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击右倾翻案风死不改悔邓小平
转载:《评“三项指示为纲”》
载《人民日报》1976 年 2 月 29 日
梁效 任明
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指出:“什么‘三项指示为纲’,安定团结不是不要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毛主席这个重要指示,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三项指示为纲”是一个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彻头彻尾的修正主义纲领。这个纲领的要害,是复辟资本主义。
“三项指示为纲”,是党内那个坚持刘、林修正主义路线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背着毛主席和党中央提出来的。它的出笼,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
“三项指示为纲”,是直接反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是干什么的?就是一场伟大的阶级斗争。全国亿万群众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摧毁了刘、林两个资产阶级司令部,批判了他们的修正主义路线,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但是,党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派对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极端仇视。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群众的批判,口头上大表“悔过”之意,实际上心怀复辟之志。提出“三项指示为纲”,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就是要翻文化大革命的案,算文化大革命的账。
“三项指示为纲”,是同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直接对抗的。一九七四年底,毛主席指出:“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这个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知道。”“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级工资制,等等。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所以,林彪一类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制度很容易。”毛主席的光辉指示,进一步提高了全国人民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反修防修的自觉性。这就更加引起了党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派的恐惧。他们对于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批判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深入进行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两个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限制资产阶级法权,非常反感。因此,就迫不及待地抛出了“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纲领。
这个修正主义纲领,修就修在它完全背叛了我们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
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纲只能有一个,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即坚持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坚持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所决定的。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分析了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阶级关系,明确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十三年后,毛主席又重提阶级斗争问题,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要认识这种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提高警惕。要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要正确理解和处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正确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不然的话,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就会走向反面,就会变质,就会出现复辟。我们从现在起,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每当革命发展的关键时刻,毛主席总是谆谆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要紧紧“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
列宁说:“机会主义恰巧在最主要之点不承认有阶级斗争,即不承认在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期,在推翻资产阶级并完全消灭资产阶级的时期有阶级斗争。”以“三项指示为纲”,恰恰是妄图抹杀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从而否定阶级斗争这个纲,篡改党的基本路线。
党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派大谈三项指示“互相联系,不能分割”,“是一个整体,不能丢掉任何一句”,说得振振有词,似乎很全面,其实是在玩弄折中主义的鬼把戏。他们故意把安定团结和发展国民经济这些属于“目”的东西,摆进“纲”里,就是为了以目乱纲,以目代纲。经他们这样一摆,安定和不安定、团结和不团结的矛盾,还有科研落后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矛盾,等等,统统成了主要矛盾。他们就是这样用混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手法,淹没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这一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黑格尔说过,折中主义一类诡辩是“思想的阴谋诡计”。这种手法并不是党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派的发明,而是新老修正主义者的惯伎。抓住了次要的东西,“忽视了主要的东西”,“忘掉其中最重要的矛盾,——这就是考茨基的理论,它同马克思主义毫无共同之点。”
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历来反对阶级斗争这个纲。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此人就鼓吹“各阶级间的亲密合作”,宣扬阶级投降主义。一九五七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他公然声称“阶级已基本消灭了,就不应该强调阶级斗争”,“我们过去专政多了,以后可以放宽些”。一九五八年,反右派斗争刚结束,他又极力抹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说什么现阶段“主要是两种方法的斗争”。文化大革命以前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毛主席对刘的多次批判和斗争,就包括着对参与制定和推行刘修正主义路线的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的斗争。但是,他的资产阶级本性未改,“永不翻案”靠不住。而今,又叫嚷:“阶级斗争哪能天天讲?”他炮制的“三项指示为纲”,就是他一贯反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修正主义思想的继续,还是过去那一套不管马克思主义还是修正主义,不管社会主义还是帝国主义,“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谬论的翻版。
“三项指示为纲”的炮制者明明是自己代表资产阶级,却说看不见阶级矛盾了。这完全是欺人之谈。今天,被推翻的地主买办阶级的残余还在,资产阶级还在,大量的小资产阶级和大量未改造好的知识分子都还在,小生产仍然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这些明摆着的事实,难道都看不见了吗?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内一次又一次的两条路线斗争,不是令人惊心动魄吗?列宁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矛盾作了精辟的阐述,指出:阶级还存在,而且在任何地方,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都还要存在好多年,在这个时期“不仅会保留资产阶级法权,甚至还会保留没有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我们现在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怎么会没有阶级斗争?“只要有利益相互对立、相互冲突和社会地位不同的阶级存在,阶级之间的战争就不会熄灭。”所谓阶级斗争熄灭论,从来都是骗人的。刘和林都讲阶级斗争熄灭,他们自己就根本没有熄灭。刘围剿革命派,保护他那一小撮叛徒、死党。林发动反革命武装政变,阴谋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哪里是什么熄灭?现在,党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派又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不过是为复辟资本主义施放烟幕,掩护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进攻,实行反攻倒算。
一个纲领“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三项指示为纲”的杏黄旗一举,右倾翻案势力就迅速地聚集在这面修正主义旗帜下,大搞复辟活动。他们攻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大好形势是什么“今不如昔”呀,“问题相当多”呀,“积重难返”呀,把自己打扮成救世主,要由他们来扭转局势,大有“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之概。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同当年的孔老二一样,公然以复辟派自居,说什么“无非有人讲‘还乡团’回来了,复辟了”,“不管它那一套,他说他的。”于是,一股右倾翻案风就刮了起来,越刮越凶。有些人奔走串连,弹冠相庆,或做演说,或拟提纲,或写黑信,或造谣言,教育界、科技界以及其他方面的种种修正主义奇谈怪论,甚嚣尘上,其矛头对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对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难道这些都是孤立的偶然的现象吗?现在人们明白了:这股右倾翻案风,是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从上边刮下来的,是存在着一个“三项指示为纲”的反动纲领、存在着一条与毛主席革命路线相对抗的修正主义路线所造成的。追根溯源,盖出于此。
提出“三项指示为纲”的人,为了推行修正主义路线,大刮右倾翻案风,采取了一个很有欺骗性的、容易使人丧失警惕的手法。他们讲的三项指示,看起来都是毛主席的话,但由于纳入了那个对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修正主义纲领之中,毛主席指示的革命灵魂就完全被阉割了。
党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把学习理论、反修防修放在“三项指示”的第一条,不过是一个幌子。他们自己就不读书,不懂马列,哪里还谈得上把学习理论、反修防修放在第一位?正当群众性的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深入发展的时候,他们大刮“业务台风”、“经济台风”,妄图把学习运动刮掉。他们喋喋不休地谈这个“主要矛盾”,那个“主要危险”,唯独不谈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个主要矛盾,不谈修正主义是当前的主要危险,甚至反对提把学校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荒谬地说“科技战线不要提无产阶级专政”。他们对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横加指责,对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缩小三大差别、削弱滋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土壤,非常害怕,唯恐触动他们的既得利益,极力要强化和扩大资产阶级法权。对毛主席关于评论《水浒》的指示,他们也百般抵制,说什么不要“听到风就是雨”,否认有现代的宋江,反对批判投降派。
党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派口头上讲安定团结,实际上破坏安定团结。我们指的安定,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安定;我们指的团结,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线基础上的团结。他们却一方面借落实政策为名,“请隐士”,“举逸民”,提出特别要依靠和重用那些“横下一条心”、“不怕第二次被打倒”的人,也就是对文化大革命一不满、二要算账的走资派;另一方面以种种借口排斥和打击坚持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老干部和新干部,对抗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个条件。他们别有用心地攻击年轻的领导干部是“坐直升飞机上来的”,叫嚷什么青年干部只能“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提上来”。按照这种“台阶”论,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大批青年领导干部和新生力量岂不是统统都得下台,都得被打下去吗?这是公开露骨地破坏毛主席倡导的老、中、青三结合。他们还用种种卑劣的手段,挑拨人民群众和党的关系,挑拨知识分子和党的关系,挑拨新老干部的关系,妄图分裂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把矛头指向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向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事实充分说明:搞修正主义,必然要搞分裂,搞阴谋诡计。
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重要指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是毛主席亲自为我们规划的宏伟蓝图。但是,在要什么样的现代化和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上,始终存在着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炮制“三项指示为纲”的人,不讲以阶级斗争为纲,不讲党的基本路线,却一个劲地鼓吹唯生产力论,大讲一切为了现代化,只要能搞上去,走什么路都可以。其实,他们并不是真的认为走什么路都可以,在他们的心目中,社会主义的一套不行了,只有他们那一套才灵。他们攻击党的领导“一不懂行,二不热心”,主张恢复专家治厂、专家治所。他们不赞成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说不搞点利润挂帅、物质刺激,怎么能调动积极性?他们反对依靠群众、大搞群众运动,说“依靠工农兵是相对的”,实际上还是要搞“管、卡、压”。他们反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认为只有乞求外国,才能改变科学技术的落后面貌。如果按照他们修正主义那一套搞下去,路线变了,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性质就会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倒退为雇佣关系,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就会恢复起来,一句话,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就要遭到破坏。这样,要么就是生产搞不上去,要么就是暂时搞上去还得垮下来,要么就是搞出个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现代化。无论哪种情况,都会破坏生产,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党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所谓的现代化,究竟是要发展社会主义生产,还是搞资本主义复辟,究竟要把我们国家“化”到哪里去,这不是很清楚吗?《红楼梦》里有句话:“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党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把发展生产喊得震天价响,实际上他们是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妄图把人们拉到资本主义的斜路上去,为资产阶级重新登台作“嫁衣裳”。我们要批判他们的唯生产力论,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当前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取得伟大胜利的新形势下,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大搏斗,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继续和深入。毛主席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所要解决的根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矛盾。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斗争那些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当前这场斗争告诉人们,走资派还在走。我们同走资派的斗争是长期的,反复的,这是社会主义时期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和特点。在社会主义时期,有些人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究竟在哪里呢?当然要看到社会上还存在资产阶级,但更重要的是要看到,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他们是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革命的主要对象。这些人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也代表那些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的利益,代表那些要求扩大资产阶级法权、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们的利益。他们中间有些人,在民主革命时是乐意参加的,但到了社会主义时期,思想还停留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对社会主义革命不理解,有抵触,自己不愿意革命,而且反对革命。毛主席教导我们:“要警惕出修正主义,特别是要警惕在中央出修正主义。”党内还在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手中有很大的权力,所以搞起修正主义来是很凶的,很快的,是最危险的。我们要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一系列论述,研究和认识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关系及其变化,研究和认识走资派产生的社会根源和他们活动的规律,搞清楚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和前途。只有这样,才能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掌握无产阶级的政策和策略,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我们要在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彻底批判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抛出的“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纲领,批判那条同毛主席革命路线相对抗的修正主义路线。要善于识破党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打着红旗反红旗的手法,警惕他们为了保护自己、挑动群众斗群众的花招,防止他们用破坏生产来破坏革命的阴谋。要执行党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政策,团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干部和群众,牢牢掌握斗争的大方向,把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伟大斗争进行到底。
有阶级矛盾就有阶级斗争。自从人类进化将人分为等级之后就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但在人类有文字记录的长时间内是鲜有人提阶级和阶级斗争的, 在封建社会宣扬的是"命中注定", 在资本社会里鼓吹的是"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你受剥削压迫是应该的, 权贵阶级掌握着国家机器和财富, 当然绝对不会提"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自从马列毛以来反复强调提"阶级和阶级斗争", 是因为站在受剥削压迫者的立场上讲的。哪里有剥削压迫那里就有反抗斗争。
有人说"文明社会"不讲"阶级和阶级斗争"了。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社会是不是文明了, 有没有"阶级和阶级斗争"? 现在互联网社会文明了, 资本家说, 996是打工人的福报。有人说资本家也是996工作的, 然而资本家是主动为自己赚钱。有人说阶级斗争"斗来斗去"没有意思, 是的, 站在权贵阶级的立场上说是对的。但权贵阶级总是想保护好自己的权贵, 不愿穷人打工仔们反抗。
就拿中国共产党内的走资派来讲, 在新中国建立前的革命中走资派可没有提"阶级斗争熄灭论"。这些走资派斗起地主资本家来决不手软。就是在反右中走资派对右派分子也是够毒的。后来走资派在一线工作手握大权喝喝茅胎打打桥牌发号施令时就开始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了。文革中毛泽东反复强调"阶级斗争"时, 走资派又拿"地富反坏右"来替代作为斗争目标。其实这些己经定了的"地富反坏右"很多都己平民化, 但走资派为转移对自己的批斗, 就是把斗争的矛头引向共产党外。毛泽东逝世后, 走资派篡权上台, 就大肆宣传"阶级斗争熄灭论"、"阶级斗争不存在了"、"斗来斗去没有意思"等来忽悠老百姓。那么走资派在口头上高喊"阶级斗争熄灭论", 而行动上又是如何做的呢? 走资派篡权一上台就对这些人下手了, 而这些又是些什么人呢? 被赶走、被审查、被坐牢、被判死刑的都是农民。
@被赶走的陈永贵虽然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但却不脱农籍,不拿国家工资。既当副总理,又是农民身份。大寨村1952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陈永贵出任党支部书记,带领58名男劳力在白驼沟打坝24道,造地5亩。1953年在后底沟打坝25道,造地25亩。1954年在小背峪沟造地8亩。1955年起先后三次在狼窝掌打坝180多道,总长7.5公里,把300亩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1956年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后,依靠农民的生产热情和集体经济力量,持续挖山填沟,修造梯田,改造耕地,连年取得丰收,使粮食亩产量由1952年65公斤增长到385公斤,不仅村民自给有余,还上交国家公购粮。
走资派邓小平篡权搞改革开放后伙同走资派万里等将陈永贵从国务院付总理位置上赶走了。
@被审查的是邢燕子。“我本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姑娘,在党的培养下我为人民群众做了一些我应该做的事情。可这些有限的工作与后来党和人民给我的地位和荣誉相比,是多么不相称啊!我愿意到基层去,到人民群众中去。所以,后来不论组织上对我怎样安排,我从没有打过折扣。我永远感谢党和人民。”走资派粉碎“四人帮”后,像其他知青典型一样,邢燕子也接受过审查。邢燕子笑着说:“市委书记就得接受审查,书记不接受审查,难道去审查老百姓呀?”邢燕子说,她当天津市委书记时,是不拿工资、靠挣工分的国家干部,身份还是农民。
新中国的1958年,邢燕子中学毕业。当时,她的父亲是市里一家工厂的副厂长,然而邢燕子却没有选择留在城里工作。她思念与自己十分亲近的爷爷,于是选择回宝坻老家司家庄村务农,这是她当时最直接、最朴素的“下乡”初衷。在那里,她深感家乡的落后,决心“做祖国第一代有文化农民”,和家乡人民一起改变贫穷面貌。
司家庄村穷,年轻男子大多外出支援建设,剩下的很多是老弱妇孺。在生产队,邢燕子积极解放妇女劳动力,带领农村妇女冬天砸开三尺厚的冰窟窿结网打鱼,晚上搞生活自救打苇帘子,三个月下来创造了3000多元的副业收入。1959年,司家庄村出现粮食危机,生产自救迫在眉睫。邢燕子又带领村里的姑娘们用各种工具往水坑外提水。几天后,坑里的水越来越少,竟然打出了几百斤鱼虾。那一年,邢燕子19岁,在乡亲们眼中,她已经成为了朴实能干的大姑娘。她被安排到生产一线,和乡亲们一起插秧苗、种高粱,带领姐妹们组成了“燕子突击队”,不辞辛苦地劳动。
1960年冬,为了多开荒地、多打粮,让乡亲们吃饱饭,邢燕子带领“燕子突击队”的队员们一鼓作气开垦了560亩荒地,准备来年开春种麦子。隆冬时节,化肥疙瘩冻得像石头一样硬。大伙儿合力将化肥疙瘩一个个轧碎,在满是冰碴儿的地里大干10多天,把560亩地轧了8遍。种子播种后,秋天多收获4万多公斤粮食,帮助乡亲们渡过灾荒。就是凭着这股“要使石头长出粮”的干劲儿,邢燕子在那个年代成为“发愤图强、扎根农村、大办农业”的青年典型。
@被坐牢的是董加耕也受到了走资派一伙人的迫害,1966年12月,他刚从北京开完会返回盐城,就被人反剪双臂推下了车。他曾被囚禁了3年,对方为了得到他想要的口供,对他顶板凳、抽耳光,甚至连续强迫他站了18个昼夜,但他始终没有屈服,连整他的人都不得不说:“董加耕真是条汉子!”文革中工农兵夺权后董加耕解除了囚禁。
董加耕毕业于江苏省盐城县龙冈中学,各门功课在96分以上,预备党员,学校团支部书记,如果不选择上山下乡,可以保送上北京大学读书。用现代话说可以"改变命运离开农村当官发财出国留学当专家教授做上等人"。然而董加耕放弃上北大立志终身下乡搞扶贫。如今他老了虽然现在还是当一个普通的农民,但“身居茅屋,眼看全球;脚踩污泥,心忧天下。”想当年新中国毛泽东时代的大跃进时期在他的倡导下,他家乡的农村人民公社的生产大队里因三年自然灾害时将部分水田改旱地,秋天时粮棉丰收,还第一次长出了棉花。1964年2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董加耕所走的道路,就是毛泽东时代知识青年所应该走的路。董必武副主席读了董加耕的日记后亲笔题词。中共中央号召:向新式农民董加耕学习,赞扬董加耕为60年代上山下乡的知青典范。同时,他也进入了国家领导层和毛泽东的视野,8月在团中央的“九大”上,当选为团中央委员,并在大会上发言,后来当第三届全国人大主席团成员和执行主席。
提起董加耕,上了年纪的中国人应该都不陌生。上世纪60年代初他高中毕业时,学校决定保送他到北大哲学系,但他却义无反顾地回乡当了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感动了无数中国的年轻人。董加耕,原名董嘉庚,1940年生于江苏盐城的一个农民家庭,1957年他初中毕业后报考了师范学校,却以几分之差落榜,在家劳动一年后,他在第二年考入了盐城的重点高中龙冈中学。高中三年期间,董嘉庚品学兼优,一直担任班长和团支书的职务,还在1960年被推荐入了党。1961年,他参加高中毕业考试,每门功课的成绩都在96分以上,学校决定保送他去北京大学哲学系就读。
但此时董嘉庚却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他在报考志愿书上写下了“回乡务农,立志耕耘”8个字,决心回家务农。学校里顿时炸开了锅:董嘉庚是不是傻了?但董嘉庚却有着自己的想法,当时新中国正处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上下都吃不饱饭。盐城地处江苏北部,在省内是比较贫穷的地区,而且土地多为盐碱地,被人们戏称为“江苏的兰考”。1961年,董嘉庚所在的董伙村遇到水涝灾害闹起了饥荒,他的父亲因为缺少吃的,只能在水田里摘点慈菇煮汤喝,而春天已经爆青的慈菇有毒,父亲喝了汤以后便不省人事,临终时将含在嘴巴里的汤勺也咬碎了。
董嘉庚回乡务农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反复阅读了毛主席的《青年运动的方向》这篇文章,里面有几句话深深打动了他的心:“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不愿意、实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董嘉庚已经认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他要上的社会大学。1961年5月4日这天,董嘉庚正式离开学校回到家乡务农,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他改名为“董加耕”,意为“加强农业,立志耕耘”。董加耕回乡的第二年,生产队的所有水田都被淹没了,晚稻无法栽种,社员们只能走着去上工,然后坐船回家。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他决定将水田改为旱田,实行稻、麦、棉、绿肥轮作。
董加耕很快带着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的社员们干了起来,生产队劳动力不够,他就动员放假回乡的学生都过来帮忙。经过一番苦战,他们先改造出了100亩旱田,种上了棉花。可是,种棉花需要磷肥,可队里既没钱也没处买。在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董加耕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派上了用场,他带着大家将拣来的柴草,然后烧成灰,就成了上好的肥料。到了秋天,生产队不仅粮食取得了丰收,还长出了棉花。大家都很佩服董加耕,之前那些说闲话嘲讽他"疯不疯"的人也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说好得很。
后来人民公社的领导考虑到董加耕自己家里底子薄,生活困难,打算调他到邮电所工作,每个月能有30元固定工资收入,但董加耕不为所动,他说:“如果我想找个好工作的话,当初完全可以去上北京大学。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就应该战斗在第一线,我并不觉得种田很苦啊!”他又说:“组织对我的关怀,我非常感激,不过,还是让我在艰苦的环境里坚持下去吧!”人民公社的领导也深深被他感动了,于是说:“好,有志气,那你好好加油干吧!”由于在董加耕带领下的所在的生产大队几年来一直丰收。
@被判死刑的是陈以梅(1917年-1998年),山东省济宁曲阜县陈家庄人,任陈家庄人民公社的大队党支部书记、毛泽东时代新中国的劳动模范。1949年,陈以梅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带头办农业互助组,将农民组织起来后又带头办农业初级社、农业高级社、成立农业人民公社。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组织互助组,成立合作社,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原有八百亩原是寸草不长的河沙滩,改造成了一百二十亩粮田,种植了用材树七万棵,果树两万多棵。七百二十亩耕地,打机井二十一眼,全部建成了稳产高产农田。大队有了载重汽车、拖拉机、电动机、柴油机等各种农业机械。粮食产量一跃再跃,对国家贡献越来越大,自一九六九年以来,平均每年向国家交售粮食十八万斤,每户接近两千斤。解放前,全村只有三个识字的,解放后大队办起了一所十年制学校,适龄儿童全部入了学,有中学生一百二十多人,大学生三人。1952年2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获五一劳动奖章。1953年作为农民代表参加了赴朝慰问团。1954年、1955年、1975年被选为第一、第二、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7年2月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1959年应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周年国庆观礼活动。
就是这样的《他》在走资派篡权实行改革开放后将陈以梅抓走离职审查;1977年5月转为隔离审查。1977年11月,中国特色政府山东省委走资派决定,把张延成、韩金海、国恕连、陈以梅等交由监管人员监送全省各地进行召开批判斗争大会。1978年10月17日,被走资派宣布开除党籍。1979年3月14日,走资派特色政府的济宁中级人民法院判处陈以梅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陈以梅及其家属上诉,经走资派特色政府济宁中级人民法院重审,以量刑失重,改“阶级报复罪”为“报复罪”。1982年6月22日改判为有期徒刑12年。1989年10月25日提前获释。1998年去世。
陈以梅总结说, 二十多年来,我们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前进,每走一步都充满了尊孔与反孔、复辟与反复辟的激烈斗争。斗争的焦点集中在坚持社会主义还是复辟资本主义这样一个根本问题上。 走资派定的“阶级报复罪”说明什么?! 走资派口头上说"阶级斗争熄灭论", 可下起手来够狠的。走资派篡权上台的改革开放后, 将所有的造反派一部分红卫兵都被赶走、被审查、被坐牢、被判死刑。四十年来宣传的就是奴性、就是不准造反、不准阶级斗争。而阶级斗争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奴隶们团结起来作斗争"。而如今经四十年的"阶级斗争熄灭论"的教育下, 铁链女不反抗、妇女老人被打不反抗、大多数人沉迷于赚钱娱乐游戏、要么"躺平"或"内卷"。任由走资派们摆弄。这就是不提"阶级斗争"的结果。毛泽东说过很多次了, 文化大革命是干什么的? 是阶级斗争嘛。哪里有剥削压迫那里就有反抗斗争。因为阶级矛盾中主动发起压迫者是权贵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