ,约翰一书1:4,约翰二书1:12,马太福音 2:10,马太福音28:8, 路加福音24:52, 腓立比书 4:10,历代志下30:21,尼希米记8:17,撒迦利亚 9:9,路加福音 2:10,雅各书1:2);这是圣灵的果子(加拉太书5:22)。圣经谈到喜乐的理由主要是:因神喜乐(以赛亚书41:16,撒迦利亚 10:7);因神的救恩喜乐(以赛亚书61:3,哈巴谷书3:18,西番雅书 3:17,撒迦利亚9:9,玛拉基书 3:12,路加福音1:14,使徒行传14:17);在教会里因教会生活、听道和弟兄相爱而靠主喜乐(历代志上16:27,罗马书15:13,哥林多后书13:11,腓立比书1:25,腓立比书 4:4);因受苦喜乐(诗篇 90:15,哥林多后书12:10,雅各书1:2,彼得前书1:6);因重生、复活、永生和盼望喜乐(约翰福音16:22,约翰福音20:20,);因全家信主喜乐(使徒行传16:34,腓立比书 4:10)。

2、凭据

复活不是一个神话,不是一个虚构,而是一个历史事实。基督教的信仰是讲证据的信仰,其中,复活铁证如山,不仅有物证,而且有人证。?ν πολλο?ς τεκμηρ?οις δι? ?μερ?ν τεσσαρ?κοντα ?πταν?μενος α?το?ς,用许多的凭据,在四十天之久,让他们看见。我们以前曾经讨论过这个话题:只有基督教的信仰可列入呈堂证供。福音书不仅详细记述了基督的死,更记述了基督的复活和见证人。最重要的证据是,基督复活之后自己亲自向人们显现。这里首先提到很多(πολ?ς)证据,这已经告诉我们,这不是单一事件,不是偶然的幻象,而是众多证据指向的一个基本事实。τεκμ?ριον,这个字不仅仅指法律上的证据,也表明这些证据是真实可信的,强有力的。虽然在新约圣经中,这个字只出现一次;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用这个词来说明在力量和逻辑上的证据,与软弱无力的论证形成对比。不仅如此,这个字也强调证据是浅显易懂、简明扼要的。复活是一个妇孺皆知的简单事实,而不是什么高深奥妙的论题。所有人都盼望复活,所有人都思想过复活。上帝在耶稣基督里,赐给我们一个人人都看得见又能明白的证据。这些证据在路加福音24:31、39、43节表现得更为具体。不过有人统计为8次:马太福音28:1-9,路加福音24:15,路加福音24:34;路加福音24:36,约翰福音20:19;约翰福音20:26;约翰福音21:4;哥林多前书15:7,路加福音24:50(Bishop Pearce)。

其次,这里特别强调了耶稣复活向门徒显现的时间,共40天。一次性或短期的见证是不够的,40这个数字在圣经中常常代表苦难和完全。旧约共出现过7次的40天(释经最多的应用是以经解经,切忌二次或N次引申)。第一、创世记7:4,“因为再过七天,我要降雨在地上四十昼夜,把我所造的各种活物,都从地上除灭“;创世记 7:17 ,“洪水泛滥在地上四十天,水往上长,把方舟从地上漂起”(洪水共150天);(水势渐退众山显露出来之后)创世记 8:6-7,“过了四十天,挪亚开了方舟的窗户,放出一只乌鸦去。那乌鸦飞来飞去,直到地上的水都干了”。 耶稣40天显现,宣告是同样的信心,灭绝罪人的大洪水一去不复返了;在基督的死而复活里面,上帝的愤怒已经过去,与人和好。以色列人可以下海走干地了。第二、创世记50:3,“薰尸的常例是四十天。那四十天满了,埃及人为他哀哭了七十天”。在基督里死亡被胜过,眼泪被擦干。众人在基督里都复活。第三、出埃及记24:18,“摩西进入云中上山,在山上四十昼夜”;出埃及记34:28,“摩西在耶和华那里四十昼夜,也不吃饭也不喝水。耶和华将这约的话,就是十条诫,写在两块版上”(参考申命记9:9-11,18-25,;10:10)。福音的预工是律法,律法本是使人知罪,让人知道罪的工价就是死和灭绝,带领我们认罪悔改,归入基督。第四、民数记13:25,“过了四十天,他们窥探那地才回来”;民数记14:34,“按你们窥探那地的四十日,一年顶一日,你们要担当罪孽四十年,就知道我与你们疏远了”。在基督的复活里,我们将进入应许之地,进入神的国度;而拒绝基督的,将被天国拒绝。第五、撒母耳记上 17:16,“那非利士人早晚都出来站着,如此四十日”。这非利士人就是“巨人歌利亚”。在基督徒的重生和复活中常常遭遇巨人的攻击。他说基督岂是真复活了吗?他控告说你岂是真的重生了吗?你要用四十天的时间面对外邦人歌利亚。第六、列王记上19:8,“他就起来吃了喝了,仗着这饮食的力,走了四十昼夜,到了神的山,就是何烈山”你会软弱,特别是面对假教会假先知掌权者和妇人耶洗别的时候,可能落荒而逃;但靠着神供应的饮食,你可以反败为胜。第七、约拿书 3:4,“约拿进城走了一日,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拒绝基督复活福音的人,像尼尼微大城一样,将落入最后的审判。

到了新约,前后有两个四十天。首先就是马可福音 1:13,“他在旷野四十天受撒但的试探。并与野兽同在一处。且有天使来伺候他”。后面就是使徒行传记载的这40天。40天再加10天就是五旬节,就是收割的日子了。无论如何,基督用足够的时间来证明自己的复活,为要造就使徒的信心。

第三、这证据是为了让使徒们看见。首先需要明白动词?πτ?νομαι的用法(Middle or Passive Deponent),意思是“神主动让他们看见”,“神主动被他们看见”。复活不是人自己推理和沉思的结果,也不是科学发现,而是神的启示。那么,这里的他们都是谁呢?这是保罗的见证:“3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 4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5并且显给矶法看。然后显给十二使徒看。6后来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还在,却也有已经睡了的。7以后显给雅各看。再显给众使徒看。 8末了也显给我看。我如同未到产期而生的人一般”(哥林多前书15:3-8)。保罗这里提到的见证人,可以分为几类。首先是众使徒(其中彼得至少可能有三次看见);其次是500多门徒;再次是耶稣自己的兄弟或家人;最后是显给保罗看。基督的复活 为教会奠定了根基,而且使这些怀疑和软弱的使徒变成大丈夫和英雄(如彼得),使本来厌弃他的家人成为殉道者(如雅各),使本来逼迫教会的狂士变成基督的奴仆(如保罗)。若没有复活,就没有使徒的更新,也没有他们出去传道的动力和整个世界为之变色。

3、教导

基督向我们的显现,不是“拈花不语”地站在我们面前,或者成为石头的雕像树立在那里。不是的,复活的基督显在我们面前主要的工作是向我们讲道,是“神说”——基督藉着圣灵,将祂的话语临到我们。λ?γω,Tense: Present;Voice: Active,Mood: Participle。此时此刻,基督亲自向我们说话;耶稣在祂的教会里,正在并持续说话。有人说看不见神,乃是因为他住在邪灵或世界里,不能明白神的话,自然不可能看见神。我们对一些教会的批评,原因之一就是,在那样的教会里,根本没有基督的显现;或者基督即使显现了,根本没有说话的机会。而我们总是强调,上帝在圣道和圣礼中向我们显现。在圣餐礼中,我们“目睹”基督的死而复活;在圣道中基督亲自向我们讲论神国的事。τ? περ? τ?ς βασιλε?ας το? θεο?,the things pertaining to the kingdom of God。后面这一点同样重要——耶稣讲道,重点是神国的事,不是人国的事。这也是使徒传讲的中心,是教会传道的中心。正如使徒行传28:31中保罗所见证的:“放胆传讲神国的道,将主耶稣基督的事教导人,并没有人禁止”。不仅如此,一般来说,圣经学者一致同意:神国的事主要指向教会,这个意思是从马太福音3:2就开始了。

我想重点分享一下这个属天的智慧:受害之后的基督,讲论神国的事。每个人在这世界都经历过很多伤害, 人都是受害之后的人;受害情结塑造了我们的生命和文明。这世界因此成为伤害之所。我们看见,人受害之后,有很多不同的反应;很多人,伤害捆绑了他(她)的一生,使他进一步向人和世界沉陷,无论是复仇,还是自怜,或者流亡。但耶稣受害之后,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讲说神国的事”。这到底意味着什么?第一、这世界根本没有公义和真理,向世界求公正是没有希望的。这世界提供的只是伤害,“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创世记3:18),却没有提供任何安慰。第二、我们自己是罪人,在我们的复仇和怨言中,我们只能进一步犯罪,并且丝毫不能改变什么;反而让罪上加罪。但我们所做的,我们并不快乐。很多人反对圣经上的道理,但他若有足够的诚实,就该告诉我们,他从来没有找到更好的道路。第三、很多时候,我们感到自己受伤了,其实乃是因为自己犯罪没有得逞而已。但人实在是罪人,反过来却成了复仇者。

“波提乏之妻”(创世记39:1-23)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她让我们看见人间“受伤”的本质——人受伤常常是因为自己的罪;但却归咎于人,迁怒于天。淫乱受挫之后,没有使波提乏之妻转向敬畏,反而转向更深的犯罪。神使用受伤让我们学习敬畏。这是犹太哲学“爱的智慧”与希腊哲学“智慧之爱”(固执与狡猾)的区别。真理的根基从起初就不是惊奇,而是恐惧。波提乏之妻所苟合的对象不仅仅是约瑟的肉体,还有约瑟的信仰或神学。波提乏之妻受伤,也可以引申到这种人间万象:罪人与各种偶像行淫之受挫;自我偶像化勉强别人与自己一致而失败;贪而不得,从而所贪之偶像就成了一生控诉的对象……波提乏之妻苟合失败,于是报复。怎样报复呢?人因罪受伤之后,专门要讲论人国的事来报复:波提乏之妻要专门说约瑟的事,而且要“说死约瑟”。确有这样一等恶妇,情欲发动,若得不到满足,就起来“为主争辩”;回避事实又高举属灵的招牌,为此可以做下任何违背圣经也践踏人伦的勾当。卡夫卡说女人的信仰就是苟合,并为交合及其失败,可以干一切伤天害理的事;我不知道这是否也是“禁止女人讲道”的理由之一。但无论如何,波提乏之妻“为真理争辩”反过来进一步落入咒诅和审判之中,马太福音12:36说:“我又告诉你们,凡人所说的闲话,当审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来”。

感谢主,为怨妇和洗衣男指明了救赎和重生的道路。一个人没完没了谈论(无论恭维还是控告)一个人(国)的某些事,或恨一个人,必然源出一场淫乱;或爱那人而不得,或嫉妒他的被爱,或自己与第三者以及某种偶像淫乱而迁怒这个人。所谓嫉恶如仇或为主争战,都是谎言。但一个新人转向谈论神(国)的事,这人出于圣灵。前者如王明道诉倪柝声(“我很爱他”——其实是贪爱或嫉妒“他”所受到的世人之爱或虚名),大同小异;后者如摩西,被弟兄姐妹控告一言不发(“耶和华是我的诗歌”),情同此理。只有传说神国的事,才能离开了人国的蜚短流长的败坏;靠我们所传的,作神的儿女。那是怎样一份喜乐、平安呢?“传道”使我们有基督的形象。所以圣灵反复告诉我们,旧约中,苦大仇深的约瑟,要从玛拿西到以法莲(创世记41:51-52);新约中,伤痕累累的保罗,要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腓立比书3:13)。因为,“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哥林多后书5:17)。要想重新开始,你若追求新的生活,若要重生和复活,就要在基督里胜过“受害者情结”;而出路只有一条,从瞩目人的事和自己的事,转向“谈论神国的事”。这也是我们在基督里的死而复活。

不容否认,这世界充满了伤害;而基督徒将会遭遇更多毫无道理的伤害。然而,一个真正的基督徒,看伤害是完全不同的。一方面,这一切都是要有的,所以你必须对伤害拥有平常心,而且要喜乐,大大地喜乐。事实上伤害是一种见证,见证你为主受苦,预告你要得天上的赏赐。这是使徒的做法:“40公会的人听从了他,便叫使徒来,把他们打了,又吩咐他们不可奉耶稣的名讲道,就把他们释放了。 41他们离开公会,心里欢喜。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42他们就每日在殿里,在家里,不住地教训人,传耶稣是基督”。另一方面,所有的伤害对基督徒都是祝福。第一、如果你在某种罪中,伤害说明上帝没有任凭你。感谢主,祂藉着巴比伦波斯亚述的管教,祂的子民就能返回正道。至于巴比伦波斯亚述因自己的罪被神最后审判,那是上帝的权能。第二、如果你没有被控告的罪,你就靠着伤害更加警醒,免得落入试探。第三、神也藉着伤害和控告,让你进一步把救恩的真理,罪人因信称义、罪得赦免、复活永生的真理,趁机讲给那伤害你的人和伤害者所搅扰起来的人。第四、上帝藉着伤害试炼祂的儿女,不是因为你的罪,也不是因为别人的罪,因为神的美意本来如此。这超过我们理解的,但圣经用约伯作了见证。

三、圣灵的洗(4-5

4耶稣和他们聚集的时候,嘱咐他们说,不要离开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应许的,就是你们听见我说过的。5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

1、教会

人靠自己不能从波提乏之妻变成约瑟。这也是尼哥底母的问题。“3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4尼哥底母说,人已经老了,如何能重生呢?岂能再进母腹生出来吗?5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约翰福音3:3-5)。只有靠神的帮助和同在,更具体地说,靠圣灵的洗礼,我们才可能告别因罪受伤、在罪中去伤害的咒诅。我们在圣道和圣礼中重生。但圣灵的工作从那里开始呢?神的国从哪里预备或筹建呢?这就是教会。复活的基督以“聚集”(συναλ?ζω,congregating, or assembling)的方式,与门徒同在。这种“聚集”从根本上说,就是教会生活。上帝与我们同在,但同在的方式,与个人灵修或冥想的异教方法不同;也与泛神论的万物有灵论不同——耶稣和门徒聚集,是重建我们的开始。συναλ?ζω的用法是:Tense: Present,Voice: Middle or Passive Deponent,Mood: Participle。这个字的基本含义包括主动和被动两个方面,1) to gather together, assemble;2) to be assembled, meet with。换言之,在这个聚会中,有一方是主动的,有一方是被动的。尽管这个动词在新约圣经中只出现这一次,但相关的聚会是教会生活的本质。上帝主动呼召我们,我们被圣灵感动,来到主的面前参加祂的团契。而这里的“他们”是特指的,就是基督的使徒。进入教会的人,基本上都是信基督为主的人,或早或晚。神藉着教会完成祂的救恩计划,因此,圣经高度重视教会这个中心,一方面吩咐门徒“不可停止聚会”;另一方面,让教会里的弟兄姐妹彼此相爱,彼此建造;避免因互相离弃而拆毁教会。值得一提的是,这场聚会是在十字架下门徒四散之后重新开始的。

2、坚守

耶稣在这些聚会中教导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让他们“不要离开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应许的,就是你们听见我说过的”(参考路加福音24:49)。耶路撒冷是基督的殉难地,也是逼迫“拿撒勒教党”的地方,门徒似乎有足够的理由逃离耶路撒冷;而波提乏之妻有“受伤”的理由将自己“分别为圣”。我们也要知道,逼迫和低潮的时候,往往是教会分散的时候,往往是魔鬼将祸不单行这个规律成功加给世界之后,又要复制给教会的时候。魔鬼里的人都是落井下石的人。但上帝定意要从耶路撒冷开始,将福音传到地极;并组织使徒,从教会成立之初,就抵抗这个魔鬼法则。所以耶稣吩咐门徒不要按自己的理性,不要受环境的影响,而是顺服神的计划,留在耶路撒冷。χωρ?ζω ,Tense: Present,Voice: Passive,Mood: Infinitive。这个动词还不仅仅是指离开一个地方,也指与主分离,离开自己的信仰,离开教会,以及弟兄姐妹互相分别,分裂,彼此弃绝;有变成孤独的碎片(put asunder,马太福音19:6,罗马书8:35)。但神的心意很清楚:不要离开。不要离开耶路撒冷,也不要彼此离开。“离开”这个动词在这里用的是被动语态,这很重要。我们离开或放弃阵地,一般来说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被仇敌吓跑了,被环境胜过,被人搅扰,被人败坏。第二就是自己掳掠了,被自己的情绪胜过了。老我上来,纠集很多假道理,编造很多外邦人的风俗,甚至反过来藉着毁谤发怨言,暂时夺去了我们的信心,败坏自己也败坏了教会。

旧约中有一个有名的例子,就是路得记开篇那些离开。俄珥巴告诉我们教会中所有“离开”的主要理由。时间是在饥荒的时候,而且是在天灾人祸的时候——拿俄米首先死了丈夫,然后死了两个儿子。拿俄米自己总结这种情势:“因为耶和华伸手攻击我”(路得记1:13)。于是只剩下两个儿妇,就是俄珥巴和路得。这个聚会或小小的教会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局。而这场危局的导火线是,拿俄米“要从摩押地归回。因为她在摩押地,听见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百姓,赐粮食与他们”(路得记1:6)。换言之,如果拿俄米继续留在米甸,若拿俄米不跟随主的真理,就不会面临这场分离。于是路得记1:14说,“两个儿妇又放声而哭,俄珥巴与婆婆亲嘴而别,只是路得舍不得拿俄米。15 拿俄米说,看哪,你嫂子已经回她本国,和她所拜的神那里去了,你也跟着你嫂子回去吧。 16路得说,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你往哪里去,我也往哪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哪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17你在哪里死,我也在哪里死,也葬在那里。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不然,愿耶和华重重地降罚与我”。我们说过,俄珥巴的意思大约就是“羚羊“或“我是一片云”。今天教会里飘荡这很多这些云彩,犹大书说他们“是没有雨的云彩,被风飘荡,是秋天没有果子的树,死而又死,连根被拔出来。是海里的狂浪,涌出自己可耻的沫子来。是流荡的星,有墨黑的幽暗为他们永远存留”(犹大书1:12b-13);彼得后书2:17说,“这些人是无水的井,是狂风催逼的雾气,有墨黑的幽暗为他们存留”。流星被狂风驱使,这狂风不仅是外面男女人或女男人的搅扰与世界里的风和海,也可能是自己里面“大大地发怒,变了脸色”,或者骄傲(霾人传统所谓清高)。

一个真正的基督徒,重生的标志就是新顺服。而所谓新顺服,就是作基督的人质,用爱的非对称性胜过人际关系的对称性,让责任先于自由。使徒不再按自己的好恶、等价交换的原则和理性判断做出取舍,而是要顺服神的差遣,只为完成神的旨意。而与顺服相关的功课就是等候(περιμ?νω:Tense: Present;Voice: Active;Mood: Infinitive)。问题是,我们靠什么等候呢?路得跟随拿俄米返回犹大去等候那上好的福分,靠的是耶和华对犹太人的应许。这也正是耶稣在这里教导门徒的。“要等候父所应许的,就是你们听见我说过的”。?παγγελ?α,promise,指向神的美意和祝福。信徒就是听道之人,靠着领受神的应许,我们获得等候和更新的信心。我们可以这样说,旧约的应许集中在基督身上(当然也包括圣灵);而福音书的应许则更多转向圣灵(参考约翰福音John 14:16-26;15:26;16:7-15;路加福音24:49)。无论如何,教会靠着包含应许的“圣道”建造和团契在一起。教会和基督徒的新生命,不能靠任何人情世故和偶像崇拜来维系和更新,只有神的应许和神的道是我们生命的根基与保障。总之,我们靠神的话语等候、守望。但有的时候,尽管我们心里知道神的话语是对的,但还是不服。我们不能胜过自己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继续讲道、祷告,聚会。

3、洗礼

除了圣道,基督藉着圣礼与祂的教会同在。这里重点说的是洗礼。“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约翰福音3:5)。福音书和使徒行传讲论的洗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这聚集起来的门徒,需要藉着洗礼重生,认罪悔改,作基督的门徒。第二、这已经认基督是主的新人,需要靠着圣灵的洗礼以及每日的洗礼(Daily Baptism),渐渐更新,获得真理和生命的能力,作基督的见证。使徒若没有圣灵的洗礼,也不能承担大使命。意气风发往往就是旧病复发,而情绪引领之下,总是半途而废。所以耶稣说,使徒要等候圣灵的洗礼,才能领受从上面来的能力,从耶路撒冷直到地极作祂的见证。第三、就是马太福音28:18-20中所说的洗礼事工:“18 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19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或作给他们施洗归于父子圣灵的名)20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使徒行传1:5重点强调的洗礼,偏重在第二个含义上。βαπτισθ?σεσθε ?ν πνε?ματι ?γ??,ye shall be baptized with the Holy Ghost,“你们要受圣灵的洗”。这个应许首先预表的就是五旬节这场洗礼。不过整卷使徒行传,充满了洗礼的场面,因此,使徒行传1:5也可以是这一系列洗礼的基础。但由于使徒行传8:9-24和19:1-7的“按手事件”,由于灵恩派和大卫鲍森等人的夸张,使洗礼变得复杂化了。灵恩派教导说除了水的洗礼之外,还要有第二次或N的洗礼,就是单独的圣灵的洗礼。而大卫鲍森在他错误连篇的使徒行传概论中,不仅明确反对婴儿洗礼,而且将“按手礼”视为一种洗礼或有效洗礼必须的程序。大卫鲍森不仅没有提供任何一条反对婴孩洗礼的理由,更没有圣经上的理由(他只是铺张了对一位“属灵伟人”的引用);同时,在论证按手礼之必要的时候,完全自相矛盾。他先教导我们说,解释圣经不能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如果所有的洗礼都有按手程序,那么,按手就是洗礼之必须。

现在让我们按着这个本来正确的原则,逐一列出使徒行传的洗礼事件。首先是使徒行传2:1-5,就是耶稣预言的这场圣灵的洗。这场洗礼有特殊性,就是更新使徒,诞生教会,使使徒有能力去完成地极使命。圣经没有任何一处证据来支持灵恩派的观点,就是所有基督徒都要完全经历这样规模的灵洗,并能说方言才证明重生。火的洗礼是必须的,但未必就是五旬节这种模式。不仅如此,五旬节的洗礼没有按手的程序,而且也没有废弃使徒们原来的洗礼——这不是单独一次“合法的洗礼”。其次是2:37-42,彼得教导的洗礼与按手和方言都没有关系,但强调教训的重要性。第三,8:9-24,这里没有废弃腓利的洗礼,只是否定了西门的邪术和教导。这是明显的。圣灵降临和洗礼程序有时候可能不是同时发生的,但这绝不意味着那个洗礼本身是无效的。但这里福音是必须的。第四、8:35-39,太监的洗礼没有按手程序,水和道是必须的。第四、9:17-19,保罗的洗礼,没有在洗礼之中提到按手的程序。当然保罗是学了圣经,又看见了复活之主的显现。第五、10:44-48,哥尼流一家的洗礼,没有按手的程序,但教导是必须的。第六、使徒行传16:12-15,吕底亚一家的洗礼。没有按手礼,但讲道是必须的。第七、16:30-31,狱卒一家的洗礼,没有按手礼,但“主的道”是必须的。第八,19:1-7,有按手,但明确否定的是约翰的洗——保罗当时遇到的情况是,施洗约翰的门徒也遍及各地。但“奉主耶稣的名受洗”只有这一次,而这与圣灵的洗礼是一回事。这一次提到了“保罗按手在他们头上”,但未必就意味着这是所有洗礼必须的程序。

我的结论如下。第一、圣经规定的洗礼只有一洗。第二、按手礼不是洗礼必须的,但我们不排斥这“多此一举”。第三、洗礼前后的真理教导都是必须的。第四、洗礼之后一定说方言,不是必须的。第五、根据这里“一家都受了洗”和其他圣经相关经文,以及初代教会的传统,婴孩和孩子洗礼是不能否认的。第六,符合马太福音28:18-20的洗礼,就是圣经说的洗礼,就是圣灵的工作或圣灵的洗礼;因为圣经明说,若非圣灵感动,人不可能称耶稣是主。但是圣灵的洗礼和圣灵已经“内住”以及圣灵的能力,在时间上未必是一致的;就像婴孩和成人在能力上是不同的,但都是“人”。当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使徒行传2:38);这里“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在时间上,我们在圣经上找不到统一和明显的启示,因此,只能仰望神的主权。但我们可以将这看为一种应许;然后我们就当像门徒一样,靠着信心,“不要离开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应许的,就是你们听见我说过的。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使徒行传1:4-5)。最后请大家注意这句话:“但不多几日”,一方面,神体谅我们急躁不安的心;另一方面,也试炼我们的信心。感谢主,祂这样地爱了我们,又要爱我们到底。

最后让我们对今天的信息在应用的意义上,作一些总结。上帝在基督的道成肉身、死而复活与升天和复临中重造新天新地与新人。这样重新创造是藉着圣灵通过使徒和教会开始的。为造就这样的新人,旧人重生为使徒,至少要经历三个方面的功课。第一、经过自外而内、自上而下的圣经真理或书面启示的教导与装备。第二、脱离过去的伤害或受害人情结,开始新的生活。第三、在现在和未来,胜过环境和情绪造成的“动辄离开”的软弱与恶习,在爱与忍耐中持守教会生活,与主同工,与弟兄姐妹同工。需要明确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以上三个方面的功课,靠我们自己,是完全不可能完成的。在更广泛的意义上,首先,我们都是提阿非罗大人;无论名教还是玄学,所造成的敏感和骄傲,都会使我们在教导中听道成仇。我们不可能成为使徒。其次,我们都是某种程度上的波提乏之妻,因某种意乱情迷,与某位偶像充满了恩怨情仇;这使我们根本听不进神的话语,更没有“闲工夫”领受和顺服大使命,我们被那个人及其造成的情欲充满。我们不可能成为使徒。最后,我们都是各种姿态的俄珥巴,不知羞耻的小性子和无长性,使我们一生从来没有神的爱,没有能力在任何一件正经事业上坚持到底。我自己也是或更是如此,这三重试探曾经甚至一再捆绑我:不愿意顺服神的道理;过去的“政治情人”一度难舍难分;遇到恶人的顶撞和各种难处的时候,想跟随男女人宝玉的脚踪在离开的行为艺术中飘飘欲妖……那么,这样的人怎样能成为使徒呢?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圣灵自己浇灌下来。爱或“人质事件”(Emmanuel Lévinas)绝对不是一个哲学或伦理学问题,而是信仰问题。我们需要一场从神这个绝对又临在的他者的洗礼,因为人若非藉着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这洗礼的真理,将是我们下面几课的内容。愿那浇灌、重生和感动彼得保罗们的灵,也加倍与我们众人同在。阿门。

任不寐,2013年8月18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