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为

人世间所有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去尝试去想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
个人资料
yongbing1993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包公》《济公》和《洪七公》

(2024-10-30 15:37:26) 下一个

《包公》《济公》和《洪七公》

 

 

 

《包公》:包拯,字希仁。(999年3月5日—1062年7月3日)。庐州人(今合肥市肥东人)。他既是中国北宋时期的一代名臣,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位《清官》的标志性人物。千百年来,《包公》的为官清正、体察民情、执法如山、为民除害的事迹早已载入史册(《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包拯传》)。他的清廉律己、刚正不阿、忠孝操守等人格精神更是为后人们所普遍敬重。人们恭敬地称他为《包公》、《包龙图》、《包青天》。

在历史的长河中,老百姓所敬仰的《包青天》,均长久驻留在后人们的精神世界之中。历史上,历代老百姓所在遇到现实生活和人生道路的困惑时,就习惯性的从中吸取精神资源与力量。早在宋元时代的《清平山堂话本》就有了《包公》断案的情节。在宋元南戏里就已经出现了包公戏。到了元、明、清又得到不断丰富。据专家统计,18种元代公案戏中写包公审案断狱的有十一种。明、清又诞生了20种。明代《元曲选》里100种中,包公戏就有10种。近代《京剧剧目初探》里,有34种包公戏,如《铡美案》、《赤桑镇》、《双钉案》等等。在历史的年轮里,民间故事中的《包公》就像一列火车进入隧道时的一束光线,穿过幽暗的通道,抵达道德和灵魂的深处,去引领人们在思考资本主义制度下:《包青天》在哪里?

《包公》自奉廉洁。《广雅》中解释“廉,清也”。即要求人们对待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荣誉等种种利益,不能有贪心。《包公》始终践行了这则清官文化的信条。《包公》曾说:“臣生于草茅,早从宦学,尽信前书之载,窃慕古人之为,确然收素,期以勉循”。表明自己绝不贪恋财富和职权,尽心报国。《包公》幼年求学在一僧舍读书,出入必经一富人宅邸,富人每候门邀坐,请入用饭,其意甚殷。《包公》以其“富人”,恐“为他日累”,不肯“妄与之交”。《包公》入仕后,历任要职,无不清廉自守。“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在《包公家训》中,《包公》言道:“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包公》立志清明。廉善、廉能、廉敬谓之清明。有些官员,虽然不贪不腐,但遇事昏聩、怠政懒政、疏于政事,自然算不得清明。包公一生做了四十多种官。在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外交、赈灾等多方面都有大量建树。可谓是廉政爱民、严格执法、直言切谏、刚直不阿、勤政无私的一代明镜了。

《包公》能为官清明是来源于包公为民办事的能力。清明为官,除了要有为民服务的公心,还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困难不能推诿和退缩。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巧惩贪官》、《敞开衙门》、《选师爷》、《包公审鼠》等,都是彰显他有胆有略、选贤任能、执法如山、嫉恶如仇的清官廉能品格。

《包公》终身清正。《广雅》曰:“廉,稜也”。意指正直、刚直、品行方正,也就是“廉直”。终身做到了刚直不阿、不畏权贵。包拯在年轻时曾写过一首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包公》为官公清守节,对任何人和任何事都坚持是其是、非其非;朝廷因此给予了 “识清气劲,直而不挠,凛乎有岁寒之操”;“风力峻明,器怀端亮,伏谏于陛,屡形药石之忠;秉宪于朝,一屏奸邪之气” 的评价。

《包公》之所以能做到清正,首先是识见清正。《包公》对当时许多官僚追名逐利、曲道谋身、欲壑难填的行为,深感可耻。立誓要清心寡欲、直道谋身,做个直臣。

《包公》是严以律己,善于处理好社会关系。官员出问题,常常败在同学、亲友甚至是家人身上。合肥作为“包公故里”、包公的诞生地和归葬地,关于包公不徇私情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在这片土地上广为流传。有些故事在合肥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例如“外甥有理打得舅”、“长嫂如母”这两句俗语,其典故就源自于包公《护法打舅爷》、《怒铡亲侄》的传说。前者说得是包公的舅舅横行乡里,欺压百姓。包公得知后,认法不认亲,给予严惩重罚;后者是说包公不循私情,依法将曾经哺育自己成人的长嫂之独子——作恶多端、伤害3条人命的亲侄包勉斩首示众之后,对善良的长嫂竭尽赡养孝道的故事。

《包公》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传说和故事,反映的是民间智慧,彰显的是惩恶扬善的社会正气,寄托的是百姓海晏河清的世道期盼。其中既有严惩皇亲国戚的大案要案,又有关乎民生、爱民恤民的“牛毛”小案。无论案件大小,包公都能秉公执法、明察秋毫、机智断案,体现出包公“廉善”、“廉能”、“廉敬”的清明和干练。也寄托着家乡人民对《包公》这一历史人物的崇敬和爱戴,寄托着人们对这位为官清正、体察民情、执法如山、公正廉明的古代清官的景仰和歌赞。

《包公》虽然是封建主义社会里的清官,但其在民间传说故事中,已经成了为民众谋利益的偶像。在人物典型化的过程中,其历史的局限早已被扬弃,《包公》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成为神通广大、上天入地、执法如山的尊神。从本质上看,人们对《包公》的崇敬,实际上是对《社会公正》的崇敬,对《社会正义》的崇敬,对清明政治的崇敬。民间故事和传说里的《包公》,已经不是原有的那个历史人物,而是经过艺术加工,成为了《爱民如子》的历史清官典型。

充分说明了,人类封建社会中绝大多数的低层老百姓,到资本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都需要《社会公正》《《社会正义》。即现代所讲的人权公平民主等。但得不到怎么办?就将封建主义社会里的清官《包公》进行神化,以满足精神上的需求。尽管现实社会中物理物质上满足不了,精神胜利法也行。于是从《包公》演变成《济公》。

《济公》(1130年或1148年-1209年),俗名李修缘,号湖隐,法号道济,台州天台(今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南宋高僧,后人尊称为“济公活佛”。

《济公》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却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

《济公》懂中医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喜好打抱不平,息人之诤,救人之命。《济公》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

《济公》的祖上李遵勖是宋太宗驸马、镇国军节度使。李家世代信佛,《济公》的父亲李茂春和母亲王氏住在天台北门外永宁村。李茂春年近四旬,膝下无嗣,虔诚拜佛,终得此子。《济公》出生后,国清寺住持为他取俗名修缘,从此与佛门结下深缘。

《济公》虽是临海都尉李文和的远孙,却没有染上纨绔子弟的劣习。少年时就读于村北赤城山瑞霞洞,受到释道二教的熏染。父母双亡以后,《济公》先是进国清寺拜法空一本为师,在当过国清寺住持的高僧瞎堂慧远的门下,受具足戒,取名道济,嗣其法衣,接着又参访祗园寺道清、观音寺道净,最后投奔杭州灵隐寺。

《济公》出家后,一反常态。言行叵测,难耐坐禅,不喜念经,嗜好酒肉,衣衫褴褛,浮沉市井,常行救死扶弱之事;状类疯狂,人们称他为“济颠僧”。在一般僧俗眼里,道济的言行出格,被认为不是正常的人。所以有的僧人向方丈告状,说道济违犯禅门戒规,应责打并逐出山门。谁知,方丈慧远一边口宣:“法律之设原为常人,岂可一概而施!”并在首座呈上的单纸上批了:“佛门广大,岂不容一癫僧!”此后无人再敢诟逐。

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济公》到净慈寺,拜该寺第二十代住持德辉禅师为师,升座为书记(即佛寺西序六头首之二,负责文翰事务),僧俗四众称之为“济书记”。嘉泰四年(1204年),净慈寺毁于大火,德辉禅师亦圆寂于火中。为了重建净慈寺,济公化缘筹备木材,于是便有了“运木古井”的传说。

净慈寺重建后,虽有僧人住持,但都为时不长。于是,济公又撰文《致少林长老书》,称净慈寺“欲再成庄严圣地,须仰仗本色高人”,“敬致一函,求作禅林之主”。不久,少林妙崧至杭出任该寺第二十九代住持。人称“住持得人,名蓝有光”,皆出济公之功德。

《济公》于宋嘉定二年(1209年)五月十六日圆寂,得年六十,临终前曾作一偈云:六十年来狼籍,东壁打到西壁。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济公》的故事传说,在南宋时期即已开始流传。先是凡俗神童李修缘或是得道高僧道济的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片断故事在中国民间耳闻口传,后来通过说书人的话本说唱,内容逐渐丰富。

在《济公》故乡天台一带流传的多是他的出世、童年生活、戏佞、惩恶、扶困济贫的故事,其中如“济公出世”,“小济公芥菜叶泼水救净寺”,“利济桥”,“棒打寿联”,“赭溪救童”,“修缘出家”等广为流传。而在杭嘉湖一带流传的故事内容更为广泛,这是因为那里是《济公》出家后的主要生活和活动场所。其中以“飞来峰”“古井运木”“戏弄秦相府”等故事最为脍炙人口。直至明末清初,出现了一部描写济公传奇事迹的《济公传》。

《济公》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既“颠”且“济”,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人们怀念他、神化他。

神化就从《济公》的出世开始。《西域志》载:“天台山石梁桥古方广寺,五百罗汉之所住持,其灵异事迹往往称著。”而济公诞生时正好碰上国清寺罗汉堂里的第十七尊罗汉(即降龙罗汉)突然倾倒,于是人们便把济公说成是罗汉投胎。黎民盼望救星,社会呼唤英雄,当人民十分需要圣贤的时候,高僧就成了“活佛”,凡人道济成为历代供奉祭祀的神灵,其成佛后的尊号长达28个字:“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罗汉阿那尊者神功广济先师三元赞化天尊”,集佛道儒于一身,堪称神化之极致。这也就说明济公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人民心中的“活佛”,反映出济公形象的广泛亲和力。济公身为禅宗高僧,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他跟唐代隐士寒山、丰干、拾得(即“三贤”)一样,也受到了佛教禅宗的熏染。

《济公》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实际上却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

《济公》懂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

《济公》曾经带着自己撰写的化缘疏,外出募化,修复被火烧毁的寺院。

《济公》经常游方市井,拯危济困,救死扶弱,彰善惩恶。

所以,在人们看来,《济公》的“济颠”的“济”字也包含着《扶危济困》的意思。

《济公》道济善走围棋,喜斗蟋蟀,更写得一手好诗文。

《济公》徜徉山水,自得其乐,游履所至,挥毫题墨,文词隽永。是为:《一身破烂行天下,除恶惩奸辨是非。》

《洪七公》道:“不错。老叫化一生己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辈。我们丐帮查得清清楚楚,证据确实,一人查过,二人再查,决无冤枉,老叫化这才杀他。老叫化贪饮贪食,小事糊涂,可是生平从来没错杀过一个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

《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辈。》

《恶徒》,《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辈》。这些《坏人》欺男霸女杀了多少人?书中没说。只说是在书中出现之前杀的。

《射雕英雄传》中《洪七公》一生侠义,华山二次论剑时曾对裘千仞提及生平所杀二百多人,皆为大奸大恶之辈,从未滥杀一个好人,南帝一灯大师武功卓绝,生平唯一佩服之人正是北丐洪七公。

《洪七公》一位好汉,南宋时期金人南下大举入侵中原大地,汉人要么被杀,要么被抓,幼年时期的洪七公也未能幸免,在这乱世之中,他终于被女真人抓去当了奴隶,少年悲惨生活令他生生体悟到民间百姓之疾苦,其后武功大成,不忍百姓受苦,因而一生多做侠义之事。

《洪七公》过得多年,丐帮中出了一位少年英雄,为人稳重能干,人缘甚佳,群丐公议,推之为主。各人尊重萧峰原意,送此人去灵鹫宫,先由虚竹考核认可,再传他“打狗棒法”及“降龙十八掌”。这少年帮主不负所托,学得神功,又将丐帮整顿得蒸蒸日上,竟尔中兴,丐帮自此便视灵鹫宫为恩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